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报道 | “东亚笔谈文献新成果专题讲座”顺利举行

2021年11月19日,由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主办,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承办的“东亚笔谈文献新成果专题讲座”顺利举行。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日本二松学舍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东亚笔谈文献研究团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副院长、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勇教授担任主持。
日本二松学舍大学研究团队魏茂堂(Vigouroux Mathias)老师做了题为《从近世・近代时期的笔谈记录看东亚的医学・学术交流》的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下月即将由日本汲古书院出版的笔谈研究论文集内容。该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知识人的国际移动与医学・学术交流”,从阐述国际移动对于知识交流的意义出发,进而聚焦朝鲜通信使、清医胡兆新、明治汉方家等笔谈群体,深入分析隐藏在各类笔谈记录间的丰富内涵;第二部分为“医学相关的笔谈记录”,翻刻了两份珍贵的笔谈记录——京都大学图书馆富士川文库藏《朝鲜人笔谈》(上下二卷一册,写本)、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朝鲜笔谈》(上下卷一册,写本,1748)的翻刻,同时介绍了多份日本二松学舍大学所藏三岛中洲的笔谈记录。
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团队李楚成、青山玲二郎、黄得森老师做了题为《汉文笔谈——近古东亚汉字大都会中人际互动跨境交流之现象》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将于2022年由罗德里奇出版社(Routledge)出版的笔谈研究论文集《Brush Conversation in the Sinographic Cosmopolis:Interactional Cross-border Communication Using Literary Sinitic inEarly Modern East Asia》。该书分为十三章,从笔谈文献的定义分类到笔谈内容的个案研究,汇集了中、日、韩、越四国学者的最新成果。此外,研究团队以宫崎滔天与孙中山之间共约八千词的笔谈为对象,尝试构建语料库,分析笔谈言语特征。语料库的特点在于:提供东亚诸语言发音的标注,另附有英语、日语、韩语逐词解释及句子翻译;目标在于:找出语料中所有中日近代共有新词,并推原明治时期日语创制新词时音译、意译、解决歧义之过程;探究日语汉字词回流到现代汉语之轨迹。
本次专题讲座上,两份最新的东亚笔谈文献研究成果相互呼应,产生了新的思想火花。互动环节中,话题扩展至笔谈作为专有名词的翻译方式——英语为“brush talk(conversation)”,法语为“conversation au fil de pinceau”,以及汉字文化圈以外笔谈资料存在的可能性。笔谈作为东亚地区特有的交流方式,具有官方性、持续性等特点,是深入思考东亚文明交流与互鉴的重要切入点。尾声,王勇教授进行总结,研究团队间就继续进行线上交流达成共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