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论走出多远,最后还是回到家庭 | 米亚的家庭回忆写作课

2017-06-08 米亚 中国三明治


 

文 | 米亚


窗外快速闪过深绿的麦田,浅绿的草地,以及砖红色屋顶的民居。谷歌地图上蓝色的光点,提示我正急速向德国边境驶去。一路向东,再走三百来公里,就会抵达布拉格。波西米亚,伏尔塔瓦河,卡夫卡。这些词跳动着变成意象,预示着又一个新世界。我早习惯这样了,在一个个新世界间跳转,融入。跋山涉水,大步向前。


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国王大道


手机突然震动:“是不是外出了?给你打电话没通。在外多保重,注意安全。”


是我姑姑。一条看似平白无奇的微信,突然把我拉回了云贵高原阳光暴烈、空气却异常清冽的六月。甚至,那种夏天独有的味道,也涌到了鼻尖。简而言之,我的家。


花溪河的水流与水草夹缠出鲜猛的只属于这条河的气息,小贩兜售的烤豆干、丝娃娃在舌头上留下鲜香劲辣的味道。河岸上,刚从河里游起来的人甩动湿哒哒的身体,踏过石板时留下一串串脚印。西南官话吆喝出绵长的余韵。


这些声色气息——本能一般刻在我的记忆和身体里。在高速奔驰的异国火车上,在恐怖袭击、右翼抬头、AlphaGo这些决定世界走向的“大事”之间,我突然有了安全感。不再担心前路未卜,也不期冀任何结果。这种松弛与安全感不来自于现实,而来自于记忆,却比现实更具温度,更牢靠。因为可随机倒带,快进,循环播放,而我是永恒的主体。


这不是第一次,“家”这个词成为一个密码,一个暗号,让我像爱丽丝一样遁入某个安全的堡垒,远离世界的凶险与鼓噪。


再怎么样,都是能回家的吧。


即便“家”的意思在变化,但有什么又是不变的呢。


家,终究是家。


于是,我再一次认真地想——为什么我要去做一个以“家庭”为主题的写作工作坊,以及,我要怎么才能做好它。


2016年10月,我在“中国三明治”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童年写作课”。与三十多位学员一起,重新推开童年之门,回忆我们在小时候所经历的创伤、不公、羞耻与渴望,共同面对与父母、与他人、与自己身体的关系。每次课程后,大家都会提交一篇与童年有关的文章。在互相鼓励的氛围中,不少人写出了动人的故事。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上一期童年写作课程的作业回顾:《他们用文字重新推开童年之门,有遗憾,也有自我和解》


点击图片,阅读米亚童年写作课程回顾


不少文章在回忆带有痛楚的经历时,在对自我与他人、与世界的和解中实现了对儿时伤痛记忆的净化。让每一个读者为之动容,也感受到背后的悲悯、宽恕与爱。更大的惊喜是——在课程开始之前我曾想过,要跟这三十多个朋友一起重归童年。因为只有回到最初的我们,才能更好地讲述现在、未来与他人。而他们中有不少人也做到了。


这是一次难忘的工作坊,跟以往我参与的那些写作项目都不同。每一次课的准备基于专业的写作内容和技巧,但参与过程,更多的是对生命本身的重新审视——尊重那个与生俱来的“我”,去认识他(她)、亲近他、讲述他,去修筑出与自我的深层关联,我们才能无惧地去讲述,去讲述自我,去讲述故事,去讲述世界。


所以每一次,都有一种“围炉夜话”的气氛。我们讲张爱玲与萧红的童年如何决定她们的命运和写作;讲李安的“家庭三部曲”里,中国人家庭内部的悲欣交集;也讲《小王子》为何是献给那些“还记得自己曾是个孩子的大人”的读者;一起走进汪曾祺的花园、伊丽莎白·毕肖普的乡下老家、大卫·华莱士的生日派对、安徒生和小意达的花儿不破灭的世界。


就像安迪·沃霍尔说的,“多一个人可以做伴,两个人可以成团,三个人就可以开派对了”。写作,这件或多或少显得孤独的事,当三十多个人一起做时,变得不同了。


虽说主题是“童年”,但工作坊并非只是一场记忆的打捞,而是让每个人,从决定一生图景的那些最初的颜色里找寻到珍贵的密码。也正如每一个写作者所知,童年蕴含着最高的尊严、最真的情感和最美的想象。


在工作坊进行过程中,“家”成为凸显的主题。当我们回到最初的自己时,往往无法回避原生家庭。父亲、母亲、家族、宗族,“家”赋予我们最初的身份,影响我们的一生。长大后,我们对“家”的理解与感受不断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家,仍然是中国人最为看重、倾注了最多感情、连接起最多记忆的所在。

   

那么,这次,就让我们谈谈“家”吧。有何不可呢?



就像回望、探寻童年时我们所做的那样,轻装上路,沿途做伴。每个人手里拿一个手电筒,钻山洞时就不那么黑了,甚至,会前所未有的快乐和勇敢,手电会织出光的车轨,让我们呼啸而过。


一起来吧,跟今日的自己说声“嗨”,跟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而那些曾塑造我们、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人和事,一起去反观。一起变得更丰沛、更健康、更强大,才能守住最初的我们,不动摇。才能记住,我们曾是孩子。


 米亚的家庭记忆写作课 


导师介绍



米亚


十年媒体从业经验,曾供职于新快报、南方都市报,在香港《信报》开设“广州观察”专栏。曾获2012年南方都市报新闻奖人物类金奖、2011年南方都市报新闻奖策划类铜奖。 聚焦人物特稿编撰,主编出版《十人:大时代中的我们》(2012年版),以个体镜像记录社会进程,收录梁文道、韩寒、周云蓬等长篇专访。 2013年出版《亲爱的米亚:在广州遇到的79个故事》。2014年起在《上海文学》等刊物发表小说。2015年获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无界行者”创作奖学金,赴德进行童话寻访、非虚构写作。


点击下图,阅读三明治对米亚的采访,《米亚:在写作中,我为什么关注童年和原生家庭》



课程安排:



第1课:回归——长大后的我们


主题内容:如何面对和处理来自原生家庭里的经历;成长过程中的几大难题;写作者的内部与外部世界建设。


课程要点:

1. 经验、记忆与讲述(写作需面对的三个步骤)

2.现在的我VS过去的我(叙事视角的选择与技巧)

3.写到什么程度不会伤人伤己?(真实与虚构的尺度)




第2课:父亲与我


主题内容:父子、父女关系;父亲作为男性身份的一种;对男性群体与个体的认识与理解。


课程要点:

1.经典父子、父女关系作品讲解分析(角色设定、关系设定、故事设定、叙事考量)        

2.聆听父亲(塑造父亲角色时最不能回避的几个要素)

3.父亲老了(如何处理时间线、如何选择有效场景)


 


第3课:母亲与我

主题内容:母子、母女关系;母亲作为女性身份之一种;对女性群体与个体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要点:

1.经典母女、母子关系作品讲解(女性角色塑造特点、如何把握人物身份)

2.与我们的母亲谈话(如何写对话)

3.母亲的美丽与哀愁(如何动人而不流俗)


 


第4课:中国式故事——家族伦理与人情社会

主题内容:长辈;平辈;伦理与人情。


课程要点:

1.人物视角的选择与写作(上帝视角、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2.家的“小”与“大”(题材的选择与内容的取舍)



学习书写家庭故事,会有什么收获?



  1. 获得撰写家庭故事的能力;

  2. 记录下家庭成员的重要故事;

  3. 获得和家庭修补关系的机会;

  4. 一次反思回顾成长经历的机会;

  5. 更深刻理解亲情关系,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家庭沟通。



 课程期间,你还将获得:



  • 写作课程的“电子教材”

 

授课是以微信群+千聊语音的方式进行,并有课程互动提问环节。在线课程可以反复收听。课程组会整理课程所有资料的合集作为电子教材提供给大家,方便学生课后温习。


  • 15篇推荐阅读文章

 

米亚老师和课程组会为你准备15篇佳作鉴赏并附带详细推荐理由,在课程期间引领你一同阅读,并教授你如何鉴赏一篇好文章。

 

  • 一份米亚老师独家推荐的书单

 

你会得到一份米亚老师亲自筛选的书单。阅读是培养和保持语感的重要渠道。在阅读课程相关书目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于课程的理解,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大有作用。

 

  • 作业评点与指导

 

课程的前三周,每周都会布置小作业练笔。导师和三明治课程组会给出作业指导意见,学员们也可以互评对方的作业,共同进步。在上课期间,导师也会集中点评作业,指明误区和改进方向。


课程详情

 

 

上课时间

 

6月29日开始,连续四周,每周四晚上20:00-21:30

 

课程费用

 

699元/人


往期参加过三明治写作课和每日书的学员可享受课程优惠,详情请咨询课程助理三明治明仔(微信:ming30s)

 

上课方式


微信群+协作平台。每周四晚 20:00-21:30在线上集中授课,其他时间通过石墨在线协作文档分享学习资料和提交作业。

 

因为时间问题,没有办法准时参与课堂的同学,可以在课后随时重听课程内容,而且每节课后会有文字版课程回顾。

 

报名截止日期


6月29日

 

说明

课程资料请勿外传,如发现私自共享,将取消课程资格;

课程正式开始后,恕不退费。

 

报名方式



1.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表并完成费用支付;



2.完成上述步骤后,请添加课程助理三明治明仔(微信号:ming30s),将转账信息截图发送给课程助理,确定报名情况,获得课程名额;



3.如对课程或在支付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请联系课程助理三明治明仔咨询。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相关内容详情


/ 成人诗意写作课,六月启程 / 

学习把自己身上诗人的那部分识别出来

唤起生活的敏感,学会白描,让熟悉的事物陌生化

用“反高潮”的表达方法让你的文字更惊艳

在诗歌里,每个人都是孩子

也是最具智慧的生活家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点击图标,打开你的写作视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