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医疗原创】张铁山:中日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背后有一个全生态技术整合架构

2016-02-06 e医疗 e医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点击文末“写评论”激扬观点。

中日友好医院信息处处长

张铁山


在经历5~10年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后,尤其得益于近5年的快速发展,不少大型医疗机构基本实现了医院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全覆盖,开始了内部信息协同和系统优化,以及信息架构的治理和标准化的工作。



  “互联网+”为医院走向更广阔的业务协同和更开放的资源共享提供了契机,也给医院带来了挑战。如何拥抱互联网?除了汲取院内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外,医院在在向外延伸中要避免“固守”自己的“藩篱”,“伸出”更多的烟囱和孤岛,要努力走向“互联网+” 医疗服务的“全生态”技术整合。


“互联网+”的价值

资源的最优配置,大数据的积淀


  信息的最大价值体现为信息的及时交互与充分共享,这可促进社会资源之间的交换、供需配置关系不断优化,社会效率不断提高。互联网为信息的交互与共享提供了优越的架构,这是“互联网+”的重要价值。通过信息的交互和共享,互联网同时实现了一种“学习”,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和知识, 为智慧医疗服务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互联网+医疗服务”,正是互联网价值在优化医疗服务系统流程方面的体现和应用。


  医疗“服务”不等同于医学“诊断与治疗”,医疗服务是供需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流程、调动相关资源来实现一定的健康管理或医疗照护目标,通过互联网把医疗服务流程极大地协同起来,提升效率,让医疗照护与管理过程在信息共享最大化的前提下变得更加充分和人性化,这是“互联网+ 医疗服务”大有可为的领域。


  医学诊疗和医疗照护是经过长期发展,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工作,具有自身专业发展规律。“互联网+医疗服务” 并非要“颠覆”诊疗规范,其努力方向应是“重塑”医疗服务体系的流程和秩序,为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精确衔接、连续服务、智慧服务提供平台。


医院拥抱互联网的方向

“全生态”的技术整合


  2015年,更多的医院开始推出医院App服务,中日医院也与百度联手推出了基于“百度直达号”形式的医院App服务和“百度医生”平台的预约挂号服务。


  但中日医院的App服务并不止于此,它的背后有一个明显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全生态”技术整合架构,例如,中日友好医院借助百度搜索引擎的优势,对医院医生的百度百科进行了认证,并将预约挂号服务与百度百科整合;医院的医生从专业角度对百度百科的疾病词条进行权威校正,并且通过百度知道的“拇指医生”参与和患者的互动问答,并将咨询服务与线下服务通过预约挂号服务紧密耦合,提供顺畅连续的患者服务;同时百度支付、第三方医疗金融服务等产品也在开发中,以提供更便捷的医疗互联网金融服务,而不仅仅是支付功能。以此平台为基础,中日医院还 45 32719 45 14939 0 0 3035 0 0:00:10 0:00:04 0:00:06 3035更多已经形成规模和品牌的第三方互联网医疗服务组织、医疗协作机构实现联通,同时将在互联网全生态技术整合中,逐步开发以“ 医生团队服务”、“医生间的转诊服务”为应用重点的互联网医生协同服务平台,以及医患交互平台,探索让“ 分级诊疗”在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上落地。


互联网+大数据

走向智慧医疗之路


  除了借助全生态的技术整合为用户提供流畅高效的就诊体验以外,中日医院还在为真正的大数据服务做着准备。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百度搜索积累了个人海量的真实世界(Real-world)数据,而中日友好医院内部积累着专业的诊疗数据,两者的融合交互,是让人值得期待的真实医疗健康大数据。相信在技术创新驱动下,随着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这些积淀将为我们“智慧医疗”服务助力。


  在医院内部数据积累,医院将朝着标准化和数据高可用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根据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数据所涵盖的范围,不断链接,广泛共享和积累信息,另一方面探索数据的机器识别技术以及机器自学习的技术,通过互联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数据技术,实现数据向信息转化,信息向知识转化,真正为实现智慧医疗打开通道,引领医院信息化的深度应用,将医院信息化带向一个新的阶段。


以上来源:e医疗2015年12月刊

文末评论任你填,年终特刊点击读



-我有良言,与君共享-

【e医疗原创】蜜蜂会:首先是一种心情,然后是一种生活方式

【e医疗原创】“会虫儿”张震江:医院信息化的五个趋势

【e医疗原创】互操作平台、ESB和CDR,此平台与彼平台的辨析

【e医疗原创】叶荔珊:2015的那点事儿

【e医疗原创】朱晨:深挖洞 广积粮 缓称王

【e医疗原创】蒋昆:2015,分化与整合

【e医疗原创】徐浩:数据如水,2015百年老院的红红火火

【e医疗原创】糖翁黄昊:你的我的2016,会是怎样的?

【e医疗原创】潘传迪:院前、院后的医疗关爱意义更重大

【e医疗原创】辣评姐姐马丽明,年底只谈了这两件事!

【e医疗原创】冯杰: 互联网医疗会成为建立医疗服务新生态的重要环节

【e医疗原创】白如健:从2015到2016,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回顾与展望

【e医疗原创】王映辉:由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奖而及中医药信息学

【e医疗原创】刘春玲:东直门医院中医医联体建设初步探索


-煮清茶饮,看行业云龙变幻-

【e医疗原创】复旦肿瘤王奕:看得懂市场的企业,才有机会生存下去

【e医疗原创】刘云:三重三轻,医院信息化建设创新与变革的融合

【e医疗原创】朱杰:从集成、互操作到即插即用

【e医疗原创】汪鹏: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看未来数字医学这五件事

【e医疗原创】高轶:社会医疗保险网络将给医院带来更多实惠

【e医疗原创】钱伟佳:千头万绪的政策背后,数据共享才是刚需

【e医疗原创】西门子王峻:蟹肉还是蟹壳?医学影像@2015

【e医疗原创】刘积仁:当“短命”的行业,遇上变革的时代

【e医疗原创】徐春华:如何借“互联”为医疗做加减法


-分内之事,何之谓佳?-

【e医疗原创】衡反修:因需而动,这是IT人永恒的主题

【e医疗原创】贺嘉嘉:曾几何时,医院信息部门对互联网有稍稍的抵触情绪

【e医疗原创】王雄彬:”互联网+“来了,除了压力,我们还有什么?

【e医疗原创】傅昊阳: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力,2016如何着手?

【e医疗原创】庄思良:在医院对接互联网的2015,忙碌并快乐着



推荐关注

e医疗2015年12月刊

《科技新时代e医疗》订阅可选用以下两种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643;

2. 致电读者俱乐部,热线:(010)-65157887-666

3.批量订购后台直接联系小编,留下订购意向及联系方式^_^


本文中部分图片摘自互联网,图片有版权但尚未找到版权人,请版权方与我们联系。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e医疗

医疗卫生信息化资讯平台
微博 | @ e医疗
微信 | e-healthcare
杂志 | e医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