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文共赏]NATURE: 地方性流行≠人畜无害

拍老师 拍帮主 2023-06-19


前言

各位老铁,咱胡汉三又回来了!话说昨天发的那篇批判文,还没活过一晚上,就被搞了……
但咱早有准备,早就在知乎那边搞好备份了~各位如果肯赏脸的话,麻烦移步那边品鉴: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2293464

——总之,昨天咱提到了这么一嘴:



那么今天咱就兑现承诺,

搬运一篇近期好文过来,

好好掰扯一下Endemic(地方性流行病)这个近期躺平党们最青睐的幌子吧~





前情提要


Nature这篇文章的作者,
是咱公众号经常搬运的常客之一,
以说话直白著称的毒舌糙汉,
牛津大学病毒演化领域大佬,

Aris Katzourakis老师。


其实Katzourakis老师关于Endemic的观点,
咱以前已经简单搬运过一回了,
请看这里:[年终小总结] Out of Waves
(顺便,咱这儿还有更多的Katzourakis老师相关内容搬运,可以看这里:This Is Our Life From Now On, In Waves以及这里:人民的希望”喜提耐药突变



原文搬运


标题:

新冠大流行:地方流行性不等于人畜无害
盲目乐观情绪将威胁到公共卫生机制,决策者们需要马上行动起来,为疫情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Katzourakis老师:

“地方性流行”(endemic)这词,
已经成为本次新冠大流行当中,被滥用得最厉害的术语之一。
大家从这个术语为基础,
自行脑补出许多错误的假设,
并进一步滋生出各种松懈态度。
但这个术语本身吧,
从来就不意味着新冠大流行会莫名其妙地自我了断。

对于流行病学家来说,
地方性流行(endemic)指的是关于传染病的某种特殊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群的总体感染率相对稳定,
没有明显上升,也没有大幅下降。
或者更准确地说,
地方性流行就意味着,
某种病原体的易感人群数量,
跟病原体的基本再生数(R0)达到了平衡稳态
所以呢,就跟大伙儿想象的一样,
普通感冒是一种地方性流行病。
但同时,跟大伙儿想象的不大一样,
拉沙热疟疾和脊灰其实也是地方性流行病。
甚至连天花这种,
在被人类清零之前,
也算是地方性流行病。

拍老师的画外音:

Katzourakis老师还是略保守了一点,没有掌握到贩卖焦虑的精髓……(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上了Nature所以略微收敛……)总之,既然要贩焦,那举例子就得专拣病死率高的说哎~比如拉沙热这种算是勉强过关吧,然后天花也害行~狂犬病这种病死率100%的地方性流行病为啥不舍得用……
Katzourakis老师:

换句话说,
一种疾病它完全可以既是地方性流行病,
又各种广泛传播,
同时还要你命三千。
 
比如说,在2020 年,地方性流行病·疟疾导致了60万人死亡;
同年,全球约1千万人患上地方性流行病·肺结核,其中150万人死亡。
所以啊,
“地方性流行”并不意味着病原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神奇的自我阉割,
也不意味着咱们这些宿主,
就可以随波逐流地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

作为一名演化病毒学家,
当决策者们拿“地方性流行病”这个术语当幌子,
作为其不作为的借口时,
我感到非常沮丧。
全球卫生机构力所能及的范围,
其实远远不止是学着跟轮状、丙肝或者麻疹这类地方性流行病搞共存。

当我们说某种传染病将进入“地方性流行状态”时,
我们其实完全不知道,
这玩意儿到底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最终达到稳态?
达到稳态后的发病率、致病比例和病死率到底是啥水平?
又或者,稳态下的易感人群还有多少?
并且吧,“地方性流行稳态”也不是大伙儿以为的那种“稳定状态”……
“地方性流行病”更不是什么人畜无害的弱鸡~
就比如说2019年美国发生的地方性流行病·麻疹爆发就挺狠的。
所以啦,就算新冠大流行要进入地方性流行稳态,
这个稳态具体是啥造型,
最终还得靠公卫部门和各位群众集体努力~

拍老师的画外音:

Katzourakis老师提到了2019年美国麻疹爆发。这事儿大概是这样的:
由于反智红脖到处搞反疫苗活动,2019年的麻疹中招人数比前面几年的平均值翻了大概6倍
——请品鉴啦:


Katzourakis老师接着表示:
在2020年底Alpha变异株出现并迅速一桶浆糊之后不久,
我就开始认为:
除非我们能压制感染总人数,
否则病毒演化将始终处于迅速且不可预测的状态。
从那时起,
更多花样百出,并且拥有各种阴间造型的变异株逐渐冒头,
不久之后,
全球各国的公卫系统开始长期被传染性/毒力双馨的Delta淫威笼罩~
至于现在,更不得了,
又冒出来一枚Omicron~
这货有恐怖的免疫逃逸能力,
能够导致大量重复感染和突破感染。
另外Beta和Gamma也非常危险,
只不过没能流行到一桶浆糊的程度而已。

同为新冠病毒,
它既可能引起单次流行,
也有可能引起地方性流行(endemic),
还有可能引起全球大流行(pandemic)。
具体的后果,
取决于宿主的行为模式、人群结构、易感状态、免疫保护等因素,
当然还取决于病毒这边的变异情况。
全球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防疫应对策略,
某些拉胯地区完全有可能促使病毒演化出更成功的变异株,
并因此引发新一波的爆发。

所以咯,如上所述,
新一波爆发到底会不会出现,
其实主要并不取决于达到稳态的地区,
而取决于全球每一个地区的防疫策略和执行能力。
就算某个地区达到了稳态——
咱暂且不论到底是低发病率/低病死率稳态呢,还是低发病率/低病死率稳态…
总之,一旦有其他哪个地区防疫拉胯并搞出了全新阴间变异株的话,
稳态地区的脆弱平衡就有可能跟着一起被打破

拍老师的画外音:

咱帮Katzourakis老师举个现成例子呗就比如说Alpha那一波之后的葡萄牙从2021年4月左右开始,一直波澜不惊,连Delta都没能带来啥大乱子,要说这是稳态吧,勉强也说得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Omicron从天而降……
——请品鉴:

Katzourakis老师:

当然,在本次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

人类早就经历过很多轮全球病毒大流行了。

大伙儿免疫系统之所以演化出了对付重复感染的高超本领,

以及人类基因组里边儿各种内嵌的病毒基因痕迹,

都是当初人类跟病毒刚正面并最终幸存的演化记录。

那些古老病毒当中的一部分已经灭绝了,

但在最终灭绝之前,

它们可能仍有能力制造高死亡率。


有一种普遍的乐观误解,

认为病毒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愈发人畜无害。

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病毒会不会变得人畜无害,

这并不是预先确定的演化方向。

尤其是像新冠病毒这种玩意儿,

其大多数传播事件都发生在上一任宿主出现严重疾病之前。

然后大伙儿也看到了,

Alpha和Delta都比最初的毒株毒力更高。 

并且在1918 年那阵,H1N1的第二波也比第一波致命得多。


拍老师的画外音:

关于病毒会不会越传越弱鸡这一点,推荐大伙品鉴品鉴之前这篇老文:所以,病原体真的一定会越传越温和吗?
Katzourakis老师的总结陈词:

在这场病毒和人类的装备竞赛里头,

人类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取得竞争优势:

  • 首先大伙儿必须抛弃懒惰的过度乐观心态;

  • 然后还必须对可能发生的死亡率、伤残水平和疾病水平有一个符合实际的认识;

  • 再然后,必须意识到不受控的传播必将带来更多的变异株,所以必须压制病毒传播规模;

  • 接下来,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使出浑身解数——疫苗、抗病毒药物、诊断性检测,以及通过口罩、社交疏离、改善通风等措施来阻止病毒的空气传播;

  • 第四,我们还必须继续加大投资,研发可以广谱针对各种变异株的疫苗。


要阻止出现更多、更危险、传染性更高的变异株,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压制传播,

而要压制传播,则需要更多的公卫综合措施介入,

这其中的一大关键,

就是疫苗的平等分配。


那些病毒复制得越厉害的地方,

阴间变异株冒头的风险也就越大。

比如当初Alpha出现在英国、

Delta出现在印度,

以及现在Omicron出现在南非,

这些都是没能控制传播的拉胯地区。


总而言之,

某些人以为地方流行性稳态是一种温和的最终结局,

这种想法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它将最终导致整个人类在多年之内继续经手本来可以避免的疾病折磨,

甚至还会导致无法预测的大规模爆发。


而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首先就在于,要对人类持续拉胯的本事有一个清醒认识,

以及,对人类拉胯之后病毒将会获得的成长空间,也有一个清醒认识……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做点啥,以尽量避免上述拉胯操作实际发生




搬运感言


所以情况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毒舌糙汉Katzourakis老师也许不是咱们这样的清零派,

但作为靠谱的学术大佬,

他至少能清楚地看到,

所谓Endemic,

其实只是个不作为的蹩脚借口罢了,

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鸵鸟刨坑术。


并且吧,就算不搞清零,

至少也得尽量压制病毒传播规模,

这样才能维持疫苗保护效力,

减少医疗机构负担,

避免人们不必要的伤痛苦难,

同时也降低变异株冒头的风险。


而之前Katzourakis老师曾经提过一嘴,

压制传播的具体措施,

其实刚好就是搞清零差不多的那些措施~

如果能够实现压制传播规模

那么稍微加点力度,

清个零也不是啥难事儿……


然而这么浅显直白的道理,

咱估摸着,

小学五年级及以上的智力,

应该足够完全理解吧?

就这,居然需要《NATURE》亲自出马来宣传

这尼玛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魔幻现实主义世界??


——最后,这篇Nature原文请品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