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implified 想做一站式 AI 营销工具,能成吗? | AI 写作工具的三种产品定位(完结)

🐣 AI 破壳儿 2024-02-29

「AI 破壳儿」第一篇文章中,就从 AI 写作的角度介绍过 Simplified 这款产品,但 Simplified 其实是一款「一站式营销创作平台」,一个覆盖了多个营销渠道、多个内容形式的工具箱。AI 写作只是这个工具箱中的一件。

今天,让我们从新的角度,再次来认识一下 Simplified。看看这款志在「大而全」的产品,有哪些优势,又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危机。

AI 写作工具产品分析系列文章:

AI 写作工具的三种产品定位(一):从 AI21 Labs 的 Wordtune 说起

AI 营销文案写作专家,Copy.ai 如何玩转细分领域 | AI 写作工具的三种产品定位(二)


起初,想做电商营销界的 AI 助理

Simplified 诞生于 2020 年,从它最初的几篇官方博客,可以看出它的商业出发点:为商家提供容易上手的在线营销内容工具,好让他们能尽快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开展销售,从而降低 covid 所带来的冲击。

最初,它只是提供一些在线商品图的绘制功能,用户可以凭借通用模版,进行简单的导入、文字编辑、布局拖拽,就能完成。

Simplified 是一个由人工智能助手 Loki 支持的一体化设计平台。高效设计、处理图片、视频及更多内容。

您需要的所有内容创建工具,尽在一个应用程序中。

Youtube @Simplified

这里提到的 Loki,名字来自于漫威电影,是 Simplified 早期为自己设计的智能助理形象。

可能设计思路受到了十年前爆火硅谷的 Magic(一个号称可以为用户做所有事的智能助理)影响,Simplified 也曾希望用 chatbot 来作为工具的统一入口,此来串联起平台未来所有的功能,展示平台的智能感和一站式服务。

但是,现在 Loki 已经不再随处可见,Simplified 也慢慢褪去了智能助手的外壳,演变成了更加实用的工具箱。

实用主义的 AI 工具大集合

之前我们有写过 AI PPT、AI Writer、Chatbot,可当他们同时出现在一个平台上的时候,还是感受到了一点视觉震撼。

在 Simplified 上,这种工具陈列的震撼随处可见,动不动就是 N+ 小工具,N+ 插件的感觉,仿佛在暗示用户一种「大而全」特有的安全感:

如果你要创建营销内容,不需要其他任何平台了,在这里一切都能搞得定。

实际上,真的如此吗?

一站式产品的迭代之艰难

对于产品设计者来说,迭代一站式平台,从概念上并不需要花什么力气,突出一个「全」字即可。但是在交互设计上,需要用户体验的便捷和功能的全面,却是一个难点。

过多的功能堆砌

进入到 Simplified 的工作台,能够感受到设计者的一丝窘迫。目前,仅一级工具分类就有 22 种之多。

每个一级分类,在媒体渠道和领域上又需要进行进一步拆分。作为目前最大的两个一级分类,AI Design 下有近 40 种子功能;AI Writer 下有近 90 种。其他的一级分类下虽然子功能不如这两个多,但是凑在一起是非常浩如烟海的功能集合。

长尾功能带来的问题:买它真的划算吗?

当然,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基本上常用的功能、模版都会被找到,用户会觉得自己“在这里一切都能搞定”。但是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用户来说,可能自己能用到的能力是其中的 20%,而 80% 是用不到的。这种心态一旦确立,会削弱用户的付费意愿,因为仿佛 80% 的钱是白花了的。

Bug 频现

另外,过多的功能,让平台的工程质量变得很不稳定。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在用户评价中看到“闪退”、“新功能没有经过充分测试就上线,使用中出现影响效率的 bug”等说法。

带着好奇,我去去试了一下最简单的 AI Writer 功能,竟然连续遭遇了系统 bug:在博客生成的最后一个环节,连续挂了三回...!我只好败兴而归。

「大而全」的困扰:定价太复杂

上文中提到,长尾功能会削弱用户的付费意愿,因为谁也不想买一个 80% 功能都用不到的产品。

于是 Simplified 为了能够给不同需求的用户圈出来相应的功能组合,开始衍生出 N 种定价机制,其复杂程度大概是我见过的所有 AI 创作软件之最。

先来看看 Simplified 定价表,它分为四个维度:

  • • 方案类型:图像设计、视频编辑、AI 写作、社交媒体;

  • • 付费方案:月付、年付(均摊成本比月付低 35%);

  • • 付费等级:同一个方案类型下对应不同的价位。每个方案类型有 2-4 个等级,AI 写作比较简单,只分为 Free / Pro 两级;社交媒体最为复杂,分为 Free / Pro / Agency / Plus 四级;

  • • 席位增费:选定了方案类型、付费等级后,每在基础配置上额外增加一个使用席位,需要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

算算吧... 就算不考虑席位的影响,组合下来,也要有近 20 种款式各异的定价策略了...

不知道其他人是什么心情,我此刻忽然很怀念 Copy.ai 那个简单的定价表。😭

“低概率刚需”带来的吐槽

可是,就算终于找到了匹配自己需求的应用,接下来还会有其他问题产生。

不知道大家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功能 90% 的情况不会用到,但是那 10% 的情况如果发生,且正在使用的软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就会非常抓狂。

同样,Simplified 的用户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遇上了就可能会被 micro-subscription,也就是额外收费

举个例子:某 KOL 采购了 Social Media Pro,就蹭了下它 AI Writer 的免费额度,但是因为内容是要发表的,所以需要对内容是否有剽窃风险进行检查,结果 AI Writer Free 一次剽窃检查的额度都没有。那此时就很尴尬了,要么写好的东西作废,要么现在买 AI Writer Pro。

如果是你,此时你会不会心里很郁闷?

平台的规则不能说不合理,可是对于这位倒霉的 KOL 来说,本以为是付费用户在免费体验写作,结果发现这个免费额度对应的是写作功能的阉割版,商用的关键功能竟然仍要付费...

只能说下次要长个心眼了。但是一次吐槽肯定是免不了的。

“Copy.ai” 🆚 “Simplified”

上次写 Copy.ai 的时候,就曾经提出过一个它的困境:用户在营销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各种内容形式。如果一个软件只能做写文案这一件事儿,能行吗?

而写到这里,我不禁发现:Simplified 这类「一站式工具」虽然不受困于功能的多寡,但是仍然需要证明自己的业务价值,以避免被误解为是一个「堆砌功能」的应用。

Simplified 证明自己业务价值的方法,是通过提供品牌管理的解决方案来传递的。

它提出了 Brand Book 功能,在这里可以为每个品牌定义它的设计规范、语气、标准文案等,方便在制作各种物料时准确匹配品牌要求;它也提供了审批、评论管理等品牌团队才会需要的上下协同功能;再加上上文提到的「额外收费」问题,也反映出,Simplified 其实是希望用户多个解决方案叠加使用....

种种迹象表明,Simplified 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品牌管理的解决方案套件来搞定团队客户中的老板,让老板觉得管理可以更轻松,然后在此基础上 upsell 其他具体的创作解决方案。而我们上文提到的 KOL 一类的独立创作者,也许并不是它的目标客户。

写到这里,不禁有些唏嘘。因为根据调研,Simplified 目前的客户最多的并不是团队型的大、中客户,而是小企业(其中也包括 KOL 一类)。而且小企业的占比甚至比 Copy.ai 还要多

这也难怪。

之前在 AI 写作产品分析系列的第一篇就有提到,大企业其实更喜欢术业有专攻的专业软件,或可以补齐某种通用能力的软件,两者可以进行相互补充的采购。

Simplified 的尴尬之处在于:目前作为营销通用软件,又太过于稚嫩,同时也缺乏核心技术的可控度,无法作为基座软件;作为专业软件,场景、能力不够聚焦。

也许,有一种机会是 Simplified 可以抓住的:通过一站式工具箱引流各种需求的营销用户,并且在此基础上做不同层次的 upsell。

但这就需要各种功能都要更可靠一些,让用户能更踏实。否则用着用着就挂,怎么熬到 upsell...

要不,咱先把 bug 修了?


AI 破壳儿 编辑部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Simplified 想做一站式 AI 营销工具,能成吗? | AI 写作工具的三种产品定位(完结)

🐣 AI 破壳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