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时间看育儿书?这部8.4分纪录片带你读懂宝宝们的黏人、易怒、叛逆......

七姑 小土大橙子 2022-03-28
小土叨叨:经常有朋友留言来问,宝宝各种状况是否正常,还有随着年龄增长会遇到一些情绪问题,比如“粘人” “恐惧” “害羞” “叛逆”......


其实如果我们对孩子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有了解有预期,就不会那么纠结于每个场景的具体做法。


育儿书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阅读,大家带娃很疲惫也许很难抽出大段时间,今天就跟随小伙伴七姑,一起看一部专门说婴儿的英国纪录片,补补发展心理学这一课。






这是一部由英国BBC在2018年出品的纪录片,中文译名非常萌,叫《北鼻异想世界》。


这个纪录片主要关注的是0-2岁英国宝宝,展示了24个有趣的小实验,有的是居家实验记录,有的是请宝宝们来到实验室来参与有趣的调研。

实验内容除了采用了与时俱进的新技术手段和新设计,还会复刻一些教科书里出现过经典实验、重现20年前的实验内容、将在美国得出结论的实验在英国再做一次等,以明确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社会环境对婴儿产生的影响。

纪录片因为条件所限,所表现的内容,录制的样本,可能让我们觉得有的实验不够严谨,有的结论颇具争议,不过这部纪录片也为我们的育儿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和一些也许有效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希望大家结合自家情况和需求,辩证来看。即便只是单纯休闲,光看萌娃,也够治愈和解压了。






我们公众号的后台常年会收到类似留言:我的宝宝这样正常吗?这些问题的具体内容涉及到孩子的方方面面,在这部片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纪录片记录的第一个实验就是关于宝宝基本气质的实验。

参与者都是6个月大的宝宝,请宝宝们轮流坐到椅子上,实验者依次给宝宝看会弹出玩偶的盒子、在桌上会忽然跳起的小狗玩具,还有带着奇怪面具的大人。


每个宝宝三轮的反应都大概相同。

一个叫鲁本的宝宝在每一轮都会手舞足蹈,是激动型宝宝;


名叫洛根、基利安和塔利的宝宝都相对平静;


 小姑娘利维亚则一直有些忐忑,在第二轮跳跳狗忽然跳起时,她被吓哭了。



这些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基本气质,分别是激动型、平静型和谨慎型,这和科学家在成人身上发现的大致相同,可见这些气质是与生俱来的。

因为这些与生俱来的气质,谨慎型的宝宝面对陌生环境或者新事物时,接受度就会稍微差一些,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节奏慢一点,再慢一点。家有激动型宝宝,可以带他们多接触新鲜事物。

对于不同的宝宝,要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为他们提供他们所需的生活。

孩子出生后,很多父母会觉得自己忽然被孩子捆绑,这个小生命除了吃喝拉撒都无法自理之外,精神方面对家长也是极度依赖,他们非常渴求养育人对他们的关注。

这当然会对父母造成困扰,导致有的家庭会认为孩子这样是被“惯”出来的坏毛病,认为越是热烈的回应,孩子尝到了甜头,越会蹬鼻子上脸。

事实究竟如何呢?
节目组复刻了发展心理学里的这个经典实验:
他们让家长带着宝宝坐在实验室里,忽然转过脸去,等到转回来时,面无表情。
这些父母被要求在2分钟内不能给宝宝任何回应。


面对这种情况,宝宝会有什么反应呢?
实验里的宝宝确实有焦虑不安。
他们开始努力要赢回父母的关注,或者,摄影棚里其他人的关注。


不仅仅是大宝宝,实验里4个月大的宝宝也能敏锐地察觉到父母态度的变化。



那些委屈无助的小脸令人心疼,好在两分钟后父母立即给了孩子最热烈的回应,短短两分钟,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实质性的伤害,但是长期缺乏社会联系,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结果。


纪录片也回顾了哈洛的猴子实验,进一步告诉我们,除了人类幼仔,灵长目动物的幼仔也都渴望亲密关系和良好的互动、回应。


曾经的欧美社会认为不能给孩子过于温和的环境,这会让孩子成长为社会的巨婴,可是实验室里给出的结论缺恰恰相反:成为快乐自信的人,需要亲密关系以及温暖。


所以,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并不需要“社会的冷眼”,即便迟早会遇到这些,但家庭和家人的意义就在于,从婴儿时期就给他们足够的温暖。

注意力不持久,即便再喜欢的事也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去做,这也是这个年龄的宝宝常见的现象。



这是来自两个英国不同家庭的摄像机持续12小时的记录内容,在12小时内,记录到25分钟的画画、25次足球游戏、15次敲打木琴,就可以判断宝宝们对这些游戏或者玩具的偏爱,可见小婴儿是多么的“不长情”,面对宝宝的随时“变心”,各位家长无需过于担心,这都是这个年纪再正常不过的情况了。

这个年纪的宝宝也会忽然爱上屎尿屁或者脏话,还会用语言把这些内容反馈出来,这也许会让很多父母怀疑孩子是不是“被教坏”。


但实际情况是,这也是非常正常的。
纪录片里的英国父母和我们一样,为此表示“我没教过,不知道他从哪里学来的”,“感觉非常不礼貌不好意思了”……但从整个纪录片呈现的态度来看,我们也可以确定,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这个时期,不要过度强化,也许很快会过去,没有必要为此在家深究究竟是谁“教坏了”孩子。







虽然地区和文化不同,可是全天下的孩子,尤其是1-2岁的孩子在受挫以后就会发脾气,真的是一种本能,也是成长使然。

这个受挫往往因为同一个字,“不”。

这里特别好笑,妈妈说“杰米会发脾气”时,是压低了音量用的气音,我们很多人也有类似的体验,不光不能对宝宝说“不”,也不能当面说他发脾气。


“你是要让我死”,真是太贴切的形容了。

带宝宝外出,压力就更大了,因为说“不”的情况会比在家里多很多,同时还要面临周围人群审视的目光。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因为这些行为被打上“熊孩子”的标签。可实际上是,这是孩子发育成长的必经阶段。

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在学习如何拥有和坚持自己的想法,有了这一步,才能够学习之后的“放弃这个念头”或者“控制自己的失落感”。

受挫也会让孩子情绪忽然失控。


通过衣服上的传感器,大家可以随时跟踪宝宝的心率,发现受挫、发脾气时宝宝的心率直线上升。


由于跟踪了心率的数据,能够很明显的发现孩子发脾气时生理数据上的恶性循环。

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能力摆脱这个恶性循环。


那么这个时候,养育人应该做什么让孩子摆脱这个循环呢?摄影棚内的实验会给我们答案。

实验者在摄影棚里放置了一个幼儿无法顺利打开的透明盒子,在盒子的中间放了巧克力。


想要的东西看到却无法拿到,又无法表达出来,可能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幼儿最常见的挫折场景。


实验者请所有参加实验的宝宝都穿上了带传感器的衣服,一边检测宝宝心率,一边引导家长采用不同的策略安抚宝宝,看看有没有最有效的安抚策略。


第一个参与实验的宝宝哭闹了一会,实验者引导妈妈抚慰她,妈妈努力要将宝宝抱起,想用拥抱和轻拍后背的方法让宝宝平静下来。
宝宝情绪上无法平静,心率也依然很快。



这个时候实验者引导妈妈使用另一种方法:转移注意力。
居然有奇效。妈妈带着北鼻看小狗玩偶,很快的,小朋友的情绪就稳定了下来。


这招不仅仅在布莱克宝宝身上有效,在几乎所有参与实验的宝宝身上都有效。

而拥抱抚慰之类的身体接触,则会让宝宝以为你是想要限制他的活动,反而会遭遇更激烈的反抗。

转移注意力,可以先由成人有效引导,慢慢宝宝就会从多次的“练习中”学习到这种技巧来应对情绪风暴。

毕竟,我们很多成年人,到了现在这个年纪都没有很好的学会这个技巧,放任情绪将我们吞没。那么,宝宝多大能够学会这个技巧呢?

纪录片里22个月大的索菲就向我们展示了她已经开始熟练运用这一技巧调节自己的情绪了。


忽然,索菲走向妈妈,向妈妈要了一个拥抱。


接下来,她还试着离开这个让她发火的地带,找些别的事情去做。


摄影棚里的实验者对她的行为发出了赞叹,并且分析了她的这些细节。


转移注意力,不仅仅是在控制情绪方面有奇效,还是帮助宝宝培养未来重要能力——自控力的基石。

发现这一结论的实验的实验对象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明年龄,但是目测1-1.5岁的宝宝。

实验方式很简单,让宝宝头戴一个脑部活动感应装置,接着在宝宝面前放置一个对这个年龄的宝宝而言充满诱惑力的荧光棒,要求父母对宝宝说“不能碰“,接着转过头去。


通过仪器可以直观地看到大脑那个区域最活跃。越红代表该区域越活跃。


每个宝宝表现不一样。


有的宝宝完全没有一点“努力”。


这些情况即正常又真实,符合这个年龄北鼻们的特点。


不过,总有例外,有的小朋友可以坚持45秒之久。


接着,她开始尝试转移注意力,去取掉头上的帽子。
虽然看起来很像发脾气,可是其实是宝贝自己在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荧光棒。


这个办法非常奏效。


这个小可怜,一边哭唧唧地伸手去够,一边矛盾地让自己够不着。


那么,自控力可以刻意地训练培养么?


虽然可以,但是……


然而,窍门在转移注意力里。
转移注意力,就是宝宝在各种不如意情况下努力为自己“换挡”,调整节奏,改变对事物的看法,而不是逃避或者无视,而且,其实这种方法,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同样有效。


只有为宝宝提供了丰富的环境,她们才有机会利用客观条件摆脱困境,让自己有注意力可以转移,从而学会调节情绪和自控。





作为新手父母,在被各种火星撞地球的瞬间搞到满头问号时都会由衷地期待,孩子能够快点听懂父母的话,同时能够尽快学会说话。这样,起码双方多了一层沟通渠道,起码能够减少一些误解的局面。

那,在语言的世界里,老司机父母应该做才能让零基础北鼻尽快上道呢?
学母语和学外语一样,当然都是多听多说多感觉。

但,无论是听还是说,都不能盲目进行。

要想吸引北鼻的注意力,说话方面,就要体现戏精本色,叠字的“吃饭饭,喝nienie”未必效果最佳,但用抑扬顿挫,语调高低起伏的“父母语”绝对没错。

什么叫父母语呢?
纪录片中的解释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当妈妈说“宝~宝~,妈妈!好~喜欢~你呀!”会比妈妈常用的口吻更受宝宝欢迎。

当实验者把6个月左右的北鼻们关在一个绝对绝缘的小房子里,给北鼻播放同一个人录制的父母语和正常语调的视频时,小婴儿们的大脑明显有不一样的反应:


这样的语言信号可以理解为告诉小婴儿,嗨,小家伙,我要对你说话了,你准备好接受信息了么?

这让宝贝们在对他们来说纷繁的世界里迅速找到只对他们发出的信号。

所以,虽然我们大人有时候觉得,咦,我刚才为什么用这么“恶心”的音调跟孩子说话?可是,在北鼻的世界里,这就是爱~哎~,这就是爱~哎~

当“听”累计到一定程度,宝宝们会开始开口说话。
但是说话,也有一个累计的过程。
18个月-24个月,是宝宝学语比较关键的时期。

以下这张图表表示的宝宝们在各个月龄开口说话的词汇量。


那在这期间,作为养育人,我们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帮助宝宝多开口,增加词汇量呢?
21个月的佩西和他的妈妈接受了挑战。


在未有意干预的情况下,根据佩西和妈妈随身佩戴的仪器统计显示,妈妈一天说了1.3万个单词,佩西说了大约2500个单词。
接着第二天,妈妈被要求:多说话,多交流。

效果非常明显,妈妈的增量有5%。


但宝宝的增量达到了13%。


而那种有交流感的对话,更是效果显著。


多对话,让孩子参与到交谈中,这是每一个普通父母能够给孩子语言发展提供的最有力的协助了。


实验者还顺手做了一个小统计:
根据英国宝宝的早期常用语,做了小小的社会调查。
这个英国宝宝的最早词汇地图,就体现了很多有趣的内容。




北爱尔兰和英国东北部的孩子更常用“祖母”这个词,说明他们常见祖辈,或者可能和祖辈同住。


还有一些更细节的差别,也许说明英国北部的家庭更爱养猫,而东南部家庭更多养狗之类的。


婴儿虽然没有成人那么多的融入社会,但他们各种点滴,也足以折射出他们眼里的社会。

不知道我国有没有相关统计,各地的宝宝在早期词汇的使用上又有多少有趣的差别。



虽然只是0-2岁的孩子,但是不同于我们传统观念里“他还是个孩子,他懂什么”的认知,这个年龄的宝宝已经有能力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思考,也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

比如,小宝宝们这个年龄段的小宝宝有没有共情能力呢?答案是,有的。


在实验室里哭泣的假娃娃大多都能够引发他们的关注,而且能够牵动他们情绪的变化。


这里提到了共情感的初级阶段,那么还有别的阶段么?
有的,光“感同身受”不够,还要能够回应。


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宝宝会寻求大人的帮助来表达自己的共情。


不到2岁的宝宝,是不是只能寻求成年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呢?
当然不是。


这个宝宝让我特别感动的一点是,他想要帮助宝宝,但是也知道要先争得妈妈的同意。


接着,他开始尝试给宝宝奶瓶、玩具以抚慰这个哭泣的假宝宝。


共情感是天生的,但如何让它成为一种优秀的品质,是需要塑造的。

明确烦恼的是别人还是自己,对于小宝宝而言似乎没有难度,那明确想法是别人的还是自己这件事,对小宝宝而言呢?
纪录片记录了另一个有趣的实验。

传统观念认为:婴儿在5岁前,不会意识到,他们的所感所想和其他人的不一样。


这究竟是不是事实呢?
实验者为宝宝们准备了一份薯片和一份西兰花。
在明确宝宝喜欢薯片后,实验者拿起薯片夸张地表演出嫌弃和厌恶,以及对西兰花明确地喜爱。


两个15个月大的宝宝会选择给对方什么食物呢?


他们的选择都是自己爱吃的薯片:


那么,多大的宝宝可以区分,原来别人的喜好,想法,会跟我不一样呢?
不用等太久。


当宝宝长到18个月的时候,他们其中已经有部分人能够明确这一点了,24个月的宝宝也基本明确了这一点,这和传统观念里认为的5岁相距甚远。


我们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可是其实他们从很早开始,就已经什么都懂了。

还有一个非常有用技能:推理能力,又是什么时候解锁的呢?
答案同样是,2岁前,宝宝就具备简单的推理能力了。



宝宝们被带入认为划分为两部分的实验空间里,先被带到里间去认识一只叫露西的玩偶兔:


接着宝宝会被带到别的房间玩耍,用以分散其注意力,另外实验者会把这只露西兔弄湿,而且会把这个情况告知小朋友。


当再次回到房间,北鼻们能否认出露西兔呢?

这5个北鼻中,虽然阿比盖尔失败了,但还有3个成功找到了露西兔。


怪不得侦探推理题材的文艺作品长盛不衰,原来都是天性使然。






纪录片里记录的很多实验都非常有趣,虽然不一定严谨,但是多少还是有参考价值的。不过由于篇幅有限,纪录片里提到的实验没办法一一细说。

同样,也许一集近60分钟,一共三集纪录片对于有的养育人来说还是相对来说耗时太长,那我建议你们一定抽空看完第一集,尤其是其中的两个实验,千万不要错过。

一个在第一集片尾展示的是关于性别的实验,建议拉上队友一起看,只花费10分钟,不会占用他们太多的时间。

参与这个实验的,都是接近2岁的“大宝宝”。


实验者会先用男女性别的玩偶明确宝宝都能理解爸爸妈妈的性别角色。


同时用一个猴子玩偶表示中性。


猴子玩偶会演示打扫家务、照顾宝宝、陪宝宝玩热闹喧嚣的游戏以及修车。
接下来,道具交给宝宝,由宝宝们选择爸爸还是妈妈来做这项“工作”。


有趣的是,这个实验在20年前做过。
当时宝宝们的选择是,由妈妈负责清洁和照顾婴儿的工作,爸爸则负责狂野游戏和修车。
而在纪录片里,所有参与实验的宝宝都会让爸爸和妈妈一同参与到这些“任务”中,爸爸可以打扫房间,照顾婴儿,妈妈也可以进行狂野的游戏。

说明在孩子们眼中,家庭分工不再有明确的性别区别。


除了一项工作,非爸爸不可:


那就是,修理汽车。



不仅仅是这个实验,在纪录片的摄影棚和那些深入家庭的镜头里,我们都能看到不少爸爸的身影,孩子们对他们的依恋和信赖,一点不比妈妈少。


这是英国社会平权运动努力了20年的结果。也希望20年后,我们的北鼻能够作出相同的选择。

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参考这种模式,实验一下你家的宝宝,借此和队友沟通一下带娃参与度的问题。

还有一个实验,也许对于目前关在家里,被迫让孩子接触过多电子产品的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安慰:因为这个实验的结论表明:使用带触摸屏幕电子设备的孩子并非会落后于同龄孩子。

不过样本数比较小,纪录片也没有提出大量的让孩子们接触并使用这些产品的观点。充满电子屏幕和智能设备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孩子要面临和成长的,与其纠结,或许如何扬长避短是我们更需要思考的。



尾声

纪录片里还有非常多对于我们日常育儿有参考价值的实验和结论,涉及内容还有分离焦虑症、为什么宝宝那么迷恋躲猫猫游戏、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是否天生的等内容,既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宝宝,也能够让我们换个角度想问题。

如果你是一位有些迷茫的养育人,如果你没空或者看不进去育儿书,那么这部3集的短小纪录片,也是你获取育儿知识的一个不错选择。

- The End -
拓展链接我们曾经发过很多关于养育的文章:【小定的0-2岁成长记录】宝宝到了1岁,会变成什么样子?
小定一眨眼长到1岁半了?来个小总结
宝宝到2岁,是什么样?

【访谈】深度访谈|第二个月:产后最难时光
深度访谈|产后第五个月:最想全职的一段时间
深度访谈|一岁半的娃,最甜蜜的负担

【分离焦虑】

妈妈一走开就哭得像生离死别,10个游戏助你“和平分手”


【情绪引导】

在娃动不动就生气的年纪,情绪管理到底怎么管?

书单|做情绪的主人,才能做人生的主人


【T2】

T2宝宝,为什么总在你发火的边缘反复试探?


【给妈妈的】

《自控力》|想早睡做辣妈,为何臣妾总是做不到?


有的文章如果找不到,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功能查找,也可以通过文章汇总目录查看。

你好,我是小土,很高兴有缘相遇。我是两个男孩蛋蛋定定的妈妈,蛋蛋7岁,定定2岁半。我是《婴幼儿睡眠全书》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本硕,巨蟹座理工女,爱思考擅总结。从老大出生后开始写自媒体,6年时间,一字一句写成了百万读者信任的博主。
可能你也是无意中关注到这个号,不管经历着什么,请相信生活会变好,人生种种只是经历,终会拨云见日。在大大的世界,小小的努力,我们一起做更有力量的父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