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RE引擎会梦到《生化危机 逃出生天》吗?

Dark夜之伤 UCGmedia 2023-07-29

本文是撰稿人投稿,仅代表作者观点


自Capcom携RE引擎和《生化7》于2016年E3展上首次正式亮相,在这短短四年间,相继有《生化危机7》《生化危机2 重制版》《生化危机3 重制版》和《生化危机 抵抗》四款作品问世。


除了“生化危机”的主标题外,这四款游戏还都或多或少暗示着系列的一个外传作品——《生化危机 逃出生天》(Outbreak,国内常见译名为“爆发”,后文简称OB)。加上2018年初上线的网站residenteviloutbreak.com中的OK二字,让人不禁猜测,RE引擎距离《逃出生天》还有多远?


正传里的蛛丝马迹


在《生化7》发售之前,作为外传诞生的《OB》在剧情上非常独立。虽然是发生在浣熊市的故事,但与其他主线作品联系甚微。即使是在能看见老熟人马文的“死守篇”,整个警局的内部情况也与原版《生化2》有不少差别。


而“死守篇”结尾迎面驶来的警车,若看作里昂和克莱尔驾驶的那一辆,时间也完全对不上。加之八名原创主角在之后故事中杳无音讯,官方设定集《biohazard archives》与《biohazard archives 2》均未收录相关的内容。


除了2012年的漫画《马尔哈维的欲望》提及了日光疫苗,后续的正史游戏中毫无《OB》痕迹。所以该分支系列在剧情上的地位与《生化危机 浣熊市行动》别无二致,一直被看作是平行世界的作品。


——直到《生化7》正式发售。


在贝克家主屋的客厅,伊森会发现一篇调查失踪人口的报道,根据以往的系列作品经验,这多半只是一份渲染气氛的文档罢了。


但玩家们却惊喜地发现,这篇报道的署名是艾丽莎·艾什克劳福特(Alyssa Ashcroft)——与《OB》中可操纵的记者角色同名同姓。这是Capcom首次将该分支系列纳入游戏正史,同时拉开了RE引擎作品暗藏各种《OB》元素的序幕。

▲从2003年的《逃出生天》到2016年《生化7》,艾丽莎依旧活跃在新闻报道的第一线。


在两年后的《生化2 重制版》中,崭新的浣熊市警局不仅新增了原作没有的卫生间,还带来了“死守篇”原创女警察丽塔的工位。除此之外,女神像下暗藏通道的设计也与 “死守篇”如出一辙。


而到了《生化3 重制版》,像ZAPATA啤酒(突破篇)、大象餐厅(咆哮篇)、保护伞面条(狱炎篇)和凯特兄弟地铁(异界篇)悉数登场,都让新浣熊市与《OB》息息相关。如此多的关联元素,这在往常难以想象。


另外,在浣熊市警察局停车场外的一辆警车边,还能听到一则警情通讯:一位警员正护送三位平民,其中一位平民走动不便,请求支援。这与《OB》“发生篇”的剧情一模一样,走动不便的平民自然是可怜的鲍勃。


传承系统精髓的后继者


上述内容都是剧情方面的关联,熟悉《OB》的玩家都知道其系统设计也相当前卫——实时地图和物品栏、近战武器耐久度、病毒感染、脚踢肘击令怪物硬直以及强行破门等等,让这个主打多人合作的逃生游戏显得非常真实。


可惜在《生化4》之后,TPS玩法大大加快了游戏节奏,使得《OB》的超时代要素仅仅是显得超前。后来竟然连《浣熊市行动》都标榜自己是系列首次加入玩家控制角色会转变成丧尸的设定,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浣熊市行动》大肆宣传的操纵丧尸,《OB》表示“抱歉,我早就玩过了”。


那么,有没有一款游戏能继承《OB》的精髓呢?


在《生化3 重制版》正式公布之前,去年9月初出茅庐的PVP游戏“抵抗计划”就已经吸引了不少眼球。原因无他,Capcom暗示的这款平民逃生题材的游戏一度让玩家以为是《OB》的新作。但正式亮相却成功唤醒了粉丝们的PTSD:毕竟上一款主打PVP的系列作品叫做《生化危机 安布雷拉军团》。

▲每次看到《安布雷拉军团》,都不禁想起《Fami通》36分的故事。


随着内测、公测、捆绑销售等一系列风波之后,正式面世的《生化危机 抵抗》其实素质尚可。不仅操纵者方面的打牌玩法无比新颖,更让人惊喜的是,同为平民逃生题材的《抵抗》继承了不少《OB》的衣钵。


《抵抗》的可操纵角色瓦莱莉,由于在保护伞公司实习的同事(中文官网写为舍友)出现了记忆障碍,而她则在调查原因的过程中被绑架。这位同事的身份和遭遇与《OB》的铃木阳子几无二至。游戏中瓦莱莉比其他角色多两个背包格子,这也是致敬铃木阳子的四格背包(另一个自带背包的角色是工程宅男马丁)。


《抵抗》的可操纵角色珍纽瑞,受《彗星新闻小报》记者的委托,寻找保护伞与浣熊市警局不法交易的线索。《彗星新闻小报》首次出现于《OB》的“咆哮篇”,而撰稿的记者正是艾丽莎·艾什克劳福特。不过两者在游戏内的特技倒是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抵抗》的可操纵角色泰隆,作为浣熊市消防局的小队队长,参与保护伞公司的救火行动而失踪。浣熊市消防局首次出现在《OB》的“狱炎篇”,在《生化3 重制版》的凯特兄弟地铁办公楼门口,也能听到消防局的简短通讯。


以上是《抵抗》与《OB》在剧情上的呼应,而在设计方面,二者也更为贴近。


《OB》中不少上锁的门未必需要钥匙打开,可以通过武器甚至脚踢、肘击等体术强行破门。每扇门的耐久度不同,所需的破门时间也不一样。而在《抵抗》中,操纵者可以给门上不同等级的锁,幸存者同样需要撞击来破门。


在对抗丧尸和B.O.W.方面,《OB》可以主动用体术攻击怪物、打出硬直,方便绕路。这招在《抵抗》中成了泰隆的特技,即使是G1、T-103或者追击者,我也照样踢给你看。


另外,传统回复道具急救喷雾在《OB》中可以装备,对复数队友喷急救喷雾能够进行群体治疗。这点在《抵抗》中得到强化,不仅能奶队友,更能奶自己。


诸如此类的设定还有很多,例如《OB》中可以引诱怪物踩地雷造成巨大伤害,《抵抗》也能用武器引爆操纵者的地雷重创周遭的怪物;《OB》的丧尸会无限刷新,《抵抗》里操纵者的能量无限,都是拖得越久越危险;以及受到怪物攻击会大幅上升并且越高越致死的感染度等等,都让《抵抗》与《OB》显得关系更近。


《抵抗》虽然没有明确的背景介绍,但从五名操纵者的背景故事及游戏内的互动语音来看,这是亚历克斯·威斯克于1998年进行的病毒实验。目前游戏的更新计划已经排到了7月,两位“威斯克之子”说不定真会在游戏中见上一面。


RE引擎已经接替MT Framework成为了Capcom新世代的顶梁柱,未来的“《生化》系列”新作也必定是该引擎出品。看着RE引擎四作《生化》带来的种种暗示,有理由相信《生化危机 逃出生天》的新作也会有Reach for the moon的那一天。


往期精彩回顾



现代屏幕中的老游戏——精品怀旧游戏节目推荐

英雄归来,情怀依旧——《怒之铁拳4》彩蛋赏析

乱中有序,不再友尽——《胡闹搬家》评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