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怯懦的暴力

维舟 维舟 2023-01-27
兰州交大研究生遇害现场

8月18日深夜22:10,兰州交通大学一位研三男生杨郭振,在学校青年教师公寓楼下打水时被人从背后刺中颈部,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凶手是校内小卖部老板的儿子张某(男,31岁),当晚已被刑拘。

大半个月前的事,为什么近几天才爆出来?因为校方一直把这事压下去了。在久等无果后,8月27日,遇害学生家属到校讨个说法,但被门卫阻挡在校外。为家属送水和食物的学生被校方驱赶,关进保安室,并被威胁取消学位证和毕业证,校领导安排大巴强行拖走家属。

在校生或许怕,但已毕业的校友仍会声援。8月31日,许多人在网上曝光此事,外界才得知。在舆论压力之下,此事取得戏剧性的进展,仅仅一天之后,9月1日,校方就拍板赔偿家属200万元,钱款立即到账。至少在学校层面,此事就算是了结了,因为受害者家属也说:“此事我们再不追究(学校)了,接下来我们会配合(警方)处理刑事案件。”

之前曾和甘肃的朋友谈起此事,她一点都不惊讶,因为类似的事已看过太多次。像前些年庆阳一位女高中生跳楼,家长无权无势,再闹,到最后也被压下去了。这次若不是因为许多校友发声,大概率也会无疾而终。

当然,这次的事件至少有一个重大的差别:受害者之死并非遭学校内部的权力逼迫致死,学校其实原本只应承担有限责任,但它的自动反应却是承担起了无限责任。从理论上说,凶手是随机杀人,只不过案发在校内,如果是在校外的马路上杀过路人,那恐怕都难以对校方追责。

校方应当承担的是未能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之责,因为嫌犯今年5月就曾在校内用小刀划伤过另一位学生成继(化名)。由于只是划开一道伤口,警察只是对嫌疑人口头教育,让小卖部老板赔了破伤风的医药费,仅仅70元。成继父母来学校讨说法时,校方承诺以后不让嫌疑人再进学校——然而,事实上,他并未离开学校,一直在小卖部待着,直至今次悲剧发生。


虽然学校理应为此事承担应有的责任,但指望它承担起无限责任,最多只能为在校学生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却并不能解决这类事件的根源。因为就算当初学校把此人驱逐出去,他在街头随机砍人,这仍是防不胜防的。

凶手为什么要杀人?据知情人透露,嫌犯无业,一家三口轮流看店,因为与其在学校当保安的父亲发生口角,遂决定做一件让他爸后悔一辈子的事情,于是持刀追砍那位无辜的研究生,致使被害者身中四刀,被砍断颈部动脉,失血过多后当场死亡。

这并不是有些人以为的“精神有问题”,而完全可以在正常的心理中得到解释:它是家庭内部的冲突暴力外溢,变成了一件校园恐怖袭击事件。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凶手那种心态:他与被害者无冤无仇,纯只是随机选中,谋杀的动机与其说是杀人,不如说是一种自毁——他的目的是做下一件大案,足以让自己父亲后悔终生。

这也是本案最让人不寒而栗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微小的暴力其实广泛存在于中国家庭内部,而你作为一个外人,可能会莫名其妙地成了他人的攻击发泄对象,甚至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这是一种“怯懦的暴力”,施暴者往往本身就是家庭内部的受害者,但他又不敢起身反抗,于是转身将暴力发泄在其他人身上。这是典型的“转向攻击”,《男人和女人的自然史》一书中说,施暴的男性,有73%的人小时候曾受过殴打所谓“弱者挥拳向更弱者”,就说明了这种心态的广泛存在。

转向攻击时,其实和受害对象自身无关。我一位女性朋友曾说,她从小就厌恶、恐惧父亲下班回家因为一点小事打老婆,母亲去世后,她有很多年都无法与父亲和解,直到他垂垂老矣,自己也阅世渐多,她才意识到,父亲暴力的一面背后,其实是怯懦——他在单位受了气,无处宣泄,于是老婆就成了他的出气筒。

实际上,本案中的凶手虽然刺死的是与自己素昧平生的研究生,但他真正想杀死的是自己父亲,因为他犯案的真正动机是为了报复父亲,他的潜台词是:“等我这么做了,你就后悔了。”

在中国社会,这样的心态普遍存在,只不过有时未必是在杀人案中。吴飞在《浮生取义》中研究华北某县的自杀案时就发现,很多人自杀的动机其实也是惩罚熟人,寄望于自己的死能让对方悔恨一辈子

因此,这乍看是个孤立的个案(随机杀人的校园恐怖袭击毕竟不多见),但背后却基于结构性的家庭问题:亲子之间无法有效沟通,权力博弈变得越发不可预测。我在《令人窒息的爱》中曾分析过的,最终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孩子自杀、弑父弑母、亲子决裂,但我现在得承认,自己还遗漏了一种可能,那就是转向攻击他人,而这背后的关键因素都是代际矛盾


在悲剧发生后,大多数人可能会将凶手看作是某种“反社会人格”,将之看作某个怪胎、疯子,又或将这样的校园恐袭看作是极个别的事例,但这就低估这背后的结构性因素。

现实是,在社会快速变动之际,国内社会的家庭秩序也摇摇欲坠,但与此同时,旧有的亲子相处方式又没能调整,这就可能造成此起彼伏的各种奇葩事件。其实像孩子自杀、亲子决裂之类的事随处可见,只不过很少人把这和校园恐袭联系在一起罢了。

问题是,转向攻击即便能暂时缓和一下内心的烦躁情绪,但它其实根本无法解决你真正面临的结构性处境。这就是为什么这样的事例可能反反复复发生,往往还越闹越大。施暴者需要转移自己平日积聚起来的、最终变得不可忍受的愤怒和受挫感,但依靠转向攻击其实又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只有代际的解绑、宽容与和解才能做到。

这些无处不在的冲突和家庭内部的微小暴力,也可以让我们看到:很多家庭在内部就缺乏对话、妥协、宣泄压力的机制,以至于到最后走到暴力解决这一步。如果家长能和孩子平等相处,给他们一个更宽松、安全的环境,原本不至于此。仅仅处决几个犯案的愣头青并不能拔除代际之间暴力的毒素,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反思与改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