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ora爆火!文科生的又一个春天来了?

小牛工作室 庖丁解news 2024-06-05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星标★”小牛哦!

编者按


Sora会不会成为一项改变世界的产品?哪些行业、岗位又会因为它的出现而受到影响?另一方面, Sora 生成的视频如果真的达到了以假乱真程度,会不会给人类带来一些棘手问题?


澎湃新闻“马上评”特别节目“评论员的朋友圈”,邀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建国,以及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内容提要


1.目前对于Sora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所夸大,因为任何一个行业受人工智能冲击程度是不一样的。


2.我们得思考一下或演示一下自己的工作状态,如果偏向像机器的话,就倾向于会被机器取代。但是如果你的工作越来越具有创造性,越来越能够提供情感价值、对情商要求比较高的话,那么它近期被取代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有原创性的劳动,相对来说被淘汰可能性比较小。


3.“文科生负责想象,理科生负责实现。”恰恰是这个模型的诞生反过来印证了文字工作者,包括记者的原创性是非常不可取代的。


4.我们在教会机器变得聪明,用户和机器越互动,机器掌握关于你的数据就越多,然后它就能够更加聪明地服务于人。发展人工智能要处理好个人数据保护和人工智能本身的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既不能过严,也不能过宽。


5.作为新闻媒体,应该有比大众或者是其他自媒体更高的道德操守。普通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意见市场里面通过什么方式来判断这是我想要的事实? 就是看品牌,看这个媒介机构的历史记录,它的信誉,它的公信力。


6.人工智能貌似对很多人来说令人惊骇,有创造力,但实际上它背后的逻辑还是向回看的,而不是向未来看。接下来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人工智能就不能停留在电脑里面,不能仅仅存在硅基这个机制上面,它必须要具有一个身体,才能往下一步发展。

一、Sora的影响被夸大了?



问题1:既然Sora的能力这么强大,如果我们把一本《三体》小说塞进去,是不是立即能够生成一部《三体》的电影?以后是否不再需要上百人规模的团队来制作长篇动画和电影特效?这些有没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成为现实?


Sora生成视频:舞龙


邓建国:
首先Sora和 ChatGPT 是一个移动的目标,在这个时候要预测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关键不在于它能不能产生视频,而在于它能产生什么样的视频。我想强调的是,根据描述性的文字是很容易产生视频的,但是要生成有因果关系的、有叙事性的、有情节的、有角色冲突的剧情性的内容,我觉得目前来讲可能还有难度。


目前对于Sora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所夸大,因为任何一个行业受人工智能冲击程度是不一样的。影视制作、广告、短视频以及和传媒相关的教育领域,尤其是视频生产的教育领域,这些领域受到的冲击是很大的。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还没有实际的感觉。就像ChatGPT已经面世一年多了,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ChatGPT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关注新技术的爆发,同时也要保持批判性的视角。


二、文科生的又一个春天来了?


问题2:有原创性能力的人类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比较低,是否意味着文科生又一个春天又要来了?


图源:“电影封神第一部”官方百家号



邓建国:
我觉得文理永远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共同存在,都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说文科生在这个远古时代就有非常蓬勃的、澎湃的想象力,创作了《封神榜》《红楼梦》等作品。但同时计算机工程师,像人工智能的专家图灵、诺伯特维纳、明斯克等等,他们非常善于将文科生充满想象力的东西变成可触可感可看的东西。


所以就有一句话说“文科生负责想象,理科生负责实现”。我觉得这两者是相互补充的。

我们现在来看的话,文字表达能力很强的人,它实际上就是亚里士多德讲的第一推动力。其实我们不必等到 ChatGPT 和Sora 出来,才重新认识到文字的伟大力量。其实任何程序都是用文字写成。由此来看的话,我觉得确实像某些人说的,文科生的春天又来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科生都有创造力,所以我们还是要做区别,简单地用文科和理科来区别哪些人有未来,哪些人没有未来,是比较简单化的,思维比较粗糙,我觉得还是和个人能力相关。


当我们的脚离地越来越远,我们挂在虚空当中的时候,又尤其要接地气。接地气其实就是要自己用身体去感受,走到街头巷尾,去发掘事实,提供事实。所以有人说记者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但是好的记者是非常稀缺的,尤其是那些真正能够报道事实的记者。

恰恰是这个模型的诞生反过来印证了文字工作者,包括记者的原创性是非常不可取代的。


三、什么岗位被淘汰的可能性较小?


问题3:会不会有人因为Sora的出现而下岗?


图源:网络



游云庭:
首先,从好的方面想,Sora能够让很多不具备技术制作能力但有创意的人,通过这个产品实现视频创作,他们的天赋得到发挥,制造一部分的就业,繁荣我们的文化市场。但另外一方面,它确实对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岗位会有冲击。

但有一些行业是非常拒绝人工智能的。例如奢侈品行业,它讲究的是手工定制,它的技术积淀人工智能是没有的。


邓建国:
所有行业当中那些机械化的工作岗位,可能有人会下岗。另外在同一个工种当中也有一些内容比较有创意性,也有一些内容比较机械化,机械化的部分也会被取代,所以会出现很强的分化。

我们得思考一下或演示一下自己的工作状态,如果偏向像机器的话,就倾向于会被机器取代。但是如果你的工作越来越具有创造性,越来越能够提供情感价值、对情商要求比较高的话,那么它近期被取代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有原创性的劳动,相对来说被淘汰可能性比较小。


人类的原创性就像一个山头一样, ChatGPT 和 Sora  就像各种僵尸一样不断地向山头进攻,人类把守这个山头的能力可能越来越弱、越来越小了。这也促使人类要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ChatGPT和人类可能会相互训练,然后人类可能会将 ChatGPT 和 Sora 作为提升自己创造力的训练助手,然后变得越来越具有创造性,创造性含量可能会越来越高,其他的就慢慢让步给机器了。


四、品牌是媒体的救命稻草?


问题4:Sora会给我们新闻业带来哪些比较大的影响?

国外社交平台涌现大量以泰勒·斯威夫特为主角的“不雅照片”。图源:网络截图


邓建国:

最近美国巨星Taylor Swift就被深度伪造色情内容而引发舆论关注,X(原名“Twitter”)也被迫禁止用户对她名字的检索。


任何媒介技术出现了之后,尤其是复制型的媒介出现了之后,真相永远是第一个牺牲品,第一个阵亡地。我们要认真思考这件事情。

我觉得第一道防线在于新闻媒体自身。新闻媒体有很多年积累下来的行为守则,明晰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比如说现在是短视频时代,一些媒体为了追求流量而产生新闻失实等失范行为。作为新闻媒体,应该有比大众或者是其他自媒体更高的道德操守。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貌似可以提供事实或者是伪事实。普通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意见市场里面通过什么方式来判断这是我想要的事实?


 Sora生成的视频我们很难辨别出来,那我们只能看品牌,看这个媒介机构的历史记录,它的信誉,它的公信力。那我的注意力不在内容,我无需睁大眼睛去判别视频的真假,我只相信媒体的品牌,我只相信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这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维护好自身品牌,不能越这个雷池一步。如果媒体现在报道的事实和自媒体没有什么差别的话,你的公信力就会丧失。


五、Sora的致命问题是版权?


问题5:我们如何去分辨Sora 生成视频里面的版权问题?




游云庭:
这里面其实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训练素材的版权问题,第二部分是输出的内容如果有元素跟别人一样的,构不构成侵权。


首先因为人工智能太新了,所以在法律上很多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大量的诉讼,要求法院来判定人工智能训练素材是不是要取得预先的授权,这个对人工智能行业其实是挺致命的。如果说人工智能训练的素材都要取得授权,那么没有取得授权的人工智能是不是要关掉?


好莱坞前一阵还罢工了。从这些人的角度,你用了我的作品来训练,最终你训练出来的人工智能是抢我饭碗的,这对我来说公平吗?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工智能确实是会解放人类的生产力,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从事更有意义的工作。

第二,从输出的角度,人工智能输出的这些内容,不能跟别人的图片和视频里面内容一模一样。如果一模一样的话,那从现有的著作权法的判定标准来说,也是侵权的。侵权人一方面是使用者,因为是他发布的,但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研发者,他提供了人工智能的生成服务。


邓建国:
从 Web2.0时代开始,人工智能的发展就是建立在海量的个人数据基础上,以至于李彦宏曾经说过一句话:“你要使用我的工具获得便利,那你就必须让渡你的个人数据。”


我们在教会机器变得聪明,用户和机器越互动,机器掌握关于你的数据就越多,然后它就能够更加聪明地服务于人。


人工智能为什么在 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能够突然爆发?就是因为它在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通过社交媒体攫取了大量的个人数据。这两者之间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所以我们要发展人工智能的话,要处理好个人数据保护和人工智能本身的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既不能过严,也不能过宽。


六、人工智能也需要身体?


问题6:所谓被人工智能普遍占有的世界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邓建国:
我觉得现在人工智能虽然貌似很强大,貌似很有创造力,它对人类的创造力范围越来越侵蚀,但是人工智能有一个重大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它所有的智能其实是基于已有的人类生产的数据,它是回溯的,是向后看的,而不是向前看的。


它貌似对很多人来说令人惊骇,有创造力,但实际上它背后的逻辑还是向回看的,而不是向未来看。接下来如要解决这个问题,人工智能就不能停留在电脑里面,不能仅仅存在硅基这个机制上面,它必须要具有一个身体,才能往下一步发展。


为什么我们人类能够创造源源不断的文化产品,就是因为我们有身体每时每刻和客观世界在互动,然后受客观世界的刺激,我们以全身的传感器在观察、思考、理解,然后加工生成新的内容。

人工智能现在没有身体,所以只能历史数据。但是如果它要自创数据的话、要面向未来的话,就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身体。这个身体可能是一个机器的模样,也可以是一个人的模样。


这个身体可能是硅基的,也可能是硅基和碳融合的,它必须要行走于这个世界当中,和世界互动,然后自己生产文化作品。


现在我们看人工智能发展其实是两个路径,一个路径就是越来越虚拟,像Sora,像ChatGPT,它是不断在强大的一个人工大脑,但是它有先天性的不足,这个大脑其实下一步就是需要一个身体。


可能就在不远的未来发生,一些人工智能在被嵌入到机器人当中,然后他们整合在一起,我们叫具身AI,具身人工智能。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身体很重要,它不一定是生物身体,碳基身体,它可以是硅基身体。

游云庭:
这里又谈到了有法律风险的问题,因为有了身体之后就有伦理风险,就有法律风险。这个东西要出来之前,它一定会跟立法者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化做很长时间的博弈。


哪怕技术可以实现,在实践当中要落地也没那么简单,因为它会经过非常多的法律的考验,以及立法机构的论证,全社会的讨论,它才可能会出现。


七、人工智能会威胁人类安全吗?


问题7:像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当中一样,产生出那种比较强大的具有学习功能的机器人,反过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有没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电影《机械公敌》画面


邓建国:
有很多的科幻作品都做了这一假设。如果说可能性, 1% 都算有可能性,现在我们要预测的话还是很难。


但是任何科幻作品它如果能够吸引人的话,都是按照现有逻辑向未来的推演。它从技术上是符合逻辑的。









内容来源于澎湃新闻“马上评”特别节目“评论员的朋友圈”视频直播回放,为提高表达准确性和可读性,个别语句有所改动。如有疑问,请以原视频为准。
原直播视频标题《评论员的朋友圈|Sora爆火,AI又来抢人类饭碗了?》
网址: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79207










整理:魏园

编辑:郑圆圆

责编:吴旭



推荐阅读

衣橱大揭秘!记者穿搭指南来啦

龙年全家福,这样拍才与众不同!

Sora对新闻业只有坏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