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科郁亮:地产商光熬下去是不行的

最话团队 最话 FunTalk 2024-03-17


UT OF COMMON

/不写平庸的故事/

万科的地产马拉松


/王芳洁

编辑/刘宇翔


“你看到的是火圈,但它可能是个火把。”10月20日,万科董事局主席郁亮对《最话》等说。这个充满玄学的对话发生在一年一度的万科媒体交流会席间。

这句话多少反应了当下房地产市场的心态。由于房产具有消费和投资两重属性,所以大家买房,不仅是用来住的,还会买个预期,而预期就像那个旋转的光轮,你不知道在未来的某一刻,它是火圈还是火把。

例如,现阶段,如果你问一位地产从业者,现在应该卖房吗?得到的答案大多是,“如果不着急用钱,倒也不必着急”。

但如果问“现在可以买房吗?”得到的回答也是,“如果不是刚需,那也不如再看看吧。”

从这样的回答里,你读不出任何预期。我理解这样的回答,毕竟我们谈论的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标的,如果主意出错了,是要遭人埋怨的。

应该是一种预期管理,据万科联席总裁张海介绍,截至9月底,万科今年已交付住宅近16万套,总面积2018.6万平方米,其中153个批次实现了“交付即办证”,也就是收房的同时,业主就可以拿到房产证。要知道,以前,这个周期很可能长达一年。

当然,对于有些地产同行来说,交房、办证也可能是遥遥无期,属于“你猜”,“你再猜”。

万科不想让他们的客户去猜,而是让客户们看得见。今年万科在全国360个项目举办了7267次工地开放行动,比方说搞云监工,实时直播工地进度,这应该也是一种预期管理,针对业主心里隐隐的、对坏的那部分预期。

在地产不确定的年代,郁亮说,他更愿意去看到好的一面。在整个问答环节中,郁亮这个视角贯穿始终,在他看来,目前我们的人均居住面积相当于日本40年前的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不可能停留在当下水平。此外,还有更多的居住问题可以产生住房需求,例如旅居和养老。

“总的说来,还是原来那句话,短期市场有压力,长期我们还是有信心。”郁亮说。

作为一个马拉松爱好者,郁亮坚信坚持的力量,在他看来,现在地产行业的状态有点像马拉松中的“撞墙”,他认为,“由糖来提供能量已经不够了,脂肪还没用起来,但只要熬过去,就还能跑下去。”

这句话同样充满隐喻,但也是万科当下的选择。那么,万科又将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去渡过短期,走向长期呢?

以下为这位从业33年的地产老兵的部分战略判断,有删节。


01

短期有压力,长期有信心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 38.6 平方米,但打开来看,城市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是 36.5平方米左右,城镇居民人均是42.3 左右平方米,城市居民被城镇居民所“平均”。而一二线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大概 34.39 平方米,也就是说大城市居民又被中小城市“平均”了,甚至深圳这人均居住面积才 21 平方米。

即使是人均居住面积 38.6 平方米也是建筑面积,折成使用面积的话,仅仅相当于 40 年前日本的居住水平。

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的居住水平不可能停留在 40 年前日本的水平上。

老百姓对房子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除了居住,还有文旅、商旅等需求,不能只按人均需求面积计算。根据多样化需求的话,测算得出,需求量中枢值应该每年在10亿到12亿平方米左右,这是一个合理的需求量。今年大概有超过7亿平方米的开工量,离10亿到12亿平方米中数值还离得很远。

通常来说压缩得越厉害,反弹也就越大,市场自身有向上修复的力量。9月份市场的好转是市场本身的修复力量和政策发力的共同结果,所以说政策很有用的。已有政策,希望能够落实到位。

过去政策在需求端发力比较多,在供给端方面好像关注不太多,比如有些城市库存特别多的话,是不是应该可以放缓、减少、暂停土地供应?有些城市存在土地资源错配、商业办公闲置,能否调整成适合市场的项目?

我觉得这些应该是政策可以发力的方向。所以总的说来,市场有短期压力,长期还是有信心的。

02

光熬是不行的

两年前,确实,我说过,我们要“尊重常识,回归常态”,震动之后有机会。

坦率的讲,确实没想到,这个阵痛比我预想中更长,也更痛一些。今天,这个行业的各个方面,相关的利益方都很煎熬,压力很大,都很不容易。但是光熬也是不行的吧,我觉得今天的状态有点像马拉松中的“撞墙”。

不少人在跑到大概30多公里以后,就会开始“撞墙”跑不动了。为什么?这是因为原来消耗的动能主要来自糖,但是这时候体内的糖已经被消耗完了,开始消耗脂肪,用脂肪燃烧产生的热量推动你往前跑。

这有点像油电混合动力,电用完了,就要开始烧油,但是人体会有个转换过程,持续五分钟、十分钟,这时候是最痛苦的,因为由糖来提供能量已经不够了,脂肪还没用起来,但只要熬过去,就还能跑下去。

这种动能的转换其实就是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我们这个行业要也从过去的传统阶段往新发展阶段走。


03

做时代让你做的事情

万科有一句座右铭:“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句话是从海尔“借过来的,它告诉你,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做时代让你做的事情,你才有可能成功一些。

所以在发展策略上,万科有两个同步,一是和客户同步发展,现在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它导致我们行业特别内卷,当然,无论是卷行业还是卷公司,对客户是好的,客户满意了。就像做咖啡,刚开始品质好,可以卖个高价钱,现在不单要品质好,还要便宜,还要花样百出。

第二是和城市同步发展,新的阶段,我们的城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再次向城市中心区发展;还有就是向新发展,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说中国城市发展不像过去那样摊大饼发展,向城市中心聚集,第二是要求在空间上,各种业务场景上融合发展。

这是因为很多城市、半城市在完成新旧动能转换时,都以创新产业为主,这就需要大家在一起,充分的交流。

前不久,在上海,我见了美国铁狮门的老板Rob Speyer,他告诉我,每十年都有一股声音说纽约不行了,但到今天为止,纽约仍然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所以,城市永远不会落幕,如果一个企业能跟上城市的发展,一定是有机会的。


04

赚小钱、赚慢钱,赚辛苦钱

向新发展造成了在两个方面难度很大,一是如何赚小钱、赚慢钱,赚辛苦钱。无论是长租公寓还是物业服务,都属于赚长钱、赚小钱,其实开发赚钱也不多了,用地价、房价一算就知道了,和过去不一样了。

长租公寓算是特别难赚钱的业务,万科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努力,终于在今年的 6 月份开始赚钱了,到 9 月份开始,才算是完全赚钱了。这个业务万科做了 8 年了, 8 年以后,我们终于赚钱了,这些年赔了很多钱下来了。你看这么多不容易啊。

另外一个难点在于商业闭环,经营属性的业务往往周期长、见效慢,利润比较低,过去都靠开发业务补上,但现在开发业务也不够投入了,只能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前期投入特别大,缺少REITs。以往,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政策被大家忽视,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类似于当初的按揭买房,如果没有按揭,老百姓的居住问题不会这么快得到解决。

REITs使得要长期持有的、要经营的经营服务类业务有了空间。所以现在万科把这类业务叫消费型基础设施,目前长租公寓,物流业务都在积极申请REITs的安排,落地之后,我们的经营服务类业务的商业模式就闭环了。有了REITs之后,万科就实现了从发展商到不动产商的转变。


05

好企业绝不是算账算出来的

一个好企业绝不是算账算出来的,本身企业好,做账的不太好,也能做的很好,你要靠做账做出好企业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个企业的未来不是靠省钱省出来的,是靠创造创造出来的。你见过哪个是省钱省出未来的吗?

我们省钱是很好的美德,但更需要创造价值。如果你光省钱,没人买你的东西有什么用?

所以,我们要做性价比的管理。

手艺好、产品好,“双手做工,养活自己”,这个才是根本。

由于公号改版,为了您和最话的再次见面
请关注账号,点亮星标🌟


往期推荐

百度的黑土地,与李彦宏的AI原生造林计划

许家印在失去自由之前

高通不止担忧华为的翻盘


  在看点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