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最喜爱的2021年女性文学书单|妇女节特辑

©Oscar-Claude Monet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莉教授及“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工作室”发起并主办。榜单分春、夏、秋、冬四个书单,每隔三个月发布一次,由张莉教授携研究生团队阅读该季度文学现场出现的女性作家作品,反复讨论并写下推荐语。每季榜单推荐华语原创好书及国外翻译类好书20部左右。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致力于为读者发现和推荐国内公开出版的女性文学好书,它鼓励和表彰那些文笔优美、卓有见地,深具想象力、理解力、表现力和社会情怀的女性创作者,关注我们时代的女性文学、女性生活和女性生存,希望以此记录我们时代女性精神、女性气质的变迁。


值妇女节之际,经过书评团的认真讨论,每位成员从2021年四季书单中挑选了1—2本值得阅读的原创好书作为“我最喜爱的2021年女性文学书单”(以出版时间为序),包含“华语原创好书”14部与“国外翻译类好书”6部,并特别推荐张莉老师近期出版的2部女性文学新书。希望大家喜欢。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 我最喜爱的2021年女性文学书单(以下各类书目按出版年月依次排序)



○华语原创好书



01

《梁庄十年》

  梁鸿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21年1月版



推荐人

冯文娟

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合举办文学创作硕士班在读


 推荐语 梁鸿的《梁庄十年》保持了非虚构、在场性的特色,是《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的接续篇,又是一次回眸。 十年来,梁庄那些萦绕作家心怀的乡民们,沉浮于中国当代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城市与乡村的异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对立,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情感和理智的矛盾,使乡民陷入文化心理不平衡的状态。在出走和怀乡、回归与不甘中,他们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荷。求新求变的离去与求稳求安的回眸,理性上对静态故土的厌倦与感性上对家乡的眷恋……这种种矛盾,撕扯着乡民的心灵,成为一代农人的精神纠缠。 梁鸿的写作寄寓了知识分子对中国急剧变革中的乡村的复杂情感。她是在场的身入,又是审视的俯瞰;是社会学的探究,又是文学的呈现。她关注的是梁庄,心里中装着的是中国;她的笔触描绘的是梁庄的乡亲,目光投向的却是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广大人民。她试图为乡土社会寻找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路,而沸腾的生活、变幻的世界,又将其淹没。




02

《钦天监》

西西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版



推荐人

阿依努尔·吐马尔别克

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合举办文学创作硕士班在读,民族出版社编辑


 推荐语 《钦天监》是已经八十岁的香港作家西西在右手已经无法工作后,用左手手写,历时五年完成的长篇小说。西西是一位对于内地读者来说较为小众的作家,但她却以对北京和清代历史的深入观察,写出了《钦天监》这样一部历史小说。
西西选择了非常细微的切入点——钦天监,通过康熙一朝在钦天监研究星象的主人公之口,描绘了一个云谲波诡、变幻丛生的时代。小说涉及了当时的东西文化交遇,上溯明朝历史,下追时代变革,是一部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作品。书中各章节间穿插了大量历史资料,比如圣旨、书信、文献,作为小说写作的补充。
西西对小说主人公的塑造也是非常巧妙的。一方面,他是一个历史洪流之中的普通人,在大部分篇章里,他是个孩子;另一方面,他又在距离权力咫尺之遥的钦天监工作——这是一个非常新鲜有趣的视角,使得西西对于大时代的书写有了举重若轻的感觉。
这本书以男性口吻书写,又是一部历史小说,乍读之下,我没有觉得是女性作家的作品。但主人公和妻子容儿情谊缱绻的对话,以及温柔的语调还是让我感觉到了女性作者的细腻。西西还在小说里掷地有声地写到,“女孩子不能上学读书就是不公平的”,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自己的女性立场。这让我觉得很受触动。
西西运用了积攒数十年笔力完成的这部小说,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位香港作者笔下的钦天监,还让我们有机会了解一位好的作家,特此推荐。




03

《一把刀,千个字》

王安忆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4月版



推荐人

吴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一把刀,千个字》发表于2020年第5期的《收获》,是《收获》2020年度榜长篇小说榜首。小说虽然从男主角陈诚的视角出发,但故事的核心却是那个未曾有姓名的“她”飞蛾扑火般的献祭之举。在整部小说中,“她”是朦胧模糊却又无处不在的。“她”是陈诚的母亲,也像是小说中所有的女性人物的合体代称。在小说中,王安忆游刃有余地塑造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女性角色:那个为理想而奋斗的烈士母亲,那个深沉果敢的姐姐鸽子,那个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嬢嬢……她们风格各异,面目清晰。
王安忆的句子是用生活的针脚密密织出来的句子。一针一线,字字句句都渗透着她对生活、对人的洞察和理解。在《一把刀,千个字》中,王安忆用严密的文字勾勒出她早已体察入微的生活面貌,用穿越历史的人物填充风云变幻后的灰暗色块。她用跨越时空的不同菜品,串联起生活、血缘、革命与理想。于是,这部用匠心“烹调”出来的作品,也在不断升腾的烟火气中弥漫出生活本身的味道。无论从人物、语言还是小说的意味来看,王安忆都再次证明了她作为当代文坛重要作家的创作实力。




04

《流俗地》

【马来西亚】黎紫书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4月版




推荐人

孙莳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届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流俗地》是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的最新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小城“锡都”,以城中“楼上楼”为圆心,黎紫书以精妙稳健的叙事刻画出此地芸芸众生相。
除显而易见的叙事功力之外,《流俗地》的妙处更在于贡献了古银霞这一特别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她先天失明;另一方面,与日常所见盲者不同,面对这个自降生起就是一片黑暗的世界,银霞有种天赋的洞察力——她不单用感官感受世界,更用直觉领悟世界。小说中,银霞是个电话接线员——这身份似乎有着另外一层寓意:小说叙事跨越时空、错综复杂,正是银霞作为枢纽,以其穿透时光的洞察力,借回忆之丝勾连起整个时代。时间来来往往,银霞是那个被留下的人,也是孕育着恒常的人。也是银霞,使“流俗之地”不俗:在她透着光亮的“心灵目光”下,此地再平凡不过的人事被笼上了一层灵气与玄机。神性居于她自身内部,晦暗浊臭处她用这“目光”织网——人世流转,俗世之灰尘气息自地底升起,而诞生于黑暗中的那张梦网,就成了《流俗地》。





05

《以鸟兽之名》

孙频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4月版


推荐人

曹译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以鸟兽之名》是孙频最新的小说集,其中收录了《以鸟兽之名》、《骑白马者》和《天物墟》三篇中篇小说。三篇小说都围绕阳关山展开,讲述了主人公入山林返自然的种种体验。 难以破解的杀人案、消失不见的躲债人和过世父亲念念不忘的老家分别构成小说的强大叙事动力,推着叙事者“我”不断深入山林。“我”于是垂拱而入自然,一边追索真相,一边直面各式各样的生命肌理——被拐卖的妇女“为了赌气和斗争”,“放弃了说话的权力”;自认存在“不高贵”根子的乡民,打算像个悲剧英雄一样替弟弟赴死;得了癌症的老人孤身一人,守着他珍爱的文物寂静死去。生命的混沌与高贵交杂在一起,逐渐消解了叙事的欲望,还原小说一片清净的世界。在此,苦难并没有消失,只是如自然一般,凝固、恒久,不断唤起我们悲悯的哀情。 在这本小说集中,孙频摒弃激愤或同情,以舒展的笔调、缓慢的节奏展开对被现代社会遗弃的山林的书写。她既写出了这里寥落的悲情,也写出了这里的包容。于前者,孙频坚持了写作的复杂度和现实感,能唤醒人类对苦难的记忆;在后者的维度上,孙频用写作恢复了山林之乐趣,自然之包容,同时召唤中国传统中的隐逸、恋物之风。于是,文学所构建的审美空间伸出双臂,拥抱了辗转于人间的世人。




06

《幻兽之吻》

周晓枫 著

中信出版社

2021年5月版



推荐人

孙莳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届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幻兽之吻》是周晓枫的最新散文集。较之其以往的散文,《幻兽之吻》在密度、深度、篇幅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童话、飞行、梦境——过去散文中已现身过的元素在本书中再次出现,并有了更为深刻的解释;同时,一个新的群体“兽类”登场——从《巨鲸歌唱》到《有如候鸟》,从水中的游鱼、空中的飞鸟到陆地的野兽,《幻兽之吻》是使周晓枫动物题材创作完整的一块拼图。
《幻兽之吻》中动物书写的特殊之处在于,面对动物这一群体,周晓枫既不作为狩猎者抓捕,也不作为驯养者抒情,而更多地作为“半兽人”旁观。——“半兽人”一词来自周晓枫对自身角色认知的提炼,即,对于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她最终的着眼点并不在二者外在特征究竟是人是兽,而更在差异性背后的同一性,即共同存在于二者身上的“人性”和“兽性”。在这一认知的统摄下,周晓枫写美好也写残酷,写纯净也写血污,不仅写为人喜爱的猫咪、土拨鼠,也写令人惧怕的虫、食人鱼和狮虎兽。在《幻兽之吻》中,周晓枫以刻刀般的笔触精准刻下动物群像,在纸面上完成生物链条的建构,又从中抽离、反观自身,完成对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反思。在散文写作的抒情传统之外,周晓枫开辟出了一片智性之地:在她笔下,“每个人,都是不能把自己锯开的潘神”。




07

《少年鼓手》

残雪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6月版


推荐人

王禄可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作为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残雪致力于对个体内在非理性世界进行探索,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少年鼓手》由残雪近期创作的14篇短篇小说汇集而成,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切口探索人的精神世界。
较之以往以呈现精神创伤、死亡欲望、微观权力为重点,在《少年鼓手》中,残雪的写作呈现出新变。正如作品简介中所说,《少年鼓手》“将司空见惯的生活细节,进行夸张和变形,营造出一个超越存在的精神世界”,这是残雪新作的突出特点。在这部作品中,残雪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切肤描绘,以更具力量的语言,试图将人从虚妄、噩梦、荒诞中打捞出来。在自我分裂化身的指引下,故事主人公对陌生“自我”的探寻展现出超越性的精神力量。个体的世俗生活在残雪笔下既日常又荒诞,既具象又富象征性,这一特点在残雪九十年代中期的作品中逐渐萌发,如今在《少年鼓手》中则更为凸显、成熟。
随着作家生活经验的变化,《少年鼓手》中融入了“西双版纳”式的新意象,例如古茶树、花海、白蚁等等。这些意象经过残雪的隐喻编码,穿梭在不同的篇目中,不断重现形成互文。意象与环境的更新为残雪小说带来了新风貌,神秘主义与热带生态融合起来,为文本带来了别样的生命力。残雪的语句短促简洁,语言时而潮热、时而阴冷,有鬼魅的诗意。小说具有强烈的象征感,但有时繁密的隐喻也增加了阅读障碍。




08

《玛格丽特·杜拉斯:

写作的暗房》

黄荭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版



推荐人

赵浩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对于一个传奇人物,人们往往对他生活的细枝末节津津乐道,对于一个传奇女性,诸如杜拉斯,她的爱情生活便自然成为了许多传记尤为关注的内容。但与“把作家还原成普通人”的口号相反,黄荭的这本《写作的暗房》试图重新将杜拉斯摆正在作家的位置上。黄荭深知,关于杜拉斯,“唯一的主题就是写作”,她的异乡人、政治家、风流情人、电影编剧和导演身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写作服务。
因而黄荭摒弃了单一的编年记叙,将杜拉斯生活过的地点、遭遇过的人化作意象与她的小说、戏剧、电影文本相对应:母亲失败的投资之于《抵抗太平洋的堤坝》,印度的疯女人之于《劳尔之劫》《副领事》,情人罗贝尔的集中营遭遇之于《痛苦》……从印度支那到巴黎的一景一物,记忆暗房中的每一张相片都在杜拉斯的文本中重生。更不必说她那位著名的中国情人,经黄荭考证,杜拉斯前后进行了五个版本的写作,是远久的记忆将一个庸俗的金钱故事模糊成了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
黄荭所写的不仅仅是杜拉斯在动荡一生中的爱恨传奇,更是一个朴素的关于写作的故事,讲述杜拉斯如何用文字构筑记忆的堡垒,再将自己也埋藏在虚虚实实的故事中,以抵抗时光洪流残酷的侵蚀。




09

《母熊》

林白 著

诗想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版



推荐人

郑祖龙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


 推荐语 《母熊》呈现着林白近年的诗歌书写的关怀与特质。对物与自然的细察体验,现实感与想象的交织混融,个体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追寻确证,一系列主题与线索贯穿诗集,形成既聚焦现实又不乏诗意的整体风格。在大体以创作时间顺序排列的诗集中,不难发觉诗人形象逐渐清晰地显形:面对激发自身创作的重要命题,如何在不断重复主旨的书写中打磨诗艺、凝炼意象,成为诗人构筑自身语言特质的内核所在。
荷花便是经有意凝聚与提炼的意象之一。在写于疫情爆发初期的《荷花苑》中,诗人通过对武汉荷花苑居所的书写,反思疫情与自身距离远近、个体生活与命运的突变不过发生在一些微末的选择中,于是,“我在认出命运的同时/认出了荷花”,荷花作为凝聚自然、病毒以及命运的意象在诗集中反复出现。《白鹭》组诗在致敬沃尔科特的同时演进着对荷花的思索,“荷花鲜明/在我前额的裂缝中”,“白鹭内部有黑色之花/我乘坐黑色花瓣的边缘”;《世界的孩子》中又写到:“在春天/天蓝得像地球无人居住/这时她望见了荷花”,荷花便由此成为桃花源式幻想空间与现实张力间的载体,与《苹果》《母熊》《甘蔗》等诗篇一同构成林白笔下散逸着神韵的自然形象,诗也由此传递了深入内心与现实思考与表达的能量。




10

《浮木》

杨本芬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7月版


推荐人

田丽媛

武汉大学文艺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浮木》是杨本芬的第二部作品。去年80岁之际,她出版了自传体长篇小说《秋园》,写尽一个普通中国家庭、两代中国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求生。
时隔一年,《浮木》问世。正如本书折页上所言,这是“八旬奶奶”在“讲述《秋园》‘未完待续’的故事”。杨本芬借由“家”、“乡”与“我”三个篇章,弥补了前作中未登场重要人物的遗憾,同时用最大的篇幅记录下乡间小人物的生死遭际。他们平凡如草芥,漂荡如浮木,在时代的滔天大浪里载浮载沉,大都未能善终,潦草收场一生。
作为一名非职业写作者,杨本芬面对笔下的挣扎与苦难时,除了毫无保留的情与真,爱与诚,并无其他技巧。她站定悲辛往事中央,与笔下的乡民并肩而立,与他们的故事贴身而行。拿起笔的那一刻,她是见证者,更是承受者。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在字里行间,窥见上个世纪血淋淋的粗粝的真实,也窥见生命如何凭借坚韧捻成一簇火苗,从时代缝隙中闪出微弱但夺目异常的光。
晚年的杨本芬反反复复地写。她在油盐酱醋的生活中写,她在浮浮沉沉的命运中写。她就这样写了很多年,也重写了很多年。
翻开这本集子,你会发现,它比想象中更小,但比想象中更沉。




11

《七粒扣》

乔叶 著

译林出版社

2021年8月版



推荐人

张天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


 推荐语  “七粒扣”本是一味中草药,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之功效;也是民间制衣常采用的式样,七粒纽扣代表北斗七星,为游子指明回家的方向。乔叶的近作《七粒扣》兼有这两种意味。书中的七个故事既涉及女性作为母亲、女儿、妻子的家庭生活与隐秘情感,也将她们放置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观照和理解女性成长过程中的经验与困惑。 在乔叶笔下,温情是一种力量。给母亲洗澡、与儿子合影、同陌生夫妇在卧铺闲聊……作者捕捉到这些我们在生活中习焉不察的细小缝隙,并用散文化的语句将其缝补起来,使之成为最触动我们心头的那一粒粒扣,并以温润情谊化解心结。在这温情中,有人性之复杂、命运之残酷,亦有作者对于世事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揭示真相时一针见血的犀利。“爱情,就是个锦上添花的事。我自己是锦,爱情是花。很多女人把这个事搞错了,以为男人是锦,自己是花。结果抽走了锦,花就成了流水落花,这是不行的。”书中的非虚构作品《小瓷谈往录》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清醒、独立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在小瓷轻松幽默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爱的力量与强大的主体性在女性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人生如逆旅,《七粒扣》便是我们生命旅程中的盈盈烛火,温暖心灵,也照见真实的自己。




12

《刹那》

何向阳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8月版 



推荐人

马思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


 推荐语 《刹那》是何向阳继《青衿》《锦瑟》之后的第三部诗集,收录108首短诗和35幅摄影作品,记录了诗人在短短几月间经历母亲离世、父亲与自己双双遭遇病痛的艰难晦暗时光。诗集延续着何向阳近些年诗作的时间与存在之思,携着身体的病痛记忆踏上诗歌形式的冒险。
短诗是《刹那》中作品的呈现形式,大部分诗作只有两三行,短促简约,极具爆裂感和冲击力,情感的奔涌迅速收束归于沉默,在竭力呐喊与顿然失语间潜藏着巨大张力。不少诗歌截取与死亡擦肩的“刹那”,生发对死亡的想象,诗人以出离本体的魂灵视角凝视自我,“我看见我……”不仅是对自我的审视,还强调对本体“我”的确认,尽现特殊生命体验中心绪的复杂与挣扎。诗集中的摄影作品与诗歌互文。大多数作品以水为媒,构图中注重光影和线条的融合,偏爱交错的、破碎的、弯曲的、斑驳的纹路——这是诗人的心灵镜像,她执着捕捉楼宇的水中倒影,在抽象的、变形的图景中拟想死神的世界。短促的诗行和轻灵的水纹承载着凝重的生命记忆,何向阳一直勇敢地跋涉在美学探索途中。




13

《天台上的父亲》

邵丽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9月版



推荐人

杨毅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


 推荐语 《天台上的父亲》收录了作家邵丽近几年创作的十部中短篇小说。邵丽的小说创作从此前关注城乡问题转向更具历史深度的家庭题材,挖掘出尘封已久的“父亲”“母亲”,并以此刻为坐标勾连起家庭往事,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立起密不透风的联系,将他们的人生命运置于历史洪流中加以展现。小说在叙事中不断闪回进而拼凑出他们被历史搁浅的形象。
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邵丽完成的不仅是人在时间河流中的涌动与销蚀,也包括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的人们如何在历史的幽禁中找到心灵的自我。邵丽对于历史的书写显然不是为了直面历史的苦难,而是要通过家族几代人的历史变迁深入到人的命运、情感和现实处境之中。无论是被权力异化的干部,还是与时代龃龉的父亲,还有那位在风中起舞的母亲,他们的命运从来都不是任由自己掌控,而更多地被外在裹挟。他们都是时代剩余的个人,但在作家有意为之的悬置与去功用化中,从日常的理性中抽身出来,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尽管与所处的时代难以协调和和解,却也将无法融合的时代精神保留了下来。




14

《潮汐图》

林棹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1月版

(提前上市)



推荐人

程舒颖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潮汐图》是林棹继《流溪》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小说一开头,在作者“母亲”的注视下,一只自名为“虚构之物”的雌性巨蛙诞生。随后,在充满南中国地域风情的文字河流中,她漫游广州、澳门、欧洲,历史与虚构相互掩映,鲜活的人物伴随着她行走于时间,让她完成这趟被赋予生命的奇幻之旅。
在《潮汐图》中,林棹构建了属于自己的语法。在粤英词典《通商字汇》的启示下,结合多种资料与珠江流域的方言经验,一座独属于南中国的巴别塔华丽地矗立,形成作品的骨架,让读者流连其间。虽时有隔膜之感,但通篇流畅、洋洋洒洒、毫不泄力的写法,总能让读者一次又一次地被说服、被汹涌的语势所牵引。
在语言的辅助下,《潮汐图》也流露着出独特的精神气质。万物有灵,不仅是虚构的巨蛙,乃至风、海皮、船、小沙咀等,都有自己的生命,呈现出去人类中心的取向。但是,小说中陪伴过巨蛙的各色人物,如港口的契家姐、博物学家H、画师冯喜等,都在与巨蛙的互动中完成了自己的命运,他们的生动立体似乎也使巨蛙越来越具备人情。此外,《潮汐图》还继承了一些传统小说的写法,加之以民俗、地理与历史的丰富知识,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们也同巨蛙一样,被“虚构”带领,却能感受到脚下的真切,随即踏上了琳琅满目的旅程。



○国外翻译好书



01

《随遇而安》

【美】安妮·普鲁 著

裘因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11月版


推荐人

马亿

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合举办文学创作硕士班在读 


 推荐语 《随遇而安》是安妮·普鲁继《断背山》和《恶土》之后,“怀俄明故事”的第三部。翻译家裘因以精妙译笔再现了安妮·普鲁所描绘的怀俄明地区为生存而努力的“普通人”的生活。 在怀俄明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们和狼群、奶牛、野马、风沙一起,过着原始而简单的生活,他们沉默而孤独,把自身当做庞大自然链条中的一个小环节,但是无形之中,无可阻挡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在侵蚀着他们原本的生活。丈夫背井离乡独留怀孕的妻子,在他被解雇返乡途中又被困暴风雪,最后与护送他的工友一起冻死在路边的小木屋。他至死都不知道,年轻的妻子已经同还没脱离胎衣的婴儿一起死去。 除了纯粹的现实背景之外,安妮·普鲁还借助传说神话,将地狱之主魔王作为故事主角。魔王试图将地狱进行改造,打造了一个他心目中完美的领地。地狱里住满了烟草说客、公司高管、电影制片商、婚姻骗子、吸毒者、牧场主,还有税务局的工作人员,魔王改造的目的就是要让地狱里的人更痛苦。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却折射出现代工业发展中某种残忍的“真相”。 庞大的自然与易碎的人,奔涌的时代与站在原地的人生,安妮·普鲁用文字揭示了生活在这片荒凉土地上人们的种种命运。




02

《糜骨之壤》

【波】奥尔加·

托卡尔丘克 著

何娟 孙伟峰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1月版



推荐人

易彦妮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


 推荐语 在这本书中,托卡尔丘克以幽居波兰边境小镇的年迈妇女雅尼娜第一人称视角,藉由威廉·布莱克的诗句、精微奥秘的占星术与万物有灵论等充斥着神秘色彩的阐释视野,戳穿了令人毛骨悚然的连环死亡案件的真相——这是一次来自长期遭受人类虐杀的动物群体的蓄意复仇。 在年迈妇女颤巍而激愤的叙事腔调中,广袤浩渺的边境风光、被粗暴枪杀的爱犬“小姑娘们”的幻影、黯然凝视的亡人幽灵以死生混沌的状态不断闪现。译者敏锐地捕捉到了托卡尔丘克的个人风格:“精深的写实与瞬间的虚幻”。舒缓而安详的叙述,直指这起诡异的连环死亡事件背后无法形诸语言的“褶皱之处”——普瓦斯科维什小镇性别对立的表象,实则影射着事关人类生态道德谱系的正义之争。 这是一场毫无话语权的年迈女性与长期遭受暴力屠戮的动物群体在秘密守望中的“共谋”。面对冠冕堂皇的现实,为终结“一切都围绕人转”的道德陷落困境,这位看似“疯癫”的老妇人试图在沉默地凝视和行动中重铸一种关于公正、道德、平等的全新生态伦理。由此,这本披着悬疑外衣的小说实则书写、践行了激进却葆有温情的生态女性主义。




03

《成为波伏娃》

【英】凯特·

柯克帕特里克 著

刘海平 译

中信出版社

2021年3月版




推荐人

霍安琪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成为波伏瓦》是由英国学者凯特·柯克帕特里克所作的一部波伏瓦传记,并由译者刘海平翻译成中文。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这是波伏瓦最为著名的一句宣言。而她的一生也正是这句宣言的最佳注解。从端方淑女到离经叛道,从虔诚信教到无神论者,从《第二性》中所言的“避免落入‘女权主义’陷阱”到晚年坚定地宣称“我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凯特·柯克帕特里克诠释波伏瓦的方式,就是通过详尽的史料复原“波伏瓦不是天生就是波伏瓦,而是后天形成的”这个过程。所以在《成为波伏瓦》中,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流动的、变化的波伏瓦。我们既能看到一个女性是如何逐渐攀爬至人类智识的金字塔上端,也能看到她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究竟要保持多少自我,放弃多少自我?”的纠结。在这个过程中,波伏瓦被得以还原为波伏瓦自己,而不是萨特的附庸,也不仅仅是一段绯闻情史的女主角。 无论是波伏瓦本身的人生经历,还是凯特·柯克帕特里克去还原波伏瓦的视角与方式,都能给予每一位女性读者以深远的启发。女人们从中得以看见自身,是如何走到此处,此后又将该往哪里去。




04

《清洁女工手册》

【美】露西亚·伯林 著

王爱燕 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8月版



推荐人

周燕琪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清洁女工手册》是美国作家露西亚·伯林的短篇小说集。露西亚·伯林一生因家庭变动而往来于美国、智利与墨西哥的各个城市,做过清洁女工、急诊室护士、病房管理员、监狱写作教师各种职业,有过三段婚姻,抚养四个儿子,曾酗酒成瘾,最终戒酒。
她所讲述的故事似乎都直接来源于她戏剧化十足的生活。从不同的短篇中,我们不断地见到她罹患癌症去世的妹妹萨丽、嗜酒的外公、古怪的妈妈、一度相爱的潜水员塞萨尔,看到她一次次走过孤僻的少女时期、在爱情中喜悦或痛苦、酗酒、戒酒与戒断反应时的震颤性谵妄。于是她所有的短篇故事形成互文的回响。你能够在她不动声色,带有一点自嘲、讽刺的幽默语言中,不断触摸到她面对生活残酷时的毫不畏惧,以及深处对人性弱点的温柔同情。
但故事的魅力不只因为“真实”。故事妥帖的可触摸感来源于露西亚巧妙的叙述技巧。她的语言由来自不同角色的声音与碎片化的思绪组合,形成回旋的重奏。跳跃而富有魅力的语言,轻巧地穿梭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话题、不同的角色视角之间,模糊了事实与幻想、叙述与描写,仿佛游戏。有时你被卷入她流畅的叙述节奏中,有时你被她变换的时序捉弄,接着回神,露出会心的微笑。



05

《金钱的社会意义:私房钱、工资、救济金等货币》

【美】维维安娜·泽利泽 著

姚泽麟等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8月版



推荐人

谭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


 推荐语 《金钱的社会意义》是美国著名经济社会学家维维安娜·泽利泽的代表作,最早出版于1994年,这是在2017年修订版的基础之上,首次被翻译到大陆。 以齐美尔为代表的社会学家一般认为,货币是完全可以相互交换的,并且随着市场化的加剧,当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计算和买卖,工具理性将取代价值理性。在书中,她将齐美尔的《货币哲学》视为对话对象,创造性地提出了“多元货币”这一概念。从货币使用者而非制造者的角度来看,金钱是不可任意交换的,不同的金钱负载了不同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和孩子自己赚来的工资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截然不同的位置和价值。更进一步,作者指出金钱具有“标记”作用,人们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标记金钱的来源和用途,如塞进圣诞袜里作为礼物,将赔偿金捐赠以仪式化。这驳斥了金钱只是单向度地腐蚀社会关系,实际上人们是在将金钱编织进家庭、友谊、商业等社会关系和权力互动中。 由此,本书也就不仅是在对1870年代至1930年代美国社会变迁中的家庭金钱、礼金、慈善金等进行具体的历史探讨,它预见了“我们会持续为我们的多元货币创造新的名字、界定新的用法和指定不同的使用者”,对于今天来讲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06

《自转时公转的都小姐》

【日】山本文绪 著

汪诗琪 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1年10月版



推荐人

余梁映雪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自转时公转的都小姐》是直木奖得主山本文绪暌违七年全新代表作。32岁的都小姐为了照顾患有更年期疾病的母亲回到家乡,与父母同居的生活让她感到压抑,职场中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她想逃避,恋爱对象不能给她稳定的未来……都小姐仿佛地球,明明自身已经倾斜了,却还要高速地自转与公转,她觉得自己快崩溃了。 这本书不仅写了都市女性的生存境遇,它更提出了一系列人生问题。婚姻的底色是怎样的?如何才能度过幸福人生?以什么标准评判另一半?如何面对父母的老去?小都和朋友们关于伴侣条件的激烈讨论,桃枝看到老去的丈夫时对自己婚姻的默想,小都和贯一彼此迁就又有摩擦的婚后生活,小绿对于母亲和任叔叔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虑……这些真实与想象、复杂与纯粹、喧哗与平淡,涂抹出生活丰富的层次。在变幻不定的人生光景中,人人都想抓住完满而确定的幸福。“若是太纠结于幸福,稍有些不如意就会无法忍受了。有那么点不如意也挺好的,毕竟人生不会事事顺心的。”在平凡之路上前进的小都的身影,正是我们这些“同路人”的生活镜像。



○特别推荐
《2021年中国女性文学选》 张莉   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版
 点击图片 购买本书 

本书为《2019年中国女性文学选》和《2020年中国女性文学选》的延续,是由著名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主持编选的一部短篇小说选。本书延续以爱、秘密、远方为辑,收录2021年度二十位不同代际的中国女性写作者的作品,寻找和标记当代女性文学的路标。
这些来自女性的凝视和书写,最终汇成这个时代独属于女性的声音和文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女性文学的精神风貌、文学气质的变化,堪称中国女性生存样态的年度纪录。



《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 张莉   著
花城出版社2022年3月版
 点击图片 购买本书 

本书由“自我、困境、关系”三个与女性切身相关的维度入手,从鲁迅、丁玲、萧红、张爱玲、张洁、冯骥才、铁凝、王安忆、苏童、毕飞宇、迟子建、东西等多位名家作品里挑选出二十多个典型的文学形象,映照当今社会现实中的女性生存。
怎样做才是真正尊重女性?谁来定义女性美?何为女人的体面?怎样理解女性情谊和互相嫉妒?金钱能否真正衡量爱情?离婚就是被抛弃吗?母亲是否也会被孩子的期待绑架?……以文学为镜,可以跨越性别,连接历史,解释当下,今日女性的困惑可以在此书找到答案。



▽点击下方链接 查看往期书单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 | 2021年春季书单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2021年夏季书单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2021年秋季书单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2021年冬季书单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2021年年度书单



■ ■ ■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最受研究生欢迎十佳教师,“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主办人。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小说风景》《持微火者》等。主编《中国女性文学作品年选》《新女性写作专辑:美发生着变化》《我认出了风暴》等。曾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茅盾文学奖评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