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张颖都心软了

刘燕秋 投中网 2024-01-12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张颖不骂人了,开始煲汤了。


骗子越来越专业了。上周,朋友发我一条关于“经纬宣布股权发行计划”的消息。我点开一看,是条新闻,甚至还放了一张PPT封面图。但细节又透着不对劲。首先,来源不明,其次,发表在一个没听说过的网站,也找不到其他相似内容的消息渠道。


但内容却不离谱,甚至还有点专业。“经纬创投将通过此次融资,集中力量投入十大领域,包括养老服务、农业创新、新农村建设、环保技术、医疗器械研发、新能源储能技术、扶贫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教育体系推进以及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赛道描述大差不差,后文甚至还指出,经纬和不少地方政府做了深度合作,这和我对经纬这两年人民币基金业务的印象也贴的上。


写稿佬,求证为先。我拿这条信息询问了经纬的朋友,对方马上回复我:“假消息”。


她无奈地说,前些年,还有骗子假冒经纬的名头向老年人推销理财产品。


但是,骗子编织的新闻没有意义,骗子选择用什么话术,却一定是推敲过的。这里至少证明了两点:


一来,说明骗子越来越聪明、专业、懂投资,只挑有名的来行骗;二来,这也间接证明了经纬的业务质量,专业骗子最知道谁的人民币业务做得好,谁的品牌在市场上最吃香了。


正好我最近在读前阵子张颖做的一个内部分享,年初他讲过一次,我写过阅读理解。年末这篇,我们以这次“乌龙”为契机,再来谈谈。


先说读完直观感受,他讲了不少“鸡汤”——连张颖都心软了。大概去年开始,他有个重大转变:不骂人了。张颖早年出来讲话,总要找个靶子打一打。如今,只见他规劝人们保持耐心,保护家庭,保守自己,遇见骗子都不骂街。我想,大概是以前道路拥挤,竞争热烈,要赢,就要有对抗意识,要博取空间。而今天,埋头向前的人忽然环顾一周,路上空空如也,你发现老对手、老伙计、老玩伴走散了吧。

01

“我们进入了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时代。”


这是张颖在最近的一次内部分享中提出的观点。当时他是在谈“我们如何看待变化”。用于支持上述观点的论据是,“现在资金不再像以前那么充裕,缺乏生命力的公司逐渐融不到下一轮了。但与此同时,那些有顽强生命力的公司会更受到追捧,不愁融资。没有以前那么多非理性的资金搅局,优质公司反而能够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存在一个纯粹的“良币驱逐劣币的时代“吗?我的编辑董师傅认为,张颖这句话,属于(市场)立场大于逻辑。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时代,良币和劣币都同时存在,良币驱逐劣币和劣币驱逐良币也在同时发生。


我认同编辑的看法。比如,我不相信,去年最火的AI大模型融资热潮里没有浮动着泡沫。有热门赛道,就一定活跃着非理性资金。但张颖抛出的观点是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证实倾向使人总是会下意识地搜集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就像辩论一样,任何一种观点都有合理之处,关键在于,你选择站在哪一方发言。我刚好在看一本讲辩论的书,作者把掌握辩论的能力上升到解决人生问题的高度。这世上当然存在绝对真理,但庸俗地讲,真理很难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立论”很重要。


尤其是对于投资人,要做这份职业,必须选择建设性的立场,所以立论必须在前边。


进一步说,选择一个立场,帮你解决的是人生两难的问题。它能辅助你做出决策,给你往前走的方向和信心,所以作家唐诺说,为什么“企业家当政客,那些机灵的、精明的仿佛瞬间就变笨了?这是当然的,选择比计算困难太多了。


用这样的眼光审视,在选立场这件事上,经纬向来都很明确。作为一家手握不少美元的双币基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经纬一直在旗帜鲜明地投资中国。正如张颖在这篇口述稿开头部分提到的,“作为一家投资机构,在今天不能有模棱两可,以自己的擅长、特色和价值观,来保持一定的宏观立场,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在自己的领域里达到未来想要的成绩”。


投资行业,信心比黄金珍贵。具体到张颖,区域上,他选择的是投资中国,态度上,他选择的是看多的立场,如此自然看到的是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明确了方向才能进一步寻找到具体的投资机会。


当然,你也可以说躺平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但我总觉得,艰苦时期更能看到一家机构真正的底色。


务虚一点说,“选择”就是机构价值观的体现。回到那句话,“以自己的擅长、特色和价值观,来保持一定的宏观立场”,“擅长、特色”和“价值观”一样重要。


如今一些美元基金发现很难在中国投出去,开始加强在海外的布局,比如安排合伙人常驻美国看项目。经纬将来会不会这么做,我不清楚,重点是,经纬的路径依赖肯定是中国市场,但张颖不是没有思考过当下的全球化机会。


“现在我们处在第三次浪潮中,它由能源结构转型和智能制造组成,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化2.0,这就是我们投资的重中之重。”


从这句话不难看出,经纬看好中国市场,坚定聚焦中国,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观察到这一波全球化的机会。事实上,经纬投的镁伽机器人、太美医疗、三迭纪等不少企业都在积极出海,甚至一开始的定位便是全球化企业。经纬不缺全球化的视野,只不过需要找到一个基于自己能力舒适圈的切入点。


还是选择。

02

“在移动互联网切换到科技时代的过程中,经纬是在整体认知切换和提升上,特别是在实战中阶段性证明自己的少数几家机构之一。……这里面涉及到团队每个人的认知提升、天花板突破,还有如何真正把大量子弹放到正确的人手里。”


所以到底“如何应对未来”?张颖把重心放到了团队建设,这是机构化要真正关心的事儿。


在投资人中,张颖一向是个善于定义自己,定义自己所在机构的人。这里他只是用寥寥几句话给出了结论,但转型的过程只字未提。刚好《中国企业家》最近发了一篇《经纬“闯关”新能源》的文章,呈现了经纬在过去不熟悉的新能源赛道的投资历程,使得张颖的这番说辞有迹可循。


2018年,经纬成为容百科技C轮投资方之一,这一轮融资的数字是13.9亿元。当时动力电池赛道投资热度已经起来了,这家公司是宁德时代三元材料的第一供应商。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逻辑,投到行业最头部的公司,基本可以高枕无忧,反正后面总会有人接盘。但出乎这批TMT投资人意料的是,动力电池行业很快进入下行周期。


2019年,容百科技科创板上市,但对投资机构而言,上市远不是终点。“当时的市场正处于上行周期的顶部,随之而来的就是急转直下——由于政策补贴滑坡、产品结构性过剩,整个行业陷入剧烈洗牌,容百科技的股价随之走低,这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主导的投资人刘壮因此备受煎熬。


管理合伙人王华东也感慨道,“投TMT的人之前不知道周期是什么,因为只有一个周期——就是涨。”到了新能源时代,周期则显得难以把握。


今天的张颖说,经纬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投了理想和小鹏的机构,口气骄傲归骄傲,更重要的是,以这两家公司为新能源领域的“节点公司”,顺着电气化、智能化,再延伸到新能源产业链的各个细分领域。


“节点公司”,用产业投资的流行话语来说,就是链主企业。


但如果回到2019年,行业进入洗牌期,加之在美国上市的新能源汽车股价持续暴跌,整个产业前途未卜,鲜有人能坚定地支持理想、小鹏这些新势力,更谈不上以之为节点展开布局。


这正是考验GP判断力的关键时刻:如果赛道不行了,一般此时就是砍团队、砍条线;如果觉得看不准,那也简单,别动,躺着就完了;如果觉得行,肯定还能挣钱,此时就一个办法——做加法。


当时张颖具体的想法我不知道,但他有行为,是做加法。


看看中企稿子里写的,尤其是看看时间点,是在局面明朗之前。


“2020年9月,经纬改变了原来按照投资阶段来划分团队的做法,代之以更加清晰的赛道划分,之前在成长团队的刘壮加入王华东领导的新能源团队,当时团队还只有他一个投资人,到了2020年底,新能源周期性回暖,团队阵容也跟着壮大起来,目前已有10余人。”


这番组织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什么我不清楚,但结果很清楚,就是让踩过坑的刘壮有了更明确的条线,承担了更多责任。


这是不是“把大量子弹放到正确的人手里”?


另一处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是,在“修炼内功”部分,张颖提出,要形成多种看世界的模型。这个说法有点类似于芒格的“格栅理论”。


在一次演讲中,芒格提到,“你必须有多个模型——因为如果你只有一个或两个模型,人类心理的本质就是你会扭曲现实,使其符合你的模型。”很多投资人是芒格的信徒,张颖想必一定听过。但知行合一多难啊,张颖一定在实践中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具体到投资,一个认知模型是如何形成的?张颖给出的是一套标准答案。“每当遇到一个新行业,我们先去研究产业链,研究上下游,看国内和国外的成功上市公司是怎么做的,再去扫几十个、上百个项目,寻找其中占据产业链高地的公司,在董事会讨论中学习,最后建立认知形成模型。”


这套说辞不新鲜,我最近听人讲过好多次。其中关键的一步是,通过和链主企业交流学习,尽可能消灭信息差,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看项目。这也不难理解。当面对一个毫无经验的新赛道,一个理想的投资人都会构建出一套理论上的战术,不同机构给出的答案往往出奇一致。


但结果总是千差万别。基于同样的方法,不同机构在看项目时,哪怕看到的事实层面的东西是一样的,下的判断却可能截然相反。基金的规模体量、过往的投资偏好、进入一个赛道的时间点、团队的执行力……这些因素都会对人的心态有微妙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关于修炼内功,张颖还提到,要拒绝平均主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因为跟当下主流的人民币话语体系很不一样。


一个典型的人民币VC投项目,奉行的就是张颖所说的平均主义——理想的投资回报是2到5倍,难赚大钱,但亏钱的也不多。行业共识是,硬科技投资,不看赔率看胜率。


但张颖话里带出的,还是美元基金的那套打法,敢重仓,个别项目赚回整个基金的回报。


“在项目上,我现在花更多时间在’压舱石‘项目上。什么叫压舱石?就是我们过去投资的理想、小鹏,特点是大金额、高增速。不管是我们的早期还是成长期,每一支都要有三到五个压舱石项目。很多时候我们回头复盘,越有争议的项目,越有可能最终做大。”


张颖对于基金回报结构的看法依旧很“美元”,这背后多多少少还是有路径依赖,这也没问题,投陌陌、理想、小鹏回报几十亿美金不只是故事,还是钱。


路径依赖是个中性词,只有“老江湖”才配得上,而同样是“老江湖”,徐新是单兵作战,张颖更像是一个“集团军长”,但目的是一样的,拔掉该拔的钉子,把资源放到最该放到的地方。


他又谈到一个很美元叙事的“拍桌子”的问题。


“在内部,合伙人之间也经常互相’拍桌子‘,我希望能促成一个良性的、数据导向的、有深入调研之后的‘拍桌子’氛围,最终再去达成投资决策,往前推进。”


考虑到经纬毕竟是个规模不小的基金,还是要投出一些大钱,相对应地,就要有匹配决策大钱的机制。投大钱的项目大都是非共识,自然要基于事实激烈讨论,涉及到前沿技术的还要用大家能听得懂的方式表述,也就是他所谓的“良性的、数据导向的、有深入调研之后的”拍桌子。


哪怕投资的技术方向是共识,具体到什么时间投、押注多少钱,架总是要吵的。

03

聊完专业话题,擅长讲故事的张颖,也在这次分享里花了不少篇幅输出鸡汤。


你要注意,张颖这次讲话居然没骂人,一个没骂,反而说了一堆好话、鸡汤。


“做投资,一定要非常耐心,一定要等到好机会出现。否则就要保持纪律,当然这是反人性的,不容易。”这当然是在强调专业性。


紧接着下一段,他开始煲汤了。


“总有年轻同事会私下抱怨,为什么自己没赶上前些年能频繁出手的好时候。我只想说,人活到最后,你配得上拥有什么,基本上就会拥有什么,可能早一点,或是晚一点。”


行业如此这般,再过多讨论专业性总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因为从老板到员工都有一堆情绪需要纾解。眼下,人才正急速流出美元基金,有人被动地接受裁员,也有大量投资人主动转换职业方向。年底估计又有一波人面临抉择。当自己主投的赛道投不出去,这时候,是顺势而为,换个赛道,甚至换个行业,还是守住阵地,等待回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种选择都有相应的代价。转换赛道要承担放弃积累、重新开始的代价,坚守阵地则要顶住很长时间颗粒无收的压力。最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


张颖作为老板,我猜自然听过不少牢骚,他自然想留住人,留住重建的希望。所以在微博上转发这篇文章,特意引用后一句作为转发语,在经纬公号的文章评论区也专门摘出了这一句——这自然是他最有倾诉欲的话。


他是经历过周期的人,言辞是恳切的,但又讲得巧妙,他没说,你努力,就会拥有,而是说,你配得上什么,就会拥有什么。可怎么样算配得上呢?定义权在谁那里?我想起《繁花》里那句,“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


配不配得上还是有计较,我最受用的还是“无所为而为”的人生态度,所谓永不失败的人生。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包括我自己,一定要认清哪些是自己的先天优势,哪些是劣势。”


做投资,讲“绝对的真诚”没意义,这批大佬中,张颖“相对的真诚”在于,从未将自己送上神坛。


他给自己立的人设一直是运气不错的普通人,比如,他过去常说自己是“智商中上,狗运七分”。他在媒体报道里也从不是完人,而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立体的人。


以当下的眼光看,这是个再明智不过的做法。当潮水退去,年轻的投资人一面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一面意识到,凹精英人设的大佬过去的成功不过是在很大程度上依仗了时代的东风。


滤镜碎了,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世界是个草台班子,谁又比谁强多少呢?不管对不对,这话几近成了时代情绪,这时候,反倒是“普通人张颖”看上去更值得信赖。


他还谈了其他人生建议,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谈了。讲完鸡汤,张颖又回到行业,总结升华。他讲到,“中国很多产业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快”的基础之上。以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迭代,抢占到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往往就能取得最快的增长。……如今在智能制造时代,‘快’一样是那个没变的东西。”


这点很有趣,因为反常识。


大多数人谈到硬科技,通常的说法都是投入周期长,企业成长速度慢。但张颖偏偏看到的是快的那一面。前面提到看世界的模型,如此看来,“快”便是他多元模型中的重要一块。这也难怪,经纬毕竟是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走过来的机构,看世界的眼光不自觉就会带上那段经历的烙印。


总体而言,和上次的分享相比,张颖这次讲得很精简,很多东西点到为止,未及细谈,正如他自己所言,主要是表明立场。现在还有投资人愿意真诚分享些感悟,已经实属难得,所以没必要吹毛求疵。


我也能理解,作为投资人的张颖为何最想讲的是一句安抚大家情绪的话。岁末年初,宜总结,宜打气。人终归是有限的理性存在,看似理性的商业世界充斥着大量非理性因素,“理性是激情的奴隶”,一个投资人是否成熟,就看能否理解这句话。


行业向好时或许还能拿冠冕堂皇的说辞忽悠一下,到了如此年景,宜卸下伪装,情绪这东西,得优先处理。

转载、合作、加入粉丝群请联系小助理

(微信号:ChinaVentureWeixin)

随手点赞👍,戳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连张颖都心软了

刘燕秋 投中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