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品故事 | 从格列柯到蔡国强——克里特岛神话的延续

王姝 99艺术网 2022-09-20




从2017年西班牙国立普拉多美术馆举办个展——“蔡国强在普拉多:绘画的精神”,到2009年带着女儿一路追寻格列柯的足迹,蔡国强与格列柯的艺术对话其实从更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一位是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一位是极具超前观念的天才画家,在精神的世界中,呈现了一段历史的轮回。




01


 火药炸出了两位艺术家的隔世对话





西班牙万国大厅曾挂着菲利普四世委托维拉斯贵支等当时最伟大画家创作的作品,我在这里创作火药画,不是简单因地制宜,还是因文化制宜……我想像,在这里作画,黄昏的光线洒进来,是否会有大师的魂灵跑出,与我一起创作。


——蔡国强


西班牙国立普拉多美术馆被公认拥有世界最伟大绘画收藏机构之一,同时也是收藏西班牙绘画及雕塑作品最全面、最权威的美术馆,尤其以对提香、博斯、鲁本斯、格列柯、委拉斯贵支和戈雅的精品收藏著称。


2017年10月,在这里,蔡国强举办了个展——“蔡国强在普拉多:绘画的精神”。


现场爆破火药创作在当时的西班牙引发了很大的轰动,开幕当天,近300位来自西班牙和其他国家的艺术界、政商等各界名流出席。


万国大厅,所有人都在翘首期待。点火后,导火线燃烧的几秒间,时间放佛定格了一般。突然,震耳欲聋的爆炸过后,作品在缭绕硝烟里渐渐显露,激起满场惊叹。



蔡国强在万国大厅爆破火药现场作画



这次展览包含了四个空间的主题和作品,作为展览的开端,第一个空间“起”的关键词是“格列柯”。


在《昼夜托雷多》中,蔡国强爆破出他2017年初重访托雷多看到的画面——从黎明、黄昏到夜晚,从城镇、教堂到峡谷的托雷多。这里是格列柯度过后半生并离开人世的地方。


“好像格列柯般的能量,时光交错。”蔡国强说。



蔡国强 《昼夜托雷多》



《画格列柯“使徒”系列之八、九、六、三、十、七》中的每个使徒,是由平放的两块画布,一上一下压住之间的火药,爆破后形成的一实一虚两件画作而构成。这种介乎抽象与写实之间的表现,与格列柯的浪漫主义情怀在时空中产生了对话。



蔡国强《画格列柯“使徒”系列 之八、九、六、三、十、七》



蔡国强与格列柯的故事其实还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前,2009年,他带着女儿从格列柯的出生地到离世地,一路追寻格列柯的足迹。


格列柯从希腊的岛出发,到威尼斯,到马德里,到托雷多,一条条路就像我从泉州到上海,从东京到纽约,生活像一场漫长的旅行。


——蔡国强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撞破了欧洲的东大门,辉煌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随之覆灭。然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还有一座希腊岛屿没有失守,那就是爱琴文明的发源地克里特岛。


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岛屿上,艺术家们延续着这里的艺术创造精神。他们组建画会,开始尝试摆脱拜占庭艺术的僵硬束缚,这就是神秘的“克里特画派”,后人将他们的作品称为“后拜占庭艺术”。



格列柯《托雷多风景》,1608年,121×109cm



然而,他们知道,威尼斯共和国的守护只是一时的,最终也无法抵挡住土耳其人的进击,想要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求索,只能选择离开。


1567年,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也跟很多艺术家一样,登上了离开这里的船。从此,再没有多米尼克斯·希奥托科普罗斯,而是埃尔·格列柯。





“埃尔·格列柯”在西班牙文中意为“希腊人”。


这个“带根的流浪人,精神世界的漂泊者”即便是在美术史上标注为西班牙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而他的名字却时刻提醒着世人,也许还有他自己——他只是一个从克里特岛出发,不断在艺术上追求理想的希腊人。


文艺复兴时代,当大家都在讲科学、理想的时候,无论是在威尼斯,还是在马德里,抑或是在托雷多,格列柯的作品中依然保留着感性和情感,这既是格列柯的浪漫主义艺术观使然,又是扎根在他生命里的文化根源所赋予的。




02


 格列柯与《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





约翰如同着了魔一般高举双手,仰望天空。

几位赤身裸体的殉道者从天使手中接过象征救赎的白衣,并大声呼喊着祈求上帝惩罚地上那些有罪之人。

乌云在狂风里剧烈地翻滚着,压迫着地上的人们。

末日的号角即将吹向,最后的审判即将到来。



格列柯《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约公元1608-1614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英文名:The Vision of Saint John)是格列柯晚期的一件代表作,它描绘了《圣经启示录》第六章中的一个场景:在时间结束时打开第五个封印,并将白色长袍分发给“为上帝的工作和为他们所生的见证而被杀的人”。(引自: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官网)


1908年以前,这件作品原名为《世俗的爱》,但随后由科西奥提议更名为《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并沿用至今。画作现藏于美国纽约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614年,当73岁的格列柯还在为塔韦拉医院制作祭坛画而拼命时,他也许感到了自己病势沉重、时日无多。于是,在最后的时光里,他创作了这件极具神秘色彩的《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


这时,他的心情更加激动不安,性格变得越来越古怪、孤僻、狂放和易怒。而这种激动不安的精神状态也通过他的画面反映了出来。可以看到,与他早期的绘画相比,这件作品上的人物和风景更加扭曲、不安并充满悲怆感。



《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局部



在这件充满魔幻特点的作品中,格列柯冲破了所有的绘画标准,违反了一切线条与色彩的原理。


这里有着格列柯作为艺术家一生对于绘画的理解;也有着作为一个身在西班牙的希腊人,在最后的时光里闪耀的生命之光。


《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是格列柯未完成的遗作之一,也因此被赋予了很多神秘的色彩。



格列柯,《拉奥孔》,1610 年,142 × 193cm



时光流转,200多年以后的一天,一位艺术家在看到《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时大受启发,他的名字叫做毕加索。


艺术史学家罗恩·约翰逊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格列柯的《揭开启示录的第五封印》与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这两幅风格相似的作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1907



毕加索自己也证实了这些影响,正如他在1907年解释的那样:“无论如何,只有处决才是重要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说立体主义起源于西班牙是正确的,我发明了立体主义。我们必须寻找西班牙对塞尚的影响。事情本身就需要它,威尼斯画家埃尔·格列柯对他的影响。但他的结构是立体主义的。”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购藏咨询/商务合作

99yangkai@163.com


往期精彩
  1. 99展览说 | 苦涩之后,春色将至

  2. 后疫情时代,画廊要如何调整才能得以生存?

  3. 拍品故事|毛旭辉:“生命之流”与“窗外的风景”

  4. 周褐褐个展“纯纯各归” | 充满想象但保持敬畏

  5. “2021艺术北京”中国本土艺博会将何去何从?

  6. 重庆当代美术馆三展同开,让历史、现在、未来“一键三连”

  7. 【专访】“只要有具体,就会有边界”——沈勤与他的“出世”之态

  8. 董梦阳:在艺术中发现“身边的美好”

  9. 银川当代美术馆双展同开,看当代艺术的两个切片

  10. 何多苓:画笔写诗四十年

  11. 在四川博物院看川美奠基人吕林的艺术人生

  12. 格哈德·里希特 | 让绘画和音乐相遇

  13. 从周春芽到奈良美智,十竹斋的“当代&潮流”版块里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14. 袁运生:40年后,“魂兮归来”

  15. 方力钧:只有自己脚下的土地,才能长出健硕的庄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