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荷花深处见江南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4-06-25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六月的江南,伴随着连绵的梅雨,到了赏荷的好时节。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盛夏的一个清晨,杨万里在杭州净慈寺送别即将赴福州任职的林子方。他被西湖绝美的景色所吸引,留下了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情画意中,带着依依惜别之情。


去西湖赏荷,放空自我,在西湖的烟雨里领略“荷”的江南风韵,是很多人期待的夏日。不禁要问,人们为何对荷花“情有独钟”?


杭州六月的荷花 视频来源:“都市快报”微信公众号




都说“无荷不江南”,盛夏里的繁花,当数荷花最具江南风韵。

荷花与江南,历来就是“绝配”。湖上、池畔、湿地、田边……田田荷叶随处可见,亭亭荷花掩映其中,微风拂过,荷香袅袅,柔美醉人,把江南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西湖西侧,南宋时曾建一座宫廷酒坊,称为“曲院”。初夏时节,满院的并蒂莲、红莲盛开,呈现暗香浮动的风荷意境。“九里松旁曲院风,荷花开处照波红”,清康熙曾巡游至此,看荷听曲,在此地立碑,正“荷风”为“风荷”。

今年夏天西湖的第一朵荷花 图源:“杭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走出浙江,来到苏州,有一个国内最大的以荷花为主题的城市湿地公园,也是“品荷”的好去处。这里曾是春秋时期春申君黄歇的封地,他来此地后疏河通江,就引种了楚地莲藕。现如今,楚天舒、雪翠莲、恋夏等500多种荷花、睡莲等摇曳于此,让人目不暇接,风光更胜从前。

南京玄武湖的荷花,则另有一番意韵。1600年前的一个闷热的夏天,南朝的女诗人鲍令晖来到玄武湖,浮香绕岸,圆影覆池,引起少女无限的情思,《夏歌》由此而生:“郁蒸仲暑月,长啸北湖边。芙蓉始结叶,抛艳未成莲”。玄武湖的荷韵,是才女的“心事”。

荷是最美的“夏花”,将一春的心事,在炎炎夏日中绽放。“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当代诗人席慕容《莲的心事》,将夏荷之美、夏荷之韵,写到了不少人的心坎上。

杭州湾海上花田景区的荷花 图源:“诗画浙江文旅资讯”微信公众




荷被誉为“花中君子”。荷之美是江南之美,也折射着中华文化之美。

初夏时,寻“小荷才露尖尖角”;仲夏时,观“荷叶似云香不断”;秋霜时,悟“留得残荷听雨声”……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画,荷花这个母题一直被演绎与歌咏。

关于“荷”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至《诗经》,“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生于水泽边的植物香蒲生机蓬勃,映衬着潋滟池水,漫延着少女情思。

在此之后,荷花更多象征着圣洁与美好,智慧和觉悟,或文人清赏,或寄寓吉祥。魏晋之时,荷花就进入了文人作品之中。曹植赞誉荷花“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顾恺之《洛神赋图》就描绘了曹植初见洛神时的情景,洛水宓妃在碧波之上“凌波微步”,裙边就有几枝亭亭出水的荷花。

及至唐宋,荷花之美跃然纸上。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出荷花清美脱俗之态。宋代院体画《出水芙蓉图》对一朵荷花进行了精致入微的特写。北宋画家尹白的墨荷虽已失传,却开启了水墨荷花的素雅篇章。

在江南画家的笔下,荷花呈现出万千仪态。徐渭的“荷”狂恣,陈老莲的“荷”悠然,八大山人的“荷”凄凉,潘天寿的“荷”奇崛,吴冠中的“荷”抽象却灵动……画中之荷与艺术家各自的生命际遇深深地融合在了一起。

杭州湘湖度假区的荷花 图源:“诗画浙江文旅资讯”微信公众


江南的荷,一半在文人笔下,另一半在食客碗里。

荷的全身上下都是美味。比如西湖的莲藕,白嫩如玉得名“西施臂”,入口凉丝丝、脆生生,又如建德的莲子粒大而圆润。还有桂花糯米藕、西湖藕粉、荷叶叫花鸡,荷花酥等无一不是江南“舌尖上的美味”。

相传荷花酥发源于南宋临安,形似荷花,酥层清晰,切开像花朵般绽放,它的颜值俘获了许多年轻人的胃。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中,荷花酥就代表杭州出镜,极具江南味道。

绍兴柯桥光明居的荷花 图源:“绍兴文旅发布”微信公众号




荷与江南,总有写不尽的诗情画意。为何古今那么多人为“荷”而狂,为“荷”而痴?荷之美,到底美在何处?

“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荷花在淤泥中生长,在水面上开花,成为志向高洁的象征。自先秦起,荷花就被时人视作君子之花,“泥根玉雪元无染”,喻示芳洁之志。屈原则以“莲花”寄托高洁志向,发出了“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的感慨。

宋熙宁年间,周敦颐到江西九江任南康知军,因平生酷爱荷花,种荷赏荷,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其“中通外直”“亭亭净植”的君子品格,其清新脱俗的意象,深深打动了人们。到了明清时期,青花瓷大量出现,其上的青花莲纹也因为“清廉”之意,被主流审美所喜爱。

“灼灼荷花瑞”的清和。“荷”与“和”谐音,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和和美美”“荷风满堂”的传统,将莲荷作为爱情幸福、多子昌盛的吉祥物。亲如兄弟的寒山拾得同时爱上了女子芙蕖。为了成全对方,寒山出走修行,拾得知晓后四处寻找。得知寒山去向后,拾得携一枝荷花前往,寒山则捧着一个竹盒相迎,和合二仙由此得来。荷花传达“和合”之意,体现出互助互爱、和谐共处的智慧。

“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清毅。公元835年的晚秋,李商隐寄住在骆氏亭之中,看着残荷,写下了“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名句。多年后,暮年的李商隐又发出了“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的感慨。“荷”的一生,是清毅的,守得了绚烂,也耐得住寂寞。

随着夏天远去,荷花会渐渐凋谢枯萎,却依然自带“流量”,折几枝残荷,觅几颗莲蓬,轻轻地按下“深秋残荷”的快门,不失为摄影发烧友的难忘回忆。即使凋残,也不改初衷,只待来年再次绽放,它的生命力在日月节律中孕育生发。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荷花,是生命的礼赞!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