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美人,大概已经忘记旧时代了

古原 古老板的老巢 2024-04-10

这两天,写了两篇批评保守主义的文章。

突然发现,在当代中国的舆论圈里,特别是在精英知识分子圈里,人们已经忘记什么叫作旧时代了。

保守主义,在我看来,就是旧时代的代表,是旧秩序的维护者。他没有任何具体的内涵,他反对革命,反对新秩序的产生,对任何理论都持怀疑态度。

现代政治中左右的分野,正是对于旧秩序旧时代的认知不同。左右发源于法国大革命,保皇党为右,革命党为左。

那什么叫旧秩序呢?就是长达数千年的等级制身份社会,被君权神权所统治的那个黑暗的时代。

在旧秩序被摧毁后,舆论圈里讨论的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争论,大家已经忘记了,还有一个旧秩序。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都是启蒙运动的产物,都是理性主义的产物,这二者的争论,是基于对理性知识的讨论,是自由市场能带来繁荣,还是社会主义能带来繁荣。

当然有对有错,但二者仅从知识上,是站在了旧秩序的对面。

米塞斯说:

对我们来说,唯一重要的是,封建制度的保存和资本主义体制的运行相互排斥;废除封建制度,确立“法律之下,人人平等”原则,才能扫除重重阻碍,让人类得以享受生产手段私人所有制,以及私人企业制可能带来的一切好处。

继而,他说明了自由主义的主要敌人有两个:

针对“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原则,美好旧时光的讴歌者所提出的批评,主要是说该原则废除了旧时阶级的特权和尊严。他们会说,该原则“粉碎”了社会,把社会各“有机”的组成部分全都溶解、混合,成为一大堆“杂乱乌合、无定型”的群众。

有“太多、太多人”现在至高无上、没人管得着,而这些人所信奉的、卑鄙的唯物主义,已经取代了往昔高尚的品行标准。金钱现在是老大。

品行卑劣者,现在享受财富、物资丰饶,而品行高尚、令人敬佩者,则两手空空、拮据度日。

这种批评言下之意无非是:旧体制下,贵族以美德突出、闻名于世,他们的社会地位、收入,也全都拜自身品行高尚、文化优越所赐。

这里无须揭穿这种神话。

任何纯正、绝不涉入价值判断的历史学家都忍不住会说:“旧体制时期,欧洲主要国家高阶贵族的祖先是在十六、十七世纪的宗教和宪政斗争中巧妙选边,和那些分别在他们本国保持胜利的统治势力站在一起的军人、弄臣与宫廷名妓。”

资本主义遭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攻击、毁谤,一是保守主义者,二是自封的“进步主义者”;这两方对于昔日旧体制的典型人、物好坏的评价,意见固然不合;不过,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人、物倒是同声谴责。

在他们看来,现在那些获致财富与名望的都不值得尊敬,净是一些品行轻浮、卑劣的人。资本主义的这两方敌人都宣称,要以比较公平的“分配”办法,取代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下盛行的那些显然不公平的办法。

在旧秩序里没有关于人类繁荣的知识,在长达几千年的旧秩序中,资本没有办法积累,因为皇权和贵族是征掠者,他们不断地摧毁一切资本积累,大商人的财富几乎不可能继承下来,他们争权的过程造成反复的战争,使得一次又一次地资本清零。

我今年春节去江浙游了一圈,那些美仑美焕园林的主人,都是历史上的官员。这些财富全部来源于旧秩序的征掠,对商人和平民无情的剥夺。

在几千年的旧秩序中,财富几乎没有增长。

经济史学家们统计,从公元0年到1800年间,人均GDP的年增长率始终是约0.02%,也就是几乎没有增长。

原因无他,除了等级社会对资本的掠夺外,一次又一次争权的战争,也是资本不断被清零的原因。

没有了资本累积,就没有了经济发展。

现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争,甚至让中国不少人误以为大清帝国也是私有制社会,认为那是一个市场经济环境。

他们以为这个世界上只有私有制和公有制两种经济制度,但却忘记了旧秩序下,是君主所有制、贵族所有制、教士所有制。这不叫私有制,这叫剥夺制。

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原则才能带来私有产权制度,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没有这一基础,是不可能产生什么自由市场的,打破旧秩序,正是资本主义时代兴起的源头。

法国大革命由于其惨烈的结果,被一些公共知识分子污名化了。

固然法国大革命中,诞生了民粹,诞生了乌合之众,诞生了无比惨烈的相互杀戮,但是,法国大革命依然是对旧秩序最大的破坏。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教士占据了法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农民不仅要承担国王的税收,还要交教派税收。贵族们和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待遇基本一致,永生永世

中世纪的欧洲普遍实行行会制度。手工业行会借助国家和教会权力,对行业设置种种进入壁垒,排斥竞争对手。

同业行会更是对商人、企业主的沉重枷锁。它们借口维护行业利益,实则垄断经营、限制竞争、控制市场。

每个行业都由行会控制,从业人员、学徒数量、工艺标准、产品价格、劳动报酬等都有严格管控,非行会成员不得从事该行当。

一些行会甚至要求只有已故会员的儿子或女婿才有资格入会,完全沦为特权世袭的俱乐部。比如巴黎的肉店行会,外人想开个肉铺,不啻于"痴人说梦"。

英国工业革命前的毛纺行会就是一个典型的垄断组织。

它规定:学徒期限至少7年,并需缴纳高额学费;织工不得拥有多于两台纺织机,也不得雇佣学徒;任何技术革新都必须经由行会批准,违者重罚。

18世纪的发明家Kay曾研制出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但该技术遭到行会封杀,Kay本人也遭到织工的人身攻击,最终客死他乡。行会的技术垄断严重阻碍了纺织业的进步,使英国的纺织业在整个18世纪始终处于落后状态。

这种特权垄断扼杀了自由竞争,抑制了创新动力。

旧秩序下,是一个皇权对民众残酷剥夺的时代。法国路易十四时期为举办奢靡宫廷生活和四处征战,路易十四对人民征收高达70%的赋税。

如此沉重的负担使民不聊生,资本积累举步维艰。

1716年,"太阳王"路易十四去世,留下了近30亿利弗尔的巨额债务。继任者奉行通胀政策,滥发纸币,致使物价在3年内暴涨6倍。

无数平民因此陷入赤贫,社会动荡加剧。

中世纪的欧洲,长期笼罩在宗教神权的阴影下。

教会设立了复杂的等级制度,将社会分为僧侣、贵族、平民三个阶层。僧侣阶层独享教育资源,垄断知识权力;贵族阶层则依附君权,占有大量土地。

平民百姓处于社会底层,任人鱼肉。教会还通过什一税等方式,攫取民脂民膏,进一步巩固其经济霸权。

这种附庸国家的宗教统治,将信仰异化为谋利工具,严重违背了自由市场的基本伦理。

在旧秩序下,普通人根本不存在自由。

在英国,直到19世纪初,许多工人仍受制于"住所法",被禁止自由迁徙。

在法国,路易十四规定农民必须终生定居于领主庄园,不得携带财产迁出。这些恣意的人身管控剥夺了个人基本权利,严重抑制了社会流动性。

而在思想领域,教会更是对学术探索设置层层障碍。但凡涉及科学哲学,都必须接受教会审查,以确保符合教义。

就连伏尔泰这样的启蒙思想家,也逃脱不了国王的淫威。他曾两次被关进巴士底狱,罪名是"冒犯国王"。

贵族老爷们仗着与生俱来的高贵血统和领主权,将广大农奴视为随意宰割的"自留地"。他们垄断狩猎、筑坝、收过路费等"封建特权",还强迫农民无偿劳役修建道路,压榨雇农分成。

贵族甚至还能以各种藉口占农民的妻女,却不受丝毫惩罚,正所谓"良家妇女随便骗,法律条文不适用"。

教会拥有大量土地和特权,通过什一税和赎罪券敛财,神职人员奢靡腐败,却仍以"因信称义"欺骗大众。教会还控制着教育出版,禁锢人们的思想。"上帝创造了贵族,而不是平民",这句话生动诠释了那个旧秩序的真相。

贵族阶层还享有司法特权,彻底凌驾于法律之上。他们即便犯下再严重的罪行,也不受平民法庭管辖,而是由特权法庭审理,往往不了了之。

一些纨绔子弟借此逍遥法外,为非作歹。1768年,两个贵族青年酒后驾车,当街撞死一个5岁小女孩,却因"贵族身份"免于起诉。

那时的商人哪有什么地位?犹太人作为著名的商业民族,要么随时被国王找去要钱,要么经常被教会找到羞辱,是欧洲社会最底层的贱民。

有人说,法国大革命带来了灾难,我同意。但是,旧秩序带来的灾难远远比法国大革命多得多,因为他在全球制造了几千年暗无天日的时代,压抑资本生产的时代。

考茨基在《法国大革命的阶级对立》中指出:"没有大革命,就没有现代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法国大革命是在全世界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人们不再认为君权神权对自己的压迫是正当合理的,这种观念的传播,让旧秩序在全世界主要国家都彻底瓦解,即使还保留有君主制的国家,其运行方式与几百年前的身份等级社会完全不同。

表面看,今天的世界,主要国家都摆脱了旧秩序的影响,但其实完全没有。

旧秩序的核心特点,就是一群人压迫另一群人,一群人所得即另一群人所失,总有一群人成为特权阶层,而另一群人成为被剥夺者。

旧秩序依然广泛存在于今天的世界当中。但旧秩序的剥夺,在新的社会中换了一个面貌,就是从原来的君王贵族,变成了官僚集团和另一群民众。

时至今日,行会不又借尸还魂了吗?不就是现代的工会吗?美国不就有大量的各种行业工会吗?

比如美国的医师协会(AMA),长期把持医疗市场,限制从业人员数量,操纵服务价格。他们还通过游说国会,阻挠放宽行医执照等改革措施。

正在韩国发生的医生罢工事件,不就是要复辟旧秩序吗?

不少人还将这当作现代文明,理直气壮地将这种垄断利益的追求说成是正当的追求权利。你看看美国现在的职业准入制,油漆工都要几千小时的学习时间,与古代行会制度一模一样。

可笑的是,一群民主公知派,却对旧秩序下的这种工会制度迷恋不已。他们还不如法国大革命那一批人呢。

美国成为了世界上首个没有君主的国家,在其开国之初,奉行低税、自由市场的主要经济政策,但是,二十世纪以来,个人所得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纷纷开征,即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达到了七成以上。

有人承担高税,就必定是有人被剥夺,也必定有另一群人受益。这依然是旧秩序的遗风,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原则被彻底抛弃,只要你赚得多,我就可以向你多收。于是洛克菲勒被征收了遗产税。

在旧秩序中,人们对平民们被税收剥夺存在着广泛的同情,但今天,民主党人天天愤愤不平地说有人交税交少了,要多交。另一群人高兴无比。洛克菲勒的遗产一样要充公。

旧秩序的徭役,曾是几千年来普通老百生痛恨的剥夺手段,但二十世纪以下,包括美国这样的国家,都实施了义务征兵制。在俄乌战争中,不允平民离境,强迫参与战争,与旧秩序又有什么区别呢?

民主成为了政治正确,似乎只要民主了,就不存在压迫和剥夺了。但显然,民主制成为了压迫与剥夺的遮羞布,只要是投票通过的,那征兵、高税、工会、离境税、就不是剥夺了。

旧秩序下的贵族、皇权、教士,不过被今天的公务员、吃福利的人、有垄断地位的人取代,他们的本质依然是一样的,一样是剥夺者。

如果人们不能意识到自己被剥夺,那么自由主义,不可能成为人们认同的政策,如果剥夺被冠以道德的名义堂而皇之的在世界流行,那人们陷入几千年来的剥夺社会有什么奇怪呢?

他们早就忘记了旧秩序了。

相对于古代人,现代欧美人的观念更为落后 ,因为古代人尚且知道高税收是剥夺,是奴役,而现代不少欧美韭菜,居然兴高彩烈地呼吁房产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等各种税收,古代君王们会感叹,我怎么碰不到这么好的韭菜呢?

不得这说,这一群呼吁加税的欧美人,贱到令人发指了。象是一群奴隶,要求奴隶主多抽自己几鞭,少给自己吃饭。

认清剥夺并不容易,否则几千年的神权君权为何如此难以消失呢?

因为过往的旧秩序,剥夺者是显而易见的一小撮人,但现在呢,在欧美,剥夺者遍布在这个社会之中,表面上的平民一样成为了剥夺者,他们通过各种补贴、二次分配、转移支付,获取了另一群人的产出,并堂而皇之地叫这个为现代文明。

他们理直气壮地要求政府抢夺他人钱财分配给他们,一点也不脸红。

川普在他2024年的竞选网站上说,对外国公司加税,对本国公司减税,这才叫爱国。把赤裸裸的剥夺,包装成爱国话术,却引发一片叫好。

我只能说保守主义太垃圾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