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最值得关注的国际十大思潮(上)

点击关注☞ 人民论坛网 2019-06-11


思响哥荐

2018年,多元思潮综合体“特朗普主义”强势来袭,震荡着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对全球化发展造成负面干扰。在这种情况下,了解2018年国际思潮的新表现、新动向、新趋势尤其必要,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以应对国际思潮对全球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历时两月评选出2018国际十大思潮,今天,思响哥推出最值得关注的国际十大思潮上篇,以飨读者。随后会推出下篇,敬请期待!


1 贸易保护主义          



2018年,逆全球化思潮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抬头,多国纷纷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高筑保护主义围墙。


特朗普政府绕开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根据美国的单方面判断挑起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出台具有浓厚霸权主义色彩的措施,损害诸多国家利益。伤及国家不仅有中国,也有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包括美国的传统盟国。


事实上,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是近两年才有的事情。2009—2017年,美国政府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1378项,高居世界榜首。2018年1—7月底,美国出台的保护主义措施占全球比重达到33%。美国政府一意孤行,逆全球化而动,严重干扰了全球化中世界经贸的有序发展。


首先,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本国权益至上。美国所谓对国家安全的维护都是基于美国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判断,体现的是本国权益至上原则。只要美国认为有必要,可以不遵守国际法和国际规则,更不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可,随时可以在自己选定的时间、以自己选定的方式,对自己认定的对手或潜在威胁采取单方面行动,以多样化手段实施打击。


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扰乱全球贸易秩序。特朗普政府没有带头遵守多边贸易规则,非法使用惩罚性高关税对待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频繁挑起国际贸易争端,违反公平竞争原则,与世界贸易组织倡导的开放、公平的自由贸易目标是相违背的,严重扰乱全球贸易秩序。


逆全球化而动的贸易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当前,各国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之中。美国政府单方面挑起贸易战,逆全球化潮流而动,不仅损害他国利益,自己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国家之间的关系靠双边、多边的维护,才能越走越近。国家间遇有分歧和利益之争时,可以通过善意沟通、积极谈判加以解决,而不是靠强权、大棒。霸权主义行为看似一时管用,但只能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无论中美关系,还是美欧、美加墨等关系,都是如此。美国作为世界一等强国,更应自我反省,不应自恃强大,唯我独尊。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卫灵


全文请点击:全球自由贸易遭遇强劲“逆风”


民粹主义 


2018年国外民粹主义思潮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民粹主义政党和领导人在一些国家掌权后开始落实其政策主张,引发紧张局势二是民粹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散,延续其前两年的上升势头,在并未丢失政权的同时,赢得了更多国家选举的胜利。不仅在欧洲政坛波涛诡谲,掀起层层巨浪,还溢出西方世界,渗透进发展中国家。三是民粹主义政治力量相互之间出现联合与合作趋势,跨国层面上的民粹主义力量也在相互呼应。


总体来看,民粹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一种“现象型”思潮,它已经超越社会民主主义,变身为影响冷战后整个发达世界流行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最大竞争对手。


民粹主义是一种不宽容、反自由、相当狭隘的思想,它往往是情绪宣泄的产物,会毒化社会气氛,增加社会的紧张感,时常沦为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拿来牟利的工具;当它上升为政府的实际政策时,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它仇视和限制社会精英的政策,会严重伤害社会精英阶层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迫使大量精英外流,使社会缺乏经济活力;


民粹主义政党执政后,为了在短期内实现经济增长的效果,会采取过多的短期经济行为,如增发货币、滥用财政资源等,这会损害国家的长期经济利益


此外,民粹主义偏狭的排外政策,通常会导致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某种恶化,进而阻碍包括其自身国内经济的发展,在今天这样的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均已深嵌全球产业链,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相互依赖局面之下,这无异于是在开历史倒车。


民粹主义不等于法西斯主义,但很可能变为法西斯的一种前兆,它在全球的蔓延给世界的安全和稳定敲响了警钟。世人应当谨记历史的教训,以开放的胸襟、包容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意识维护来之不易的全球治理格局,不能片面地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之上,不能犯“红眼病”,空穴来风指摘别国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偷窃”技术,“盗用”自己的“善意”,不能狭隘和粗鲁地以本国利益优先为名在世界各地制造事端,不能渲染和传播本民族或是某种肤色至上等民族主义或种族主义价值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晨


全文请点击:《民粹主义延续上升势头》


单边主义 




当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超级大国后,单边主义行为就成为美国寻求和维护霸权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对外政策的显著特色。


“美国例外”论是美国单边主义思维定式的重要思想基础。精英阶层不仅认为美国与其他国家不同,而且认为美国要比其他国家更完美。美国版图的不断扩张和实力的日益强大,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优越感。这种自我优越感使美国并不太在意其他国家的想法,而是自行其是地用之包装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


以实力作为后盾的霸权主义心态,是美国单边主义思想和行为的基石。相对而言,大国更倾向于单边主义,而多边合作则对弱国更有吸引力。基于强大的实力基础,本身就颇具自我优越感的美国也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力量来维护其“领导地位”,其对外政策中的单边主义倾向也就更为明显。


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美国对外政策单边主义倾向的加剧,影响了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


自2017年上台执政以来,特朗普就秉承“美国优先”的外交理念,将单边主义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在2018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三个典型表现


政治上,美国消极对待多边合作,不愿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单边主义色彩浓厚。美国先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全球移民协议》。2018年9月底,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进行演讲,大谈“美国优先”,为单边主义政策进行辩护。


经济上,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有意通过“以退为进”的方式来重塑国际经济秩序,打造新的生产和消费链,让投资和生产回归美国,以实现再工业化。


军事上,大幅增加军费开支,提升国防力量,以实力求和平。在特朗普政府的推动下,《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将美国的国防开支增至7160亿美元。特朗普政府还将对美国的核武库进行重大升级,积极组建太空军,并主张提升网络攻击能力。


以单边主义对抗全球化浪潮,抛弃国际合作,只尊崇某个国家的利益,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由于超级大国独有的影响力,美国单边主义行为势必会冲击现有的国际秩序


第一,单边主义逆历史潮流而动,使霸权主义抬头,恃强凌弱,无助于国际合作,甚至会妨害全球治理进程,以致于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比如气候变暖、贸易争端、伊核协议、难民危机、朝核困境、巴以问题等,甚至会造成国际局势动荡。


第二,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使得国际经济秩序受到冲击。可以说,如果处理不当,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单边主义行为将会造成世界经济的衰退。


第三,美国单方面大幅提高国防开支,追求自身的绝对安全,加剧全球的军备竞赛,打破全球战略平衡。


第四,国际力量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增加了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行为,势必会影响美国与中俄印等其他大国的关系。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再次隐隐出现,势必会推动各种国际力量的日益分化以及重新组合,大国关系将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容易导致相互间的战略互信缺失,对于处理双边、地区乃至全球问题都有重要影响。同时,使其与盟友之间的矛盾与分歧不断加深。


面对单边主义这个国际性难题,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并不冲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是非零和和共赢的。中国应坚持多边主义,一方面,应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他国合作,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赢。另一方面,应坚持在联合国框架下与他国协商解决全球性问题,抵制单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袁征


全文请点击:美国单边主义行为冲击国际秩序》


排外主义 



排外主义,通常被简单地理解为对一切外域的人员或文化进行排斥,并拒绝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在西方尤其是欧洲,排外主义更多地体现为:因认知偏见,对本国、本民族或本地区未有的事物所产生的排斥思想或行为。2018年欧洲的排外主义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政治上,排外主义的主要表现是极右翼民族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这些政党在选举中突出呼应高涨的种族主义、排外主义情绪,并使种族主义、排外主义成为重点话题。从主张脱欧的英国独立党,到反移民、反欧盟的老牌政党法国国民阵线以及最新的民粹主义政党意大利“五星运动”等,都是如此。而当前民粹主义政党再次入阁乃至主导政府并没有引起媒体与社会的震动。这表明,在当今排外思潮泛滥的欧洲,社会与民众已经在心理上接受或默认这一现实。


经济上,排外主义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一些欧洲国家为保护本国经济,采取提高关税等一系列限制手段,缓阻外部商品对本国市场的冲击。欧盟在重要经济领域,强化国家控制,力阻关键领域被外部企业并购。还有一些西欧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劳动力市场,对其他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进行限制。


在社会上,排外主义表现为民众强烈的排外情绪


欧洲的排外主义思潮,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与社会因素,不仅涉及制度设计,还包括历史文化传统。


首先,西方现有的政治框架设计缺乏应对难民危机和民粹主义的有效措施。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无论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一些西方政客都把责任归结到外国人头上,在强调本民族的主体性时,表现出排外主义现象。其次,在面对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等社会问题时,欧洲各国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再次,欧洲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白人至上主义,以及对外来移民的整体性歧视,是排外主义思潮形成的深层次社会根源。


实际上,无论是从担忧自身安全的角度,还是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反难民的排外运动都不是解决当前欧洲问题的良方。欧洲国家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和难民危机后,希望求助于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但排外主义与民粹主义并无益于提高生活水平,也无益于消除政治不满。历史反复证明,这些做法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可以说,2018年的排外主义思潮,折射出的是欧洲人的集体焦虑。在选举政治的背景下,排外情绪不仅将反全球化和反多边主义的民族主义者、民粹主义者送上领导者的地位,也使得欧洲的未来更趋保守。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史志钦


全文请点击:《排外主义折射欧洲人的集体焦虑》


极端主义 


图为2018年12月10日,伊拉克民众在欢庆打击“伊斯兰国”胜利一周年


达伊什恐怖组织的主力在2017年被消灭之后,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在2018年总体上呈现减弱甚至衰微的趋向,但与此同时,达伊什组织的残余势力也在向非洲和欧洲等世界其他地区转移,扩散趋势有增无减。极端主义也呈现出从“求权”到“求财”的新动向。例如,也门胡塞武装集团被爆出利用极端暴力手段进行敛财,即通过绑架换取赎金。


国际上特别是西方的媒体一向把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根源归结于伊斯兰教,媒体大肆报道极端主义与伊斯兰教的关系,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似乎凡是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都出自穆斯林之手。但实际上,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的阿拉伯各国人民才是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最大受害者。阿拉伯各国政府和社会正在越来越积极地反对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不仅在思想上拒斥极端主义,而且在行动上不遗余力地打击恐怖主义


就极端主义而言,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各方要为努力肃清极端主义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教授林丰民
全文请点击:《2018极端主义的式微与扩散》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1月上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



往期回顾


习近平这句分量颇重的话,有何深意?
选人用人如何让“干部服气”?
基层“权小、责大、事多”的困局,怎么破?






是时候给我好看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