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施明德和美丽岛事件,你一定要知道的

天罡 2024-01-19

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今天(15日)凌晨在台北荣民总医院去世。施明德1941年1月15日出生,去世日刚好是他83岁生日。施明德是1979年“美丽岛事件”总指挥,早在60年代,施明德就因反对国民党统治而被捕下狱,先后坐了25年大牢。

而就在前天(13日),2024年台湾大选终于落幕,民进党籍的赖清德萧美琴组合获胜(起底赖清德,他比蔡英文更独?),国民党籍候选人侯友宜宣布败选,称没能实现政党更迭(民进党已连续执政两届),向大家道歉。

在民进党再次胜选之际,施明德的离去,似乎别有意味。台湾有今日,实在是来之不易。台湾的成功转型,也可以说是战后世界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而转型成今天这个样子,虽说因素很多,但假如没有蒋经国时代国民党的脱胎换骨和顺势而为,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1978年年底,美国突然宣布与台湾“断交”,蒋经国获悉后,宣布停止一切选举活动。很多台湾的党外人士,他们不得不改变策略,寻求更广泛的合作和斗争。
 
1979年6月2日,这些党外人士所创办的《美丽岛》杂志在台北正式挂牌,一场挑战权威的新民主运动发轫了。
 
在7月的一次会议上,杂志社确定由许信良任社长,吕秀莲、黄天福任副社长,施明德任总经理,姚嘉文、林义雄任发行管理人,张俊宏任总编辑。这个杂志网罗了台湾各派的知名党外人士,几乎涵盖大部分本土反对精英。
 
这时的施明德重获自由才一年多,他此前因1962年在小金门担任炮兵军官时企图军事政变推翻政权,被以首谋叛乱罪投入监狱里长达15年之久。他在监狱里受尽严刑,牙齿和脊椎受损,从22岁开始就满口假牙。
 
正是这个刚刚被释放的施明德,却又再度投入对抗台湾威权体制的斗争中。《美丽岛》的目的是:“要形成没有党名的政党,主张实行国会全面改选与地方首长改选”。民主化目标非常清楚,直指台湾党禁、报禁和30年不改选的“国会”。
 
这年8月,《美丽岛》创刊号即一鸣惊人。在当时台湾尚未开放报禁、党禁的沉闷气氛里,这份充满异议色彩的政论刊物,犹如在密不通风的暗室撕开一道裂口,这束光亮立即吸引来无数渴求的目光,一时一纸风行。
 
当然,《美丽岛》的目标不仅仅是办一份宣传“异端”思想的杂志,他们还要以此为平台成立一个没有名字的政党。随着杂志销售的节节攀升,施明德等人四处游说地方人士,并借着集会、演说等活动宣传要求民主的政治主张。
 
杂志知名度不断提高,至1979年11月,杂志发行量已过8万册,杂志社只经数月就在各县市成立了十一处地方服务站。一个“没有党名的党”已初具规模。这在当时,无疑是以身试法。
 
《美丽岛》与当局在政治权利与意识形态上矛盾迅速激化。“美丽岛事件”于是爆发。1979年11月30日,《美丽岛》杂志与“台湾人权委员会”联合向台湾当局申请于12月10日在高雄举办纪念“国际人权日”集会游行,遭到拒绝。
 
《美丽岛》杂志决定不理会台湾当局的态度,按原计划照常举行集会游行,并准备了一些木棍,以应付可能进行的镇压。他们还派出宣传车,沿街号召民众准时参加。
 
12月10日,集会如期举行。台湾当局派出大批军警布署周围街道,并对附近实行交通管制,禁止车辆入内。晚6时,聚集在《美丽岛》杂志高雄办事处的民众已达五、六百人。
 
考虑到集会原定地点扶轮公园已经被警察包围,于是临时决定改到另一开阔地区,但队伍却受到警察的阻拦,无法到达。黄信介、姚嘉文等就地发表演讲,与会3000多名群众情绪激昂,不断高呼“反对国民党专政”等口号。
 
集会组织者再次出面与警方交涉,要求警察撤离,但遭拒绝。于是在集会结束后,以三辆宣传车开道,几千民众持木棍、火把开始游行。四周待命的警察上前强行阻拦,并用催泪弹驱赶游行队伍,民众则以木棍、火把、酒瓶还击,双方发生严重冲突。
 
在折返杂志高雄办事处后,双方再次发生扭打,直到11时宣布集会结束,仍有不少民众不愿散去。军警用催泪弹、电棍等强行驱赶,冲突进一步升级。到11日凌晨2时30分,局势才趋于平静。
 
这次冲突共造成双方近200人受伤。事后第三天,台湾当局开始大规模搜捕事件参与者,黄信介、施明德、张俊宏等共152名党外人士以“涉嫌判乱罪”被抓,聚集在《美丽岛》杂志周围的党外运动核心人物几乎被一网打尽。
在张德铭、陈继盛等人的协助下,被告聘请辩护律师,最后组成一个15人的律师团,其中就包括谢长廷、陈水扁、张俊雄、苏贞昌等后来闻名台湾政坛的人物。
 
3月18日起9天,军事法庭开始审讯,在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压力下,除国际知名媒体报道外,台湾政府当局破天荒允许国内报纸刊载审讯过程与被告陈辞。
 
4月18日,军事法庭作出最后判决结果,8人全部有罪,施明德被判无期徒刑,黄信介14年有期徒刑,其余6人12年有期徒刑,而帮助施明德逃亡者各判2到7年。
 
“美丽岛事件”是台湾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爆发,标志着台湾从一个传统的威权社会向现代民主社会转变。具体说来其意义起码有以下三点。
 
首先,美丽岛事件是台湾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一次历史事件,此事使得台湾社会在政治上、社会上、文化上都产生剧烈的影响。
 
在政治上的改变最为明显,统治者蒋经国逐渐开放政治上的独裁,台湾摆脱国民党的一党独大,解除党禁、解严、言论自由、开放媒体以及“国会”全面改选。推动台湾社会从威权独裁的白色恐怖时代,迈向民主化时代。
 
其次,在社会上,此一事件让自228事件以来,整个白色恐怖时代沉默了20几年的压抑,开始有表达的勇气,活络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生命力,从沉闷单一逐渐多元化、自由化。80年代蓬勃发展的各种社会运动即是最佳的表面征象。
 
最后,昔日狱中的受难者,领导民进党一步步迈向执政。民主进步党在野时期中的多数领袖,几乎都曾经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美丽岛事件。美丽岛事件中的主要被告群中的一部份人在民进党执政后,成为党内有相当影响力的领导人。
 
如吕秀莲当选台湾当局首位女性“副总统”,姚嘉文担任“考试院院长”,林义雄为前民进党主席,张俊宏为民进党代理主席、陈菊当选高雄市长。
 
美丽岛辩护律师方面,当年黄信介的辩护律师之一陈水扁,因在台北市长任内政绩斐然,后来成功当选台湾“总统”;谢长廷也曾担任民进党主席、高雄市长和“行政院长”;苏贞昌曾任台北县长。

行文至此,最后我们再发点感慨。民主转型的成功,不仅需要在野人士的抗争,同样也需要统治者(如蒋经国)的开明。不过所有的一切,都是源自社会的共识,源自那不可抗拒的潮流。
感谢支持田园的读者朋友。真话不全说,这是知识分子的权利;假话不说,这是知识分子的底线,请珍惜坚守底线的人。当文章不能表达我的观点时,当我不能正常表达观点时,希望田园的读者仍能通过文章本身找到有效、有用的信息,保持独立见解和清醒认知。

知音相惜

有人问我:你发这些有什么用?能改变什么?我会告诉他:我传播了一些常识,没想过有什用,只是认为这样是对的。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传播而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会第一时间处理,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延伸阅读 
  一定不要放过这个畜生!
  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守脑如玉”
“哪个牲口又检查了!”
北京地铁打老外被反杀和他们的遮羞布
“不和你玩了”才叫最大的失败!
“一根青菜”盒饭上热搜:这样可怜的饭菜,都是谁在吃啊?
朱令案最新消息:或将重新调查,律所向最高检提起法律意见书:呼吁启动监督程序
47国发联合声明,谴责“俄使用朝鲜弹道导弹”,中方回应
胡赛武装到底是什么鬼?美国空袭胡塞武装,中方表态
起底赖清德,他比蔡英文更独!
2个乌克兰美女诱杀46名俄军士兵,被抓捕时又打死数名俄特工,跑了……
3年赚102万的外卖小哥与24岁职校毕业的国企副总,这两个新闻放在一起看,真是莫大的讽刺!
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关于施明德和美丽岛事件,你一定要知道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