查看原文
其他

过度依赖PPT的症结在哪

嘉轩 浙江宣传 2023-12-29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年关将至,又到一年总结季,围绕PPT的“各种卷”也将上演。


36年前,丹尼斯·奥斯汀成功开发出PPT这款辅助办公软件,彼时他大概不会想到,有一天PPT竟如此“受宠”:开会、演讲、汇报、上课......PPT几乎无处不在。


对待PPT,人们爱恨交织。爱的是,它为我们增效,有了生动的PPT加持,不管站在多大的场合,似乎心里底气更足,也更能化抽象的表达为直观的“吸睛”,从而收到更好的演示效果。恨的是,PPT不分场合、不顾对象的滥用,以及为美化PPT的绞尽脑汁,让人崩溃,甚至有人感叹“天下苦PPT久矣”。


面对当下围绕PPT的种种议论,不禁让人深思:PPT的角色是否越位了?该如何摆正PPT作为工具的位置?


图源:视觉中国




PPT,全名“PowerPoint”,它的发明大大降低了视觉设计的门槛,让普通人也能做好展示。1990年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发布之初,它与其他办公软件一样,目的在于更便捷地服务于人们的工作,提升效率。


但随着PPT的广泛使用,与工具属性错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职场人和大学生等群体中,不少人开始抱怨被PPT“绑架”了,得了“PPT依赖症”。“熬夜加班做PPT是什么感受?”“大学最重要的能力是做PPT吗?”“这年头,PPT界都这么卷了吗?”等热议见诸网络。


那么,PPT因何从与人方便的工具沦为让人吐槽的“负担”?


比如,过度依赖。不少职场人已将PPT完美地融于工作日常。听汇报,要看PPT;开个碰头会,要有PPT;平时开展技能比武,要做PPT;部门内部总结会,要展示PPT。可以说,PPT从年初订计划,到年终交总结,贯穿于工作始终。在课堂教学中,PPT也是个“狠角色”,老师授课,放PPT;学生汇报,也要放PPT。以至于有学生在网上调侃,“大学貌似学了个PPT专业,上课看PPT,下课做PPT。”


比如,过程煎熬。很多做过PPT的人,都有一个共识:一份精致、精美又吸睛的PPT,制作过程不容易。忍着加班的无奈,打开PPT仔细地调整字体字号、对齐文本框、调整照片到满意状态,再插入些动画特效......也许你就这样精心打扮过一份PPT。甚至有人经历过连续加班十天半个月,就为赶几十页PPT的“惨痛”过程。还有人感叹,“PPT快要把人熬秃了”。


比如,过分消耗。PPT的出现,原本是为了提高效率,如果将大把时间花在做PPT上就本末倒置了。比如本来花两三个小时就能写好的交流材料,却要花两三天的时间来做PPT,有时为了追求标新立异的效果,甚至需要更长时间。更有甚者嫌弃自己做得不够好,会花大价钱找人代工提升PPT的精美度。“卷”PPT还消耗着职场人的情绪,本可以内心平和地干生产,却要烦燥地对付一份PPT。


不能过分依赖PPT 图源:视觉中国




PPT发挥的正向作用毋庸置疑,但对于它的争议也是由来已久。仔细分析,PPT在一些领域内出现的种种问题,其实并不是其本身造成的。毕竟,PPT只是工具,人怎么使用它才是关键,因此症结并不在PPT,而在于人,在于人们是否摆正了它的位置。


比如,形式主义作怪。PPT被滥用、被内卷,很大程度出于一种攀比心态,是形式主义的新现象、新体现。毫无疑问,PPT最大的创新之一在于形式。相较于一份简单的文稿,PPT图文并茂的形式更抓人眼球。久而久之,有些人便沉迷于其美观性和形式性,处处需要PPT,事事依赖PPT,没有PPT就感觉不够“高大上”,甚至把PPT的质量当作了单位和个人的门面。为了追求更出新出彩的“效果”,PPT越做越复杂、越做越精美。


比如,懒惰心理使然。一份PPT,能用好多次。PPT的存在,让一些人的懒惰思想得以实现。有的同一份PPT,稍加改头换面后,在不同场合接连亮相;有的实施“拿来主义”,把同行、同事的PPT拷贝来作为己用;有的嘴里数落着做PPT的各种累,手上却花大量功夫为PPT美化,说到底,也是懒于思考、懒于精进的表现,试图用PPT花里胡哨的图象和设计掩盖自己残缺不全的实质内容。


比如,捷径思维作祟。“不会做PPT,砸掉的可能是你的饭碗”“PPT做得丑,升迁无望头”等网上线下的言论,让不少人受到干扰。他们拼命抓住PPT这个捷径,盲目认为PPT做得好,文案展示得精彩,就是综合能力强、工作创意佳、工作出色的表现,竭尽所能在做PPT上下功夫,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以获取上级的高看或老板的青睐。而在真正需要沉下心,努力提升工作本领和实效上却有所懈怠。




针对眼下的一些错位,迫切需要返璞归真,让PPT回归辅助工具的定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破解:


在个体层面,摒弃“华而不实”的“浮气”,沉下“心气”,修炼“真气”。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机遇,是让自己变得“硬核”。妄想靠着PPT的“炫技”来转动命运的齿轮,恐怕有些异想天开。PPT做得精妙无比,首先说明这项工具掌握得好,并不能代表全部。所以,若非从事PPT制作岗位,大可不必过分执着,几句话、一页纸就能搞定的事情,没必要非得整个PPT;内容干货都具备的PPT,也没必要非美化得花里胡哨。如此,才能将更多时间和精力腾出来,用在更有实际意义的事上,提升自己的真才实学。


在职场领域,抛开停留在表象的偏见,更应注重员工的责任与担当、实干与能力。眼下,一些单位将PPT制作能力当作了考评的加分项,诚然作为办公技能,人们需要掌握,但如果对技能的要求被不断放大、甚至异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评价导向。一个单位或个人的工作是否出色,决不能仅凭几页PPT来判断,也不能光看说得怎么好。急难险重时能攻坚克难,是干工作的一把好手,理当获得肯定。反之,就算PPT做得天花乱坠,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活来却拈轻怕重,干啥都不靠谱,又何以能有作为。


在社会层面,卸下徒有虚表的装扮,让事物回归本真,回归质朴和纯粹。真正的强大不需要美化。按照事物本真行事,抛开繁杂、卸下负担,才能轻装上阵、抵达远方。好在,对PPT越来越过分的依赖与造成的消耗,已让不少地方与人们醒悟。曾有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呼吁警惕课堂教学过度使用PPT现象。有的地方出台文件,明令禁止党政机关不必要的PPT高成本制作。这些举动,好似一股清醒的力量正将被PPT“绑架”的人们拉回现实。


丹尼斯·奥斯汀曾说过,“PPT就像印刷机,也会印刷各种垃圾。”人类能够创造工具,同样也能用好工具。只有回归初心的PPT,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