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文新发]一篇知乎问答引发的扒皮大戏……

拍老师 拍照稀烂的焦虑怪 2022-05-21

话说,最近Omicron横空出世,

一不小心呼应了几个月前咱贩卖的一坨焦虑,

也就是所谓的“血清表型分化”~

……

Omicron是不是真的变身成为新的血清表型,

咱今天暂不论,

但之前咱贩卖这坨焦虑的前因后果,

其实还挺有趣的。

所以咱重新发一遍相关的老文吧(顺便有一点小调整),

多少算是凑个日更。

here we go~




太长不看版的目录:
  • 强行用“最佳适应性假说”(Peak Fitness)解释当前新冠病毒变异株演化路径是个什么鬼?
  • 突然跳出来推“最佳适应性假说”的Francois Balloux教授是个什么鬼?
  • Francois Balloux教授背后的大巴林顿宣言组织又个什么鬼?
  • 大巴林顿宣言组织与印度疫情大爆发




第一部分:强行用“最佳适应性假说”(Peak Fitness)解释当前新冠病毒变异株演化路径是个什么鬼?

一切的起因,是8月底的某天,
咱在知乎上收到一个回答邀请。
题目长这样:

当时咱就觉着纳了闷儿了……
那段时间刚好推上也有人拿这个概念出来招摇晃骗,
难道知乎又一次紧跟时代潮流了咩!

虽然进化生物学完全不是咱的领域,
但基本常识咱还是知道一丢丢的……
咱看得出来Delta离所谓的Peak Fitness还差了八条街~
(现如今Omicron的出现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8月份那阵就开始到处吹“最佳适应”,
这到底是什么鬼?

所以呢,出于看不惯有人装神弄鬼的原始冲动,
咱冒着跨领域强答被当场打脸的巨大风险,
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开始撕逼,

原文如下:

一、

Peak fitness这个概念自然是有道理的。


但这是一个演化生物学领域偏深奥的概念,不是一个适合用通俗语言解释清楚并借以向大众直观描述疫情走向的概念。


所以很奇怪为啥突然就冒出来这么一小撮科学家,比如说带头的这位:


跑到推特这种智商准入门槛基本为零的平台,大力吹peak fitness概念~

或者这么说吧,如果咱一定要用peak fitness理论来讨论突变毒株演化方向呢,咱至少得先搞清楚fitness landscape、quasispecies、epistasis、survival of the flattest等一大坨基础知识,然后手撕一大堆公式,最后建个模……
反正谁行谁上吧,老夫这种玩票的搬运党还是梭边边好了~
但各位请放心,以上步骤咱碰都不用碰。
——因为,请品鉴啊:

谁说peak只能有一个的???


而且吧,演化生物学意义上的peak不仅不止一个,


这玩意儿它甚至从来就不是固定的。


Fitness landscape(适应性地形)理论的创始人休厄尔·赖特老爷在1932年提出peak(适应性顶点)这个概念时,


他可是这么说的,请品鉴:


- 环境的变化会不断改变适应性顶点(peak)的位置;

- 新的突变会带来更多复杂性;

- 随机的基因漂变会造成适应性顶点的随机跃迁;

- 适应性地图也会随之分裂


所以这玩意儿根本就是千变万化的嘛,那还说个J8?


咱不妨再考虑一个问题——某种病毒毒株要怎么样才能达到peak fitness?


嗯嗯嗯?


闪现过去吗?星际传送过去吗?


显然都不可能。


关于抵达peak的方式,科学家们取了个形象的名字,叫做:


Adaptive Walk

——请品鉴:

既然是要靠“walk”,那么各位不妨继续猜猜:


病毒的踏脚石是啥呢?嗯嗯嗯?


是不是在座各位?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突然跑推特/知乎上讲peak fitness理论,其实只是在生搬硬套,目的不外乎是给某个已被批倒批臭的理论穿一层马甲罢了。


Balloux老师这些小把戏,实在是经不起推敲哎~


那么问题就来了:


突然跳出来强推“最佳适应假说”的Francois Balloux教授是个什么鬼?


身为堂堂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UCL Genetics Institute)的扛把子,突然跑推特上去带这种节奏,又是什么居心?


(画外音)强答完问题,咱顺手就贩卖了一坨焦虑:

咱不妨顺着Balloux老师的思路走到底,假设某种毒株最终达到了peak fitness。


或者就按照Balloux老师的说法好了——假设Delta成功登顶。


那么其他所有不属于Delta系的毒株会怎么样?


乖乖去死吗?


关于这一点,咱不妨继续参考参考目前研究得最透彻的病毒-宿主协同演化实例——


澳洲穴兔和粘液瘤病毒(MXYV)。


话说高中生物教科书上写道,


小兔兔们靠着肉身抗疫,


成功压制了病毒毒力;


然后咱之前曾经八卦过,


病毒直接掀了桌,


演化出急性免疫抑制的终极大招。


但其实以上两种情况不是故事的全貌。


小兔兔和MXYV的军备竞赛,最终结局其实是——


短短几十年时间,最初引进土澳的SLS株就分化成几十种毒力/病死率相互差异巨大的独立毒株(strain)。


其中有一些毒力减弱,长期稳定存在,并且流行率长期占优,说是peak fitness也没啥毛病。


但其他毒株乖乖去死了吗?


比如搞得小兔兔们急性免疫系统崩溃的高毒力奇行种毒株,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而光是奇行种所在的堪培拉地区,就同时存在着好几种毒力参差不齐的独立毒株。


所以peak fitness有球用?


甚至独立毒株都远远算不上bad ending。


独立毒株继续演化下去的话呢,必然会发生的是——


血清分型。


所以各位不妨猜猜:


为啥登革热有四种血清型?


为啥脊灰病毒有三种血清型?


为啥鼻病毒有一百多种血清型?


凭啥堂堂新冠病毒只配有一种血清型?


血清分型:一不小心跑太远,干脆另立个山头得了……

(画外音)

所以,以上就是咱贩卖血清表型分化这坨焦虑的前因后果……

似乎比普朗克研究所Sigal老师他们in vitro试验发现Delta和Beta有血清表型分化倾向还要早一丢丢?

但纯属误打误撞而已,

不用过多解读……





第二部分:突然跳出来推“最佳适应性假说”的Francois Balloux教授是个什么鬼?

下面咱们开怼这位突然跳出来贩卖“最佳适应性”(peak fitness)定心丸的Francois Balloux教授吧。

话说这位大教授,

他可是如假包换的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UCL Genetics Institute)所长,

正儿八经的遗传学、流行病学和演化生物学领域的真·大佬。

然而不知为啥,本次疫情身为顶级大咖的Balloux老师却屡屡闹出顶级笑话。


首先请看看Balloux老师于2020年11月25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大作。


——请品鉴


简单来说就是,

Balloux老师用了一些我们围观群众无法理解的黑算法,

强行证明了以下观点:

  • 他们没发现当时的频发突变和传染性增加有关;

  • 他们认为当时的频发突变在演化意义上是中性的,主要由人类免疫系统的RNA编辑导致,而不代表病毒发生了适应性变异;

  • 他们觉得没有证据证明当时的频发突变导致了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

真是让人心安的结论呐~

可惜,就在Balloux老师的Nature大作上线之后短短5天,


——英格兰卫生署发布了疫情以来全球第一份VOC通告:


Alpha正式降临英国……


Alpha传染性比起前浪们直接翻倍……简直啪啪啪打脸~

所以Balloux老师到底怎么完美错过了眼皮子底下正在快速扩张的Alpha,

及其招牌式频发突变S:N501Y?




接下来轮到了Delta。
这次Balloux老师似乎没好意思再发论文了……
他只是在2021年5月6日的时候接受了某专访。

——主要内容如下,请品鉴:
Balloux老师:

“没法证明B.1.617的传染性更高或者毒力更高。也有可能是天时地利罢了。还有很多变异毒株也在印度肆虐。印度疫情爆发那么猛,说不定这货就是风口上的猪呢?”

……

……

“B.1.617.2(Delta)的E484Q突变都搞丢了……这货没法传遍全球了。最多就是个VOI的命。”

呵呵,完美避开所有正确答案。
这黑嘴,快赶上当初球王贝利老爷了。



总之,Balloux老师翻车的故事还有很多,
挨个批判的话我恐怕没法控制篇幅,
咱还是快进一把得了。


2021年8月30日,Balloux老师针对南非新发现的C.1.2变异株做出了批示。


——请品鉴:


Balloux老师甩出一张outbreak.info上的全球流行率变化曲线,

然后断定:

C.1.2这货说不定都已经灭绝啦!”

可是啊,按照Balloux豪华的专业背景,
怎么也不应该无视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C.1.2是一种南非限量款变异株,
从6月份发现一直到现在,
南非境外都只有零星溢出。

所以拿全球流行率曲线去强行证明南非一地的流行率,

这是一种啥心态?

让我们把视角拉近到南非国内,顿时曲线就变了。


——请品鉴:

所以这货正顶着Delta的霸榜压力一路逆市上扬,

甚至面对Omicron的淫威都还拒绝去死……

就这,跟我说灭绝?

啪啪啪!




但奇怪的是,常年预测翻车的Balloux老师,

在推特的人气却越来越旺,

丝毫不受翻车事件影响。


私以为,这可能是因为,

Balloux老师直接不要老脸了,

借着自己的豪华背景专发各种政治不正确/科学也不正确的煞笔言论,

疯狂吸食各种反智粉。


——比如说,请品鉴啊:


老师您力挺疫苗没毛病,

可是这捧一踩一的套路也忒明显了吧?

顺便把口罩以及整个NPI全都黑一顿是啥居心?


——再比如说,请继续品鉴:



MMP,

原来这逼真心推崇的不是疫苗,

而是传说中的“自然免疫”,

并且是让学龄儿童带头感染实现“自然免疫”~

失敬失敬!


于是情况就很清楚了。

Balloux老师吧,

他就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典型代表,

为了实现目的,

不惜学术翻车,

不惜放低身段,

也要跑推特这种低门槛平台搞迎合,搞深耕。

他这不是蠢,是坏。


那么Balloux老师这些骚操作,目的到底是啥呢?


——请仔细品鉴:

Balloux老师一边宣称,

身为科学家不应该对政府搞游说,

一边却亲身搞起了游说……


——请接着品鉴:

去年9月份,

英国一群“顶尖”科学家集联名上书,

游说金毛中堂放弃第二次封城计划。


——参与科学家名单如下:

所以说好的 “科学家不应该搞游说”呢???

为啥自己搞起游说来一副驾轻就熟的造型???

并且吧,这份游说名单还意外地暴露了一个大瓜。

——关键词:


大巴林顿宣言


当初的印度大爆发和佛罗里达州大爆发,

都有这个邪恶组织的参与。


——比如说,请品鉴:

2021年4月7日,

佛州州长与大巴林顿宣言组织核心人物举行圆桌讨论会。


——短短3个月之后,佛州死亡人数原地起飞:

呵呵~




哦对了,还有个蹊跷的情况……

Balloux老师其实一般不太关心中国国内的情况。

但2021年8月23日那天,

他却一反常态地评论起了国内事件。


——请品鉴:



???




第三部分:Francois Balloux教授背后的大巴林顿宣言组织又个什么鬼?

上面扒了扒在推特贩卖“最佳适应性”假说的Francois Balloux老师。

但其实比较起来呢,Balloux老师说不定只算得上小恶而已。

毕竟他主要只是深耕推特而已,

手上没有直接沾血(吧?)

上文提到的那次针对英国政府的联名上书,

里面就有好几位有份署名的科学家,

背负的人命债远比Balloux老师多百倍千倍。


——其中最醒目的,当属签名栏里排第一的这位老阿姨:


——Sunetra Gupta老师,牛津大学理论流行病学教授:

就这么说吧,

这逼就是新冠疫情当中

自然免疫派的三位关底Boss之一。


为啥只是三位Boss之一呢?

另外两只Boss的名号更响,

只不过他们身处大西洋另一边,

没机会跻身于前文提到那份针对金毛中堂的联名上书罢了。


另两位大佬分别是:

Jay Bhattacharya,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传染病流行病学专家(下图右一);

Martin Kulldorff,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统计生物学和流行病学专家(下图左一)。


——请品鉴:

2020年10月24日,这三位boss在美国大巴林顿(Great Barrington)发表了臭名昭著的:


Great Barrington Declaration

(大巴林顿宣言)


——原文如下,请自行品鉴:

呵呵。

千言万语汇成了四个大字——


自然免疫

自然免疫

自然免疫


当然了,如果只是少数几个科学家联名签署一份不知所云的宣言,

然后不搞任何实质性的推广,

那只不过是恶心的苍蝇罢了,

不足为虑。

或者勉强说是百家争鸣也行。


然而这个大巴林顿宣言显然算不上人畜无害。

相反,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

它就成为广大别有用心的政治家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为本来就困难重重的全球防疫工作增加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命损失。


比如说,上面咱提到过,

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提斯格外钟情于大巴林顿宣言提倡的“重点保护法”(也就是自然免疫法)。


——请品鉴:

2021年4月7日,

佛州州长与Great Barrington Declaration组织核心人物举行圆桌讨论会(具体会议纪要请见这里)。


——短短三个月之后,佛州死的亲妈都不认识了:

而在佛罗里达州的惨剧之前,

大巴林顿宣言早已获得了超规格的重视。

比如说:

2020年10月宣言刚刚发表,立马得到了《华尔街日报》编辑部公开背书;

同月,特朗普政府宣布支持大巴林顿宣言:

2020年11月,英国脱欧党魁法拉奇开始力推大巴林顿宣言:


哦对了,还有印度……

(印度太惨了,留着下面单独八卦吧)


总之,就算大巴林顿宣言的三位起草人分别是牛津/斯坦福/哈佛的学术大拿,

上述待遇还是明显超纲了。

不用问都知道,背后必然有推手。

当然了,背后推手完全就没想过藏着掖着,

他们大大方方在官方主页搞联动呢。


——请品鉴:

AIER,业内俗称“艾尔”,

全称“美国经济研究所”

成立于1933年的美国老牌自由主义“独立”智库。


为啥独立两个字要打引号呢?

因为,根据IRS记录,

AIER从2014年起多次接受来此科赫基金会的多达数百万美元捐款。

这还不包括来自Emergent Order、Atlas Network、Manhattan Institute, 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等多家科赫基金会关联机构的捐款。

所以基本可以断定,AIER就是科赫章鱼众多的触手之一。


扒皮扒到这里,不需要继续深入了吧?

毕竟科赫基金会可是大伙儿都熟知的反派角色,

不用咱多费笔墨。

或者万一不了解的话,也可以移步这篇科普


并且,有趣的是,

科赫基金会招牌式的章鱼裂变大法,

大巴林顿宣言的诸位署名人倒学得挺到位。


不到一年时间,

大巴林顿宣言的利益相关者就在全球各地开出了不少分基地,

比如:

  • PANDA(南非反疫苗组织);

  • CollateralGlobal(英国反封城组织,由Sunetra Gupta的老公创立);

  •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Freedom(反疫苗组织);

  • Disinformation Dozen(小罗伯特·肯尼迪牵头的反疫苗组织);

  • HART(英国反封城游说组织)—— 这货有大瓜,以后有机会八卦;

  • UsforThem(英国游说组织)

等等……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第四部分:大巴林顿宣言组织与印度疫情大爆发


话说,各位,

咱人类直面新冠疫情,

到现在也差不多快两年了。

全世界范围内,在这将近两年时间里,

死得最惨的一波爆发是啥?

相信答案毫无悬念,

一定是今年3-6月印度那一波,

简直惨绝人寰。


但各位可能想不到的是,

这波注定会载入历史上的人间惨剧,

背后居然(果然)有大巴林顿宣言诸君在作祟。


不过其实应该不难猜到。

毕竟,自然免疫派的三位关底大boss里面,

除了哈佛教授Martin Kulldorff老师是瑞典人之外,

其余两位——斯坦福教授Jay Bhattacharya老师,

以及牛津教授Sunetra Gupta老师,

刚好都是如假包换的一代印度移民,

并且都各自在老家印度保持了不小的影响力。


——请品鉴:



——比如说,请品鉴啊:

2020年7月2日,

印度主流媒体《印度时报》(Times of India)独家专访Sunetra Gupta老师,

炮轰当时印度正在开展的全国封城防疫政策。


——请再品鉴

又是2020年7月2日,

这天Sunetra Gupta老师一定档期特别满,

她又接受了另外一家印度主流媒体《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专访。

这次不仅炮轰了封城政策,

还号称绝大多数印度人不需要接种疫苗。


而Jay Bhattacharya老师更不是啥省油的灯。

这逼亲自出马,

在印度严肃媒体《The Print》上开了专栏,

贩卖和Gupta老师一模一样的话术。


——炮轰封城策略,请品鉴:


——吹自然免疫顺便黑疫苗,请品鉴:




哦对了,咱先走个插叙啊,

重温一下印度疫情发展的时间线先。

——请品鉴:

上图是疫情开始以来,

印度和全世界的每百万人口新增感染人数对比曲线图。

有一点可能和各位的刻板印象不大相符,那就是:

虽然印度的感染总人数常年雄踞全球前三,

但如果拉平均值来看的话,

直到2021年3月份之前,

印度的表现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要好于全球平均水准。


——所以咱去年还曾经在知乎上略微吹捧过几句:

(结果后面他们真的来了个5倍起步,10倍不多……又不幸言中了


归根结底吧,在去年大部分时间,

虽然受客观实力的限制,

印度不可能消灭疫情,

但相对全球不少躺平等艹的地方来说,

印度政府总的来说还是有在执行防疫措施。


——他们甚至搞了长达74天的全国封城(部分地方还层层加码了):

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只要肯付出代价去搞管控,

就一定能压低增长曲线。

封得越严、隔得越狠,

效果越是立竿见影。

而且哪怕封得不严,隔得不狠,

或者漏洞百出,

多少也能有些收获。

甚至就像印度这样缺乏统筹安排,

导致大量民工生活无着、带毒回乡,

居然都还能靠着封城摁住本来已经注定的后续爆发。


所以现在各位应该回过神了吧?

去年靠着主动管控,

把新增控制在每天小几万,

这对印度来说已经是努力发挥和出色成绩了。


真要是躺平的话,

每天新增好几十万,

恒河漂尸不绝,

传毒全世界,

养蛊养出终极兵种Delta,

这才是印度的正常实力。

(插叙完毕)


然而蹊跷的是,从2020年底开始,

印度政府一反常态,搞起了各种骚操作。

先是魔笛老妖和他手下卫生部长轮番高调宣称疫情结束,


——请品鉴:


——然后搞起了各种选举拉票,请品鉴:


——各种游行抗议,请品鉴:


——当然更少不了大壶节和洒红节,请品鉴:


所以从2020年底开始,

到底是什么给了印度政府信心与力量,

让他们防疫政策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前面提到了,

Gupta老师和Bhattacharya老师在印度影响力不小,

并且对于2020年年底成立的大巴林顿宣言组织而言,

依靠强势管控措施压低感染人数的印度,

正是眼中钉肉中刺一般的存在。


必须“纠正”过来。


但光凭Gupta和Bhattacharya这两位吧,

可能还不至于上达天听,

一举扭转政策方向。

印度的悲剧,还有其他关键人物。


(以下部分应该是全网独家爆料,请好好品鉴啊)


导致印度防疫政策转向的罪魁祸首,

主要是下面这两位。


——第一位,请品鉴:


在大巴林顿宣言茫茫多的co-signers(联合署名人)里面,

有这么一位与众不同的家伙:


Partha Majumder老师,

印度政府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印度国立生物基因学研究院院长

整个大巴林顿宣言里头

唯一一位胆敢以国家级官员身份署名的牛鼻存在。


——第二位,请继续品鉴:

Jayaprakash Muliyil老师,

印度流行病学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

这位倒是要脸,

没直接入伙,

但他说不定是比大巴林顿宣言诸君更死硬的群体免疫信徒……

因为早在2020年4月,这逼就开始到处强推群体免疫~


——请品鉴:

并且从大巴林顿宣言成立之日起,

这逼就跟各位印度裔核心成员紧密互动。


——请仔细品鉴:

↑ 上图是2020年11月4日印度国家生物科学中心(NCBS)某视频会议截图。

主题是:“COVID-19 Roadmap: Transmission to Protection”(新冠路线图:从传播到防护)

(别问咱怎么搞到的,太难了……)


类似的zoom会议还有好几回,

这黑串联,搞得风生水起啊~


所以问题就很清楚了。

群体免疫、自然感染,

这本来就是印度官方防疫科学顾问团队内部一直存在的思想萌芽。

等到大巴林顿宣言正式成立,

全球顶级(印裔)科学家开始煽风点火,

里应外合之下,

思想翻车更是在所难免。


大巴林顿宣言及其背后的主子,

亟需印度这个“全世界最大的皿煮国家”来证实自己的主张,

而魔笛老妖/BJP正好也需要有另一套理论框架来支撑他们放松管控,

一门心思投入中期选举。

最后的结局,大伙儿都看到了。



死麻了,死不起了,

最后只能走回老路:

  • 马哈拉斯特拉邦4月14日开始封城

  • 德里4月19日开始封城

  • 卡纳塔克邦4月27日开始封城

  • 北方邦4月30日开始封城

呵呵,最后还是封城解百愁。


对此,大巴林顿宣言的评价是:

Jay Bhattacharya老师:

”封城是公共卫生史上最大的错误。”


呵呵,

至于大爆发期间死掉的上百万印度人民?

科赫章鱼不在乎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