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行清”,这些清明习俗你知道吗?

清明


万物洁齐而清明




清明节,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民间相沿久远、具有深刻意义的传统节日,是我国兴农事的节日,又是我国发扬民族道德,追念远祖,表孝思的节日。


“清明”这一名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到指乙,为清明”。历书载云:“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古谓之“清明”。


汉代民间有到郊外远足旅游的习俗,谓之为“踏青”,故清明节又有“踏青节”之称。古代民间的清明踏青活动颇为活跃,如射柳、蹴鞠(踢足球、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等。


下面来看看

旧时佛山清明节习俗有哪些吧~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去,佛山地区寒食节前家家做米通或炒米饼。寒食节当天不生火煮食,甜米通和炒米饼便是人们当天的主粮。

炒米饼将白米炒香磨成粉,加入红糖,用饼印打成炒米饼以应节。


甜米通用白米煮成米饭晒干,用镬爆炒成米通,用红糖煮成糖胶拌米通压成块,切成小块备用,香脆可口。


经过时代的演变,佛山地区寒食节不生火煮食,以及做炒米饼和米通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往后便逐渐式微,但炒米饼、甜米通仍然是四乡群众喜欢自制和爱吃的食品。


炒米饼

甜米通


清明前,家家门前插柳枝;以荞菜、烧肉拜祭祖先,荞菜形状细长,意为宗族源远流长;又因“荞”与“轿”谐音,意为请先人乘轿回家受祭之意。




清明节一个月内,亲属到先人墓地扫墓,俗称“行清”“拜山”,习俗至今仍然沿袭。除新山需于清明节前拜祭外,清明节当天扫墓谓之“行正清”。清明节后一个月当日,俗称“墓闭”,结束清明节祭祀。


过去,佛山一带民间扫墓仪式颇为隆重,以家族或以一家,携带祭品上山。祭祖,又称“拜太公”,祭品必有烧猪、包点或松糕、生果、甘蔗、茶酒等。烧猪,取红皮赤壮、身体健康之寓意;松糕取生发、高升发达之意。而在南海西樵一带,更有清明舞麒麟上山祭祖的习俗,寓意子孙昌盛,光宗耀祖。



扫墓仪式

先将祖坟四周野草除去,然后打出一块直径约30公分的草皮,放于坟顶和后土,意思是增身高。修坟完毕,则在草皮上压上长形纸钱,才摆开祭品,按扫墓者辈分大小,依照次序叩拜、上香、奠酒、烧冥镪、燃放鞭炮。礼毕,大家便吃甘蔗,取两头甜的好兆头。粤语中“蔗”与“借”谐音,有着借助祖宗德荫、开枝发叶、子孙昌盛之意。故有将蔗渣撒于墓的周围,希望大发丁财的意思。



我们常说的太公分猪肉就是扫墓后在祠堂分烧猪肉,但过去俗例,女子不得上山,不参与太公分猪肉,而南海区西樵镇儒溪乡江边村的余氏族人,率先打破女子不得上山祭祖,分猪肉等旧俗,真正做到“人人都有份”。亲情、乡情更亲切和谐,为移风易俗作出好榜样。正所谓太公分猪肉,人人都有份。



现在清明节期间,主要以到殡仪馆举行祭拜仪式为主,男女老少均有资格参加祭拜。2000年后,提倡文明祭拜,多用鲜花水果、包点、烧肉为祭品。学校也会在清明期间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生列队到烈士陵园致祭。


文华小学2023年到铁军公园进行清明祭扫烈士活动(图源:佛山市禅城区文华小学 林欣曈)


关于农业生产

佛山又有哪些谚语呢?


清明前,莳完田;清明后,莫点豆

犁地插秧要在清明前完成,清明后(应指墓闭后的时间段),天气不稳定不适宜种植菜豆类的作物。

二月清明莫做早,三月清明莫做迟。

如果清明是农历二月,早稻插秧就不要在清明之前,天气冷不利于秧苗生长,如果清明在农历三月,就要在清明之前插秧,否则也不利于作物生长。

清明不撒谷,立夏不插秧。

清明的时候农民要抓紧插秧而不是泡谷育苗,到了立夏就不再插秧,否则,秋后稻谷光线不够贪青熟不了。


以上就是

佛山旧时到现在的清明节习俗~

各位家里除了以上习俗

又会有哪些有趣的习俗或者活动呢?

欢迎大家来留言分享!


-END-





南海区党群服务中心

南海区党群服务中心可免费提供宣讲培训、政务帮办代办服务、人才服务、场地使用、参观讲解等系列服务项目,欢迎大家咨询了解。


办公地址:佛山市南海区三山科创中心11座首层13-14号,导航请搜“佛山市南海区党群服务中心”即可。



联系电话:0757-81768068 。



往期回顾

预告 | 南海党群服务中心4月活动抢先看,超50场免费报名!

脚步不停,服务不止!这场“致青春”的徒步有点“红”

助力党群服务“金点子”落地!南海这场讲堂有料到→


来源:佛山市博物馆
编辑:佛山新闻网 赖沅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海区党群服务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