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志 | 理解中国式“谢谢”

唐昭 跨性别生活 2022-06-15



生活志(26) 

理解中国式“谢谢”


 

大家好哎。

 

今天,是没有回答读者提问的。还是因为这篇《生活志》是提前写好的……不过有问题呢,还请尽管留言。找个机会一次性回答大家的提问的。

 

本期内容:

 

我们今天要说的事情,其实是一个生活中非常非常常见的话题,就是说“谢谢”。

 

可能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现在年轻人从小就被教育凡事都要说“谢谢”。不但在公共场合跟陌生人要说谢谢,甚至回家跟父母都要说“谢谢”。很多人一辈子说了很多“谢谢”,但是却成了一个毫不懂得感恩并且人际关系很差的人,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几乎可以说是最感恩,但是又最不轻易说“谢谢”的。今天的话题就是讲,我们什么时候该说“谢谢”,什么时候不能说“谢谢”;以及不该或者不便于说“谢谢”的场合我们应该说什么。

 

那么就转入正题吧……

 

还是从唐某人的家庭教育经历说起吧。

 

唐某人小的时候,唐爸唐妈带唐某人在中国的饭店吃饭。服务员给唐某人倒水,唐某人就说“谢谢”,唐妈每每都挑剔唐某人“谢谢”得不真诚,让唐某人好好跟人家重新说。

 

但是唐某人和唐爸唐妈在美国的饭店吃饭,唐妈从来没挑过唐某人谢得真诚不真诚,只要服务员给倒水,谢了就可以了,态度她是不管的(当然唐某人也不可能态度很恶劣了)。但是她在吃完饭会问唐某人,觉得应该给服务员多少小费为好。

 

记下来这差异,然后我们看《三国演义》。


 

关公,姓关名羽字云长,然而我们提他的时候通常尊称一声“关二爷”,反倒不太提他的名字。为什么?千古一人忠义无双,是吧。

 

谈关公必要讲他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皇嫂给皇叔俸禄,但知刘备去向便辞去。之后又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

 

这期间这么些年,关公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刘备老婆孩子,最后挂印封金,把刘备老婆孩子又给送回刘备身边了。按理来说这个恩情刘备应该感激涕零了,要是放在现代人的教育里,这得说无数个“谢谢”。但是刘备是怎么表现的呢?

 

刘备一个“谢谢”也没说。

原文里说二人相见不过是,“关公迎门接拜,执手啼哭不止。”

 

就是两个人见面双手相握,然后就哭了。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刘备没有谢关羽,至少没有口头上谢他。但是我们觉得刘备不知感恩么?没有吧,《三国演义》里刘备的仁义已经不能再多表了,我们看他对关羽好不好?那是很好的。但是为什么刘备就是没有跟关羽说“谢谢”?

 

因为我们的文化里,传统上只有说完了“谢谢”就两不相欠的情况下我们才说“谢谢”。

 

如果一件事情的情谊或者对自己的帮助如果远远不是说声“谢谢”所能够抵消的情况下,我们中国人是不说“谢谢”的。有句话叫“大恩不言谢”,大体就是这个意思。不说“谢谢”不是说不感恩,而是要“容当后报”。

 

我们要表达一个感恩的态度,但是“谢谢”这两个字,中国人是非常敏感的。一方面是,“谢谢”通常是对家庭外部成员说的,刘备跟关公是结义兄弟这就不适合说“谢谢”。另一方面,如果人家给你很大的帮助,你说“谢谢”,人家反而说“不用这么客气”,人家是什么意思?人家是让你不用感恩么?人家实际上的意思恐怕是:“这件事可不是说声“谢谢”就了了的,你说“谢谢”那是你就不打算有其他的表示了么?”

 

回头来看,为什么唐妈要求唐某人对中国的服务员真诚地说“谢谢”,因为这确实是个“无以为报”的场合。服务员的服务态度好,更多的是一种敬业,而不是说能直接从唐某人身上获取额外的经济利益。那么唐某人应该真诚的对服务员的周到表示感谢,而且说“谢谢”基本上也就够了。为什么在美国就不用特别真诚了?因为美国有一个东西叫“小费”,说“谢谢”再真诚也比不上多给点小费来表达谢意来得实在。

 

了解了这个缘故,我们再来看《三国演义》里的两个场景。

 

一个是草船借箭。



诸葛亮这是唐某人心目中《三国演义》人际关系第一人精。虽然书里写“卧龙凤雏”这是齐名的,估计也仅仅指的是军事智谋,庞统的人际关系分析和理解能力比诸葛亮差的多得多。以后有机会我们会谈到为什么诸葛亮一定会摆空城计,以及庞统为什么一定会败在甚至是死在落凤坡。这不是神机妙算,这如果理解中国人之间的交往模式以及博弈论的话,可以看出来是个必然结果,没有任何神秘的。

 

当然了,现在我们要说的就是诸葛亮是个人际关系上的人精。尽管他刚下山的时候,也说过不长脑的话,也出过馊主意(这个以后再说),但是在唐某人心中,罗贯中是个人际关系理解上古今中外无出其右的作家,所以看《三国演义》仔细的话,能清楚的看到诸葛亮的人际交往能力上的成长,写得简直太“真”了好么。

 

今天说的事情是诸葛亮刚出山不久的事,不过他并没有什么处理的不好的地方。所以就直接看看他做了什么事就好了。

 

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周瑜让诸葛亮督造十万之箭,其实是想看诸葛亮无法完成就找理由把他弄死。但是诸葛亮借着大雾,用草人从曹军那骗了十万之箭。

 

关羽出生入死,刘备没说谢。但是诸葛亮拿了曹操十万之箭之后是怎么做的?

 

原文上说,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

 

这是《三国演义》里一个典型的“谢谢”。我们现在就看到了吧,中国人在这个时候才说“谢谢”。为什么说“谢谢”?难道你还指望诸葛亮再报答曹操么?拿了箭,说声“谢谢”,告诉曹操一声也就算了,两不相欠了,将来还是要生死相见的。

 

这是中国人的“谢谢”。

 

再看《三国演义》里另一个例子,甘宁和凌统的故事。



甘宁和凌统有杀父之仇,凌统早就想把甘宁弄死给他爹报仇,当然一直没成功。后来有一次凌统跟曹操交战,凌统中了冷箭,要被人弄死了。甘宁射伤了对方,把凌统救了。凌统当时不知道是谁放的箭,回来一问,发现是甘宁救得他。他是怎么说的呢?

 

当然他是没说“谢谢”了。原文中是这么说的,凌统乃顿首拜宁曰:“不想公能如此垂恩!”自此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再不为恶。

 

凌统他当然也可以说“谢谢”,甘宁也不会说别的。但是甘宁恐怕有心理活动,“我在战场上救你一命,你竟然跟我说句‘谢谢’就完了,那你这意思是还憋着报你爹那仇呗?”凌统如果说的是“谢谢”,他跟甘宁这事完不了,他想完,甘宁都不能让他完。这个时候不说“谢谢”,直接结拜,比说干巴巴的说“谢谢”强多了。

 

说“谢谢”本身,并不是感恩。

 

说声“谢谢”,两个字就把恩报了,这世界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如果一个成年人仍然有这种想法,要么你是太单纯,要么你是太贪心。

 

我们小时候,叔叔阿姨给个苹果,爸妈让说“谢谢”,叔叔阿姨就说,“啊,这个孩子真懂事啊。”然后家长和旁人都满意了,就算了,这件事把很多人都给害了。我们小的时候说了句“谢谢”这件事就能算了,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报答,所以说句“谢谢”就两不相欠了么?不是!是因为这个人情,是计算在父母身上了,父母要还的,要么换在叔叔阿姨身上了,要么还在叔叔阿姨的孩子身上了,只是通常我们没有机会看见而已。没看见不是没发生。如果爸妈就是个一毛不拔不懂感恩的人,你再怎么可爱,估计也没有叔叔阿姨总给你买好吃的。




“谢谢”本身更多的只是一种礼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客套,但是绝不是感恩,也绝不能抵消任何“非举手之劳”。

 

写这篇《生活志》的时候,唐妈说,“家人之间说‘谢谢’也可以,上次你从国外给我买洗发水,我不也表示感谢了么?”唐某人问唐妈说,“我是不用你报答我啊,给你买东西是应该的。但是,那我说,‘谢谢你给我养这么大’,然后咱们就两清了,行不行?”“丧心病狂。”

 

我们现在社会上什么都学美国,甚至说要过父亲节、母亲节,然后那天跟父母说“谢谢”……其实在唐某人看来,这是非常不了解美国的。这是既不了解美国人说“谢谢”的原因,也不符合中国传统。美国人总是说“谢谢”,其实跟前面的那个规律也是符合的。小事说“谢谢”,大事……美国人之间一般不会麻烦别人大事,能花钱解决的事情通常不求人。这样也就看起来美国人什么事都说“谢谢”,其实只是因为人和人之间交往通常不深。至于跟父母说“谢谢”,美国人从法律上讲赡养父母这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义务。美国人的爸妈给他们养大了,付出的资源和精力跟中国的父母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一般的美国人如果他父母也没给他太多成长过程中的扶助,他可能对父母的回报就是,定期去看望一下父母,客套客套说“谢谢”,估计他父母能接受。但是中国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恐怕很难说句“谢谢”就完了。

 

而且美国人层次越高的家庭,越接近传统中国家庭,这个以后会详细再说,此处只举一个例子。唐某人有个朋友(不是华人),在美国某个亿万富翁社区长大的,有一次唐某人亲见的,他跟他妈妈说“谢谢”,他妈当时就发飙了,说他是个不知感恩的人。他妈说,他妈秒秒钟不知道多少钱进出,抽出大把时间和精力来帮助他建立家庭,他竟然就说一句“谢谢”,简直是不知感恩。他很无辜,他表示“我不都说谢谢了么,你还想让我怎么样呢。”

 

唐某人完全理解他妈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妈付出的精力远远不是一句“谢谢”就能抵消的,他妈也不希望孩子轻描淡写一句“谢谢”就把这一切努力都抹杀,哪怕多表达一下对妈妈的爱意也好过就说两个字吧。但是他因为缺乏感恩教育,或者说他并不理解人际交往的深浅,总以为说完“谢谢”就两清了……

 

有些事能清,有些事清不了,这事古今中外大抵如此。靠张张嘴就白使唤人,这种好事恐怕天底下不多见,就算是父子、夫妻也不能总这样。

 

该说“谢谢”的时候说“谢谢”,人家给你倒个水,你“谢谢”,人家给你开个门,你“谢谢”,你说的时候显得你有礼貌,人家听着也顺耳。因为反正就是个屁大的事,说完了“谢谢”如果还不算完,那怎么样才能算完呢?但是不该说“谢谢”的时候,说“谢谢”反而会让对方警觉或者不舒服。一般来说,这种不舒服不是因为对方嫌你客气,而是对方怕你说完“谢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对方的付出就一笔勾销了。

 

人家开车顺便送你回家,与其说“谢谢”不如请人上楼坐坐。人家当然不一定真坐,好歹是个态度。经常性的蹭人家车,与其一直说“谢谢”,不如买张油卡送给人家(让然还有很多别的感谢方式,这里只是拿油卡当例子)。当然你给人家油卡的时候,别说“蹭你车这么久不好意思,给你买张油卡”,这就显得很疏远。不如说,“我得到张油卡,但我没车,就给你吧。”对方懂不懂你为什么给他油卡,一般来讲只要不是太不懂事的人都能明白你的意思。

 

给人家东西,不要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我是施恩给你”,“你看我多懂得感恩”,或者“我是报答你某一件具体的事”的表现,不表现出这类态度会让对方比较好受也比较乐于接受。如果你表现的是“我是因为坐你的车,给你买一张油卡。”对方可能心里是非常反弹的,“因为我是好意,又不是差你这点油钱。我拿你当朋友,你拿我当个不要钱的出租车司机么。”而且,对方知道你给他买张油卡他还得跟你客气客气,说“不要不要”。他说“不要不要,不用不用”,结果最后收下了,他也不是滋味,你也不是滋味。他要是说“不要不要”,结果他最后确实没要……你说你怎么报答他,油卡也白买了。最好是,你是在报答人家,但是表现的是,“我为什么有东西先想着给你啊,是因为我跟你好啊。”这样大家都舒服,他也觉得载你是因为“你们关系好”,你下次再坐他的车的时候“反正你们这么好,客气什么呢”。这就是一种比较良性的礼尚往来。篇幅关系,更详细的这类事情怎么处理,咱们以后再详细说。

 

当然有一些场合,确实是应该感谢,但是没办法短期内合理的报答,这个时候怎么办?

 

不说“谢谢”,不是不表达谢意。感恩的态度一定要传达出去,让对方有一种你一定会记着这件事,以后一定能回报他的感受,这就是一种成功的致谢。或者更符合“国际惯例”先说“谢谢”也行,但是紧跟着要表达更深层次的感激,表示出你不是说了“谢谢”就完事的那种人给对方看。

 

当然,这事就做事凭良心了。这就属于给人家画饼,许愿之后还不还就在于个人了。唐某人是觉得人是要有信用,许的愿是要还的,所以做这种许诺的时候要真诚。但是大家也必须理解一件事,这个社会上有不少人是“只画饼不还愿”的,所以最好自己还是施恩不望报。人家说日后怎么报答你,你也别太当真,做好事就是做好事了,别想着付出的事情都能有回报,这样比较不容易失望。万一人家是个有良心的人,你将来也会庆幸当初建立了这样一种关系,至于没有良心,那就算了呗。

 

然后回头看唐妈,她说唐某人给她买东西她表达过谢意,她说“谢谢”了么?她没有,她是怎么说的呢?她是表现的特别高兴,然后说,“除了我的孩子谁这么爱我啊,什么事都想着我。你看这个东西真好,我真喜欢。妈妈真爱你。”唐某人知道不知道这是一种夸张的谢意?当然知道,唐妈吃过见过,别说买个洗发水,买金条她也不会有什么激动的,她这是个态度——“你对我的好处,我都懂、都知道——你这么做是因为很爱我,而我也很爱你。”这比直接说“谢谢”,高级多了。

 

别人给你买东西,感激两件事:一件事赞叹是你们之间的情谊深,一件事是夸奖这个东西好。你也高兴,对方也高兴,第一对方给你买东西没给错人,因为你们关系多好啊;第二,夸奖这个东西也是夸奖对方有眼光,对方了解你,再次证明对方没有看错你,跟你关系确实不一般。千万别人家给你买吃的,你说“我不喜欢吃”;人家给你买个用的,你说“我早都不用这个了”,这就太不懂事了。就算不用,不吃,你还可以再转送给别人,对方的心意当面的时候一定要捧着说,不然就太不会聊天了。

 

“你对我真是太好了”;“这个东西多好看啊”;“这个东西多合适我啊”;“这个东西我一直都想要啊,你怎么知道的”……这些话通常是不会说错的,记住,给人家面子自己也不吃亏。

 

再大的好处或者帮助,没法马上报答,那可能就得画饼了。比如,“我知道一家好吃的,什么时候你有时间咱们去吃吧。”但请记住,这个时候双方都默认是要你掏钱的,你要是不想掏钱别说这种话,不然这就要落下话柄了。再比如,“等你有时间咱们去我老家玩啊,我家房子地都有,你就人过去玩就行。”当然这种话,虽然你随时都可以找理由不认账,但是希望你给人家画饼的时候,是真诚的,愿意兑现的。

 

至于更大的,有贵人提携、恩师栽培、父母养育,这个就得画大饼了。说的也不是“谢谢不谢谢”了,毕竟这算是“大恩”,这在中国传统上是不能简单言谢的。这要表达的含义就得类似于,“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现在是白丁一个,我将来一定要努力。”至于你说不说努力是为了要报答对方,这就看对方的理解能力大小了。聪明人不用提,不聪明的提一提也行。为什么要强调你要上进,好歹给对方一个期望吧,万一画的大饼能吃到呢,是不是。就算最后没吃到,你说你要努力了,对方至少也能觉得没帮错人,至少当初帮助的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呢,是不是,不会恨自己当初眼瞎。

 

所以,爸妈给你上大学交学费了,他们最希望听到的是什么啊?肯定是你说你要好好学习,好好上进吧,而不是说“你给我交了学费,我会挤出生活费给你买个小礼物”吧。小礼物也是要买的,但是这跟父母的付出以及父母的期待是绝不等价的。所以父母说“给你花了那么多钱读书,你读成这样,真是不肖,真是不懂事”的时候,千万别提“我不是还给你们买过大学那地方的特产了么”,这话简直是找揍。特产才几个钱,买特产的钱还不是父母给你的,就算不是父母给你的,是你打工的钱,在中国这么个非福利国家,父母养大你花了多少,是那点土特产的事么。那父母这么说的时候怎么办?人家想听什么你就说什么呗,就说“我过去太不懂事了,我一定听你们的话,一定上进,一定好好学”,再不行就画大饼“将来给你们买大房子,接到城里养老”,再不行就画自己根本兑现不了的饼……这就不能教了……但是逼到份上没办法,难道真的等着爆发特大号的家庭矛盾么,先画饼再说。毕竟父母大部分时候也没想把孩子逼死,真憋着想逼死孩子的父母也就不给孩子投资在教育上了,你说是吧。

 

最后,作为结尾,再分享一个唐某人自己的经历。这一个故事跟跟前头的都不太相同。

 

唐某人曾经有个对象(呃,对象……就是没结婚的配偶那种对象……)。这个人呢,就是那种“我喜欢这个,你给我买吧。”唐某人买完了,就说“谢谢”,就没有第二句话了。过段时间又是,“我喜欢那个,你给我买一个吧。”唐某人买完了,还是就两个字“谢谢”。几次三番下来,唐某人基本上是崩溃的,钱多钱少这不说,这做人办事的方式,是不是已经没有人类思绪得令人发指了……这样的人也不是说不好,但是跟唐某人肯定不是一类人,跟唐某人是过不到一块去的。在唐某人看来,一直你不管怎么付出,对方就两个字“谢谢”,这样肯定是没法相处的。后来,唐某人觉得这已经没法忍受了,有一次这个人又跟唐某人打电话说,“你看好像要过七夕了。”唐某人就说,“我生病了,哪也不想去。”其实这就是一种婉拒,就算是不跟人家相好了,也没必要翻前头的事,毕竟当初花钱也是自己愿意对吧。没想到,这个人说,“生病了啊,我这两天挣了两万块钱,都给你吧,你买点好吃的,好好休息休息。”这是客套么,不是,话说完了钱就打到唐某人卡上了。唐某人后来也反思是自己小心眼儿了,毕竟自己远远没花出去这么多钱,其实人家要的也都是小东西,不值什么钱。唐某人偏偏死抠要礼尚往来,这件事似乎是唐某人量小了。而且人家可能是真拿唐某人当家里人,觉得不用来虚的也没准。

 

人和人的谢意的表达方式很不同,有些人也不是不懂得感恩或者不感恩,只是还没学会那么“心思重”的表达方式,其实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些人反而是可爱的,因为他们单纯。每个人都有年轻不懂事的时候,给自己成长的机会,同时也要允许别人逐渐成长。另外,家人之间可能会忽视对方感受,我们是不常在家庭内部说“谢谢”,但是感恩心态的表达以及实实在在的回报,是不能少的。

 

道德或者行为标准,这都是只能约束自己的。你许诺的报答,自己要兑现,但是你既不能逼别人兑现人家的承诺,你也无法逼他们兑现。宽容是个美德,甚至来讲是个世界范围内的美德。

 

唐某人跟大家共勉吧,希望自己说话办事能让大家都更舒服一点。

 

为了方便有阅读困难的读者,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下面这一句:

 

“谢谢”本身并不是一种感恩的表现,不该说“谢谢”的时候乱说“谢谢”是会弄巧成拙的。

 

至于想看更多解释的,麻烦往前翻一翻吧……

 

再会。

 

下期内容:

 

下期的内容嘛,还是一个类似的话题,还是有唐某人家的故事加上《三国演义》作为辅助解释哟。欢迎大家都来看哟。至于什么时候发,那就看领导的了哟。

 

但是再下一次,一定得换成点别的方面的内容,换换口味嘛。大家爱看呢,就留言,不爱看呢,也留言,总叫唐某人知道才好安排内容嘛。

 

*注: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还有……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截图,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作者。另外,没有一家企业赞助唐某人,所以万一有读者认出来了某个品牌,那绝不是唐某人的本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跨性别生活社立场。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15-2016 跨性别生活社

跨性别咨询QQ:3357885676

跨性别知识支持:info@trans-life.org

投稿、媒体合作:media@trans-life.org

机构发展:admin@trans-life.org

官方网站:www.trans-life.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