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变异毒株] 当躺平党大头目突然转头贩卖焦虑……

拍老师 拍帮主 2023-06-19


 前言
各位晚上好~昨天搞了个大长篇,可把咱给累坏了,所以今天简单水几句,随便扯两句淡就收工吧~(但是信息密度可能一点也不低哦)



首先,例行划个胖吧,

咱这边又双叒叕恶意抢跑成功了……

详见:[抢跑]BA.4,,即将登场(说不定还有BA.5哦)

个小时前,BA.4正式实锤(果然送了BA.5)。


——请品鉴:

全新登场的BA.4/BA.5一举刷下南非接近七成流行率,

顶替BA.2,成为南非(大概率整个南部非洲地区)新一代主流毒株。
与此同时,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新增确诊和有效再生数双双触底反弹。

——请再品鉴:

另外,丹麦和英国也已经出现本土病例。

没办法啦,这就是躺平的代价。


顺便解释一句。

在氨基酸层面上,

BA.4和BA.5的其实并不大,

BA.4多了个M蛋白的D3N,然后BA.5多了个N蛋白的P151S而已。

为啥要分开命名?

主要原因在于,

大佬们的分析结果显示,

BA.5大概也许可能是BA.4和BA.2的重组产物……

(就好像之前的BA.3大概也许可能是BA.1和BA.2的重组产物……)


说到BA.4,

其实之前还有另外一个差点命名为BA.4的种子选手,

当时不少圈内大佬都收到了剧透,

少部分坐不住的,

甚至都已经抢跑了……


——比如说,可怜的Haseltine老爷:

简而言之,Haseltine老爷早在3月16号抢跑的那个BA.4,

并不是今天新鲜出炉的正宗版BA.4,

而是某个BA.1和BA.3的重组产物……


——具体来说就是这样一种造型:

可惜这玩意儿后续乏力,

统共只找到了6个相关序列,

于是迟迟没能获得正式命名,

然后Haseltine老爷就悲催地抢跑翻车了

(但这里咱还是得帮Haseltine老爷的福布斯专栏打一打硬广,非常值得一读)


所以问题就来了,

Omicron家族到底是肿么了!

为啥子如此混乱不堪!

各种BA.1+BA.2重组、BA.1+BA.3重组、BA.2+BA.4重组……

甚至BA.1和BA.2本身就是重组产物……


——对此,常年被咱们公众号搬运的Peacock老师表示:

翻译成人话:大流行已经到了一个撸全基因组系统发生树基本上撸不出啥东西的地步了……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普通重组株(XE、XD之流)以及多重重组株(整个Omicron大家族)……
看来以后只能走上当初研究各种冠状病毒的老路,把基因组拆了,各个基因分开单独撸树


话分两头啊,

咱们公众号的各位老朋友想必记得,

咱最鄙视的躺平党头子,几乎没有之一,

就是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UCL Genetics Institute)所长,

正儿八经的遗传学、流行病学和演化生物学领域的真·大佬,

Francois Balloux老师~


——请品鉴:

详见:一个“医学专业背景科普博主”们的翻车合集


说到Balloux老师,

躺平党们无不交口称赞,


——比如这样子的:

这位大佬尽管已经连续感染三次新冠病毒~

(或者四次?他本人表示记不清了)

嗅觉至今未能完全恢复,

却还是身体力行地号召大伙儿躺平等艹,

并且还号召不要给小祖宗们打疫苗,

甚至不惜以身作则,不给自己家小崽子打疫苗。

……

总之,为了应感染尽感染的大业,

Balloux老师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各位你们想不到的就是,

最近这位爷居然转头开始贩卖焦虑了!

!!!

并且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老贼贩卖焦虑的娴熟程度和耸人听闻程度完全不逊色于咱们这样的贩焦界专业人士!




——具体请品鉴:

标题翻译成人话:新冠病毒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流行病学动力学剪断截说,这是Balloux老师最新搞出来的一份大部头literature review大杂烩,洋洋洒洒总共写了40多页,牵涉的方面很多,这里实在没办法一一搬运。
今天咱要八卦的重点,是Balloux老师关于新冠病毒大流行未来展望部分。
——请品鉴:

用人话来说,Balloux老师设想了大流行收尾的三种可能性,包括:
  • Good ending新冠病毒弱化成为第五种常驻人间的人类状病毒——也就是普通感冒病毒
  • 不好不坏的结局:新冠病毒蜕变成为类似于季节性流感一样的存在;


上述两种结局都是躺平党们的老生常谈罢了,咱直接跳过即可。(各位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啃原文:https://zenodo.org/record/6402144#.Yk2TIChBw2x)
最出人意料的,是Balloux老师设想的Bad ending

——请大力品鉴:

翻译成人话:最坏的结局,就是新冠病毒分化成为多种同时流行的血清型这些血清型相互之间缺乏交叉免疫保护。导致血清型分化的原因可能是频繁的跨物种传播和回传,也有可能是重组事件。就比如说IBV(一种感染禽类的Gamma冠状病毒)就有多种血清型,各种血清型的刺突蛋白序列差异明显。血清型分化的下场就是长期居高不下的感染数量,以及需要随时快速更新并补种疫苗。啧啧啧,Balloux老师简直深谙咱贩焦界的最大法宝啊,一出手就直攻血清表型分化这个大命门。牛鼻!

联动阅读:[含焦量10.0] 分化吧,血清型~
联动阅读2:[含焦量10.0]扶上马,送一程,病毒也要搞共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