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建爱的庇护所»»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幼儿园

huhua 胡华名师工作室 2021-05-26


今天,我们要讲三个故事••••••






我们走进了陷入信任危机的多所幼儿园,发掘那些不易被发现但至关重要的幼儿园的关键价值,并探究这些价值为何被遮蔽或摒弃,又该如何重建。




1


我们                                                   

可以成为孩子们最需要的幼儿园吗?

“一个幼儿园好不好,只要看看里面孩子的眼睛是不是亮的,是不是熠熠发光。这反映了在成人世界的价值排序中,儿童居于什么样的位置。”



信任危机中的幼儿园:重建爱与安全


文字来自《三联生活周刊》记者贾冬婷


儿童的庇护所


因为“***事件”的波及,胡华的幼儿园这段时间正应对着一轮轮的检查:安全、监控、师德……这让她感觉特别疲惫,但一看到孩子们,听他们一个个叫着“园长妈妈”,抢着扑到她怀里,她就又精神了。

 

胡华觉得,孩子们把她当作了成人世界的一个代言人,因为她能和他们感同身受。“刚刚有一个小男孩特别迫切地跟我说话,说他感冒了。我说是吗?那你难过吗?他说难过。别的小朋友说就不难过,自己生病特别勇敢。我就小声跟他说,咱俩一样,我也特难过,我一生病就哭。他说我也哭。我们俩就成了好朋友。没有人会这样跟孩子讲话,大人们都自以为是,说你生病有什么可哭的,过两天吃点药就好了,不要那么娇气,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没有人去保护孩子的脆弱心理。”

 

在幼儿园资源集中的亚运村区域,胡华任园长的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从外观上看并不起眼,一堵灰色的矮墙,没有五颜六色的涂饰,只在门上挂着几盆花草。“大家都知道我们是那个门口有花的幼儿园,一年四季都有。”胡华告诉我,因为小朋友记不住那么一长串园名,干脆起了个别名,就叫“花花草草幼儿园”,每个老师也都有个花名,胡华是“蒲公英老师”。“其实我最喜欢向日葵,但是孩子们喜欢蒲公英,蒲公英把爱的种子撒向大地。”


@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有充满生机的孩子们


这是一所中等规模的幼儿园,264个孩子,50多个教师。相对于它的名气,里面的硬件朴素得有些让人惊讶,操场上甚至没铺塑胶地面,就是普通的砖地和土地。“幼儿园是2003年建的,那时候幼儿园都装塑胶地面,但我坚决不装,因为想让孩子们在自然的状态下长大,让他们保持轻度的警觉性,其实对成长反而是有益的。”


胡华2003年办这个幼儿园的时候,正是民间办园的暴涨期。亚运村周边那么多幼儿园,她们第一年就招来了14个孩子。她告诉我,家长们一开始不认可,是因为他们接收到的幼儿园信息都是标签式的,“双语”“国际”,是一些外在的东西。家长问她这所幼儿园的特色是什么,她说“专业”,家长们就觉得好像什么也没说。

 

但是对胡华来说,学前教育确实是一个门槛极高的专业。她是198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的大学,当时专业任选,她自己选了学前教育专业,就是因为从小看见小孩就走不动路。那个时候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先生们给她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让她觉得儿童是如此玄妙,而且有一种要给中国幼教事业开创新时代的使命感。她毕业后去北京幼儿师范学校当了多年老师,培训幼师,现在很多幼儿园园长都曾是她的学生。她也去过很多幼儿园,却一直没找到一所让她自己觉得内心特别满意的幼儿园。正好当时,中华女子学院决定自己办一个幼儿园,请她出任园长。因为是由单位幼儿园而来的公立名义幼儿园,所谓“体制改革园”,她不用担心开园土地和经费,但人员都是自聘的,财政也自收自支,等于要自己把自己推向市场。

 

开一所什么样的幼儿园呢?胡华告诉我,幼儿园既定的功能往往是提升儿童受教育的能力,但她觉得幼儿园首先应该是儿童在这个世界上的庇护所。“儿童与成人最大的区别就是灵性,他们需要知道这个世界有一个地方是为他们而建的,需要在这里休养生息他们的灵性。儿童是弱小的,但在他们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都有磅礴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要得以舒展,而正是童年的生命力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但是成人往往看不到,总觉得把儿童塑造得像成人一样,就是成功,这是成人太自以为是。”

 

胡华说,看一个幼儿园好不好,其实特别简单。不是看硬件或者标签,一个幼儿园太豪华,就像去别人家做客一样,如果布置得富丽堂皇,你会觉得手脚都没地方放,不放松。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看一看孩子们的眼睛就知道。“如果我去别的幼儿园看老师上课,看到老师在那里表演,孩子在边上卷衣角,小心翼翼地看老师,我就很难过,我觉得这个孩子心神都乱了。而一个好的幼儿园,本质上是尊重生命的,将儿童居于中心位置的。好的幼儿园,能够发现孩子才有的灵性,这比外在的那些标签都有意义,里面孩子们的眼睛是亮的,是熠熠发光的。这可不是一日之功。”


@孩子们趴在地上写当天的“心情日记”


以孩子为中心的细节随处可见。比如每个孩子在班级图书区都有一个自己的小格子,放自己五花八门的“宝贝”,小石子、小线头之类的什么都有,他们特别珍惜。小班里还会有几个布娃娃,是小朋友和家人一起做的,用他们小时候的鞋子、袜子、帽子缝的,为了缓解入园焦虑。胡华说,那源于她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她有一个娃娃,妈妈给娃娃织了毛衣,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抱着这个娃娃就特别有安全感。

 

幼儿园都要有“一日生活常规”,事无巨细地规定了每天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但胡华给她的幼儿园制定的常规就十分弹性,因为她觉得,幼儿园要有规范,从小培养孩子好的习惯,但不能把孩子管得像军营里的小战士一样。有时候看上去乱,其实也是一种生命力。她认为,所有外在的管束都是隔靴搔痒,最好的习惯培养是自发的,所以制定了一个“儿童宣言”,从小就让孩子们诵读,“吃多少取多少”“细嚼慢咽”“自己倒垃圾”“打喷嚏要说对不起”“对所有人的付出表示感谢”,等等。还会定期讨论,“比如孩子们会质疑,说打喷嚏和咳嗽为什么要说对不起,我又没有做错什么。老师会解释,有的时候不是只有做错,你妨碍了别人,也应该说对不起,这是对别人的礼貌”。

 

在幼儿园里,从小建立儿童和自我的连接非常重要。园里有一个课程,叫“我就是我”,让孩子分享自己的故事,不只说“我有多好”,而是说“我还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最后孩子们得出一个结论——“我有缺点,但我依然爱我自己”。

 

让胡华欣慰的是,在孩子们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有更多的弹性,更能接纳自己,有更强的抗挫折力,甚至有时候孩子比父母还豁达。“有个上了小学的毕业生妈妈跟我说,孩子有一次被小学老师催促,她听了不太高兴。结果那孩子说:‘你不要那么敏感,这个老师爱我的方式和幼儿园老师不同,但他们都是爱我的。’他妈妈都快为这句话掉眼泪了。”

 

怎么才能在幼儿园杜绝虐童事件的发生呢?胡华说:“摄像头、师德检查等等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其实是要在和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水乳交融,像一家人一样,发现儿童的可爱,他们的灵性,从心里爱他们,甚至尊敬他们,那虐童就不会有发生的土壤。”


@艺术月里,专心创作的孩子们


老师和孩子:唤醒童年


胡华认为,幼师是一个入职门槛极高的行业,这个“门槛”并不是指学历或技能,而是指要拥有一种特殊的天赋。“幼儿教育从业者应当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天生喜欢孩子’的人群中的一员。他们必须有对噪音、啼哭、非理性行为、无序场景有很强的容忍及处理能力;他们需要强大的心理机制以适应与未知复杂系统打交道,并能够在接收大量无效信息的前提下,继续对该系统输入大量的有效信息的能力。”

 

怎么找到有这类特殊天赋的人呢?胡华告诉我,她招聘时从来不考唱歌跳舞,就是和应聘者聊天,问问家里的情况,兄弟姐妹几个啊、和家人的关系怎么样啊。“能看到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看到她背后的天性。”

 

再有潜力的老师,来之前也都是从书本上想象儿童,那是一种“理想儿童”,到了幼儿园就会发现,理想儿童根本不存在。所以新老师来了,胡华会给他们一个缓冲期,就是什么也不做,只是到班里,拿笔记录每一个孩子说了什么,直到她慢慢开始读懂孩子。“一般被训练出来的幼师都有一个套路,就是要让孩子们都听我的,孩子们怎么坐、怎么站、怎么吃饭、怎么睡觉。如果我们要认识秋天,那就先讲一番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的叶子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来做叶子画。但我们不会,我们会问孩子们,你什么时候发现秋天到来了?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那每个孩子的回答都会不一样,有的是从天空发现的,有的是从树木花草发现,有的是从人的穿衣发现的,还有的孩子说发现家里的早餐开始喝热牛奶了……然后老师再来汇总,做一个思维导图。”


@年轻、责任心强、有专业背景的、高学历教师

构成了花草园教师的主体


胡华认为,幼儿园留不住人,除了工资,还有工作的价值感。她经常和老师讨论各种教育问题,比如会问老师:“你有不喜欢的孩子吗?”老师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得说喜欢,如果有不喜欢的,那为什么不喜欢呢?当时一个老师就说,她不喜欢班上的珊珊。为什么呢,是因为珊珊总是竭力去讨好每一个人,甚至有点过度。再追问下去,原来那个老师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一个小孩,因为没有在家庭里得到足够的爱,于是总是向别人希求很多,当作一种心理补偿。其实,珊珊就像另一个她自己,一个被否定的自己。意识到这点,她自然可以理解珊珊。

 

一个幼儿园老师和孩子的关系怎么样,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胡华说,在前一段“携程亲子园”事件后,他们就反思了师幼关系,对应“儿童宣言”做了一个“教师宣言”。没有大的口号,都很细碎,比如说,“你哭的时候,我要立即来到你身边”。还有一条特别提到了,老师不能用一个手指头指着孩子说话,那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为什么那么多写孩子的书,只有《窗边的小豆豆》这么多年还这么受欢迎?我觉得,是因为它是为数不多地在讲成人和儿童在一起是多么高兴的一本书。大部分书写的都是成人面对儿童会遇到什么困难,只有它把儿童写得特别美。”胡华说,她理想中幼儿园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就是《窗边的小豆豆》里那样的。

(以上内容有删节)




2


 日日新学堂                                     

  这是一所很有巴学园气质的学校


第一次知道日日新学堂是从网络媒体上。

 

后来,有毕业的孩子去了日日新读书,家长说,要接续下去,以免浪费在我们这里三年的幸福时光。

 

巧的是,也是在昨天,我和南京鹤琴幼儿园的张俊园长、小橡树幼儿园的创办者王甘老师在奕阳教育张总的联络下一起去拜访了位于昌平区七小路渥丘园里的日日新学堂。


@大胡子校长在向我们介绍他们的园歌


乍一进去,这里朴素的令人惊叹。校园就在一片果园内,一个白色的独立建筑,四面都有明亮的大窗。楼体外部没有任何装饰,只有窗框处用红色勾勒出的线条。室内的环境亦是如此,高高的屋顶,朴素简单的室内陈设,犹如一个有点过时的、但却住着很舒服的家,“家”里一点也不繁杂,更没有被玩具与区域材料填满。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眼睛也都亮闪闪的。当留着大胡子的校长王晓峰走到他们旁边的时候,孩子们高兴地、有节奏地开始大叫起来:“大车、大车、大车……”。这个网络名为“无将大车”的校长开心地回应着他们。

 

这里的人并不多,老师不多,孩子也不多,但奇怪的是,每一个人看起来都“干干净净”的,衣着朴素,面容安详,举止不矫饰,也不造作。王晓峰说“孩子是一粒种子,做教育本质上即是做环境。做一个好环境,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成长。”


@在晒太阳的日日新的孩子们


一会儿,孩子们出去活动了。在光秃秃的操场上练了武术操之后,就开始四散游戏。孩子们挖土、滚轮胎、把小车翻过来埋上土,老师们安安静静的,不多说话,只是和孩子们一起玩,更是看不出有什么游戏设计。我问两个年轻的老师,在这里工作了多久了?一个说五年,一个说七年。问他们为什么愿意在这里工作,回答说,舒服。


@游戏中的孩子们


 日日新的校长是一对夫妇,2006年创办日日新学堂的时候,它只是一所家长互助式学堂。校长夫妇人很随和,讲话很随意,也没有讲什么大道理,我们围坐在一起,谈的就是儿童以及围绕着儿童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事。高兴之处,大胡子校长还兀自唱起了校歌,全然不在乎是否走调。



@很有特色的菱形的玻璃窗


听着听着,我有些出神,目光透过眼前菱形的玻璃,心却突然开朗了起来,原来儿童教育也可以这样啊,不需要什么噱头,就是轻轻松松地该干什么干点什么就好了。

 

我很好奇,是什么给了他们坚持这样做下去的勇气?行走在果园中,呼吸着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我忽然意识到:“人一旦敢于将自己完全置于天地之间,就能够得到天地的护佑!”


可问题是,有多少人敢这么做呢?!

 

没想到,一场普普通通的造访,却发现了另一番天地。


@12月4日至8日,日日新的一个小型艺术展,

在渥丘园阳光大厅展出



3


四环游戏小组                                    

  中国不可以只出产“高大上”的幼儿园

“幼儿教育祛除奢侈浮躁的形式,回归质朴与本真,才能还孩子一个完整童年”。



@至今,幼儿园的户外场地依旧是砖地


@建园之初,张燕老师告诉我说,

“一定不要铺塑胶地。只有真实的环境才能给孩子真实的教育。” 



一个学者的教育实践与探索


张燕老师是我的老师,更是我敬仰的前辈。



与学者们的坐而论道不同,她将自己的命运与打工子弟子女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让人敬佩。

 

2004年3月,她第一次带着同学们走进了二环小胡同里的四环润德利综合市场,她们在调查研究北京市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市场上的现实情况让大家在回到师大之后发起了追问和思考:除了蜻蜓点水的调查之外,我们还能做点儿什么?

 

就这样,四环游戏小组在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任何设施;没有资金的情况下成立了。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用张燕老师的话说,“四环游戏小组是零起步,13年过去了,依然是零。”支撑四环人的,不是利益,而是“幼儿教育祛除奢侈浮躁的形式,回归质朴与本真,还孩子完整童年”的教育理想。



《小的是美好的——写在四环游戏小组成立12周年之际》  ⏪⏪ 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老师说,我们要做“把人当回事的幼儿教育”。


老师还说,“小的是美好的是幼儿教育的真谛”。



老师又说,“幼儿教育要回归常识与朴素生活”。



但今天,四环游戏小组依然困难重重。


我们,能做些什么?




视    角




在日日新的果园里,看着孩子们就在土地上玩。在果树林里,他们只和自然互动。在那一霎那,我想,这不就是幼儿教育本来已有的样子吗?

 

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我们是个好幼儿园。但我们这样的幼儿园受很多条件限制。我们必须身处城市中,必须要有符合办园的场地规模,必须有符合标准的教师,必须有完整的课程体系与目标。

 

但日日新与四环游戏小组没有这些,他们就不是好的幼儿园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和很多人一样,无论身居何处,都将对儿童的喜爱放在首位,小心地呵护着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正如张燕老师所言: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  什么是最好的幼儿园?

日日新也好,四环游戏小组也好,我们也好,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因为教育中人的因素,才是办一所好幼儿园更本质、更核心的活性因素。

 

正如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所言:“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THE END



 撰          稿|胡华

文字编辑助手|王海霞

图  文  编  辑 |赵莉莉

    校           对|王海霞




欢迎点击下方链接回顾往期精彩内容

    明天会更好!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微信公众号ID: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