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合订本] 炮打“免疫债”邪说

拍老师 拍帮主 2023-02-26


各位晚上好~

话说,今年份的RSV高发季如约而至。

接下来如果平稳度过的话,也就罢了,

而如果万一有什么重症风险方面的波动的话,

到时候可能会有下面这种反智言论漫山遍野地冒头~


——请憋笑品鉴:

天这个合订本,针对的就是上面这种反智思路,
先预判了反智人士的预判,算是有备无患吧。

照惯例,合订本的收费设置是空手套白狼骗夜宵用的,各位不用太在意。所有有用信息都在免费试读部分。

本合订本涉及的单篇文章:



上个冬天,北美(以及全球不少地区)儿童医院全线爆满,新冠+RSV+流感三鬼拍门的惨况,想必各位还有一点印象。

——视频回顾两则:



但是转念一想吧~
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国内也会冒出来一些妖魔鬼怪,
祭起如今风靡全美的“免疫债”邪说,
把到时候国内将要发生的某些悲剧,
错误归因到之前三年成功拯救了国内数百万条人命的壮举之上。
所以现在有必要提前做个记录,立此存照。

首先有必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免疫债”(immune debt)?
简单来说,虽然这个名词听起来既威武霸气又朗朗上口,
但它其实是一个在本次大流行当中刚刚才被发明出来的,
压根儿没有明确定义的新鲜概念。

——请品鉴:
↑ 如上图,咱祭出祖传pubmed,
搜索关键字“immunity debt”(免疫债),
一共……只有11项相关研究,
其中最早的一篇文章,发表于2021年5月

呵呵~
结果让广大砖家大惊失色的高大上专有名词“免疫债”,
诞生得比Delta还要晚……
这你们敢信?

并且吧,这统共11篇提到“免疫债”概念的论文,
互相之间也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咱简单看了一下,它们所谓的“免疫债”,
至少有三层截然不同的含义:

  • 第一层:所谓免疫债,指的是由于大流行早期各国普遍采取隔离管控措施,耽搁了不少小祖宗接种各种疫苗的安排,导致接种率普遍跳水,因此有可能进一步导致相关传染病爆发。
  • 第二层:所谓免疫债,指的是一个基础的流行病学概念,即缺乏高危暴露导致易感人群增大,继而导致传染病爆发时患病人数增多。
  • 第三层:利用人们对免疫系统的朴素误解(认为免疫系统会用进废退),混合了“卫生假说”和“农场效应”等相关概念,然后在别有用心的砖家的刻意误导下,最终产生的一种邪说。



先简单说说第一层,即耽误疫苗接种的免疫债。

第一层意义上的“免疫债”,应该说没啥毛病,并且确实有可能给各国公卫带来严重威胁,比如……

——请品鉴:
↑ 根据CDC和WHO估算,由于新冠大流行影响,全球约有4千万儿童没能按时完成麻疹疫苗接种。
换句话说就是——有4千万小祖宗欠下了麻疹免疫债……
这就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巨大定时炸弹,
一旦爆发,就是全球性的悲剧。

可是现在问题就来了:
儿童疫苗接种拉胯的情况,完全不是啥新闻,可以说年年都有~
(比如正是由于接种拉胯,才导致巴铁和阿富汗野脊灰迟迟无法清零)
那么为啥在2021年以前都没有“免疫债”这种拉轰的名字呢?
咱盲猜,可能是因为当年咱们人类比较淳朴,不喜欢做标题党吧……

说到儿童疫苗接种层面的免疫债,这里转发知乎大佬@Luxenius老师一篇实用性非常高的文章。

——请品鉴:
各地刚刚经历了感染高峰,不少家长给儿童接种各种疫苗的事情都有所耽搁。很多人在问,比计划接种时间推迟了1、2个月甚至更久,还能补种吗?五联疫苗还适合吗?
先说结论:可以补种,及时接种,只要有条件,五联疫苗仍是首选。

1、 疫苗接种对儿童健康至关重要 
5岁以内儿童,尤其是半岁以内,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遭遇病原体感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制定了针对婴儿和儿童的疫苗接种规划。其效果是非常显著的,2000年7月我国通过疫苗已经成功阻断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实现了消灭本土脊髓灰质炎的目标,避免了大量的儿童残疾。曾经每年数十万儿童会染上白喉,而近十多年白喉也已经绝迹。我国麻疹曾经每年900多万例,推广接种疫苗后,总发病人数已经不足一千例。而在一些存在抵制疫苗运动的国家,这几年脊髓灰质炎、麻疹都“死灰复燃”了。还有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感染会引起儿童的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中耳炎和鼻窦炎。根据北京大学方海教授的研究,儿童从2月开始接种Hib疫苗,5岁以下儿童的Hib相关疾病风险可以降低93%,死亡率降低92%。 

因此,儿童按免疫规划接种是必须的事情,百白破和脊灰接种尤其重要。虽然Hib疫苗在我国目前还是二类疫苗,但全世界已经有193个国家将其列入了国家免疫规划。国内很多关注儿童健康的家长都会选择接种,在一线城市,Hib疫苗的接种率达到了50%。

2、 特殊时期的困扰——是否延迟,能否能补种

——先放一个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表(可能需要点开大图):
可以看到,儿童在6个月前的接种排期是非常紧凑的。比如第一剂脊灰灭活疫苗,2个月的时候就要接种,随后3个月又是两剂的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
正好遭遇疫情高峰,很多家庭就发生了实际困难,整个规划有所扰乱,部分时间点可能耽搁了。

不要急,这个事情分情况来看:
  • 比如卡介苗, 3月龄内,就还可以补种。超过3月但在3岁内的,有些还是直接补种,有些要求先做PPD皮试;
  • 乙肝疫苗的话,如果出生的时候首剂没能及时接种,后面也可以继续重新开始接种程序。如果第二剂耽搁了,后面也不需要额外的剂次,尽快补上即可,但第二、三剂之间还是要间隔2个月;
  • 但对于脊灰、百白破疫苗,就有另外的考虑了。

3、 特殊时期「减针」的重要性 
脊灰和百白破,本来在6月龄内的接种已经非常密集,如果发生了延迟,后续接种安排就会更加密集。
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五联疫苗」,即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这五种病的联合疫苗。 
用五联疫苗有什么好处呢?

最大好处是孩子少受罪。从上面的计划表可以看到,要完成脊灰疫苗的接种,要在2、3、4月龄和4岁四个时间段总共接种4剂(口服的减活疫苗没有注射的灭活疫苗安全,很多家长会选择注射)。而百白破疫苗,又需要在3、4、5和18月四个时间段接种,一共4剂。Hib疫苗在2、4、6、12-15个月龄接种,又是4剂。
然而这样一来,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Hib疫苗,总共就是12剂。都是必要的疫苗,可是孩子却要受很多不必要的苦,尤其是疫情当前,日程可能扰乱,就导致短时间非常频繁的扎针。

这样就更加体现出五联疫苗的重要性了——
五联疫苗作为百白破唯一可在2月龄接种的联合疫苗,在疫情前就是很多家长的首选,而且一苗防五病,总共只有4剂,孩子最多可以少打8剂。五联疫苗在发达国家已经在临床安全应用了25年,是WHO推荐的,口碑极佳。

特殊时期,如果孩子还在7月龄内,即便耽误了一些时间,前三剂还可以按部就班的继续接种,但是每一剂之间间隔1个月。
比如,耽搁了1个月时间,那么就变成3月、4月、5月龄接种,不影响最终抗体的产生。第三剂和第四剂之间的间隔半年以上。如果第四剂,即加强针耽误了,2岁内接种都可以产生足够的抗体。
对于先前已经接种了部分一般疫苗的,也推荐使用五联疫苗,来减少剩余的疫苗接种次数。
根据K. Maman等专家发表的研究认为,五联疫苗不仅节约了家长的时间,提高了疫苗接种依从性,对于儿童而言,还减少了普通计划疫苗接种的局部不良反应,减轻了疼痛和不适,最终效果与12剂接种的一样好,血清抗体保护率接近100%。

使用五联疫苗的话,还有一个潜在好处——可以空出很多接种档期,家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接种其他可以保护健康的疫苗。例如可以进一步预防小儿肺炎的13价肺炎疫苗,其基础免疫也是6月龄内进行,完全可以把档期留给这类有价值的二类疫苗。 
另外五联疫苗不是活疫苗,安全性很高,适用范围也广。比如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出现湿疹,对食物有轻微的过敏等等,都是可以接种五联疫苗的。

4、 还没感染过,带孩子去打疫苗有风险吗?

感染风险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本地区的整体情况,二是个人防护措施。
在高峰期,全社会阳性率一度可以达到20%以上,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接触到具备传染性的患者的可能性是很高的。这种情况下,稍稍推迟接种是合理的,后期补种不会影响免疫效果。
一旦避开高峰期,进入低谷期后,社会面阳性率会迅速下降到1%以下,此时风险已经大大降低。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越过高峰,有些地区进入了低谷,所以不必过分担心。
此外,应该继续做好个人防护,至少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人群密集并且通风很差的地方应佩戴N95口罩,并且建议随身携带酒精消毒凝胶,触摸了公共物品后要进行手部消毒。做好这些,可以放心出门。

5、 阳康后能接种疫苗吗?错过时间还能接种吗?

阳康后,只要症状消失,儿童的规划疫苗即可继续按程序接种,不需要刻意错开时间去推迟接种。错过时间是可以补种的,具体情况应和专业医生说明,遵循医嘱。

6、 总结

  • 特殊时期,儿童疫苗接种仍要规范进行。
  • 即便接种延迟,大部分疫苗也可以继续按计划接种。
  • 对于脊灰和百白破,有条件应采用五联疫苗进行计划接种,能够显著减少孩子疫苗接种的剂次,减少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风险。
  • 错开感染高峰并做好个人防护,安全地前往接种。
  • 阳康后无症状了就可以继续接种程序,不必刻意推迟。

以上!感谢撸老师的宝贵信息,下面让咱们继续回到主题,批判免疫债邪说。



第二层:所谓免疫债,指的是一个基础的流行病学概念,即缺乏高危暴露导致易感人群增大,继而导致传染病爆发时患病人数增多。

——请品鉴:
↑随手截了张SIR模型示意图~
由于新冠大流行早期的管控措施,部分小童针对各种病原体发生高危暴露的风险降低,于是S(易感人群)规模不断累积。
到了后期管控放开之后,就有可能出现I(感染者)数量增加的情况。

上述理论也没啥太大的毛病,并且易感人群累积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本次大流行的专利。
可是问题又来了,为啥之前没有“免疫债”这种拉轰的名字呢?
咱又盲猜,可能是不值得为这么一个本科一年级程度的基础现象专门取名吧……

但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有不少二愣子,
傻乎乎地认为易感人群累积是一件坏事儿,
甚至认为会“利滚利”

——比如这样的:
这可能是本科一年级流行病学翘课太多,以至于考试不及格的生动体现……

——让我们翻开尘封已久的《流行病学》教材:
↑ 在《流行病学》教材第15页,介绍了一个基本概念,叫做“罹患率”(attack rate)。
具体是啥意思,各位不妨自行看图。
总之,关于罹患率,有几个简单事实:
  • 罹患率高低跟病原体再生数相关,但在自然条件下,几乎不可能达到100%;
  • 比如说,传染性强如新冠病毒,每波爆发的人群罹患率差不多也就60%左右;
  • 再比如说,季节性流感每一季的人群罹患率差不多能到40%。

——请品鉴:
↑ 南非PHIRST研究的结果,在超高强度应检尽检的前提下,
流感每季的罹患率差不多有44%,
详见:《如果像检测新冠一样检测流感…》

所以问题就来了:
既然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传染病的罹患率没法达到100%,
那么根据“免疫债”的第二层含义,
对于大多数季节性爆发的传染病来说,会不会发生楼上那位二愣子所说的“利滚利”?

答案显然是——几乎不可能

——请继续品鉴:
↑ 针对这个问题,前段时间有这么一篇预印本,

传送门:
https://doi.org/10.1101/2022.10.21.22281366

标题翻译成人话:
《新冠大流行对英格兰地区其他病原体传播的影响》

简单来说,这篇预印本的作者们考察了大流行前后英国一共22种常见病原体的流行情况:
  • 不出意料,针对新冠的管控措施,显著减少了各种呼吸道传播型或粪口传播型病原体的发病率;
  • 然后呢,在管控措施解除后,这22种病原体当中的18种都没有发生反弹,更没有发生楼上某二愣子所谓的“利滚利”,或者换句话说,由于管控措施的存在,整整18种病原体都被人类白嫖了一整年……
  • 只有4种病原体在管控措施解除后的爆发规模高于大流行之前,即:水痘、HSV、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症,以及传染性胃肠炎;
  • 显而易见,这4种里面有3种压根儿就不走呼吸道传播,所以跟之前针对新冠的管控措施恐怕关系不太大。

所以所谓的“利滚利”,到底是什么鬼?

不过呢,上述22种病原体,并没有包括最近三鬼拍门现象的主角——RSV。
那么RSV到底有没有(第二层意思的)免疫债呢?

答案是:

——比如说,请品鉴:
↑ 日本的情况,其中红色加粗曲线是今年的RSV通报病例数,紫色曲线是2021年,其他颜色自行看图~
总之,在日本,2020年RSV完全消停了,
但不再搞紧急状态和自肃之后,2021年RSV狠狠地爆了一波;

——再比如说,请继续品鉴:
↑ 瑞典的情况,其中红色实线是今年的RSV确诊病例数,绿色断线则是2021年,其他颜色自行看图~
总之,从来没搞过NPI的瑞典,不知道为啥,2020年RSV也消停了,
然后2021年RSV照样狠狠地爆了一波;

——也比如说,请耐心品鉴:
↑ 芬兰的情况,老样子,2020年消停,2021年反弹~

——又比如说,请接着品鉴:
↑ 加麻大的情况,其中橙色曲线是RSV每周确诊病例,蓝色曲线则是检测阳性率。
在今年之前一半国土躺平另一半国土清零的加麻大,2020年RSV还是消停了,
然后2021年RSV又狠狠地爆了一波……

——还没完呢,请最后品鉴:
↑ 美帝的情况,按地区分层。
简单来说就是,2020年RSV也消停了,然后2021年RSV跟爆了一波……

除了上面这些之外,还有土澳、新西兰、丹麦、英国等例子,懒得一一列举了~
此外美国的例子之前也提到过一嘴,详见:《哎,这深入人心的“免疫负债”邪说》

总之,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对于RSV来说,第二层意思的免疫债是客观存在的,
在2020年消停一年之后,2021年各国各地区都发生了RSV变本加厉卷土重来的情况~

顺便一提,为啥其他18种病原体会被白嫖,而RSV(以及水痘等)可以卷土重来?
原因很简单啦,
正如之前所说,人群罹患率是和再生数相关的,
再生数越高,则罹患率越高,则不容易被白嫖。
而水痘和RSV,刚好都是常见呼吸道病原体里面传染性偏高(分别是5-8左右和3-9的样子)

不过呢,各位不妨再回头看看上面几张图呗……
哪怕RSV的传染性和患率高,2021年额外多出来的确诊人数,还是没法抵消2020年赖掉的确诊人数。
也就是说,就算第二层意义的免疫债存在,它也不像某些二愣子所说的那样,
欠债必还、利滚利……
市面上始终有那么一些白嫖党,可以成功赖掉RSV的免疫债。

如果说,免疫债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意义,都只能算是正确的废话,而不能算错误的话,
那么下面这个第三层意义,就堪称纳垢信徒精神纲领了可以说……



第三层:利用人们对免疫系统的朴素误解(认为免疫系统会用进废退),混合了“卫生假说”和“农场效应”等相关概念,然后在别有用心的砖家的刻意误导下,最终产生的一种邪说。

——请品鉴(点击图片跳转原文):

咳咳,对于上面这种纳垢信徒精神纲领,
知乎大佬@极萨学院冷哲老师已经详细证明驳斥过了,
详见下面几张图,里咱就不重复劳动了:
(鸣谢极萨学院冷哲老师!)

咱帮冷老师总结总结就是:
  • 免疫债的第三层含义,其实主要是利用人们对免疫系统的朴素误解(认为免疫系统会用进废退),混合了“卫生假说”和“农场效应”等相关概念,然后在别有用心的砖家的刻意误导下,最终产生的一种邪说;
  • 免疫债的第三层含义,就是已经破产的“靠自然感染实现群体免疫”的一体两面;
  • “卫生假说”和“农场效应”的本质是充分接触益生菌,以帮助幼童建立完善的(肠道)菌群——接触病毒并不能实现这一目的。

可是吧,咱作为阴阳怪气数十年如一日的贩焦分子,显然不会学习冷老师,搞什么吃力不讨好的正面驳斥……
咱这里就想提醒各位注意一个细节~

——请重复品鉴:
↑ 难看出,
就算有大流行管控措施带来的免疫债,
这些债也早就随着2021年的反弹式爆发而还清了,
可是呢,2021年那阵,虽然以上这些地方RSV确诊人数暴增,却并没有发生PICU、NICU或者儿童医院急救挤兑。

作为对比,今年RSV确诊人数并没有显著超过去年以及往年水平,
但儿科病床却发生了惨不忍睹的全线挤兑——
所以这是单的疫债吗?
所以这是简单的疫债吗?
所以这是简单的免疫债吗?

这明明是RSV感染的重症风险飙升。

所以问题就来了……
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免疫债,
可以不增加确诊人数的同时,
专门增加重症风险?
并且啊,不止是那些第一次接触RSV的新生儿遭了重~
连那些曾经接触过RSV的年龄段也一起遭了重~

——请品鉴:
↑ CDC周报,2018年以来RSV相关住院人数,
从上到下分别是0-6月年龄段、2-4岁年龄段,以及5-11岁年龄段。
结果最有可能受到免疫债影响的0-6月年龄段,住院率相对往年最高值*只*涨了两倍不到,
而大流行前多半已经接触过RSV的两个年龄段,住院率却暴涨了4倍多……
这个免疫债还真尼玛是全年龄制霸哎~

说到全年龄制霸,
下面插播一条新闻……

——当当当当:
所以小祖宗RSV住院风险翻了不到4倍,
老祖宗RSV住院风险却狂飙10倍……
呵呵!

所以咯,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免疫债”作为一种刚刚编出来的新概念,
第一层和第二层含义都是正确的废话,
第三层含义则是换汤不换药、老瓶装新酒的“畜群免疫”……

并且这玩意儿还完全没法解释今年正在美帝、加拿大、瑞典、丹麦、英国和法国不约而同上演的儿童病房爆满的惨状。

但是不急,
咱这儿有锦囊妙计,
可以圆满解释现象。

——请首先品鉴:

详见:
《土澳:我愿称之为集束炸弹!》

——请再品鉴:

RSV大杀四方之际,

凯斯西储大学的徐老师又出来贩卖焦虑了……

他们组通过对比5600万人规模的电子病历档案数据库发现:


  • 2022年感染RSV的小祖宗,有19.2%都感染过益生菌19,

  • 而作为对比,未感染RSV的小祖宗,只有9.7%感染过益生菌19。


——请接着品鉴:

简单解释一下上面这张图:

  • 这个是比尔盖茨基金会的流行病学大佬Mike Famulare老师根据CDC RSV-Net原始数据做出来的美国2018年到2023年RSV累计住院AR;

  • 其中上边是全年龄组,下边则是小祖宗组;

  • 图中黑色虚线代表2020年大流行以前的期望住院风险趋势;

  • 不同颜色的曲线则代表每年的实际住院风险。


建模源文件传送门:

https://github.com/famulare/rsv-net-trends

原始数据传送门:

https://data.cdc.gov/Case-Surveillance/Weekly-Rates-of-Laboratory-Confirmed-RSV-Hospitali/29hc-w46k


总之,一图秒懂:

  • 2020年,由于防疫管控,RSV感染几乎绝迹,同时重症风险也远低于大流行前的趋势;

  • 2021年,防疫管控放开,RSV变本加厉卷土重来,重症风险还是远低于大流行前的趋势;

  • 最后,2022年,时代变了……RSV住院风险一飞冲天;

  • 并且上述趋势跟年龄层无关,不管是对RSV毫无既往免疫力的小祖宗,还是对RSV早已司空见惯的老祖宗,曲线走势几乎一毛一样的。


所以……说好的免疫债呢?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感染规模基本不变,重症风险一飞冲天,

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有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

那就是病毒变异了,内生毒力增加了……

那么现如今发生在北美(以及世界多地)的三鬼拍门,

有没有可能是变异株在捣鬼?


——嘿嘿,请再品鉴:

↑ 上周新鲜发表在virological上的基因组分析报告一枚~

用人话来解释:

  • 今年北美流行的RSV,根本不属于同源子分支,而是至少涉及到两种基因型共10个左右独立的子分支。

  • 今年肆虐北美的RSV,从2014年-2016年开始就已经在当地流行了……


综上可知,这次北美发生的RSV感染后重症风险增加的情况,

大概率跟病原体无关(于是只能跟宿主有关了)。




另外,是不是共存区所有国家/地区,今年都遭到了RSV的沉重打击呢?

也并不是。

其实上面的一大堆示意图里就埋了包袱~

——请第三次重复品鉴这张宝藏图:

↑ 以上是日本的情况,其中红色加粗曲线是今年的RSV通报病例数,紫色曲线则是2021年(其他颜色自行看图),总之:
  • 在日本,2020年RSV完全消停了,
  • 但不再搞紧急状态和自肃之后,2021年RSV狠狠地爆了一波;
  • 接下来今年的爆发规模基本回复常态。

是不是跟美帝、加麻大、瑞典等地的走势一毛一样?
然而奇怪的是,

日本今年并没有出现RSV相关的儿科医疗挤兑。

或者说:

日本今年的RSV感染者并没有喜提重症风险增加的debuff。

那么日本是不是孤例呢?

——请耐心品鉴:
↑ 韩国从2015年第1周到2022年第26周的RSV住院人数统计~


韩国今年也没有出现RSV相关的儿科医疗挤兑。


或者说:


韩国今年的RSV感染者也没有喜提重症风险增加的debuff。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思考题:韩国日本和美国加麻大等地的小祖宗,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



最后,闹出幺蛾子的,还不止RSV一种病原体。


——加麻大本季流感儿科重症人数了解一下?


——大英威尔士地区的猩红热请再了解一下?

呵呵,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最后,顺手批判批判某些反社会人士吧。


——请品鉴:

针对美帝的三鬼拍门惨状,

CDC国立疫苗与呼吸道疾病中心的扛把子Jose Romero在最近一次媒体答疑会上表示:


快!祭祀童男童女!





欢 迎 关 注
永久备份区(历史文章陆续上传中)
https://github.com/Paibangzhu/backup/issue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