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格奥尔格·齐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1903)

陈荣钢译 译窟 2021-12-23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雨天的巴黎街道》(1877,布面油画,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大都市与精神生活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作者: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

译者:陈荣钢

 

引用: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In K. H. Wolff (Ed.),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pp. 409-424).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个人要保持存在的独立性和个性,对抗社会的主权力量,对抗历史遗产、外部文化和生活技术的压力。这是现代生活最深切的问题。

 

这种对立是原始人为了存在而与自然斗争的现代形式。18世纪,人要从政治、宗教、道德、经济的一切束缚中解放出来,以便让人的原始自然美德(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平等的)不受阻碍地发展。19世纪,人要在自由之外促进个性(这与劳动分工有关)和成就,这使这个人独特、不可或缺,但同时更加依赖他人的辅助活动。

 

尼采把个人无休止的斗争视为充分发展的前提。社会主义压抑一切竞争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背后的基本动机相同,都是个人对被铲平、被社会技术机制吞噬的抵抗。

 

要研究当代生活某些特别现代的领域的产品具有的内在意义,要考察文化机体中的灵魂,就需要一种超乎个人生活领域的社会结构关系。

 

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迅速而持续的转变导致情感生活的加强,这是大都市人的个性心理基础。人是一种依赖差异而存在的生物,也就是说,人的思想被目前的印象和之前的印象之间的差异刺激着。

 

诚然,持久的印象和微弱的差异,彼此的经历和对比有着熟悉的规律,它们消耗的精神能量不如突如其来的强烈刺激。

 

在某种程度上,大都市创造了这些心理条件(每一次过街,经济、职业和社会生活的节奏和多样性),创造了精神生活的感官基础,创造了我们作为依赖于差异的生物组织所必需的意识,这与小城镇和乡村生活的感官(缓慢、习惯、顺畅的节奏)形成鲜明反差。

 

因此,与更多地依赖于情感和情感关系的小镇相比,大都市精神生活的“知性主义”(intellectualistic)本质特征就变得可以理解了。后者植根于心灵的无意识层面,最容易在未被打破的习惯的稳定平衡中发展。

 

另一方面,理性的轨迹位于头脑的清醒、有意识的上层,它是我们内心力量中适应性最强的部分。为了适应事件的变化和矛盾,它不需要动乱,这是比较保守的人能够适应相同事件节奏的唯一手段。

 

因此,大都市类型自然会进行千百种个性化的修改,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保护器官,以抵御外部环境的波动和不连续性所带来的深刻破坏。大都市类型的人不是在情绪上做出反应,而是主要以理性的方式做出反应,因此通过意识的强化创造了一种精神优势,而意识的强化又是由意识引起的。因此,都市人对这些事件的反应被转移到最不敏感、最远离人格深处的精神活动领域。

 

这种被认为是保护内在生活不受大都市支配的知识性品质,变成了许多具体的现象。

尤金·加林·拉卢(Eugène Galien Laloue)笔下的巴黎,1941年

 

大都市一直是货币经济的所在地,因为商业活动的多面性和集中性赋予了交易媒介一种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在农村生活的商业方面是无法获得的。但是,货币经济和智力支配之间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它们的共同点是,在对待人和事的时候,有一种纯粹的事实态度,在这种态度中,形式上的公正往往与不相干的强硬结合起来。

 

纯粹的知识分子对所有的个人事物都无动于衷,因为从这些事物中发展出来的关系和反应是不能被纯粹的理性方法完全理解的,就像事件中的独特因素从未进入货币的原则。货币只关注所有人共同的东西,也就是说,关注将所有价值和个性降低到一个纯粹数量水平的交换价值。

 

人与人之间的所有情感关系都建立在他们的个性之上,而智力关系则像处理数字一样处理人。也就是说,就像那些元素本身是无关紧要的,但只有在它们提供客观可感知的东西时才是有意义的

 

大都市的居民正是以这种方式对待商人、顾客和仆人,并经常与他们被强制联系在一起的人打交道。这些关系与小圈子的性质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个小圈子里,对个人特征的不可避免的了解在行为中产生了一种情感基调,而这种基调不仅仅是对所完成的任务和所支付的报酬进行客观衡量的领域。

 

这里最重要的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经济心理方面,在不太先进的文化中,生产是为订购产品的客户进行的,这样生产者和购买者就相互认识了。然而,现代城市的供应几乎完全是为市场而生产的,也就是说,供应给完全不知名的购买者,他们从来没有出现在生产者自己的实际领域中。

 

因此,每一方的利益都获得了一种无情的“实事求是”,其理性计算的经济利己主义不必担心由于个人关系的不可估量而偏离其既定的道路。

 

尤其,在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大都市里,家庭生产和商品直接易货贸易的最后残余已经被消灭,直接个人订单的生产量每天都在减少。这种心理上的知性态度和经济是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至于没有人能说是前者影响了后者,或是反之亦然。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大都市的生活形式是滋养这种互动最富有成效的土壤,我将试图用最杰出的英国宪法历史学家的话来证明这一点,大意是,在整个英国历史过程中,伦敦从未充当过英格兰的心脏,但伦敦是英格兰的大脑和钱袋子。

 

在生活的最外层,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特征或品质中有很多典型的精神倾向。现代人越来越精于算计。货币经济所带来的实际生活中的精确计算与自然科学的理想相吻合,即把世界变成一个数学问题,并把它的每一个部分都固定在一个数学公式中。

 

正是货币经济使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充满了称重、计算、列举以及将定性的价值还原为定量的价值。由于货币所具有的可计算性的特点,生活元素的关系中出现了对平等和不平等的定义和一定程度的确定性。然而,大都市的条件既是这一基本特征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

 

典型的大都市居民的关系和关注点是如此之多和复杂,这么多具有不同利益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的关系和活动相互交织成一个多成员的有机体。鉴于这一事实,如果在承诺和表演中缺乏最精确的准时性,就会使整个系统崩溃,变成一个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如果柏林的所有手表都出错,哪怕只错一个小时,它的整个经济和商业生活就会在一段时间内脱轨。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女神游乐厅的吧台》(1882年,布面油画,科陶德美术馆藏)

 

尽管这一点看起来比较肤浅,但事实证明,距离的大小导致了所有的等待和失约都是无法承受的时间浪费。因此,如果所有的活动和相互关系没有以最准时的方式被组织和协调到一个超越所有主观因素的、坚定的时间框架中,那么一般的大都市生活的技术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这里也出现了那些在这个讨论的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结论,即每一个事件,无论它如何被限制在这个表面的层面上,都会立即与灵魂的深处发生联系,而且,在最后的分析中,最平庸的外部因素与生活的意义和风格的最终决定结合在一起。

 

大都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所要求的准时性、可计算性和精确性,不仅与它的资本主义和知识主义特征有着最密切的联系,而且还为生活的内容增添了色彩,并有助于排除那些非理性的、本能的、主权的人类特征和冲动,这些特征和冲动最初是要从内部决定生活的形式,而不是以一般的、精确的形式从外部接受它。尽管那些自主的、以这些生命冲动为特征的生活在城市中并非完全不可能,但它们同样是抽象地与城市相对立的。

 

正是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解释罗斯金和尼采等人对大都市的憎恨。这些人只在非制度化的个人表达中发现生命的价值,而这些表达不能被简化为精确的等价物,因此,他们身上流淌着与这种憎恨相同的来源,即对货币经济和存在的知识主义的憎恨。

 

出于同样的原因,在生命形式的精确度中,已经凝聚成一种最高客观的结构。另一方面,它也对高度个人化的方向产生了影响。也许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现象如此无条件地保留给城市。起初,它是那些快速变化的神经刺激的结果,这些刺激在所有的对比中被放在一起,在我们看来,大都市“智识”的强化似乎来自于此。

奥斯卡-克洛德·莫奈(Oscar-Claude Monet)《嘉布遣大道》(1873,布面油画,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藏)

 

因此,那些迄今为止在智识上已经死亡的愚蠢之人不可能变得迟钝。就像过度的感官生活使人变得迟钝一样,因为它把神经刺激到最大的反应性,直到它们最终不能再产生任何反应,所以,不太有害的刺激,通过其转变的快速性和矛盾性,迫使神经做出如此激烈的反应,如此残酷地撕裂它们,以至于它们耗尽了最后的力量储备——并在同一环境中,没有时间形成新的储备。这种对新的刺激作出所需能量反应的能力,实际上构成了大城市的每个孩子与更和平、更稳定的环境中的产品相比所表现出的冷淡态度。

 

还有另一个来源,那就是货币经济。冷淡态度的本质是对事物之间的区别漠不关心。这并不是说它们没有被察觉,就像精神上的呆滞一样,而是事物之间区别的意义和价值,以及随之而来的事物本身,都被体验为毫无意义

 

这种心理情绪是完整货币经济的恰当主观反映,因为货币取代了所有事物的多样性,并以多少的区分来表达它们之间的所有质量上的区别。在货币以其无色和无所谓的质量成为所有价值的共同标准的情况下,它就成了平分者。它把事物的核心、它们的特殊性、它们的具体价值、它们的独特性和不可比性以一种无法修复的方式挖空。它们都以相同的比重漂浮在不断流动的货币流中。

 

它们都停留在同一水平上,只因其数量而有所区别。在个别情况下,这种色彩,或者说这种事物的脱色(de-coulouring)——它们与货币的关系,可能是难以察觉的小。然而,在富人与可以用钱买到的物品之间的关系中,也许确实是在公众舆论现在承认的这些物品的总体特征中,它具有非常大的比例。这就是为什么大都市是商业的所在地,而且在大都市中,事物的可购买性与简单的经济中出现了相当不同的方面。

 

大都市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的态度是冷淡的。在这里,以某种方式将可购买的东西的集中度提高到了顶峰,这种成就刺激了个人最高程度的神经能量。通过同样条件的单纯数量强化,这种成就变成了它的反面,变成了这种特殊的适应性现象,在这种现象中,神经通过放弃对大都市生活的反应而显示出它们调整自己以适应其内容和形式的最终可能性。我们看到,某些类型的人格的自我保存是以贬低整个客观世界的价值为代价的,最终不可避免地将人格拖入一种自身无价值的感觉之中。

 

虽然这种存在形式的主体必须自己去面对它,但他在大城市面前的自我保护要求他有一种同样消极的社会行为。大都市的人们对彼此的心理态度可以被正式指定为一种保留。如果城市中许多人不间断的外部接触应得到与小城镇相同数量的内部反应——在小城镇中,人们几乎认识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并且与每一个人都有积极的关系,那么人们的内部就会完全原子化,并会陷入一种不可想象的精神状态。

 

部分是这种心理状况,部分是我们在面对大都市生活的各种元素(这些元素不断地相互接触,转瞬即逝)时拥有的猜疑特权,使我们必须保持这种矜持。结果就是,我们不认识多年的邻居,而这种矜持在小城镇的人们看来往往是冷漠和不亲切的。

威廉·莫·埃格勒(william maw egley)《伦敦的全方位生活》(1859年,布面油画,泰特美术馆)

 

事实上,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这种外部保留的内在一面不仅是冷漠,它比我们所想的更频繁出现,它是一种轻微的厌恶,是一种相互的陌生和排斥,在有任何方式的密切接触中,都可以爆发出仇恨和冲突。它建立在一种极其多样的同情、冷漠和最短暂以及最持久的厌恶的结构之上的。

 

由于这个原因,这种漠不关心的范围并不像它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大。我们的头脑几乎对来自另一个人的每一个印象都有某种明确的感觉。这些感觉的不自觉性、短暂性和转移性似乎只是把它们提高到了漠不关心的程度。在行动上,后者对我们来说是不自然的,因为沉浸在不希望的混乱中是无法忍受的。

 

从大都市生活的这两个典型的危险中,我们被反感拯救,反感是实际对立的潜在暗示,因为它带来了那种量化和偏转,没有这种类型的生活根本无法进行下去。它的范围和它的混合,它的出现和消失的节奏,它的充分形式——这些与简化的动机(在狭义上)构成了大都市生活形式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这里直接表现为分离的东西,实际上只是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然而,这种隐含着厌恶色彩的保留,再一次以大都市更普遍的心理特征的形式或包装出现了。它保证了个人自由的类型和程度,这在其他情况下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它的根源在于,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的巨大发展趋势之一,也源于为数不多的能够找到近乎穷尽的公式的趋势之一。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社会组织的最基本阶段是这样的——一个相对较小的圈子,几乎完全封闭于邻近的外国或其他敌对集团,但其内部却有如此狭窄的凝聚力,以至于个人成员只有很小的一块区域来发展他自己的品质和他自己负责的自由活动。

 

政治和家庭团体就是以这种方式开始的,政治和宗教团体也是如此。非常年轻的团体的自我保护需要严格的边界设置和向心的统一,因此它不能给自由和个人内在和外部发展的特殊性留出空间。

 

从这个阶段开始,社会演变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但并行不悖。随着群体在数量上、空间上和生活内容上的增长,其直接的内在统一性和对他人的原始分界的明确性被削弱,并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变得温和。

 

同时,个人获得的行动自由远远超出了最初界限,并且还获得了一种特殊性和个性,而群体中的分工变得更广更大,为个体提供了机会和必要性。无论个人情况的特殊条件和力量如何修改一般方案,国家和基督教、行会和政党以及无数其他团体都是按照这个公式发展的。

 

然而,在我看来,这种趋势在城市生活框架内的个性发展中也是相当清晰可辨的。古代和中世纪的小城镇生活对个人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的行动以及他内心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施加了这样的限制,以至于现代人在这种条件下甚至无法呼吸。

 

即使在今天,被安置在小城镇的城市居民也会感到一种非常类似的狭隘。构成我们环境的圈子越小,有可能超越边界的关系越有限,这个狭窄的共同体就越焦虑地监视着个人的行为、生活行为和态度,数量和质量上的个性就越倾向于超越这种共同体的边界。

 

古代政体在这方面似乎有一种小城特征。来自远近的敌人对其存在的不断威胁带来了政治和军事事务上的严密凝聚力,带来了其他公民对公民的监督,也带来了整体对个人的嫉妒,因为个人的私人生活被压制到如此程度,以至于他只能通过在自己家里充当暴君来补偿自己。

 

雅典生活的激动与兴奋,以及独特的丰富多彩,也许可以解释为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具有无比个性化的民族在不断与一个去个性化的小城镇的内在和外在的压迫进行斗争。这创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弱者被压制,强者被驱使进行最热烈的自我保护。由此,在雅典开花结果,在我们这个物种的智力发展中,在无法准确定义的情况下,必须被指定为一般人类特征

詹姆斯·迪索(James Tissot)《伴娘》(1883)

 

因为,最广泛和最普遍的生活内容和形式与最个别的生活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这是我们在这里所坚持的事实和历史的正确性。两者都有共同的前史,也都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狭隘的组织和集团,他们为自我保存而努力,使他们与外部的广泛和普遍以及内部的自由流动和个人发生冲突。

 

正如在封建时代,自由”的人是庇护在土地的法律之下的人,也就是庇护在最大的社会单位的法律之下的人,但他是不自由的,他的法律权利只来自封建社会的狭窄圈子。在大的社会单位中,相互之间的保留和冷漠,以及生活中的智识条件,从来没有比在大都市密集的人群中更清楚地认识到它们对个人独立的意义,因为身体的紧密性和空间的缺乏使智识的距离第一次被真正感知到。

 

显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自由的反面是,人们从来不会像在大都市的人群中那样感到孤独和冷落。因为在这里,就像在其他地方一样,人的自由绝不需要在他的情感生活中只体现为一种愉快的体验。

 

不仅是面积和人口的直接规模,根据社会单元规模的增加与个人内外自由程度之间的世界历史关联,使大都市成为这种状况的根源。相反,正是由于超越了这种纯粹的有形的广泛性,大都市也成为世界主义的所在地。

 

与财富发展的形式相比,个人的视野被扩大了。超过了某一点,财产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因为它本身就是内在的。同样,这座城市的经济、个人和智力关系(这是它的理想反映)一旦第一次超过一定的限制,就会以几何级数增长。

 

每一个动态扩展不仅是为类似的扩展做准备,而且是为更大的扩展做准备,并且不断地从它们自身中生长出无穷无尽的其他扩展。

 

这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事实来说明:在城市内部,地租的不劳而获的增量仅仅通过交通量的增加,就给业主带来了自我产生的利润。

 

在这一点上,生活的数量方面发生了质的转变。小镇的生活范围大体上是封闭在其内部的。对于大都市来说,决定性的是它的内在生命在更广泛的国家或国际范围内以波浪式运动的形式延伸。

 

魏玛也不例外,因为它的意义依赖于个人个性,并与他们一起死去,而大都市的特点是它本质上的独立性,即使是最重要的个人个性也是如此。

 

大都市最重要的方面在于其实际物理边界之外的功能范围,这种有效性对后者产生反应,并赋予其生命、重量、重要性和责任。一个人并不以他的身体界限或他的身体活动立即被限制的区域为终点,而是包含了在时间和空间上从他身上发出的全部有意义的效果。

 

同样地,城市只存在于超越其直接领域的全部效果中。这些确实是他们的存在所表达的实际范围。这已经体现在这样一个事实中——作为这种扩展的逻辑历史补充的个人自由,它不仅仅是在消极意义上被理解为单纯的行动自由,并从偏见和唯心主义中解放出来。

 

相反,它的基本特征在于,最终每个人都以某种方式拥有的特殊性和不可比性被实际表达出来,赋予生命以形式。我们遵循我们内在本性的法则,而这就是自由,只有当这种本性的表达方式区别于其他人时,我们和其他人才能够感知和信服。正是我们的不可替代性表明,我们的生存方式不是从外部强加给我们的。

 

城市首先是最先进的经济分工的所在地。它们产生了一些极端的现象,一种在巴黎叫“凑数者”(quatorzieme)的行当。他们在晚餐时穿着得体的服装,时刻准备着去餐桌上凑数。恰恰是在其扩展的过程中,城市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为劳动分工提供了决定性条件。它是一个单位,由于其庞大的规模,可以接受高度多样化的成就,同时,个人的聚集以及他们争夺顾客的竞争迫使这些个人掌握一种专门的技艺,在这种成就中,他不容易被其他人所消灭。这里的决定性事实是,在城市生活中,与自然界争夺生活资料的斗争变成了与人类的冲突,而争夺的利益不是由自然界授予的,而是由人授予的。

 

因为在这里,我们不仅发现了前面提到的专业化的来源,而且发现了更深层次的来源,即卖家必须在他希望销售的人身上产生新的和独特的需求。

 

为了找到一个尚未耗尽的收入来源而使自己的产品专业化的必要性,以及使一个不容易被取代的功能专业化的必要性,有利于公众需求的差异化、精细化和丰富化,这显然会导致公众内部个人差异的增加。

 

所有这些都导致了较窄的智力个体化的心理素质,而城市的规模与之成正比。这有一系列的原因。首先,在大都市生活的框架内,很难给自己的人格以明确的地位。当价值和能量的数量增长达到极限时,人们就会抓住质量上的区别,这样,通过利用现有的对差异的敏感性,就能以某种方式为自己赢得社会世界的关注。

 

这最终导致了最奇怪的怪癖,特别是大都市的自我陶醉、任性和急功近利,其意义不再是在这种活动本身的内容中找到,而是在其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中找到,使自己引人注目。对于许多类型的人来说,这仍然是通过从他人那里获得的关注,为自己保存某种自尊和填补地位的感觉的唯一手段。

 

在同样的意义上,还有一个表面上微不足道的因素在起作用,但它的影响是惊人的累积性,即与小城市的社会交往相比,分配给每个人的聚会是短暂而稀少的。因为在这里,我们发现,与经常和长期的交往确保每个人对对方的个性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相比,大都市的交往直截了当和个性化的程度较高。

 

在我看来,这似乎是大都市强调争取个人存在的最个别形式的最有利的原因。现代文化的发展,其特点是所谓的对象性精神凌驾于主观精神之上,也就是说,在语言和法律上,在生产技术和艺术上,在科学上和家居环境中,都体现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日复一日的发展只是不完美地跟随,而个体的智力发展则有更大的滞后。

 

例如,如果我们审视上个世纪体现在事物和知识、制度和舒适中的广大文化,如果我们把它们与同一时期(至少是上流社会)个人的文化进步相比较,我们会发现两者的增长速度有惊人的差别,在许多方面,这代表了个人文化在灵性、享乐和理想主义方面的倒退。这种差异本质上是不断扩大的分工取得成功的结果。

 

无论如何,这种客观文化的过度增长对个人来说越来越不令人满意。也许在实践活动中,从他身上流淌出来的晦涩复杂的感情中,他的意识不那么强烈,他被削弱为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数量。他成为一个单一的齿轮,与巨大的、压倒性的事物和力量相对立,这些力量逐渐从他手中夺走了与进步、精神和价值有关的一切。

 

这些力量的运作导致后者从一个主观的形式转变为一个纯粹的客观存在。只需要指出,大都市是这种已经超越了所有个人因素的文化的适当舞台。在这里的建筑和教育机构中,在征服空间的技术的奇迹和舒适中,在社会生活的形式和国家的机构中,可以发现如此丰富的结晶化、非个人化的文化成就,可以说,人格几乎无法在其中保持自我。

 

从一个角度看,生活变得无限轻松,因为刺激、兴趣、时间和注意力的占用,从四面八方涌来,并使它流向几乎不需要任何个人努力的地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生活越来越多地由这些非个人的文化元素和现有的商品和价值组成,这些元素试图压制特殊的个人利益和不平等性。

 

因此,为了挽救这种最个人化的元素,必须产生极端性、特殊性和个人化,而且必须过度夸大它们,甚至使个人自己也意识到。个人文化因客观文化的膨胀而萎缩,是最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传教士们在尼采的脚步下对大都市的痛恨的根源。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在大都市里受到如此热烈的爱戴,而且在大都市的居民看来,他们是他们未得到满足的渴望的拯救者。

 

当这两种由大都市的数量关系所滋养的个人主义形式,即个人的独立和个人的特殊性的阐述,参照它们的历史地位加以研究时,大都市在精神的世界历史中获得了一个全新的价值和意义。

 

18世纪发现,个人处于强大的束缚之中,这些束缚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政治、农业、行会和宗教性质的束缚)。这些束缚同时对人类施加了一种长期的不平等,这些限制对人施加了不自然的形式和不公正的不平等。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对自由和平等的呼声,即相信个人在其所有的社会和知识关系中都有充分的行动自由,这将使同样高贵的本质从所有个人身上平等地显现出来,就像自然界在他们身上放置的那样,以及它被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所扭曲。

 

除了这个自由主义的理想,在19世纪,一方面从歌德和浪漫主义者那里,另一方面从经济分工那里,出现了进一步的趋势——从历史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个人,现在要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

 

每个人身上的“人类基本素质”已经不复存在,而是他在质量(品质)上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现在成为了他的价值标准。在这两种界定个人在整体中的地位和变化中,可以发现我们时代的外部和内部的历史。

 

大都市的功能为这两种方式的冲突和统一提供一个场所,因为它自身的特殊条件已经向我们揭示了这两种方式发展的机会和刺激。

 

因此,它们到达了一个相当独特的位置,在精神生活的发展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丰富意义。它们显示出自己是那些伟大的历史结构之一,在这些结构中,相互冲突的、拥抱生命的潮流发现自己具有同等的合法性。然而,正因为如此,无论我们是同情还是反感它们的个别表现,它们都超越了我们的判断态度所适合的领域。只要这种力量以一个细胞的短暂存在融入我们所属的整个历史生活的根基中,我们就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宽恕,只需要理解。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