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气象新闻就是天气预报?

王坚 庖丁解news 2024-06-04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星标★”小牛哦!

气象新闻作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参考信息,是重要的新闻产品。做民众看得懂的气象新闻,便是将“前线”的眼见、耳闻、体感融入报道,让气象不再只是冗长枯燥的专业数据。


作为一名“大自然的搬运工”,如何写好一篇气象新闻,是一场脑、脚、笔、眼的多重考验。

 

01

天气不只是预报,更是一种共感


如果气象新闻跟天气预报内容一样,那何不直接看天气预报?


气象新闻应该报道什么呢?除官方信源以外,最重要的便是“搬运工”在第一线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即记者在实地所见所闻所感。


暴雨中的广州珠江新城。王坚 摄


由于广东省地处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是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因此,在广东,一年当中,高温、暴雨天气频繁,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常见。


除此以外,春季低温阴雨、秋冬季的寒潮和霜冻,都是广东较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相较于其他地方,广东多变的气候特点,使得这里的气象报道更为丰富。


如何在多变的气候中抓住重点,“搬运”民众最关心的天气讯息,十分考验“搬运工”的能力。


将气象新闻变成普通人一看就懂、真实可感的新闻产品,实地感受、找准对象、翻译转码和敏锐的洞察力缺一不可。


02

冷空气、回南天、台风天

天气原来“可见”


“冷空气”已经成了气象报道的常客,在天气预报中时常会听到“冷空气即将来袭”的播报,那么“冷空气”究竟是什么,“回南天”又是什么?


不只低头看预报,还要抬头看环境。一般来说,从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广东一直在遭受冷空气的侵袭,怎么才能“看见”冷空气呢?当我走在广州的街道时,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去年底到今年初,广东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湿冷的冬天。其间,每当冷空气到访广东,街上的市民穿上了羽绒服,核心商圈的商铺也都在显眼位置摆放了羽绒服、棉服等冬装商品,就连一起工作的摄像大哥也冻得瑟瑟发抖,更有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广州生活了十多年,很少见过这么冷的天气。


广州遭遇回南天,写字楼玻璃上全是水雾。王坚 摄


除了“冷空气”,广东人口中常说的“回南天”也是可以“看见”的天气,看见“回南天”似乎比看见冷空气容易得多。“墙壁上、地板上、窗户上全是水珠”“衣服被褥都变潮了”,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天气。


而台风天的视觉冲击就更强了。被台风吹倒的树枝、垃圾桶,被掀起的屋顶……这些都是让民众感知风力强度的可视化表现。


比起冷冰冰的数据,日常生活中可视化的现象才更具贴近性,更有说服力。

 

03

将数据解码,让预警发声


广州市气象灾害(雷雨大风)Ⅳ级应急响应、中心最低气压为965百帕、局地降雨超500毫米……专业名词一个接一个,让人“一懵又一懵”。显然,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些极尽专业的名词所能传递的信息少之又少,那么如何写让民众看的懂的气象新闻,翻译转码很重要。


2022年6月,粤北韶关遭遇多日暴雨,城市出现洪涝。陈骥旻 摄

每个人都是天然的天气信号接收器,市民接受采访时不会说降雨量多少,台风风级多大,但会感受到积水没过膝盖,雨伞撑不住,大树被吹倒……


比起堆砌专业数据,找好“参照系”,将数据量化为易懂的讯息才是气象报道的关键。


2020年夏季,暴雨下的粤北翁源。王坚 摄


将数据转码为市民日常生活中可以丈量的标准,让他们心中有数,只有这样,预警才能真的起作用,市民才会真的提高预防意识,避免陷于极端天气和灾害中。

 

04

于常态中发现“反常”

新闻便有笔可落


论起高温城市,广州可谓身居高位,年年在榜。高温的常见是否就意味着报道价值的大打折扣呢?其实并不然,怎样把高温写得不寻常,写得津津有味才是关键。


台风到来前的广州市区。王坚 摄


要在常态中发现“反常”,敏锐的洞察力必不可少。通过纵向对比,可以洞察出气温的反常。去年5月,广州录得37.0℃的气温,已打破此前36.9℃的历史极端五月最高气温纪录。与历史天气对比,“极端”得以呈现。


同时,在写气象新闻时,也不能只写天气,与社会现象相结合,才能将气象新闻写活。


怎么去体现高温呢?答案或许就藏在城市的用电量里,高温的持续必然带来空调使用率的提高,而这一现象将可视于用电量中,要是将用电量进行纵向对比,隐匿于常态中的“反常”也就得以呈现。


作者:王坚(中新社广东分社记者)

编辑:尹珮瑶

责编:魏园



推荐阅读


新闻传播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原来是TA!天水麻辣烫火了!记者如何在平淡中寻找“热辣滚烫”?
想拍出春日氛围感?看这篇就对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