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孩子讲《三国演义》

维舟 维舟 2023-01-27
确立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

1


从今春起,就一直断断续续在给家里的两个孩子讲《三国演义》,终于在暑假里讲完了。

说是我“讲”,但他们也并不只是被动地在“听”。尤其是8岁的老二,经常打岔,问题多到有时连哥哥都不耐烦了:“弟弟!你先听完再问嘛!”但弟弟也有道理:“等听完,可能我想问的问题就忘了。”

我已经不当小孩太多年了,所以这些问题往往意想不到,有时措手不及:

“关羽的脸为什么那么红?”
“关羽和张飞如果打一架,谁更厉害?”
“徐晃是关羽的同乡吗?他的斧头多少斤?他几岁了?”
“庞德是庞统的亲戚吗?”

跟孩子讲三国,用的是《彩绘全本三国演义》这个版本,有图有文,他们也更看得下去一点。金协中绘,魏凤莲改编,花文出版社2021年3月版

不过,有些问题倒是挺值得展开一说的,还好爸爸有点知识储备可以应对:

“关羽是山西人,为什么去河北,在那里跟刘备、张飞桃园结义?”

——关羽是杀了本地土豪劣绅后,“逃难江湖”,但他是山西运城人,当地产盐,渡边义浩《关羽》就认为他其实是商人出身,和安土重迁的一般乡民不同。

实际上,整个刘备集团都是流动性的,在攻下西川之前,到处在找地盘,只能根据“恩义”结合在一起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真的有82斤重?他为什么选刀?”

——“偃月刀”在文献中直到宋代才出现,关羽究竟用什么武器,后人已不得而知。《三国志·关羽传》说的是“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既然是“刺”,似应是矛槊之类兵器。

不过,刀是重骑兵作战时的首选,主要是因为对手铠甲厚、速度又快,以往车战的戈戟难以奏效,大刀才能迅速砍杀

但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重骑兵在东亚的兴起,一般认为是“五胡乱华”时的北方游牧民族带来的,马镫可能最早是3世纪的鲜卑族发明的,而没有马镫,重兵器碰撞时,很容易从光溜溜的马背上摔下来,所以当时大多是轻骑兵。在三国故事发生的年代(190-280年),是否有成熟的重骑兵,还是个问号,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国故事里,骑兵其实大多出于后世的想像。

三国演义毕竟是“演义”,它的许多描写都不是历史真实。像“过五关斩六将”路线就不对(从许昌去河北寻找大哥,为何却向西去洛阳),故事也属虚构,包括关公“夜读春秋”,当时尚无纸书,也很难想像。

另一些故事则张冠李戴了,“温酒斩华雄”本是孙坚的事迹,给了关羽;“草船借箭”是孙权的智谋,安在了诸葛亮头上。不过这些早已深入人心,也不必一一计较历史的真实,也正因此,它才是“小说”。


2


故事听多了,最后老二还既像是感慨,又像是困惑地说:“为什么很多人都有勇无谋?”

这可能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原先曾崇拜的关羽,最后也因骄傲、无谋而败死;马超横行关西,最后也被曹操简单的反间计所破,差点走投无路。

让我意外的是,他在蜀汉的五虎将中最喜欢黄忠,因为关羽、马超都有勇无谋,张飞有点谋略但太暴躁,赵云缺乏个性,黄忠不但百步穿杨,且有勇有谋。

老大则问了一个更深一点的问题:“为什么马超、张鲁都容易被离间,但刘备不会?”

这倒是涉及三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问题:当时有两类不同的军阀,一类是政治家,如曹操、刘备、孙权、袁绍;另一类其实是武夫,如董卓、吕布、马超。

武夫可以凭武力称雄一时、割据一地,但无法每次都战胜,最终还是会被淘汰;政治家中也分高下,所以最终的胜出者,其实是这个政治生态中“进化”的必然。


在这样的乱世中,人和人的信任是非常脆弱的,尤其如果你仅凭武力维持,那身边任何人都可能背叛你;但缺乏信任感又很难凝聚起力量,最典型的就是河北袁绍死后,三个儿子彼此猜忌,最后被各个击破。

所以也不能怪曹操多疑,因为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想想看,连张飞都怀疑过关羽——当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过来,张飞当面厮杀,认为他已投降曹操,逼得关羽斩杀曹营将领才重获信任。

所以刘备对“义”的推重,和关羽一样难得,也是为什么赵云等人始终忠心耿耿追随他——并不仅仅因为他姓刘,毕竟当时姓刘的多了,刘表刘璋也姓刘。虽然名为“皇叔”,但刘备的处境其实跟他先祖刘邦一样,是个草根出身的冒险家

这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不是像小说里渲染的那么婆婆妈妈“妇人之仁”而已,如果不会用人识人,他在这乱世中东奔西走,恐怕早就死了十七八回了。

试想一下,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表面上看,这是他“礼贤下士”,但实际上,当时是他有求于诸葛亮多过诸葛亮有求于他。这一点,连我家老大都察觉了,他问:“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而不是去投靠曹操、孙权这样当时更有势力的?”也就是说,诸葛亮凭借自己才华,有诸多选项,但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那可能在赤壁之战时就game over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有理想的,他选择刘备,并不是因为“只有刘备主动上门”,还因为他看到,只有刘备能实现自己的天下宏图。这种君臣相知相惜,也是一直以来打动中国人的地方之一。

诸葛亮借东风、周瑜三江口纵火(图:金协中绘《彩绘全本三国演义》)

3


赤壁之战当然是三国演义的重头戏,从第三十四回曹操决意南征,到第五十回华容道放曹,用了全书七分之一的篇幅。很多最著名的三国故事,都出自这场大战,当然也是孩子们提问最踊跃的。

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赤壁之战的结果,其实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孙刘两方要冒极大风险,但胜率却是很低的。如果诸葛亮没能“借来”东风、如果在东风到来之前,曹操就沿江而下进攻,孙刘都可能失败。

所以,小说里虽然突出了诸葛亮的智谋,但关键的却是曹操、孙权的态度——刘备只能抵抗到底,但曹操却不急于进攻而想不战而降、孙权从犹豫转为坚决抵抗,这决定了战局。当然,也可以说,诸葛亮之所以高人一等,就在于他看清了这些人的决策意图。

战略之外,当然还得有战术。诸葛亮一出道就是三把火: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他为什么这么喜欢火攻?说到底,当时刘备一方太弱小,孙刘联合的兵力也仅及曹军的几分之一,而火攻是以少胜多的最重要战术之一。

到最后关羽华容道放曹,老二也困惑:“关羽放走曹操,这不是诸葛亮失算吗?他既然知道关羽的性格,就该派别人去伏击。”老大则问:“如果关羽讲义气,那他放走曹操,为什么不自杀?”

这应该和军法有关:犯下过错后,不能自行了断,而应交给军法处置。事实上关羽也回去领受惩罚了,只是被刘备拦下,“昔吾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也就是说,他把“义”看得比“法”更高。

老大此前听爸爸讲多了“三国演义并不全然是历史真实”,这时也忽然想起来问:“华容道的故事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吗?”这倒是个好问题。查了一下,《三国志》中曹操、关羽等人的传记均不见记载,多半是虚构的,但他符合小说中关羽、刘备的个性形象,却可能损害了诸葛亮“无所不知”的智慧形象。

当然,即便不是真的,但我们仍然可以设想历史的偶然性,我问他们:“如果当时曹操死了,会怎样?又或者,赤壁之战是孙刘打败了呢?”这些问题,可能等三国演义讲完了,他们会更有感触:也许结果仍然是天下一统,但什么时候、谁来统一,这其中就存在无数变数了。吸引人的,不是历史决定论,而是那些丰富的可能性

成都武侯祠

4


在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大敌一退,孙刘联合很快就难以为继了,这首先就涉及到双方如何处置战利品的问题,因为他们都想得到荆州。

老大比较认同刘备这一方,大概也因此,他后来提了一个问题:“东吴凭什么说刘备是‘借’荆州?荆州原先也不是东吴的啊!”民间也有“刘备借荆州——借了不还”的说法,但说起来,荆州牧刘表的两个继承人,长子刘琦在刘备阵营,次子刘琮则投靠了曹操。孙吴的诉求,其合法性最多只能依据双方联合抗曹时的口头约定:如果打败曹操,应该如何瓜分地盘。

我想和孩子们强调的是:在历史上,这种模糊的口头约定,多次成为后来矛盾的爆发点。更具戏剧性的是张仪对楚怀王许诺“六百里”,事后却说自己只说“六里”。如果没有更高的约束力存在,那最终这种纠纷就只能通过武力裁决

诸葛亮“隆中对”天下谋略的失败,就是从“失荆州”开始的。反过来也可以这么问:后来的夷陵之战,刘备为何没想到会被曹孙双方夹击?这可能有点超纲了,两个孩子都难以回答,我提醒他们:“孙刘可以联合,曹孙也能联合,唯独曹刘是死对头,不能联合,这样,孙吴其实处于更灵活的谈判优势,另外两家都要争取它。


在讲完三国故事后,我问他们:“如果你们在三国时代,会选择加入哪一方?”

没人愿意加入曹操阵营,虽然他们也谈不上厌恶曹魏。老大就说:“刘备和孙权都说曹操是汉贼,可最后来看,他们自己也都想当皇帝。”老二也承认曹魏实力最强,去吃汉堡王的时候还忽然说:“爸爸,你为什么最后三国是魏国统一天下吗?”他指着汉堡、薯条说:“这是汉朝,这是蜀(薯)国,最后都被胃(魏)吃掉了。”

不过,实力最强不等于他就想去投靠,老二选的是东吴,他说:“因为曹操看起来猜疑,如果有人做了什么让他不快的事,即使当时不发作,事后还是会找你麻烦,比如杨修就这样死了;刘备说实话有点弱,他信任兄弟,但如果不是他自己人呢?相比起来,东吴还好,孙权也年轻有为,不四面树敌,有余地。”

老大选择蜀汉,因为他喜欢诸葛亮。我说:“那你就要想想,如果是这样,刘备、诸葛亮要怎样才能赢?”

他思索下来,发现这很难:首先必须坚持联合孙吴,但除非把荆州让出,否则很难;不仅如此,还得集中兵力,不惜冒险攻下长安,但这却又违背了“诸葛一生唯谨慎”。

我说:“你明白了吗?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有代价,都是不容易的。”他点点头:“不过,爸爸,也不一定必须赢啊。”

说的也是,人生在世,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就好了,这在每个时代都一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