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诺:哪有什么超人?

一诺 奴隶社会 2021-04-20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106 篇文章

题图:今年春天。


前几天全村社区里有一个新手妈妈提问,说宝宝一周,乳头总是在喂奶的时候裂,出血,怎么办?


看到这个帖子,10 年前我生第一个宝宝做新妈妈的痛苦回忆,忽的一声都涌了回来。羊毛脂、热毛巾,各种偏方,能用的都用了,但每次喂奶,都像上刑一样痛苦,每天 5-8 次,看到小家伙一张嘴,自己的身体都会因为畏惧疼痛而条件反射地抽搐。但没有选择,只能忍住痛,让孩子吃。


这样持续整整一个月才慢慢好转。那时候每次喂奶,都坐在一个棕色的沙发上,现在想想,那个沙发都像一个刑具室的行刑椅,不堪回首。中间还得了两次乳腺炎,高烧不退,又睡眠不足,真是苦不堪言。


▲ 五年前的照片,三个五岁以下的孩子,不堪回首的累。 


前几天母亲节,没写文章,也没发文章。


因为生活超级狼狈。


过去几个月,和所有人一样,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


因为疫情,我们本来 1 月份带三个孩子在美国小住,变成了常住。基金会从 1 月份起就全面投入抗疫的工作,我在美国,需要跨两个时区工作,电话会从早上 7 点的,到凌晨 1 点的都有。一土进入第四年,转线上教学,团队也需要很多调整。


生活还得继续,华章和我们家超级能干的阿姨都在北京,所有的事情,都靠我和妈妈两个人了。谢天谢地妈妈在,帮了非常多忙,厨房的里里外外,基本上妈妈承包了。但是开车,采买,孩子网课,还有生活其他的方方面面基本靠我。总体来说,虽然狼狈,降低标准,还算基本能应对。


大概一个月前,妈妈陪孩子玩球摔倒了(我后悔不迭,为啥让快 70 的老妈妈去带孩子玩球)。多亏朋友帮忙,去看了医生,确认是髌骨骨折,建议卧床慢慢恢复。伤筋动骨一百天,一方面特别心疼妈妈,特别自责,一方面头嗡的一声,这一百天可咋办?所有的家务,都得我上了,还需要照顾妈妈的恢复和起居。妈妈其实很多事都不用我,但是想想这状态,还是深感悲催。


妈妈刚摔的那天晚上,我基本没睡。一方面怕妈妈睡觉的时候腿疼需要我,一方面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愁,明天可怎么办?光看着床头那一箩筐脏衣服,洗了叠了就是一大堆活儿,别说别的了。孩子网课的东西有几个东西还没有打印(打印机好像快没墨了!),作业不知道做没做完,工作的邮件有一个还没发,还有个 PPT 没有看,好多微信没有回。哦,家里好像没牛奶了!明天买,明天买。还有,明天要切记切记把厨余垃圾拉出去,要不然要错过一周收垃圾 (已经错过一周,再不收走就臭了!)。白天老大和老二闹矛盾,睡觉的时候还没有和解,气呼呼的睡着的。老三看热闹,在床上没脱衣服就睡着了,牙也没刷(嗯,昨天也没刷,这是第二天了。)哦对了,孩子的 iPad 是不是忘充电了!赶紧爬起来充!


所以还什么母亲节,只能噗嗤了。


老娘能活着就不错了!


我知道我有很多外在的标签,似乎是“超人”,三个孩子,全职工作,之外还做了很多事。一方面,这似乎给了很多女性朋友激励,一方面,也给了很多人幻象,好像可以无所不能,也在无意中让很多妈妈有挫败感,觉得“你看人家”,我怎么差这么远”。但其实这上面的图景,才是做妈妈的真相。


现在回看,转眼老大已经 10 岁了,我也做了 10 年妈妈,觉得有些真相,应该和大家分享。


真相一:做妈妈是天下最难的工作! 



做了妈妈以后,才知道,这简直绝对是天底下最难的工作!以前职场那些所谓挑战,遇到个难搞的客户同事啥的,相比之下都弱爆了。我还记得没孩子时,看到一个小孩,完全没概念这孩子几岁,3 岁到 7 岁,是个非常模糊的区间。第一次逛 Baby’s R Us 就像进了大观园,好多东西完全不懂是干啥用的。但有了孩子,发现育儿是个巨大的平行宇宙,这个平行宇宙里超级复杂,知识体系无穷尽,用品用具超级多。


这只是入门,后来就会发现,知识这些,不过是开胃小菜,做妈妈简直是生活能对一个人提出的最高的综合要求!从脑力到体力到心力。


一方面要学会照顾几个小娃娃的生活,吃喝拉撒,从辅食到便秘,从湿疹到头虱(嗯,我家娃都长过)从蚊虫叮咬到跌打损伤,一方面还有教育的方方面面,英语语文数学,从体育到艺术到性教育到霸凌,了解课程体系,升学路径,各种营地活动,心理问题。


你还得身体好!有孩子的前几年,常年睡眠不足,睡不了整觉,也不能生病。你还要定力十足, 处乱不惊,内心焦虑无比还要镇静,内心无比着急还要耐心,心里无数羊驼跑过的时候,还要面带微笑,情绪稳定。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在你眼前乌央乌央,各种牛娃牛爸牛妈左冲右突。还要在这所有的繁复里,看见孩子,活在当下。你说这是不是人生之终极修炼!

 

这么艰巨的工作,却没有人提醒我们做准备。理发和厨师都需要上个课考个证书,养人这件天大的事,我们自己都远没有活明白,就稀里糊涂开始了。


更糟的是,不仅没有做好准备,这时各种媒体和文章,给我们造成各种幻象,觉得别人都准备好了。看到各种育儿号里的妈妈一会带孩子听经典音乐会,一会带孩子去艺术博物馆,想象自己也可以长裙飘飘,和孩子们在艺术的世界里徜徉。带孩子飞行万里,准备攻略,进入神圣的艺术殿堂,发现孩子最喜欢的,是在博物馆的地上打滚,对这些展品毫无兴趣。不仅如此,还总在最不方便的时候要上厕所,看蚂蚁,看艺术大片的时候睡觉。睡就算了,还打呼噜!


所以觉得好失败,人家都这么优雅,我家孩子咋就这么扶不起的一滩?


怎么办?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孩子不行,后来幸亏我聪慧,很快发现,只要是孩子,都是这个样子!都喜欢看蚂蚁,都不合时宜的要上厕所,都愿意躺在地上看天花板。这就是孩子正常的样子,不仅这样,孩子还会哭号、发脾气、闹别扭、打架。那些让人羡慕的朋友圈,和育儿号里的故事和图片,并不是骗人的,是在一个 100 帧的电影片段里,只取了最美好的一帧,给你看。


我们的问题是大脑自动脑补,把剩下的 99 帧都补成玫瑰色的美好图景。这其实也怨不得育儿号和朋友圈,我们自己发朋友圈,不也是一样 — 找最好的一帧发。我没见谁发朋友圈,说妹妹又和哥哥闹别扭了,这是今天第 13 次了。今天我又和孩子发火了,是这周第 10 次了。但你我都知道,这些才是真相。


知道真相,自救的办法,我叫做“反向脑补”,补回真实完整的样子。在你看到的朋友圈天才儿童从容父母岁月静好,自己补上看蚂蚁,发呆,尿裤子,哭哭啼啼,闹别扭和发脾气的 99 帧,就不焦虑了。这不是阿 Q,因为孩子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对没准备好这件事,出路是放下对自己的评判。做妈妈是世间最高阶的事,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人,一个有灵性的人!所以,不仅你没准备好,别人也没准备好。而且,你永远不会准备好。我们说终身学习,做父母才是终极的终身学习,因为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挑战,新的情况出现。一方面是一生的修炼, 一方面有需要在每个当下实时应对,不停地提醒自己看到孩子,不停地内观,反思,调整。


当你真正看到孩子时,也会豁然发现,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在当下的眼前,孩子都在告诉你,他需要什么。你需要做到是张开耳朵,听得见,睁开眼睛,看得见。而这又是最难的。我们往往在自己大脑的噪音里,孩子就在眼前,我们却看不见孩子真实的样子,听不见孩子真实的需求。


真相二:孩子可以折射出最丑陋的自己



我想所有做父母的人,在期待孩子到来的时候都对做父母是怎么回事,有一些自己的预期。这些预期,往往都有一些“轻松美好”的倾向,亲亲抱抱,欢歌笑语。好消息是,这都是可以实现的;坏消息是,路径是极其艰难的。需要翻山越岭化解无数障碍。而这些障碍物不是孩子,而是孩子折射出我们的内在心结,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以前并不自知的,内心的恐惧和匮乏感。


据说所有家长都吼过孩子,好释然!因为我也一样,而且经常吼呢!


但是想想,我们真的是对孩子生气么?表面是,但其实从来不是。孩子在玩沙子,你在一边刷微信看朋友圈,看到同样年龄的孩子英语阅读居然这么牛,你就去拿了一本英文书,或者开始研究学霸娃娃上的课,准备给孩子补上。这时候叫孩子好几遍,他沉浸其中不理你,你一看他浑身脏兮兮,今天新穿上的衣服弄得都是土,一想今天洗衣液没有了,这时候他可能又弄倒了个瓶子,撒了一地水,或者和旁边小朋友打起来了。你看着这个不成器的孩子,突然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一声怒吼……但你说孩子是不是很冤,就是玩个沙子,因为你这边过山车的内心戏,莫名其妙被大吼,吓得不知所措,哇哇大哭。


其实我们生气,从来都和孩子没关系,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怪兽在作怪罢了。孩子正常的作为,激起了我们内心的某个怪兽,我们自己开始编电影,各种剧情,孩子莫名其妙成了你的垃圾桶。我们自己都生活在社会关系里,都有社会压力,其中一个,就是在实时比较。希望孩子成功,表面是为孩子好,但深究,也是为自己。因为如果孩子不成功,就等于自己不成功,自己丢人。所以问题在我们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认可。


就算是我们能做到不在乎自己,只是为了孩子成功,也还是要问,什么是成功?上名校,找好工作,就是成功么?这种“成功”的底层信念,是认为孩子以后面对的世界,是弱肉强食、丛林规则的世界。所以孩子要“成功”,那需要什么都好,“技多不压身”,才能在竞争中“胜出”,淘汰掉别人,自己上。


但很快你就会发现,其实“技”永远不够多。你体育好了,发现别人艺术好。你诗词好了,发现别人英语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外求永远没有终点,永远不够好。需要不停奔跑, 但永远没有终点,自己疲惫,孩子疲惫。


疲惫的时候,如果反思,就会知道作怪的是我们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是我们自己的匮乏感。所以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面神奇镜子,会照出完整的自己,特别是自己的不堪和丑陋,那些被压制起来,但随时可以露头和爆发的不安全感和恐惧。


出路在哪呢?底层的问题,只能底层解决。底层问题的解决,是需要持续内在工作的。说难很难,是一生的修行,说简单,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转念之间。


我们的底层信念只需要做一个转变:这个世界不是淘汰的,而可以是成全的,世界是多样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都会因为他是他,而在这个世界有独一无二的价值。这时候对未来的假设,就从冰冷的残酷竞争变成温暖的花园。


其实我们对外在世界的假设,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所以做这种转变,核心是对自己的接纳。做到接纳,你就不会被恐惧控制;不被恐惧控制,就会看到孩子真实的状态,真实的连接的需求。也会看到每一个孩子,都自性光明,本性具足。


这个转变是一个宏大无比的话题, 或者可以说是人要面对的终极问题。但一个小方法,是主动请孩子们给我们做镜子。经常问问孩子给自己的反馈就会发现,孩子火眼金睛,你的那些内心戏,他们都清楚得很。  


老三 6 岁,说,妈妈,我知道你也不想生气,就是被一个红色小怪兽控制了,而且你生气的时候也是爱我们的!我听了惊为天人,大师啊!(这个“爱我们的”是我的一个小技巧,经常和孩子们说,妈妈永远是爱你们的,生气的时候也是!嗯嗯,总算给自己找回几分!) 


有一次老二受伤,哭得昏天黑地,我发现和老大有一部分关系,就开足火力,冲老大发一顿火。老大等“暴风雨”过去后对我说:妈妈你其实知道这不完全是我的错,But if you find somebody to blame, you will feel better。(你知道这不全是我的错,你找到一个可以责备的人,你感觉好受点而已。)哇,又是一个大师。 

 

他们看《功夫熊猫》学会了 Inner peace,看我显然 Inner Peace 不够,于是在家里给我也写了一个。 



孩子们写的 Inner Peace:



亮点是最后这句说明:Please come here when you are mad or you will be sorry to us!(你生气的时候请到这里来, 否则你会后悔的!)


看出来我有多差了吧  : )


差没关系,拍拍自己,说不错,至少我看到了!这个拍拍自己,也是一“转念”,也就是觉知。觉知是无价宝,一旦转变,一切都会瞬间改变。


那个玩沙子的孩子,你会看到他是在做最重要的事,在构建内心的秩序,是在发展最底层、最重要的能力 — 专注力。这些比早会几个英文单词,不知道重要多少倍。他是一个有内心秩序,能高度专注的人,在未来的世界里,会因为他自己的特质,有只属于他的价值和位置,绽放人生的绚烂光彩。


真相三:其实所有的答案,都在眼前



就像上面说的,你和答案,你和未来,只隔着一层窗户纸,这层纸就是觉知。


一方面,养育这个“平行宇宙”似乎纷繁复杂,一方面,有了觉知就会明白,养育的核心,只有两条:


  • 健康的身体

  • 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幸福的关系


这两个的结合,是成长的物质基础 + 内在能量和灵性成长的安全空间。养育,无非就是这两条。


你问,那孩子教育呢?学习呢?


其实都包含了。


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最底层的能力,是专注力。专注力来自于什么?如何能有专注力?需要先有平和。如何才能平和?平和的根本是知道自己可以被无条件接纳。无条件接纳,来自无条件的爱,就是上面的第二条。所以有这两条,就足够了,剩下的只需“跟随生活” — follow life itself。 


每天我们都会想到给孩子做一顿营养早餐,为了健康的身体。心灵也同样需要给孩子一顿营养早餐,就是爱、接纳和认可。精神的早餐,就是灵性孕育的营养。经常有人问我,你这么忙,怎么安排生活?其实很简单,是用这两条标准。凡是满足的,就做,不满足的,就不必要做。


当关注到最根本层面,就会发现所有具体问题的答案,都在眼前。当孩子在你面前是放松的状态时,该怎么做,孩子会告诉你答案,跟随就好。


写在后面:我的另外99帧...



从姥姥受伤,一个多月过去了,的确狼狈。我一个人,工作还是高负荷,家里家外,采买做饭,打扫卫生,“徒手搞定仨娃” — 上网课,当助教,吃喝拉撒。但一个月下来,妈妈恢复得不错,生活也找到了新节奏。不知道实际情况,只看我朋友圈,那是一片祥和。有在山里踏青,有孩子们天天做的精美早餐,孩子们还做了特别有趣的手工和艺术作品。


实际情况是,时间回到妈妈摔坏的那天晚上。


我躺在床上,看天花板。想不行,搞不定,那不如就地趴下,认怂。


第二天,跟孩子们商量,你们看妈妈得工作,姥姥受伤了,咱们每天还需要吃饭打扫卫生,你们说咋办。共同的结论就是,我们每天一起给姥姥做饭,每天找一个新的早餐菜谱,从创意、执行、送餐到姥姥房间,到之后的打扫,三娃都上,有分工有合作。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参考真相一,这也是一百帧里的一帧而已。


因为我时间太有限,需要工作的时候,没时间陪他们怎么办? 他们说,看电影!我一开始心里是抗拒的,很多教育理论涌上心头。后来赶紧给自己内心的小电影喊停,看电影就看电影,回到上面两条金标准,只要随时活动下眼睛,都满足啊。就放开了让他们看电影。


仨孩子看了好多好片子,结果除了看了好故事,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收获,是老二老三英文水平大增。把《功夫熊猫》看了 N 遍,台词倒背如流,每天沉浸其中,几大段大段的“重播”对话,有表情有动作,连戏剧课也上了。哈哈。


而且,还还学到好多哲理。


里面的 Master 乌龟,有一句经典的话是“There are no accidents。”生活中的所有,都不是偶然。一切的发生,都有缘由。


▲ 图片来自电影《功夫熊猫》。


所以看上去的困难,何尝不是生活的馈赠,这样的“困境”,从新冠疫情,到妈妈受伤,都逼着我们去重新思考和组织自己的生活。你不可能什么都有,什么都要,这些“挑战”让我们退一步,看见到底什么对我们是真正重要的。


然后呢,在我切记切记好多遍之后,第二天终于还是忘了把垃圾搬出去,厨余们又得等一周,到第三周,终于臭了!!!不仅臭了,还生了好多蛆!别提多恶心了。 终于被拉走,我撸起袖子捏住鼻子又洗又冲,终于回复原样,生活可以继续了,啦啦啦。


最后,就像前面说的,there are no accidents,你今天看到这篇文章,能看到这里,也不是偶然,你内心的频率和这篇文章的能量有共振,你才会一直看到这里,还面带微笑,是吧? 一切发生,皆有缘由。


讲完三个真相, 我想拥抱一下看到这里的每一位爸爸妈妈。平凡的你我,做的是神的工作。所以当然艰巨,当然疲惫。那天社区里一个妈妈分享,她抱两岁多的宝贝上厕所,宝贝在妈妈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兴奋地一遍一遍地说,妈妈眼睛里有宝宝!妈妈眼睛里有宝宝!我瞬间泪目。孩子成长的一幕幕都涌上心头。我们不是神,世上也没有神,但是我们和孩子的连接,有太阳的能量。


有时候,我们只是忘了......



我们成人的觉知,才是孩子真正的天花板。在一年前,我们创建了“全村”家庭教育社区。除了一土私享课,我们邀请了众多朋友和嘉宾,希望通过他们授课、讲座、答疑,帮助父母们系统学习养育这门人生大课。


一年过去了,我欣喜的发现,这个社区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帮父母们学到了多少育儿知识、提升了多少育儿技能(当然这很重要!),而是有幸提供了一片土壤, 让父母们不止活在朋友圈的那一帧,而是能真实的面对和讨论自己另外的 99 帧。这片土壤,让我们重获安全感,生长、连接,重新发现自己,接纳自己,走上有觉知的养育之路。


全村一周年,我们新增了更多内容和社区互动,并从今天开始特惠开放。期待你的加入。最近我读的两本书,一本书彼得·圣吉的 The Triple Focus (《三重专注力》), 一本是 The Awakened Family,都非常推荐。这两本书社区也会共读。


▲ #村头回忆节选#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欢迎同样感受到这个指引的你,来全村一起。


▲ 扫码了解「全村」社区。

-  END  -

推荐阅读

一诺:当妈“20年”,才敢写第一篇育儿文


一诺+托马斯:做父母最重要的事


从天天吼娃,到熄火四个月,“奇迹”是怎么发生的?

养娃不易,跟一诺一起

成为有觉知的父母

点一下

让我们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