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大学》2023年第8期目录

新闻大学 新闻大学
2024-09-04

 第8期


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系列专题

· “以人民为中心”的意义生成: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逻辑

陈佳怡 张涛甫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阐释现实世界、个人认知框架形成的关键机制,它生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意义体系。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批判功能、联结功能和实践功能的综合运作,框定宣传话语的内在构架和生成方式;以“人民”和“民族”为语境,将政党意志与话语紧密嵌合在一起。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采用“同一性”逻辑,用普遍的、整体性的经验连结差异化的媒介、主体,为组织、动员和教育群众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文化力量。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延安时期;宣传话语;意识形态


本刊特稿

· 主持人语   

谣言是随人类发展而生的一种古老传播现象,一直是学界研究关注的重点。在深度媒介化社会的新场景下,传播的便捷和高效不仅没有压缩谣言的传播空间,反而让谣言呈现出诸多新的生产方式与传播特征。针对谣言生产与传播中涌现出来的这些新现象与新问题,本期专题组织了四篇文章进行深入解析。汤景泰、星辰的文章在计算宣传与AIGC的背景下,探讨了谣言“武器化”的趋势,在各层次的权力博弈框架下,分析了作为武器的谣言为何可能以及如何可能。徐锦江提出了“流言科学认识论”,强调将流言(谣言)作为与语境和社会实践相衔接的学术概念来展开系统性研究。葛明驷将谣言作为公共危机事件中的风险表征,对其内容特征、风险议题建构策略以及风险放大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马得勇则通过实验调查法,对社交媒体中的谣言及其心理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由于谣言对当下社会各个场景的介入仍在持续演化之中,还有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值得继续延伸,希望本期论文的讨论能够引发大家的关注与思考。 

主持人:汤景泰


· 作为“武器”的谣言:基于计算宣传的认知操纵

汤景泰 星 辰

【摘  要】

随着计算宣传活动的兴起,谣言“武器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谣言在智能化与产业化的基础上,通过“多层协同传播网络”,以社群驱动与技术驱动的形式,营造意见气候,制造同意;通过召唤社会内生性权力矛盾与民族国家间的外源性权力矛盾,制造不同群体、阶层的撕裂与对立;通过建构对抗性叙事与竞争性框架,凝聚旨在挑战既有权力格局的赛博社群。计算宣传活动的实施者利用了民众的情感真实和立场真实来生产与传播谣言,但治理者如果只在信息是否属实上回应,势必造成一种结构性错位。为应对作为“武器”的谣言,主权国家需要以优化公众信息环境的内部治理为基础,突出以应对跨国战略威胁、维护国家安全为主要目标的全球治理导向。

【关键词】

谣言;计算宣传;认知战;国际传播

· 流言:概念辨析、传播特性及其治理环境研究

徐锦江

【摘  要】

本文基于网络社会的媒介技术背景,辨析了学术研究和传播实践中“谣言”与“流言”概念间的关系。不同于“谣言危害论”和“谣言正当论”,本文提出“流言科学认识论”的研究立场,分析了流言的易得性、强关系、偏颇性、回音壁、无标度、混合性等六种传播特征。最后,以“流言科学认识论”为立足点,文章分析了当下流言治理需要重点考虑的诸多环境要素。

【关键词】

流言;流言科学认识论;传播特征;治理环境

· 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的风险议题建构、风险放大及治理策略

——基于新冠疫情早期网络谣言的分析

葛明驷

【摘  要】

谣言作为一种风险表征,是公共事件中社会群体阐释和价值认知的结果,探寻其叙事特征和规律对于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内容特征、风险议题建构以及风险放大机制等维度对相关网络谣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疫情谣言内容具有多模态、模糊性和警示性等特征;议题选择的接近性和实用性、叙事策略的本地化以及叙事框架的多样化(恐吓、曲解和锚定),是其建构风险议题的基本策略;召唤式文本的高情感唤起度、恐慌叙事的支配性表征以及传播中负反馈的缺失是其风险放大的内在机制。基于此,谣言的治理要遵循媒介化治理原则,引入政府、媒体、平台以及公众等多元主体进行协同治理。

【关键词】

谣言;风险议题建构;风险放大;治理策略

· 社交媒体中的谣言及其心理机制研究

——基于两个调查实验的分析

马得勇

【摘  要】

从心理学视角探究谣言的形成机制有助于理解社交媒体时代谣言和虚假信息泛滥的深层原因。为此,研究者通过两个调查实验,讨论了网民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谣言以及阅读辟谣信息后态度是否会发生改变等议题。实验结果显示,两个性质不同的谣言在某些方面呈现出相同的特征:个体在阅读两则谣言以及辟谣信息后,一部分相信谣言和态度不稳定的网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即辟谣信息发挥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是,结果同时显示,相信谣言的人数比例却相当稳定。进一步分析信谣和辟谣的影响因素后发现,人格和认知保守倾向对人们相信谣言具有显著影响,而这些因素对随后的态度改变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表明信谣和传谣具有人格、认知等心理层面的普遍性根源。

【关键词】

谣言;辟谣效果;心理机制;态度改变 


新闻理论

· 新闻学研究的交往范式:认知转型、理论资源与路径选择

虞 鑫 王金鹏

【摘  要】

围绕新闻理论的范式转换问题,本文从认识论的视野出发,探讨当前新闻理论研究范式中面临的主体性困境,并引入基于主体间性的社会交往这一概念,提出了建立在交往范式上的新闻学研究路径。该研究范式立足于主体间的社会关系结构,将其与人类社会的生成与演化规律联系起来;同时采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与方法,将政治经济视角纳入新闻研究的范畴之中。本文认为,基于交往范式的新闻学研究应从基础理论研究、历史研究与政治经济研究三个维度着手开展。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闻学;主体间性;交往范式;范式转换 


传播学

·  日常算法审计与计算基础设施修复

——基于倒置视角的考察

张 萌 杨家明

【摘  要】

在深度媒介化社会背景下,作为计算基础设施的算法系统试图通过其标准化的计算过程和理性话语,对人与非人进行筛选、排序、区分和定义,人类社会逐渐对其形成交易性、功能性、制度性与意向性四维依赖。面对计算基础设施潜在的问题行为及权力关系,日常算法审计以用户在特定生活情境中与算法的交互为基础,通过识别问题行为、连接支持网络和启动修复性干预三种工作机理,迫使基础设施发生倒置,并从代码规则、公共价值与社会秩序三个层次进行修复。在这一过程中,日常算法审计实质上构成了计算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并揭示了基础设施的生成性本质。然而,由于日常算法审计“事后修复”的性质及囿于固有权力结构的限制,仍须正确审视其边界和局限性。

【关键词】

算法;日常算法审计;计算基础设施;修复;倒置


媒介经营管理


· 基于消费者理性决策的电影消费需求评估方法研究

张辉锋 景 恬

【摘  要】

长期以来,电影产业主要依据休闲时间来评估消费者需求并据此安排档期等活动,但这种方法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本文按照消费者理性决策的行为逻辑,以动机效价理论为框架构建出“信任—动机力”模型来评估电影消费需求。该模型讨论了观影偏好匹配度、观影难度、信任程度、演职人员知名度等影响消费者观影动机力的因素,为全面地分析消费者需求、解决我国电影市场需求评估以及供需错配等诸多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电影需求评估;动机力;信任;动机效价理论



  封面摄影  

一触即发


 拍摄时间: 2023年4月16日

 拍摄地点: 上海


作为2023年上海首场参赛人数超万人的大规模路跑赛事,第7届上海半程马拉松在2023年4月16日早上7:00鸣枪开跑。时隔两年,上海“半马”的发令枪声再次在东方明珠塔下响起。赛事起点位于浦东新区丰和路,终点设置在浦发银行东方体育中心。这里呈现的是比赛即将开始时,来自各国的选手在紧张等待起跑发令枪响的画面。

摄影、文字:朱伟辉 





声明:

1.本公众号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如需转载、引用请发送邮件至xwdx@fudan.edu.cn获取授权,并注明本公众号【新闻大学】,ID:Fudan_xwdx。   

2.本刊一律不收取任何刊发费用,也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和网站代理投稿事宜。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

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刊物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



新闻大学


电话:021-65641289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44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

邮箱:xwdx@fudan.edu.cn

微信号:Fudan_xwdx

在线投稿系统网址:

http://devjava.odb.sh.cn/fudanNews/client/contribute.html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闻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