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平:两周里,我的六位染疫离世的师友

阿斗的梦 阿斗下墙 2023-01-14

作者:简平

过去两周短短的日子里,我有多位成就卓著的师友在感染新冠后离世,令我悲痛万分,无语言说。我要记下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日期,记下他们永远闪亮的名字。

1、葛翠琳

 【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她的童话《野葡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她是冰心文学奖的创办人之一。2022年12月27日离世,享年92岁。】

我深深地蒙受冰心文学奖的恩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祝贺冰心老人九十大寿,纪念她一生为孩子们写作,葛老师与雷洁琼、韩素音等社会各界名流倡导建立“冰心奖”,从此,这个犹如圣洁的花朵一般的奖项在文学的园地中绽放了。

我很幸运,迄今得过三次冰心儿童图书奖,尤其是我在因胃癌动了大手术之后,在精神崩溃之际,大家鼓励我振作起来,重新开始创作,结果,我在身心羸弱的情况下写就的儿童长篇小说《星星湾》,得到了葛老师的首肯,获得了冰心童书奖,给到我极大的勇气和力量。

去年,我的长篇儿童散文《青草奔放》再获此奖,心里充满了对葛老师的感恩之情。

葛老师是个特别细心的人,总能给人带去深厚的温暖。有一年,在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学习的作家们去拜访她,她给每个人都送了礼物,有围巾,有风衣,她还关照作家们为孩子写作一定要有情有爱。

去年年底,得到葛老师不幸染疫去世的消息,我特别难过,给中国作协办公厅打了电话,希望能为葛老师遗体的转运提供帮助。

2、董宏猷

 【董宏猷,儿童文学作家,原武汉市作家协会主席,人称“大胡子叔叔”。著有《董宏猷文集》四卷,长篇小说《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等。2022年12月31日离世,享年72岁。】

2020年初,武汉疫情爆发后,我非常牵挂董老师这位有着狭义衷肠的“大胡子”哥哥,联系上了他。

才知道在武汉疫情最为严峻之时,他专门在武汉广播电台开设了一档节目,每天晚上给听众讲故事、朗诵诗歌,播放音乐,用诗歌和音乐宽慰惊恐中的人们。

那一次我告诉他,我正在撰写长篇报告文学《和平方舟的孩子》,其中为写上海长海医院的军医在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救治病患的情况,一直在跟踪采访,他希望我早点写完,早点出版。

当年10月,我带着刚刚印出的样书直奔武汉,为孩子们开讲座以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同时去看望了大胡子。我和他站在洪水尚未退尽的长江岸边,庆幸他度过一劫。

这两年,董老师又进入了创作爆发期,佳作迭出,我在担任一个文学奖项的评委时,读到他写的长篇小说《牧歌》,其中的苦难和期冀,都是那么令人感动。

没想到,他最终还是被新冠病毒感染了,倒在了2022年的最后一天。

董老师感染后,因呼吸困难进了ICU病房,那天白天还得到消息说,他的病情有所改善;可到了31日凌晨零点18分,他还是扔下我们这么多亲朋好友,在武汉协和医院孤独辞世。

3、王智量

 【王智量,1928年出生陕西。翻译家、作家、学者。一生坎坷,在最艰难的时期翻译了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砥砺了自己,也砥砺了众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2023年1月2日离世,享年94岁。】

1947年,王智量从陕西汉中考入北京大学,遇到了自己的老师胡适、朱光潜。

他历经坎坷,却从未屈服。1958年,被打成“右派”,单位贴着他的大字报上写着:“王智量躺在棺材里,棺材盖上压着一本《叶甫盖尼·奥涅金》”。之后,王智量被下放到河北省太行山劳动改造。

1960年,王智量因病返回上海,靠卖苦力挣钱吃饭,主要工作是在黄浦江边上扛木头、搬运钢板。

多年来,王老师著作等身,光译著就有《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安娜·卡列宁娜》等30余部。但是为大众所熟知,还是在他2018年走上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之后。

《朗读者》之后,他却越加谦逊,闭门读书和思考,远离喧嚣。

许多年前,我曾听他用俄语朗读俄国经典文学作品,那声音非常悦耳动听,我建议他不妨做些网络音频节目,可他一口拒绝。

不过,他倒是接受了我的另一个建议,为他出版的几种译作做些特别纪念版。在我的牵线下,去年6月20日,草鹭文化的编辑将样书送到了他的手中,他看后非常高兴。

那本被誉为翻译得最好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文版的特别纪念版也已在制作中了,本来我想到了今年开春后再给他送去,但现在却成了我的一个特别的遗憾。

王老师是今年元月2日走的。晚18:47分,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4、楼乘震

【楼乘震,记者、学者,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化新闻,对于现代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别具一格,他的《悲欣人生》写尽了人世沧桑。2023年1月6日离世,享年76岁。】

楼老师是个精力旺盛的人,所以我觉得虽然他退休了,不再做记者了,可他好像还是处在不时要冲到新闻第一线去采访的状态中。

楼老师和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的职业都是记者,并且我们都当过工人,有底层情结,而且还都是自学成才的。

有一次我跟他聊起过,如果我们是科班出身,也许更多地会是循规蹈矩,而我们却在内心深处将新闻当作是一份事业,换句话说,我们懂得新闻真正的定义和价值,并且总是跃跃欲试,想有一些超越。

楼老师是做文化新闻的,所以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也多有研究,尤其是在巴金研究上颇有造诣。他的记者生涯浓缩在他的三本书里——《铁骨柔情》、《悲欣人生》、《与书同在》,他在书里,写尽了中国人的悲欢离合,既有名人,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

楼老师是元月6日凌晨在医院里去世的,死因是“获得性肺炎”。

5、黄允

 【黄允,剧作家,中国当代电视剧的开拓者,她的《上海一家人》迄今盛播不衰,她的《永不凋谢的红花:张志新之死》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道义。2023年1月6日离世,享年90岁。】

我与黄老师既是上海电视台的同事,也是忘年交好友,感谢她对我的信任,同意由我来写她的传记。

她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人,具有记者的敏锐和作家的细腻,充满创作激情。

她是中国当代电视剧当之无愧的开拓者,从单本剧到中篇再到长篇电视连续剧,她都是实实在在的创造者。

黄老师是个有信仰的人,她对历史的反思令我格外敬佩,要是没有这样的反思,她是不会在“文革”刚结束之时就前往辽宁监狱,采访有关张志新的事迹。

她去的时候,关押过张志新的牢房还没变动过,她拍出的电视剧《永不凋谢的红花:张志新之死》震动了人们,也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

她的电视剧《上海一家人》堪称奇迹,至今每年还都有播出,且收视率始终高开高走。黄老师还曾写过《浦东一家人》的剧本,委托由我来做她的制片人,但这件事我一直没能办好。

她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一段时间了,我最近一次与她通电话,是在去年的10月8日,我答应她疫情过后再去医院探望她,她说等你来时我们要好好聊聊。

现在,我还牵挂着另一件事,作为离休干部,她都还在等自己何时才能“上路”的通知。

黄老师的丈夫何允,是中国有线电视的开创者,担任过上海广电局的总工程师。他还是个天文学家,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2006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何允星”。

我想,他们两位以后一直会在天上,注视着我们这个命运多舛的国家和民族。

6、张伟

【张伟,中国近代文献、海派文化研究专家、学者。2023年1月11日离世,享年67岁。】

张老师离世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说“完全无法接受”。

是的,这个消息太让人震惊,太让人难过了。

张老师在中国近代文献、海派文化研究方面有着“唯一性”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专家、学者,他才67岁,他还有庞大的研究计划需要完成。

去年10月,由于上海书展无法大规模地举办,他让我去他家拿他那些新出版的书。

我是背了个大包去的,最后几乎压弯了的肩膀——我拿到的他撰写的新书有:《影坛备忘录》《影院文录》《土山湾画馆人物志》《晚清都市的风情画卷》《上海小校场年画从崛起到式微》《旧时书市》;他主编的新书有:《近代中国影院地图》《影人文墨》《影人忆旧》《海上书局图文史话》《旧时书肆》《名家书单》,其中《名家书单》他还约我写了序。

张老师的家是名副其实的文献资料馆,他一生勤俭,却斥重金收藏了无数价值连城的文献资料,那天,我亲眼见到了胡适、陈寅恪等人写的明信片,还有早期电影人陆洁写的日记,真是叹为观止。

我问他,你那么多宝贝将来怎么办?他笑了笑说,我也不知道。

他确实还没有想过。张老师的许多研究项目都是属于独一无二的原创性的,只有他一个人才能说出他收藏的那些文献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背后的故事。

张老师的妻子前些年病故后,他一人独居,埋首写作,经常都是“随便吃点”。去年11月20日,我跟他参加完由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方寸之间,光影乍现:中外电影邮票展》后,请他在一家餐馆吃了晚饭,他连声说菜式真的不错。

2023年1月1日,新年伊始,他担任策展人的《传承与影响——纪念土山湾画馆诞生170年艺术文献展》在上海徐家汇书院刚刚开展;在这前几天,他一直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忙于布展,还鼓励大家说要争取进入“决赛圈”。

本来他要亲自参加开幕式的,可就是在这天他发烧了。扛了几天,后来实在扛不住了,才去了医院,结果引发了脑血栓,进而呼吸衰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张老师的研究领域极为广阔,涉猎电影、戏剧、出版、书局、名人日记和书信、历史照片、土山湾画馆、小校场年画等,许多项目独一无二,不可复制,随着他的离开,这些研究也将就此终止和失传。

......

哀哉,痛哉!深夜里,我写下这些文字,心情非常难过,数度停笔。

我们遇到了战争,只有战争才会有那么多人成批地倒下——当我的那些成就卓著的师友,还有更多的普通人,在短短的日子里,一个个在染疫后离世,我的直觉就是这样,我们遭遇了被命名为“疫情”的战争。

这战争如此残酷,如此无情,如此让我们深陷最为艰难的至暗时分。

我所能做的,只有写下他们的名字,不忘记。

(2023年元月11日深夜)


【作者简介】简平:作家、记者、制片人,现居上海。



征稿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点击关注
   往期精选 :

仔仔:我所了解的辉瑞Paxlovid治疗病例

王东成:为一名战士,为一位思想者

月落无声:他们没有名字

天之明:续《还给我》

一枚:2023,让我们一起为真实再垒一块砖(已飞,到网易一枚园地搜)
江雪:2023年的第一天,我想起你们的光亮(已飞,到网易一枚园地搜)
王东成:山高水长的悄悄话——送挚友赵诚回家
楞楞:伤逝2022 ·纪念一位摆早摊儿的朋友
于无声:只要没有丢弃生命里最可贵的东西——勇敢,就会得到救赎
南宫踏舞:2022,我的身上依然都是光,都是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