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产市场的拐点

价投蓝犁 蓝犁聊投资 2023-04-08

好久没在公众号发东西了,也许我确实太懒了。这里立个flag,一个月至少更新一次。

今天要说的是经济形势,先说结论:国内资本市场的拐点在下半年即将到来。

1/ 美联储为什么不惜衰退风险也要压制通胀?

美联储鲍威尔一直在加息导致全球资本市场不振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但是后面会怎样?我看市面上很少有靠谱的分析,这里掰扯一下。

首先我们先看鲍威尔的双目标:就业和通胀。美国自从20-21大撒币之后,经济一直处于过热的状态,失业率长期处于极端低位,实际上是劳工短缺。另一方面,美国通胀高企,通胀这个事情对于美国的美元出口和国债信心至关重要,不容有失,所以鲍威尔也非常清楚这一点,而且低失业率给了他空间,所以一直到目前为止,压制通胀是第一目标,如果因此而牺牲就业率也问题不大。

这里要先讲清楚为什么通胀这么重要。

大家知道美国生产什么?除了高科技武器之外,实际上美国生产的是美元!美元占了全球储备货币和交易货币的60%以上份额。通过输出美元和美债,美国得以“更加”扩大国债(因为有人买),支持美国政府各种超额花销。美国政府以及美国国债对应的收益表和资产表大约如下:

- 美国2022年GDP25万亿美元

- 国债31万亿,大约是gdp的124%,虽然还比不上宇宙第一负债国:日本的200%以上,但也是很高了

关键是,美国政府每年还在雪上加霜,产生赤字:2022年赤字1.4万亿,这些赤字,都要以新债的形式找人赞助。

不夸张的说,美国政府的收益表比恒大的差远了,所谓庞中庞。

那么什么东西维持这个旁氏?美元信心。

什么东西会打击美元信心?通胀。

看到这里,聪明的你应该理解,为什么鲍威尔不惜以经济衰退的风险也要把通胀打下去了吧?因为美元信心一旦丧失,美国债务危机爆发,美国药丸。

2/美国通胀何时结束?

再说通胀具体咋回事。这次通胀,看似是供应链导致,实际上还是2020-2021美国政府因为应激疫情而撒钱太多导致的。美国m2在疫情期间猛增,超出了市场的承受力。




随着m2猛增,cpi也增长。即使后期美联储缩表,美国m2的超额增幅和疫情前相比仍然高大约22%。(超额涨幅指除掉正常的增幅,例如上图靠左边的蓝线增幅)

再看通胀里的组成部分,我们简单的把它拆为商品和服务:



蓝线是耐用品,红线是服务。可以看到,耐用品涨的猛,但已经触顶进入下降通道,而服务涨的慢,还在往上走。

m2,耐用品,服务的涨幅汇总如下:

可以看到,耐用品的涨幅仍然高于m2涨幅,所以耐用品还要回调,至少还有大约2%的下降空间。而服务和m2相比还有6%的上涨空间。

美国服务目前的月度涨幅大约0.5%-0.6%,这么推算的话,服务业通胀大约还需要10个月消除。

另一个角度是个人的disposable income,服务还有6个月涨幅。具体计算过程就不赘述了,原理差不多。

结论:美国通胀大约在6-10个月内消除,届时美联储具备宽松条件。

3/通胀和美联储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涨价和降价的前提都是需求和供应的不适配。当需求超过供应时,价格会涨,反之会降低。所以:

美国服务业需求还有6-10个月的增长,而商品的需求则在萎缩。

美国因为服务业占了消费的大头,而政府花销年化增长大概8%,净进口因为美元升值变少了(以美元计价),所以未来6个月,美国经济不会太差  - 这是在银行业不出现黑天鹅情况下的预计。

美国的商品消费  = 中国的制造业出口

所以在美国商品消费下行时间,中国的制造业也受到挑战,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港口集装箱空置、卡车休息等等新闻。

制造业是中国的印钱机和信心支撑,在制造业不振的情况下,消费者信心不足,所以即使在中国m2比往年宽松的情况下,房地产、股票市场也没暂时啥大起色。

4/何时是拐点?

所谓否极泰来,前面说了,美国商品目前涨价幅度还是超过了m2的超额涨幅,也就是说商品一下子涨冒了进入降价通道。

一个比喻就是:你工资涨了,但是你心心念的海尔双开门大冰箱也涨价了,而且比你工资涨的还多!这种情况,当然是压缩需求了。

不过因为耐用品的超额涨幅和m2相比也只多了2个点,所以这个降价通道的时间应该不会太久,估计5-6个月就降到位了。

当价格下降到位,需求会自然反弹。

美国商品需求的反弹 =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反弹。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反弹 = 中国经济信心的反弹,会带动资本市场。

所以,这里预测:

国内资本市场的拐点在下半年即将到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