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天醒来,你都不在

zbs8270886 尘世晚风 2023-08-16

每天醒来,你都不在



分享:

一首让人心碎的诗,

一首写在某桥洞墙壁上的诗,

一首安静得震耳欲聋的诗……

妈妈
我的觉越来越少了
梦却越来越长了
妈妈
岁月在我的心脏上
挂上了一口夜半的钟
我从你那里获得的躯体和骨血
正在滚烫发出沸腾的声
妈妈我一想到你心就醉了
妈妈我要睡了
妈妈我想你了……

网友给它起名为《妈妈》,

网友还说,这是一名流浪汉写的诗。

这是一个漂泊者的真情流露,诗歌里包含着:

对母亲彻骨的思念,

对夜晚失眠的哀叹,

对孤独无依的况味,

还有“岁月在我的心脏上,挂了一口夜半的钟”的回响。

诗歌很真挚,也很感人。

但流浪汉,妈妈,沸腾的声……

这些词汇糅合在一起,

让某些患有严重的“精神洁癖”人“心惊胆颤”了,

也让某些人坐不住了,

于是,《妈妈》就被糊上了一层白白的“狗皮膏药”。


他们,

也太草木皆兵,

也太自以为是,

更太复杂想多了。

这个世界,事情往往非常简单,复杂的是人心。

为什么,他们要把妈妈想得那么复杂:

《妈妈》中,我们为什么不能只看到:

伟大的妈妈,儿子对妈妈的思念,

看到是一个中年人的“辗转反侧”?

这个世界,谁没有妈妈?

这首诗为什么会引起了人们共鸣?

特别是对每天醒来妈妈都不在了失去妈妈的朋友来说:

这首诗真的很有共鸣之痛。

这种痛,触及到每个人的痛感:

是共同的痛,

集体的痛,

是漂泊的痛,

失意的痛,

难眠的痛,

思念的痛。

。。。

这不正是朴素情感的流露与宣泄?

这不正说明,这是一首好诗吗?

如今桥洞诗歌虽已被涂掉,

但我想世人目光仍然能够穿透遮掩,依然能看到里边的妈妈。

因为妈妈住在每个人心里。

连一首《妈妈》都不能容忍的地方,是可B的。


相关阅读


这才是当下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么向左,要么向右,你总得有一种坚定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