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tate of DevOps DORA 2021报告解读和评注

BB君 Bytebase 2022-12-19

上周DORA发布了State of DevOps 2021的报告,BB君也一起带读者来详细解读一下这份新鲜出炉的报告(烫烫烫)。


背景介绍


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毕竟DORA在国内不像Gartner的魔力象限有那么高的知名度。DORA的全称是DevOps Research and Assessments,从2014年开始,每年会出一份关于整个DevOps行业的报告,2020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关系没有出,所以总共加上今年的一共有7份报告(往年的报告链接都附在了2021年报告的最后)。DORA一开始是一家独立的研究机构,不过在2018年底加入了Google Cloud。总体来讲DORA的报告是整个DevOps行业里面最为专业和客观的,这也应该是他当初受到Google青睐的原因。即使是加入Google后,它的报告也基本可以保持中立性,所以DORA的报告可以当作整个行业权威的风向标。好了,让我们正式进入报告。



首先进入广告时间:)我们先来看看这次报告的赞助商,背后的大金主Google Cloud就不提了。然后Deloitte是做IT实施咨询的,CD Foundation是持续交付的组织算是一个站台,剩下的都是DevOps领域相关的商业化公司:

  • GitLab是一站式的DevOps平台。

  • armory和circleci是做CI/CD,其中前者是开源项目Spinnaker背后的商业化公司。

  • sysdig是做Secure DevOps这块的,这块现在缩写成DevSecOps,也是GitLab/GitHub近来发力的重点。

  • PagerDuty已经上市,是做值班,监控,告警的。

  • Liquibase和redgate则是做Database DevOps的,分别是开源的Liquibase以及Flyway背后的商业公司。Liquibase和Bytebase的名字也有点像,没错这两位也是Bytebase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顺便去看了一下2019年的sponsor,貌似只有redgate没有Liquibase,其实并不是,只是因为Datical把名字换成了Liquibase,也就是他们所基于的开源项目的名字。所以这两位好基友之前就一直出双入对了。不过从这里其实可以获得一个开源项目branding的tips,就是商业公司最好可以和他们的开源项目使用统一的名字。




第一章Executive Summary直接略过,跳到第二章


第二章 - How do we compare?


4大核心指标

和往年报告一样,一开始就把DevOps的4个指标给抛了出来,这是整个DORA报告最精华,也是绝大多数研发效能组织最能借鉴的部分。国内最近研发效能的文章特别的火,各种指标飞来飞去,各种术语方法论,其实很容易被绕晕。而DORA列的这4个指标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同时也具备采集和改进的实操性。国内所有搞研发效能的团队其实都可以丢掉其他的目标,就以这4个指标作为牵引,一方面从采集侧提高指标的覆盖率,精确度和实时性,另一方面就是去提升这些指标。只要坚持这个方向,组织的整体研发效能就能稳步提升。当然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耳闻目睹的种种乱象,也都是因为大家剑走偏锋,想走捷径,快速拿结果,这里设计个打分规则,那边计算个人均节省时间,更夸张的还要计算给业务贡献的价值,结果就走火入魔了😮‍💨


精英团队的效能

这里展示的elite和low performer的效能对比是挺夸张的,不过根据BB君的职业经验,这个数字还是比较的合理。即使精英团队和普通团队之间,产生10倍以上的效能差距也很正常。1个10人精英团队和1个100人普通团队,看似是10倍人数的差距,但普通团队,可能其中80人在内耗,能产出的20人又因为在人员素质,工具,流程,文化各处失分,整体效率会远远不及10人的精英团队。当前国内软件行业整体还是处在人海战术阶段,许多业务主管还是会陷入靠堆人就能解决问题的迷思,而忽略了工具,文化以及单独个体能带来的影响。其实如果看一下从最早的HP,IBM,到Apple,Microsoft,再到Google,Facebook以及现在的Stripe, 科技公司员工人均市值的增长是很明显的。许多公司不吝惜人力投入到前线的业务,却不审视一下内部的工具链,梳理一下协同流程,其实是挺可惜的。步兵坦克依然重要,因为需要靠他们去最后占领城市,但现代战争已经是靠空军,导弹,信息化所主宰的了。



第三章 - How do we improve


Cloud

前面描述DORA报告的中立性是加了「基本」这个定语,就是因为这里有一个不那么中立的地方。把Cloud放在How do we improve的第一项并没有问题,但用大量的篇幅介绍multi-cloud还是体现了Google Cloud的私心。如果让行业的领导者AWS做这份报告,一定是不会这么写的:)。BB君对于multi-cloud也持相对保留的态度,采用multi-cloud其实有点像一家公司的关系数据库既用了MySQL,又用了PostgreSQL,可以对外解释集各家所长,MySQL性能好一些,上手容易,PostgreSQL有好的Geospatial,JSON支持,但事实上这些收益是抵不上运维两套数据库带来的额外开销。multi-cloud希望是能提高整体系统的上限,实际上往往是拉低了系统的下限。



SRE and DevOps

BB君分别在蚂蚁集团和Google任职过,应该是国内外SRE实践最多的两家公司。文中谈到了SRE和DevOps职能边界的划分,BB君也同意其中关于SRE职能定位的观点。顺便再补充一点,研发团队应该自己承担服务的研发以及运维工作,也就是所谓的DevOps。而SRE应该制定框架层的东西,给出比如SLI/SLO的指引,做横向的拉通,研发通用工具。但是当前SRE和Dev的合作普遍还存在如下问题:


  1. SRE仍然带有非常深的运维团队烙印,虽然团队具备线上应急能力,但缺乏研发所需要的系统架构能力,以及工具开发能力,这使得SRE的各种横向拉通有如空中楼阁,没有坚实的系统架构和工具作为基础。

  2. 研发团队因为SRE的存在,只管开发上线,不管后续的运维,把各种线上问题丢给SRE。但SRE并不是系统真正的开发者,一是缺乏对于系统的认识,二是也缺乏足够的ownership。结果导致的是研发做设计不考虑可运维性,而SRE又被定位成一个应急资源,缺乏归属感,幸福度不高。


要解决这个问题,BB君认为Dev还是应该承担Ops的责任,而SRE也应该从Ops走向Dev,本质上SRE和Dev都是DevOps团队,只是SRE维护的是横向产品,Dev维护的是垂直产品。只有划清楚各自的产品阵地,才能避免踩踏和甩锅。


Documentation

啊,文档啊。文档系统本就是通用协同办公的核心,而对于追求效率的研发工程师来说,对于文档的要求就更加挑剔。当下业界还没有出现一个针对研发类信息集大成的方案,但是已经出现往这个方向上突破的苗头:


  1. GitBook自从正式商业化后脚步走的很快,不少国外公司最近都把技术文档从Notion搬到了Gitbook。

  2. Atlassian的Compass以及孵化自Spotify的开源项目Backstage也都在解决研发元数据组织和检索的问题。


Security

这块BB君的经验相对匮乏一些,就不做过多解读。这个领域GitLab/GitHub都通过收购做了相关的布局,GitLab频繁在他的博客里提到了DevSecOps的概念,而如果大家用GitHub维护开源项目,应该也能感受到他在CodeQL,dependabot上做的许多工作。

Technical DevOps capabilities



好了,终于到了Database change management登场的时候了,这块也就是Bytebase聚焦的领域。这里划圈的部分讲的也很清楚,提取几个关键字, collaboration,teams。团队协同的风已经把研发工具吹了一大半,长出了Slack,GitLab这样的平台级应用,但是这股风还没有吹到Database领域,这也正是Bytebase想完成的事情,做成业界在团队协同的场景下,最好的database工具。



最后这里讲到了Open source。感觉Open source的篇幅有些少了,而且整个Technical DevOps capabilities部分的次序有些凌乱,前面的summary list和之后的具体段落介绍的次序不一致。对于Open source的论述是整篇报告略显瑕疵的地方,Open source之于DevOps的重要程度是足够可以在这第三章单独成为专题的,而不需要挤在Technical DevOps capabilities的部分。


抛开Open source的瑕疵不谈,第三章的内容安排上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这章的主题是Improvement,而专题排列的次序是Cloud -> SRE and DevOps -> Documentation -> Security -> Technical DevOps capabilities。根据BB君的经验,这样的排序也是合理的,既务实又保证了政治正确:)


总结

其他一些关于Covid,Culture和数据样本的内容就略过了。时隔两年之后出炉的DORA报告总体没有让人失望,整个DevOps行业仍然在加速地演进中,事实上从2018开始本来的State of Devops报告名字前就加上了Accelerate。从报告的benchmark上也可以看到强者愈强,处在高速发展期,能够顺应变化,从文化,组织,工具层面完成转型的,自然可以乘风破浪。而那些无法转型的,还希望依靠堆人解决问题的组织,会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而也正因为处于这样的变革期,Bytebase这样面向下一代的DevOps工具才有了更好打破市场格局的机会,或许在5年之后,读者也会在DORA报告的sponsor列表中看到Bytebase的名字,一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1] 2021 DORA报告 - https://cloud.google.com/blog/products/devops-sre/announcing-dora-2021-accelerate-state-of-devops-report


我们同时也在招募「前端架构师」「全栈工程师」,请查阅「Bytebase的第一次对外招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