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经过风暴》秦海燕&佟丽娅:风暴过后|上城士电影003

上城士 上城士 2023-11-18


2021年,电影《我经过风暴》在南京完成拍摄。


电影讲述了看似强势独立的高知女性徐敏(佟丽娅饰)面对丈夫陈均(吴昱翰饰)隐秘的长期家暴,与律师李小萌(王影璐饰) 一起艰难抗争,试图挣脱风暴的故事。


这是一个足够隐秘的叙事命题,导演兼编剧秦海燕和演员佟丽娅却很好地平衡了局限或束缚。她们加入充分的自我表达,用事实调研和女性视角丰满了故事。这场“风暴”过后,秦海燕和佟丽娅留下的,是勇气和力量。



《我经过风暴》剧本大概在2020年初开始创作,和大多数创作者一样,秦海燕的创作起初也是源于对生活的思考和表达。得知自己的好朋友正在遭遇着家暴,秦海燕感到有些无助,“当下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帮助她”。身为创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令她原本的思考更为敏感,她希望:“能有一个电影呈现这样的故事,并使之在一定程度上被更多人看见,让大家了解问题和难处,以此试图寻找一种新的解决办法的可能性。”随即,秦海燕开始了剧本创作。

为了更全面真实地了解到关于家暴的情况,秦海燕选择了自己更为擅长的采访调研的方式。她的足迹遍及各个城市和乡村,在疫情前,她去到湖北,联系了当地反家暴公益组织,同时也在北京等地找了大量从事婚姻家事等方面的律师,采访了几百个关于家暴的真实案例。她不断地了解那些家暴的真实情况,去倾听、去理解、去共情,原先内心的疑问都有了更为明晰的答案。


“后来发现其实家暴的核心是控制。大家有一个普遍的偏见,很多人觉得有些女性看起来很强势独立,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不离开他,为什么不报警?大家不能理解她们为什么不能摆脱这样的关系,她们为什么得不到支持,这个过程你只有真正走近她们才知道现实的境况是什么样的。”从真实中来,但不是把一个个真实的个体堆砌起来,而是将真实和类型化的叙事进行平衡,尽可能赋予角色鲜活真实的生命。而这也是秦海燕最后在确立人物角色徐敏时,选择赋予角色“职业高知女性”这一身份的原因。“发生在这类人群和这个关系里,这个现象是更隐秘的,我觉得更需要被大家看见。”

在创作过程中,秦海燕看到了很多人对“家暴”的不同反应,她发现关于家暴的问题,远远不止于此。“很多人都觉得家暴这个事情离我们很远。”


正因为这样,秦海燕决定设置角色年轻律师“李小萌”,带大家一起成长。“这个律师是站在观众的视角上的,她会带来很多疑问,包括你为什么不离开他?你是不是离不开他?这些为什么怎么办可能就是来自于不了解这些事情的观众的疑问,然后借由年轻律师女孩的角色带大家进入到故事里的家庭关系中,不断了解徐敏,然后直到律师能够共情移情,然后去帮助人物,这其实也是一种叙述方式,希望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同时带着观众一同成长。”

电影《我经过风暴》在2021年5月的南京开机,历时两个多月,电影不断成型的过程中,面对受访者的故事,那些痛苦、恐惧、感动,秦海燕理解并共情,随之转化为强烈的“感同身受”,继而赋予在创作中。于秦海燕而言,这都是创作过程中非常有意思的部分。


这是秦海燕第一次以导演的身份拍摄的作品。“天时地利人和。”对秦海燕来说,“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此前多次做编剧的她创作了一个又一个女性人物故事,起初她用专业技术解决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生命体验的增多,秦海燕逐渐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做家暴相关的创作不是为了迎合热点、贴合话题,而是刚刚好有了自己想要说的话。我也想要继续去讲更多的故事,去反映当下女性困境等系列议题。”


电影拍摄时有一场戏令她印象深刻——刚遭受了家暴,带着一身伤的徐敏和律师李小萌相互依偎在床上,她们盖着一床被子,窗边的暖光洒进来,照亮了整个房间。关于这场戏的光秦海燕和摄影老师一起探讨了很久,是用比较现实的光感还是暖光,来回改了三次后,最终才变成电影里很暖光的感觉。秦海燕很喜欢那个场景,那束光,像是希望,也像是一股能量,又像是成长。


“麻了,感觉整个人麻了。”

这是第一次看完剧本时,演员佟丽娅的反应。


“导演非常大胆,当下第一直觉告诉我,我等了很久的一个角色终于要出现了。感觉可能也是让自己能有不同表达的一次机会。”佟丽娅略微兴奋地说道。没有太多犹豫,她便决定出演了。


电影中,佟丽娅演的人物徐敏是一个高知职业女性,是一个在外人看来非常强大的女性形象,有良好的事业和家庭,然而在大家看不见的生活里,徐敏遭受着长期的家庭暴力。“她坚毅有信念,敢于抗争,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女性角色。”佟丽娅这样认为。


于佟丽娅而言,每天拍摄时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更好地把握其中的尺度。“如何去刻画一个高知女性,让她变得生动以及让整个事件可信且合理,是比较难的。”除了人物本身的力量感,整个题材和故事、人物的塑造,对佟丽娅来说,都是一场新颖且充满挑战的体验。

整部电影分为室内室外拍摄,大量的景是在“家内”拍的,这个“家”是在棚内所搭建起来的场景,主要拍摄徐敏遭遇家暴时的悲痛压抑的戏份。于此,空间好像被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划分开来,棚内棚外分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拍摄期间,佟丽娅在屋内有时感到喘不过气,就跑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为了缓解过于沉浸的情绪,她有时还会跑到棚外和工作人员跳绳、打羽毛球。那段时间,佟丽娅时常会感到恍惚,现实和剧情的割裂与矛盾充斥在那段日子里。“感觉像是两个世界,在成为徐敏和丫丫之间跳进跳出。”


无论是内心层次丰富的情绪戏还是体力上的戏份,整部电影拍下来,佟丽娅都觉得充满了“紧迫感”,经常会产生“紧张或者睡不着觉等一系列精神反应”,但巧的是这样的状态“放在戏里一切都是合适的”。电影里有一个发生在法庭上,徐敏恸哭的情节,这也是佟丽娅印象深刻的一场戏。这场戏接连拍摄了4天。“崩溃一场没关系,从头到尾崩溃一天也没关系,这场是反反复复4天拍完的,持续陷入在一种张力很大的情绪中,拍到最后身体和内心处于一个新的临界点,就是真实的情绪崩溃。”回忆起拍摄结束那天,她感觉像是完成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她对导演说:“能不能带我去蹦迪?让我把这个情绪倒出来,要不然感觉过不去了。”

电影拍摄的最后一场杀青戏,徐敏拖着沉重疲惫的身体去完成一系列动作。彼时的佟丽娅觉得自己的状态和角色有点合二为一,当时因为工作赶时间和进度,她已经连续通宵了好几天,整个人昏昏沉沉,感觉脚底下有点飘。“人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了,还要去完成这场戏,而且当时角色其实也是处于一个极端的状态,所以很神奇,一切情绪和状态都合上了。有的时候就觉得好像是一个命运的轮回,或者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宿命。”

电影拍摄结束后,佟丽娅并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比起“终于解脱了”的畅快,感觉更像是一场“未完待续”。相对于电影,只是在前期拍摄的阶段结束了,后期还有更为详尽的工作;对于角色徐敏,等待她的还有更为漫长的新的人生;而对于佟丽娅自己,这个角色需要等待观众的检阅和认可。


“看似是结束,但好像一切又是刚刚开始。”电影的呈现,就像是创作者抛给观众的命题,每个人都试图从中寻找答案,佟丽娅也同样继续寻找着,她相信,为更多人发声,让更多人从中寻找自己,继而找到属于各自的答案,这就是电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并不是两人第一次合作,早在电影《刺杀小说家》中,秦海燕作为编剧、佟丽娅作为演员就已经实现了“隔空合作”,这次又在一个特别的时间遇到,两人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合作下来,她们觉得很合拍,“彼此一个眼神就懂对方想要的东西”。


拍摄当天,两个人靠在墙边,站在树下,微风拂过头发,那些表达与际遇潜藏在笑容间——

从这部电影里你们收获到了什么?

秦海燕:

其实之前也不是为了做导演而做导演,可能多方的机缘吧,完成剧本后,大家也都觉得我可能更适合把它完成,我是为了把这个故事讲好才去做的这个导演。这次做完以后,确实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大家也都还比较认可,也许会继续做下去。


佟丽娅:

其实对于演员来说,能够拿到这样好的角色,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因为又完成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塑造。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能够通过家暴这一特殊的题材,呈现出这样一个故事,给更多被困在风暴中的女性带来希望,同时引发对这一问题的更多关注,这对创作者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要做这样的发声。


作为导演和演员,最喜欢的一场戏是什么?

佟丽娅:

其实挺多的,比如前期跟孩子们在一起嬉闹,全家和谐幸福的戏。那个色调暖暖的,我觉得那是很多人心目中向往的一个美好幸福家庭的样子。我记得当时拍的时候,导演也把她之前拍好的一个小样拿给我们看,还配了音乐。


秦海燕:

对,我是把自己的家庭录像剪了一个小视频,在一开始他们试装的时候就拿给他们看。


佟丽娅:

看了想落泪,当然我们戏里也会有很美好的画面,比如说我跟小萌之间像闺密一样对话,会依偎在一起;也有像我们刚才拍摄的场景一样温暖的,我也很喜欢;当然我也很喜欢拍那种所谓的“大爆发戏”,具有冲突和力量感的,那就属于过戏瘾了。包括我跟艾丽娅老师,虽然我们的对手戏很少,但是在法庭上,可能一个眼神的碰撞,就会觉得这场戏太过瘾了。所以,每一场戏对我来说都是特别记忆深刻的,然后又会觉得都好像意犹未尽。

在这部电影中,

你们最希望传递和表达的东西是什么?

秦海燕:

每个人看的感受会不一样。首先我们真的进行了长时间的采访,从很多真实的案例中提取,再利用电影叙事技巧将故事杂糅在一起。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到这个事情,这肯定是我们第一个诉求;另外我们也在这个影片里给到了一些解决方案,徐敏这个人物,一开始她是为了孩子留在这个家里,后来也是因为孩子给她力量,她才一定要脱离这样畸形的关系,让下一代能够更健康地成长,我觉得她其实是女性的一种力量。我希望传达给大家的是力量感而不是无力感。


佟丽娅:

希望更多身陷风暴中的女性能够获得力量,同时也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样的一些人,只有我们真正看见了受害人的处境,才有可能理解她们、支持她们、帮助她们,想去传递更多的正确的导向。


生活中妈妈这个身份,

在拍摄电影时对你们有怎样的帮助?

佟丽娅:

会有很多的情感可以代入。无论是情感戏,或者是跟孩子交流的戏份,很多行为方式都可以借鉴。


秦海燕:

有一个细节,我当时就是觉得,这个可能没有当过妈的演员是做不到这样的。有一场戏,丫丫哄两个孩子睡觉,丫丫哄完孩子离身的时候,把一个凳子搬到了床边,挡了一下,这样孩子就不会从床上滚下来。这是非常动人的一个细节,剧本里也没写到。


如何看待家暴问题中,

女性隐忍是因为“一切为了孩子”这个说法?

佟丽娅:

我们上一代,或者我们身边很多朋友在家庭生活中都可能会出现问题,不仅是家暴,还有一些婚姻问题。很多人都会说为了孩子忍一忍,但我觉得现在出现越来越多思想独立的女性,她们开始不这么认为了。我现在作为妈妈,我的孩子更希望我独立,能做他的榜样。如果我说一切为了孩子忍一忍,去做那些让他看起来没有那么强大的事,我觉得孩子对我的崇拜感也就没有了,我希望我是跟孩子共同成长的,幸运的是,现在有更多的女性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点了。


秦海燕:

“家暴”其实是亲密关系的一个话题,它不能归咎于“一切为了孩子”,它是亲密关系中的一种控制的方式。我们影片确实也涉及到了一个“代际传承”的问题,艾丽娅老师演的人物,就是男主的妈妈,她其实也是一个家暴的受害者,但是她最后也变成同样的一个施害者。可能在她那个年代,真的隐忍了很多东西,但是,她没有去反思这些问题,所以就在她的儿子身上造成了这种恶果。我为什么觉得徐敏是一个勇敢的人物,就是她敢于去摆脱这样的关系,然后为了孩子去抗争,她就是希望不要再把这样的一种家暴、这种代际的东西传给自己的孩子。


上城士电影|秦海燕&佟丽娅|视频短片


出品:伦思博

摄影:张悦

策划&造型:ICE冬雪

化妆:胡力(佟丽娅)、cig席格(秦海燕导演)

发型:肖昀见(佟丽娅)、cig席格(秦海燕导演)

制片:Tao

艺人总监:杨多拉

内容编辑&撰文:Yvette

视频导演:字徐

设计:王若菲

时装助理:朔馨

场地鸣谢:大隐于市·山埜·Valley民宿

品牌鸣谢:MICHAEL KORS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