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卫健委这份报告里的信息化看点:大数据支撑下的深度整合

e医疗 e医疗 2021-06-25

2018年6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17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解读了这一报告。


  2013年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医政医管局专门成立了医疗质量处,在医疗质量管理上加大精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郭燕红提出,出具质量安全报告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目的。


  第一,了解一下我们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的状况水平,包括每年度动态的水平,原来我们老是说质量好,质量好在哪儿?质量差,质量差在哪儿?而且往往不同的医院,不同的专科,不同专病的特点,实际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第一个目的就是要用一个尺子看一看我们国家的医疗质量安全水平,这是第一个目的,就是要知道我们国家的质量安全的状况。所以,我们在2015年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对这些进行分析。我们在2015年了解和展现当时医疗安全状况基线水平,用数据方式方法呈现我们国家的质量安全的一个程度。同时,年度的报告不仅了解水平,还要来看看持续发展和提高的状况,甚至是队伍建设的状况。 


第二,这个报告要起到一个精准指导的作用。我们不仅仅要指导各个省,因为不同的省份的质量水平也有差距,在这个报告中其实我们有很多的专科、专病、专项技术是按照省地域区分来看省域的值。我们通过这个报告起到一个发布一个精准指导的作用,利用大数据,首先我们要看在质量当中国家的限制是什么,国家的平均值是什么,包括不同的专科、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技术、不同的专病,我们看看国家的水平是什么。各省也可以对标,你的省是高于国家状况还是低于国家的状况,同时还有对不同医疗机构的,因为我们毕竟是每年上千家的医疗机构报送的相关数据。所以,我们通过这样一个报告,能够去精准的定位和指导各地和医疗机构能够了解自己的强项、薄弱环节和弱点,以问题为导向来持续改进,针对短板进行提升。


  第三,引导行业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在各项管理当中,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手段和数据的分析,在医疗领域更是这样。每年81亿人次的诊疗量,2.44亿人次的住院量,这些信息能够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来挖掘、了解病人的诊疗状况、疾病分布的状况。所以,事实上我们通过这样一个报告,去引导行业要加强信息化的建设,运用这些数据来提升经济化管理水平。2015年到2017年我们做了国家版质量安全报告,现在各个专业,像神经内科专业已经有了本专业的质量安全报告,今年山东省已经有了省里的质量安全报告,所以我们是引导各地和医疗机构运用科学管理、精准管理、信息化管理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 


  第四,加强对比,这个对比既有分年度的对比,也有分区域的对比,更有跟国际的对标,所以在这个报告中,我们有很多的指标可以拿出来,与国际的先进情况以及平均状况来进行对比,了解我们国家在这个专业、这个病种、这个技术上在国际上是处于什么位置。


这份报告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信息化支撑的医疗大数据的深度整合。2017年的报告实际是2016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全年分专业的病人病案首页数据分析,依此类推,2016年和2015年都是前一年的数据分析。2017年的报告中,很厚、很沉,有多少数据量,数据量已经涵盖了全国近7000家医疗机构的1.08亿住院患者的医疗数据和病案首页。我认为通过大数据完全可以展现全国的整体的质量安全水平和质量能力水平。因为我们的住院病人这里面的数据量占到了2016年全年住院量的61%的比例。所以,应该说是一个大数据的整合。通过这个大数据分析,我们按照机构、专科、病种和技术这四个维度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细颗粒度的对比研究。即便是机构、专科、病种和技术这四个维度,我们还分了过程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举一个例子,脑卒中这样一个病种,我们就有14个质控指标进行分析,不仅仅要看结果,比如死亡率、同病住院日,还要看过程。所以,通过这样的一个分析,不仅展现质量安全的状况,同时也能够精确的指导医疗机构和地方如何在哪些薄弱环节进行改进。所以,第一个特点就是一个大数据的深度整合。 


  第二,专业化的团队提供了这样一个可靠的科学报告。这个报告不是我们医政医管局30多人和质量处4、5个人写的,我们依托了大量的专业团队和国家级质控中心,包括国家肿瘤中心、国家心血管中心,本身都参与和支撑了专业报告的撰写和分析。除了这些质控中心的专家以外,还有包括直属的这些机构,像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业务管理所等等,同时我们还吸纳了一些民间的数据研究的公益性社会机构来帮我们分析这些数据,撰写这些报告,确保这个报告内容的权威、专业、独立、客观。


  第三,我们以国际化的视野来找问题差距。既要看优于国际上的一些优势质量点,同时也看看哪些方面我们与国际之间存在差距,通过这样的一些对比分析,进一步找准定位,了解差距,以问题为导向来改进工作。




-END-


推荐阅读

考完啦!我们来关注一个融合了医学类和信息类知识的综合性专业!

数据大、散点状、存管难,华山医院破解医学影像数据难题的思路

北大一院医学影像科主任王霄英:医学影像AI产品在临床应用中有哪些容易被忽略但却非常重要的细节?

ABC技术合力,医学影像行业踏光前行

国家医保局挂牌霸屏:因为高配,所以期待

IBM Waston大裁员,医学人工智能要破灭了吗?

主编短评:深度服务业务是医疗信息化下一阶段的要务

重磅!诚意满满的山东医改,2020年实现全部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

人才配比如何确定?年轻工程师怎么自我提升?他们来支招

CHITEC 2018:加快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打造数字经济新力量

依托实体医院,以To B理念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医疗模式:专访心医国际联合创始人、总裁邰从越

北京世纪坛医院田宗梅:从集成平台建设看项目管理的“套路”

北京友谊医院王力华:新岗位、新环境下对信息中心定位的思考

北大肿瘤医院经验贴:医疗IT的一些“小”问题可以运用新技术这样去解决

刘海一:关注数据的质量,就是关注产生这些数据源的系统质量

这五位医疗信息化专家是这样看待人工智能这件事的

曹战强:从四个角度来看,中国很有可能超车,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者

我们走进杭州这家医院,探寻“互联网+医疗健康” 的一种实现方式

正式发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医学影像行业的深入变革,需要从更深层次的数字化开始

影像数据上“云”,五大服务模式打通应用节点

国新办解读《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于学军:3个方面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监管

分级落实建设标准:卫健委发布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

考察过华山医院,总理提出建立互联网专线,保障远程医疗需要



©以上文章来源

e医疗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