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古说老古|

    老古出版社就是南师办的,南师

    没有认为出版社是他个人的

    利益,他是为天下人推

    广和传承中华文化。



    …………………………

    老古公司为什么

    取名叫“老古”?

    老古文化事业公司的前身是老古出版社,话说1971年,我就读于台湾私立辅仁大学哲学系,二年级有南怀瑾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课程,因被南师讲课的魅力所吸引,除了在学校上课之外,又到南怀瑾先生所办的“东西精华协会”听南师的“禅学讲座”“禪修靜坐”等课程以及參加春节禅七,大三大四期间又到南师家里整理书籍,南师去学校上课或演讲,我就跟随在后提皮包。


    1976年服完兵役后,我到南师办的《人文世界》杂志任经理,那个时候杂志社也可以出书,主要是出版《靜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以及《论语别裁》。办杂志是亏钱的,那兩本书的收入也是有限,还要付“东西精华协会”的房租,其实南师在台湾推广中国文化工作一直是很艰辛的,在经济上就是举债,即使没钱也要做,这其间一直是李淑君学长在东借西借,陆健龄夫妇也在幇忙借。刘雨虹老师及一些同学也都义务帮忙写稿及校对。有一天,淑君学长靜下来一算,如此利滚利,三年后就是负债一百万,那时候一百万可不是小数字。我的养父母一生辛苦打工种田,最后將田产贩卖后,在台北換得一层房子,此时养父母已逝世,我提议将台北的房子卖了,后来南师说不要卖,向银行抵押了三十万还掉债务,然后把“人文世界杂志”出版的存书折算给我,由我出面办个出版社,继续出版南师的书以及有价值的中国文化古书。至于出版社叫什么名字呢?那时同学们都叫我老古,南师说就叫“老古出版社”吧!后来有的读者错以为是“古老出版社”,称“古老”不如“老古”有韵味,而且显得特别与好记,这就不得不令人佩服南师的智慧了。


    “老古”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我虽然是老古出版社的社长以及公司登记的法人,但是,真正的老板是南师,作为学生的我,这个老古出版社就是南师办的,而南师也没有认为出版社是他个人的利益,他是为天下人推广和传承中华文化,也是透过办出版社在培养训练我作人做事。要出什么样的好书、有价值的书,我也不懂,这些都由南师决定,乃至封面、装帧、字体、编排皆由南师拍板定案。出版毕竟是文化事业,即使是大学毕业,文化程度还是很浅薄的。例如出版社的商标,我花钱找了设计公司设计出来给南师看,被否定掉了,后来依南师的指示,讬杜忠诰兄介绍书法名家王壮为先生,由王壯为先生篆刻銘章作为商标图记,就显得雅致大方了。


    “老古出版社”办成之后,1977年2月15日南师決定闭关,地点就在台北市信义路三段21号二楼,三楼是出版社办公室,四楼是书库。东西精华协会、《人文世界》杂志社、老古出版社的事务工作暂由我和淑君姐料理,刚开始只有我们以及张建中大哥三人,淑君姐负责做饭送至关房及文字校稿,我跑印刷厂及到书局推销书籍,张大哥负责送书。贷款的钱用来还债,办公桌也破旧不堪,此时经营颇为辛苦,《人文世界》杂志由月刊改为双月刊、季刊,最后停刊。为了节省经费,有一段时间把四楼书库另租给湛金涛先生教中国式摔跤。


    老古出版社经过兩年惨淡经营后渐有起色,工作人员亦有所增加。经营出版社雖然辛苦,但也得到了南师学生的支持与幇助,这期间,李慈雄同学的岳父萧政之老前辈透过军方的关系幇助销售了许多《论语别裁》和《正统謀略学汇编初辑》,台湾统一企业的总经理林苍生先生一直在《人文世界》杂志登广告支持,后来又请人设计佛像月历和包销月历在幇忙赚钱,那时还在台大就读的李慈雄也在帮忙卖《论语别裁》,在师范大学读中文系的杜忠诰兄也是一腔热血卖了数百套《论语别裁》,郑景松同学也在幇忙销售书籍,他们都是不求任何回报的。


    “老古”的转身与股权转換

    到了1979年年底我结婚,退出老古出版社。1980年老古出版社搬到台北市信义路二段271号复青大厦九楼,并改为“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湊钱买复青大厦九楼的办公室,我卖掉了台北的房子,结婚后南师另外还我一套房子。老古出版社转成“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老板、董事长还是南师,但是依公司法规定必须要有七位股东,设立登记时就按照南师八十股,南一鹏七股、蔡运済(《论语别裁》记录整理者蔡策的女儿)十股、杜美霞八股、郑景松七股、李淑君八股,我十股,除了南师外,我们六人都是股份代持人而已,並不是真正的出资股东。


    1983年,李慈雄的同学陈世志毕业服完兵役后来到老古文化公司工作,在1984年9月24日,我的代持股份转由陈世志代持。蔡运济赴美求学,她的代持股份则转由在公司任职会计的黄林秀龄,郑景松的代持股份转给了李素美。1985年7月4日,南师离台客居美国,老古公司交暂由陈世志管理。


    我离开“老古”后,到了美商在台的南山人寿保险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从最底层的保险推銷员做到业务经理,因为是代理商制度,只要把业绩搞上去,工作时间很自由,到了1988年7月,陈世志离开老古公司,我又每天下午从桃园中坜开车到台北老古公司上班。刘雨虹老师有空就到公司义务幇忙安排人事管理,健全了会计制度及仓储,南师既是股东、董事长,也是著作者,我们另设立了南师的版税专户。此时,陈世志的代持股份又转由我来代持。


    1991年初,我不能长期如此半天到老古公司上班,於是离开“老古”,改由闫修篆先生接下管理的职务。这段时间,刘雨虹老师也开始接受南师委托授权到大陸北京上海等地接洽南师著作在大陸出版事宜,《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上)》《禅宗与道家》《历史的经验》等书相继在大陸出版。另外,在这前后数年间,在大陸出现了许多南师的盗版书,早期的南粉买的很多是盗版书。


    1994年12月26日,南一鹏的代持股份转给了李素美的女儿郭姮妟代持,此事南一鹏并不知情,杜美霞的代持股份转给了李素美的弟弟李传洪代持。到了1998年,由郭姮妟接任老古文化公司总经理的职务。


    南师的股权忽然不见了

    2013年,大陸开始了南师的著作权侵权的官司,在台湾则是老古公司股权的官司。关于股权,爭议焦点出现在2004年,这一年9月9月,我的代持股份转由陈照凤代持,黃林秀龄的代持股份转由余金对代持。但是台湾官司发生后,发现这同一天却出现了將陈照凤、余金对、李淑君、李传洪、李素美名下的股份全部转让给郭姮妟的《股份转让通知书》,另外出现一份2004年9月21日上午10时老古公司“股东临时会议记彔“,内容除了将古国治持有十股让与陈照凤,黃林秀龄持有十股让与余金对之外,还將南怀瑾先生所持七十三股让给郭姮妟。此次临时会议主席署名郭姮妟,记彔署名李淑君。但是后来据查证,这一天李淑君人在加拿大,并不在台湾。而这份会议记录报到台北市管理机构时,管理机构回函要求说明9月21日股东会何以由郭姮妟当主席?(郭姮妟并非公司董事、董事长、监察人)。


    然后呢?还有一份2004年10月19日的董事会议事彔显示,出席董事为陈照凤、余金对,主席是陈照凤,記彔是李素美,内容是改选郭姮妟为董事长,原任总经理南怀瑾解任,另委任郭姮妟为总经理。


    好了,看到这里,你会发现什么问题?是觉得奇怪还是觉得有点乱?既然2004年9月21日,所有股份都转让给郭姮妟,董事长是她,总经理是她,等于老古公司是郭姮妟一个人的了,陈照凤、余金对、李淑君、李素美不是股东、董事了,怎么还作为董事作了决议?怎么还可以当董事会主席?不在台湾的人却记彔了台湾开的会议……。


    在一个多月里,老古公司发生了股东、董事长、总经理的重大变更,原来的股东、董事长南怀瑾先生的意思如何呢?有没有南师签名的文件呢?在官司期间看到三份:有一份是老古公司监察人(董事)由陈照凤替换古国治,有南师亲笔签名,当时郭姮妟拿转让书让我签字,说是南师的意思,我签了,这个没有问题。还有一份是包括陈照凤、余金对、李淑君、李传洪、李素美名下股份转让给郭姮妟的显示南师签名,但是按照法律,本人名下股份转让必须是本人签名。如果是南师的意思,变更登记时也必须要每个股东转让股份的法律文件,这些转让为什么没有个人签名的转让文件呢?第三份是南师亲笔写的“改換余金对”,以及“董事长换成郭姮妟”几个字,但是并没有南师把自己名下七十三股转让给郭姮妟的亲笔转让文件。也就是说,南师名下全部股份变到郭姮妟名下,没有股权转让协议,没有南师亲笔指令,只是凭2004年9月21日的股东临时会议记彔,而这份记彔已被管理机构驳回要求说明,会议记彔人李淑君身在海外并未出席会议,南师也没有出席会议。重重疑问,令人费解。


    只有李家人在照顾南师吗?

    2013年南怀瑾先生的著作权侵权、股权爭议官司,引起了社会人士的关注,去年香港的一家杂志作了报导,引用李家的人讲述称:从1985年李家姐弟一家陪同南师前往美国,从美国到香港到上海,后来再到苏州的太湖大学堂,直到去世。说是南师的住所一直都由李家人提供,他们照顾南师的生活起居,为他打点大小事情云云。其实南师生活从来都是自理的,始终是自己照顾自己,常年跟随南师身边,协助照应南师工作、生活的人,还有谢锦烊、欧阳哲、宏忍师等人,早期在台湾还有淑君姐、张建中大哥。还有虽不在南师身边,但协助南师处理大量事务的同学,譬如謝锦烊的妻子陈照凤,一直留在台湾的东西精华协会的一角落办公室,替南师处理台湾的各种事务。


    在此顺便一提南师的藏书,郭姮妟说太湖大学堂的图书馆,存放着台北东西精华協会几十年来各方收集的藏书。这说法真是奇怪了,太湖大学堂图书馆的藏书,明明是南师数十年来累積收藏而来的,同学们都知道南师爱读书,这些藏书由南师指派谢锦烊负责管理,当年从香港运到大陆,都有运进大陆的报关记彔和手续,这是南师的私人藏书,与东西精华协会没有任何关系啊。


    付出求不求回报?

    李家人引述南师著述《禪与生命的认知初讲》里南师说:我讲这二三十年来,从台湾一直到現在,修铁路也好,搞什么也好,只有两三个疯子,传洪啊,素美啊,跟着我乱疯。不能否认李家人跟着南师做了不少事,事实上,跟着南师一起出钱出力做事的有很多人,经济上有在台湾最艰难期间萧政之先生的鼎力相助,之后还有李慈雄、呂松涛、戴卫东、陈金霞等等;而刘雨虹老师几十年来为南师办的《人文世界》杂志写稿,编辑南师文稿出书,都是义务的。还有从2002年兴建太湖大学堂开始,离开台湾妻子儿女,一直驻在工地十年的谢福枝,南师逝世前要给他买房子,无论南师怎么说,他就是不要。这些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不求名利不求回报。跟在南师身边的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不求回报,一类是“投资心理”求回报。据悉有人跟着南师,受南师名望之惠,财產增加了七十倍。假如站在作生意的角度,求回报也没错,求回报得不到就会觉得委曲或愤愤不平。但是求回报就不要宣称是在供养南师,因为供养不是做生意,双手奉上就不要想着还属于自己,去争去抢。李家人因为官司的问题,就会让人怀疑是不是想求回报,实际情况如何,就不知道了,世上許多事情别人是搞不清楚的,甚至连自己也会不清楚,南师说过世上只有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自2008年开始,我自己也在外面讲课,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老师会有许多人欣赏你,仰慕你,尊敬你,但是,学生在老师身边跟久了,也会有一些人会把老师当成是他个人私有的,是屬于自己的。这是对南师身边人和事的同理感慨。


    是不是为了经济利益?

    在某杂志的报导中,郭姮妟強調她和她的家人不是为了经济利益,在她说来,从老古公司到实验学校,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出版和教育,兩條腿走路,去推广和践行南怀瑾的文化理念,这是老师事业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他的安排和嘱咐,因此不能放弃。李家人说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这个话是很难让人相信的,为什么呢?因为老古公司和实验小学是有丰厚的经济利益的,有了经济利益,那就说不清了。吳江太湖国际实验小学有没有经济利益?有人替实验学校算过一笔账,一年下来赚的钱可真不少,至于这个学校爱不爱钱?就要去问学校的家长了。南师的版税就更不用说了。南师逝世后没多久,2012年10月18日,东西精华农科(吳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怀瑾先生被变更为郭姮妟,南家子女完全不知情。同一天,老古公司账户领出了台幣6,801,159元,同时账户结清,为什么要结清账户又是一个疑点。


    至于说到要推广和践行南怀瑾先生的文化理念,就一定要抓住吳江太湖国际实验小学和老古文化公司吗?没有实验学校和老古公司就不能推广和践行吗?假如没有经济利益,推广不推广呢?践行不践行呢?能不能像南师当初在台湾,没钱借钱也要办?目前在中国大陸內地、香港、台湾及美国法国推广和践行南怀瑾先生文化理念的大有人在,有机构,有团体,有个人,形式方法也不同,大大小小加起来可不少呀!难道只有老古文化公司和太湖实验小学才是南师的文化理念吗?


    有家报网曾刊載的<口述历史:南怀瑾著作权的“家春秋”>。内容是《法制日报》对郭姮妟的采访,文中提及老古公司专门负责南怀瑾作品的传播,郭姮妟也成为南怀瑾精神的主要传承人。关于“传承”,记得南师逝世时,有许多人想要南师的骨灰,好像拿到了骨灰就代表了传承。不知是否拥有了老古文化公司和实验小学就代表了传承?还是为了传承就须拥有老古文化公司?若说打官司爭遗產是为了传承,那问题就大了,南师一再強調没有学生,他说过没有人有资格当他学生,他的广博学问,他的高超智慧,他的人品道德,他的精深修行,他的无私愿力,誰传承得了呀?


    这篇采访还引述了《论语别裁》的话,说南怀瑾在书中有如下叙述:“我不想我的儿女将来靠我的著作吃饭,如那样没有道理了,著作的目的,要使世人懂得,我何必留给他。”最后我想说的是,南师生前身后,南师子女始终没有靠南师的著作吃饭,他们都自力更生。而且在南师辞世后不久的2012年11月2日和4日,分别在国内《温州日报》和台湾地区《中国时报》,公开声明不私占南师遗产,捐作社会公益。南师对待李家一样视同自己的儿女,一样的疼爱,这段情谊,郭姮妟在报网《口述历史》中讲得很清楚。南师这段不要靠著作权吃饭的话对李家对郭姮妟是否也适用,希望李家人思之!思之!







    文 章 作 者

    古国治

    美术编辑

    多米

    特别说明

    请勿转载

    欢迎分享、转发




    推荐阅读

    向南怀瑾先生学如何作母亲

    南怀瑾先生说真理在最平凡之间

    南怀瑾先生说忍辱负重要像吃蜜糖

    跟南怀瑾先生学习为人处世的学问

    【南师语录】万念难空又作诗







    淨明學苑

    淨,淨心

    明,明性

    學苑

    乃學問學人薈萃之處



    【凈明學苑】

    以傳遞中國文化為己任

    以南懷瑾先生所倡導之實修為基礎

    與現代學知識區隔

    回歸中國文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