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沈志华 | 搜集苏联档案,是为了真正的史学研究 | 致敬共和国学人⑩

沈志华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20-10-05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注:自2018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


搜集苏联档案,是为了真正的史学研究

沈志华 |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国家研究院院长

本文收录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个人的四十年:共和国学人回忆录》,标题系编者所加


编者按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学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历史中,学人的过往与记忆也构成了特殊的界域与内容,形成了一种跨越时代的精神力量。“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以史为师”,是我们对过往最好的纪念。2018年,《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策划并推出了“激荡:一个人的四十年”随笔专栏。在一年的时间里,编辑部邀请了近七十位学界名家回忆往昔,试图沿着精神和文化的脉络,对过去的中国以总结、对当下的中国以启示、对未来的中国以期冀,取得良好反响。现在,专栏文章已编成《一个人的四十年:共和国学人回忆录》(上卷、下卷),即将呈现在读者面前。值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将精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并结合本刊其他访谈,推出“致敬共和国学人”专题,力图展现共和国知识分子兼具时代特征与思想张力的精神史,以此向七十年来不懈前行的共和国学人致敬。





主编:叶祝弟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9年


沈志华教授介绍搜集档案的经历


重返学界,组织编译《资治通鉴》


1991年,我从商界返回学界。但是还没有直接做历史研究。张宏儒知道我回来了,他说要不然你就到我们那里。当时他还是华夏出版社的社长。我们世界史所出来的一个老先生,搞了个华夏文化研究会,挂靠文化部。我就自己办了研究所——华夏文化史研究所,挂靠在下面。“华夏文化史研究所”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数不多的由独立学人创办的民间学术机构之一。



研究所成立后,做什么呢?当时张宏儒给我拉了一个事,说你组织编译文白对照《资治通鉴》,这样就跟学者都联系上了,但都是中国史。我一想也行,就通过我爱人李丹慧——她原来是中华书局的编辑,认识很多人,到北大、北师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约请了四十几位学人。开始说资金、出版、发行等事,全由出版社负责;我只物色人员、组织班子、保证编译质量。我回到北京就买辆车,跑东跑西地联系,40多个人,做好样条、翻译条例什么的。都搞好了,刚要全面翻译,突然出版社不干了,说风险太大,因为《资治通鉴》的原著有20卷,工程量太大,万一将来赔钱怎么办,不干了。我说40多个人我刚组织起来,返回学术界头一件事就让我坑人,怎么跟大家交代啊?后来张宏儒跟我说你不是有钱吗,你自己投资干这个。我说我那钱是我想自己回来做学问的,这是我买资料买书开会的经费,何况我后半辈子还要靠它呢。他说赔不了,不会赔的。我说我可是一点都不懂,从来没做过书商。他说没问题,你就做吧。


后来我就给接过来了,前期的投入,像劳务费,房租、水电等费用,以及出版、印刷、发行,都由我负责。1991年底,全部工作终于完成,并经过权威学者审定、通过,跟出版社也签了合同,纸张也买了,就等着开机印了。那个时候出版书都要先有新华书店的订单,一有订单就知道你这书卖的情况,那会儿定了五千,卖三千册就赚钱了,所以稳赚,我也挺高兴的。结果不巧,当时全国多地发大水,突然接到新华书店总店通知,这套书的原预订单统统取消,全部作废。因为水灾,没法经营了,书店都关门了。

 

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真是抓瞎了,因为当时我都没付稿费,我的钱差不多都买了纸张、用作了经营,得给印刷费,还得给出版社管理费,大概几十万,差不多我那会儿的钱都弄出去了。后来我跟所有的作者签了个合同,保证一分钱不少大家的,但是现在别着急,因为我现在没多少钱了。我最后花了六千块钱开了个发布会,中央电视台也请来了,还请了一批学者。结果效果非常好,那书一出来立刻就大卖了。真的非常火,有好几百万的盈利,一下子就翻过身来了。这是1991年到1992年的时候。


赴俄搜集苏联档案


我计划还是要做苏联史,因为我对中国史也不熟,原来也不是做这个的。我就找了叶书宗老师,还有郑异凡、杨存堂、徐天新等原来我读书时的几位老师,特别找了齐世荣先生,还有朱庭光所长,一块儿聊。后来得到消息说苏联档案开放了。那个时候出国还是很困难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我说这事得赶快抓紧,现在做苏联史,如果有了档案跟过去完全就是两个层次了。过去没有用过档案,我那会儿读书的时候能用外文的书就很不错了,图书馆借点外文书、外文杂志。我看俄文杂志,1960年到1962年的时候,他们开始用档案了,那时候赫鲁晓夫正好要开放解禁。后来又不行了,1964年以后又没了,再写东西又是官话套话。所以我说这是个机会。

但我也在想怎么弄呢,先开个会,我们几个人商量,就在深圳开的。当时全国搞苏联史的四五十位学者都去了,很多人的飞机票都是我买的,那会儿学者没什么经费,我问他们,他们说一年出去开会什么的,才几百块的经费。会上我就提出来说现在苏联档案都解密了,咱们去弄吧。当时大家都很兴奋,但怎么弄,怎么去搞,不知道,就商量,最后朱庭光出了个主意,说你还是得跟官方合作。因为我连个身份都没有,办护照都没法办,那会儿私人办很难。然后我就去找那时的中国社科院党组书记王忍之。王忍之是史学出身的,他应该理解这个事的意义,后来我就约了王忍之,到他办公室谈的,一谈就谈成了,他也非常支持。他说关键是社科院没钱,我说钱不用你的,我出,但手续请你们办,得跟那边联系,就是我们去找谁。当时我们都没去过俄国。他说这个好办,我们跟他们科学院有合作,跟那边历史所、世界史所都有合作。我说我的俄文也不行,你还得给我派几个人,费用我来出,连吃带住,包飞机票。当时有世界史所的闻一和近代史所的薛衔天两位,再加上李丹慧,我们四个人就去了,他们也都没去过俄国。

 

1995年,我们第一次去俄罗斯。一下飞机,我挺高兴说吃饭去,要了几个菜,和他们俄国接待的一个人一块儿。一顿饭花了几百万卢布(合400多美金),我说怎么这么贵,这样下去马上坐吃山空。后来基本上都是自己做饭,就不到外面吃了,有一次我们去列宁养病的哥尔克村,开车去的,租了个车,路上吃了顿饭,要了一个沙拉,15美金,我一看还挺便宜,结果是两片黄瓜,切薄薄两片,15美金。苏联解体以后那一段特别乱,我们到了那儿才知道俄国档案开放已经开始收缩了,出了问题。当时澳大利亚的学者找到了越战的一些档案。原来越南不承认它有扣押战俘,实际上有,他有一个名册,哪哪哪关着多少,是越南人民军给苏共中央的一个报告,结果这个被翻出来一公布,美国马上去找了。所以越南就跟俄国反映,说你们当年是领导,我们给你们报的,现在你们弄得我们很被动。


还有一个事,1986年有一架韩国的民用航空飞机被苏联打下来了,苏联不承认,结果档案给披露出来了,弄得俄国也很被动。出了那么几档子事,结果档案管理就严了。尽管严了,它整个还是比较混乱。说不给你就不给你,说给你就给你,得看你的关系做没做到家。我们就拉着他们喝酒,后来关系还是弄得不错,都可以看。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整个工作制度简直无法令人忍受。官僚主义到什么程度:第一天我们去档案馆,这还是事先约好了,9点到那儿,办手续折腾了一个钟头。好不容易进去了,没看多少到中午了,说中午吃饭关门,全给轰出去了。我们就在门口坐了大概有两个多钟头,到下午2点才进去。进去到4点,喝茶,不办公,你可以不走,但是他们不在那儿,我说你们干嘛去?下午茶。官僚得要命,效率极低。



后来我说这样不行,咱们住着旅馆,吃饭又这么贵,这么折腾不行,马上改变方针。咱们只弄目录,先编目,挑咱们有用的、想要的,把目录做好以后,让俄国学者帮咱们弄。我们托人给点劳务费、复印费,而且他们印还便宜,对外国人随便收钱。比如说我们去苏共中央档案馆,一页要收一、两美金,我到现在弄了有几十万上百万页了,那就得几百万美金。我说这样不行,我们从远东所、世界史所找了几个学者,请他们吃饭。我们带了好多酒,二锅头、茅台,俄国人也爱喝。然后跟他们谈这个事,他们都愿意,当场发劳务费,每人先发三百美金。俄国人说给你办事,还真给你办,然后我们就走了,说你们弄好了再寄给我们,或下次我们再来取,或者来中国的时候给我们带过来。因为那会儿已经开始学术交流了。

 

过了不到一年又去了一趟。但是第二年发现更紧了,在那儿已经不是很容易办了。当时我们得到一个消息,说美国人来得早,他们1992年就去了,大概1993年弄了大量的档案。俄国不行,还得去美国。


去美国寻找档案


回来我就找王忍之先生,把这个情况一讲,他说可以,我说你还得给我找个懂英文的。社科院科研局当时有一个处长杨建国,英文、俄文都不错,我说就你跟着我吧。因为去美国不像俄国,美国的特点是什么?活都是你自己干,没人给你干,说实话也请不了,但是复印材料没人管,只要给你看的,随便印。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我们去了威尔逊中心、档案馆和几个大学,一个是国家安全档案馆,是民间的,不是国家的,还有哈佛大学的图书馆、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中心。跑了几个地方,就是累,因为得自己印,把李丹慧、我、杨建国累得啊。杨建国说,老沈啊,我当处长这么多年,出国无数,没一次这么累的。我们天天在那儿印,一天站那儿八个小时,哗哗地印,威尔逊中心的复印机我就给它印坏了四台。威尔逊中心有个什么好处呢,就是复印不要钱。现在我跟威尔逊中心关系特别好,年年去,跟他们特别熟,几届主任我都认识。国家安全档案馆倒是要钱,但也不多,后来跟他们熟了,也不要钱了,但就是费工夫,你得自己一页一页看,一页一页印,所以在美国花的时间比较长,好几个月。美国我去了三次,因为在美国比较好得到资料。


运用档案资料探寻历史


刚开始,我们都是收集苏联史资料,因为当时准备做苏联史,所以就从十月革命起,涉及到苏联历史的都弄。举一个运用苏联档案研究朝鲜战争的例子。1993年叶利钦给了韩国总统金泳三216件俄国档案,都是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2004年到2005年期间我认识了当时俄国大使馆的一个人,原来也是学者,远东所的,叫冈察洛夫,冈察洛夫说这套东西也给你们中国了,给中央档案馆了。我就到中央档案馆去了,结果发现中央档案馆封存了,拿来还没人看过呢,就都给封起来了,不能看。我说这是外国档案,他说外国档案也不行。回去我又找冈察洛夫去了,说中国都不让看,那怎么办?他说我单给你印一套。两箱子,我真兴奋。因为朝鲜战争这个事本来就是疑点重重。这个材料让我特别兴奋,整个就是来来往往的电报。1987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了一套《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那里面有很多关于朝鲜战争的电报,这一配合起来,这个事大概的脉络就看出来了。我当时做的时候还没看到这些材料,所以一看到这个材料就非常兴奋。


中间又出了一件事。1995年底有一个俄国学者拿了一件档案,是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给斯大林的电报,说我们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以后,觉得现在出兵不合时宜,暂时不去了,你就让金日成撤退,或者到山里打游击去吧。可是我们中国80年代末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公布的10月2日电报,是毛泽东在电报里说,我们已经决定出兵了,10月15日先去四个军。于是这个俄国学者就写了篇文章,说中国的电报是假的,有俄国档案为证。华盛顿邮报就把这事登出来了,说中国档案做假。后来陈兼给我写了封信,说这个事很大,你赶快去查问一下到底怎么回事。1996年初在香港要开一个冷战史的会,会上就要谈这个事。


所以当时我一听,就马上去找金冲及先生,他是这个文稿的主编。我就说,人家说咱们造假,你是主编还不赶快查查,是不是有毛泽东原稿。他也有点蒙了,说你等等,第二天我告诉你。第二天我又去了,他说查了,是毛泽东手稿,不会错的。我说时间呢?他说时间也不会错,10月2日是用汉字写的,能错得了吗?后来我想有几种可能,一个是开始同意,后来不同意;或者开始不同意,后来同意,变了,所以发了两个电报。但是中国那个电报写的是3时,10月2日3点,我说要是3点可能还是这个在前。那会儿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事,还没见到俄国那个电报呢,我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看看这个电报什么时候发出去的,它是10月2日写出来的,但是也许隔了好几天发呢?结果查了,没有签发时期。而且别的电报都有签发日期,八成是没发。后来金冲及说有这个电报,这是肯定的,但是很可能没发。我说前前后后你都找来,几点几分发出。


到了香港那个会上,俄文的电报我也拿到了。一对比,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俄文那个电报是10月2日晚上11点。两份电报,一个是凌晨,一个是晚上。后来再找其他的材料看,10月2日白天政治局开会,书记处扩大会议,争论意见非常大,大家都不同意出兵。你再看电报就能吻合了,因为斯大林要求中国出兵的电报是10月1日来的,毛泽东大概当时自己就定了,因为凌晨3点钟,肯定没跟任何人商量,自己写了电报。但是白天书记处会议一谈,大家有不同意见,所以晚上他就拟了后一份电报,暂时不出兵。大概是这么回事,我在那次香港会议上也是这么谈的,现在确认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这么回事。所以我说,档案太重要了。后来材料就越来越详细了。

 

我当时也在美国搞档案,而且档案大部分是从美国弄来的,因为我们当时在俄国收集的都是关于苏联历史的档案,就是后来编的36卷,到美国收集的范围就更宽了,都是冷战史的,其中大量的也是俄国档案。涉及中国的主要是朝鲜战争,还不是在俄国弄出来的,是当时在俄国大使馆工作的冈察洛夫给我的,还有我又去美国找的。在美国光从学者手里弄来的也不少。我跟着陈兼,一个一个去拜访学者。当时我们在香港开会认识了几个人,那时候正好很多人讨论朝鲜战争,有个叫凯瑟琳·威瑟斯比,一个女的,她懂俄文,手头有很多资料,我就去找她。她老公也是美国很有名的一个冷战史的专家,叫沃伊泰克。两口子特别热情,一箱子全让我搬走了,而且还帮我复印。因为那个时候中国人还很穷,她说都拿走吧。这箱档案都是朝鲜战争的。这是她自己搜集的,这不是叶利钦给的,叶利钦的才两百多件,当然也不少了。再就是去国家安全档案馆,国家安全档案馆的量也非常大,而且他们编了很多,就是美国对苏联的评估,所以我对美国档案也开始收集。



当时其实都来不及细看,就一看这题目知道有用,就自己先弄,没工夫坐那儿看。我们都是这样,早晨档案馆一开门就进去,一直到它关门,中午不吃饭,就喝凉水(美国的凉水可以喝),带几块饼干,要不然你出去办手续很麻烦,美国也没什么好吃的,我说算了,咱们自己买点饼干吃,节省时间,晚上人家下班时我们再走。有一次还给误了,我跟李丹慧在那儿复印,因为它里面都是开着灯的,没窗户,美国好多都是这样的,根本忘了时间,等我们一看表,全下班了。威尔逊中心是挨着国会旁边的,特别大一栋楼。结果它所有的门都关了,出不去了,我们俩在里面转了大概有一个多小时,才找到出去的门,整幢大楼就留了一个门,有一个人在那儿守着。

 

那次回国带了八个大行李箱,怎么往回运呢,超重不说,海关都得找麻烦。正好碰上我哥哥,他是公安部的总工程师,带着一个团到美国来访问。我说你帮我带回去算了,我自己就拿了一箱。后来回来我哥说,他们团里反映:你弟弟是干嘛的,那么沉的箱子,以为我倒卖什么呢。他说不是,我弟弟弄的全是档案,都是纸。


档案整理工作


当时我们是想重写苏联史,我说咱们再写苏联史就不能像过去那样了,得以档案为依据了。当时除了这几位老先生,年轻的就是我,金雁、张盛发、左凤荣。那会儿说好了我们要写苏联通史,以档案为依据,所以就得先整理档案。我说咱们先翻译出版档案,有了这个,研究的人就更多了,咱们就能把苏联史推上一个台阶,而且跟以前的研究根本不一样,就在于都用原始档案了,原来没人用过。后来实现了,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立项,反正我有钱,大家就翻吧。我就每年自己开会,钱都是我出。但是翻译靠这几个人不行,我说咱们都是各卷的主编,40多卷,每人包几卷,谁研究哪一段的,那几卷就归你负责编辑,翻译工作,我统一管。

 

我成天就抱着原始档案,全给复印出来,大概分了专题,比如苏联跟东欧关系,苏联和德国的问题,十月革命的问题等,一共弄了247个专题。我就抱着稿子坐飞机全国飞,安排任务,你翻这个,他翻那个,弄个样条出来,编了号。我们就负责编辑校对,当时王忍之找我,说这翻译费也不少,你怎么弄?他们跟财政部申请了一笔钱,200万。他说你用一部分,我们社科院也组织一套班子,你弄苏联史,我们搞中苏关系史。后来我说干脆这样吧,钱我一分都不要了,你们留着用吧,我有钱。我主要是觉得我不大爱受人管,拿了国家的钱就很多事不好办,算了,既然我前期都没要国家一分钱,后期也不要。当时王忍之不好意思,他说象征性也得给一万块钱。我说你这一万块钱就给世界史所,他们不是出人了吗?你就给世界史所,你别给我。我们的进度非常快,1996年开始,基本上全都扑在这上面了,1999年就都完稿了。大概到2000年书就可以出版了,中宣部还拨了一笔钱给出版社,60万。当时出版社也找我,说这是给你的出版费用。我说我不要。


这套书多艰难,折腾了有六七年,到2002年才出版。中苏关系我也搜集了好多,2015年出了一套中苏关系的档案,十二卷。后来又搞了一套美国情报局的档案,中央情报局和美国国务院情报司,那是2004年,“9·11事件”以后了。因为911这个事对他们刺激特别大,事先没人知道,2004年美国整顿情报系统,其中有一大批档案都是关于对华情报评估的报告。当时他们就想找中国学者来评判一下,这个事就交给威尔逊中心了,威尔逊中心当然就交给我了。还没解密呢,就先寄到中国来了,一大摞。我就分了,我、李丹慧、牛军、杨奎松,我们几个人每人分了一部分看,然后写论文,去美国参会。

 

现在像武大、南大、复旦、北大、南开、首师大等大学,对档案的要求已经比较严格了。我来华师大以后,规定我们这儿的学生不用原始档案根本就不能开题。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史学研究。




一个人的四十年:共和国学人回忆录


第一辑


沈宝祥  推进中国历史转折的一场大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回忆

沈国明  法治建设与思想解放同步

邓伟志  兼谈“邓氏三论”的来龙去脉

周尚文  感受春天的气息——追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国际共运史研究

赵修义  亲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开放

陈  来  燕园道问学

何勤华  1978—1982年北大法律系求学记

季卫东  漫山红叶梦法治

乐黛云  理想、热情与全民文化诉求:忆中国文化书院

刘  东  沿着80年代的心力所向

孙  郁  瞭望到的星光

陶友之  1981年,我受密令调查上海“小三线”

朱林兴  我所知道的莫干山会议

刘  吉  我所经历的改革开放

俞可平  出国忆今昔:从不同时期访学经历看改革开放的影响

童世骏  记一次与“乌托邦终结”有关的多国之旅


第二辑


杨迎平  与施蛰存先生相遇

南  帆  纯粹的知识分子——记我的老师徐中玉先生

杨  扬  教了一辈子书的人——悼我的老师钱谷融先生

赵旭东  费孝通思想研究:作为一种纪念的理由

高瑞泉  “具体的心灵”有多宽广?——怀念冯契先生

葛剑雄  忆何炳棣先生

周  武  苍凉的黄昏——陈旭麓先生最后十年的学与思

鲁西奇  清水激浊,涵气在襟——追忆石泉先生

兰  云  如父、如师、如友,岁月悠悠忆元化先生

濮之珍  比翼双飞——我和孔阳

郭齐勇  德业双修、言行相掩——忆萧萐父先生

王家范  忆天佑

葛红兵  好老师,是学生的精神故乡——怀念我的导师许志英先生

赵  勇  在生命的终止处——《童庆炳文集》后记

杨国荣  学人往事

陈建华  魏斐德、周策纵、王靖宇、沟口雄三:漫漫求学路上,我与大师们的交集


第三辑


高  放  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善于与时俱进

樊锦诗  什么是“莫高精神”

陆南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对苏东国家体制改革的研究

叶书宗  我为还布哈林以历史清白所做的工作

沈志华  我怎样搜集苏联档案

于洪君  从放映员到共和国大使

萧功秦  在学术的风口浪尖感悟人生价值——四十年我的思想之回顾

张立文  新世纪的和合学

何怀宏  平衡的吸收  独立的思考

邓晓芒  我是批判儒家的儒家

陈卫平  记忆之痕——站在2018年的回望

吴晓明  冀望中国学术的自我主张

顾明远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立和发展纪实

丁  钢  铭记诸师谆谆教诲,传承中国教育文化

朱立元  我为什么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

吴福辉  我怎样开始研究海派文学

郑克鲁  我与法国诗歌的姻缘

王  宁  四十周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张福贵  改革开放就是人的解放

孙  歌  个体文化认同的精神性格——我的四十年

张  法  哈佛大学:人生遇感与学路变点

胡智锋  我职业生涯的几个“一”

胡守钧  我的四十年:从科学史到社会共生论

徐  勇  政治学:从殿堂到田野

潘绥铭  在中国发现性革命:一个“自娱自乐”的社会学家自述

李昌平  2000年,我向总理说实话

贺雪峰  中国学术呼唤野性的思维——我写《新乡土中国》的心路历程

张乐天  好研究如何才能“顶天立地”

穆光宗  人口转变之道和人口研究之路——改革开放与我这四十年

翟学伟  从本土研究反观现代学术——以面子研究为中心的讨论

吴鹏森  谈谈我与中国的犯罪社会学研究

袁志刚  上下求索——我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同行

陈  宪  改革,沿着它自己的逻辑展开

田国强  改革开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转载 | 合作 | 咨询 | 建议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更多精彩,尽在探索与争鸣


Recommended reading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杂志讯息


《探索与争鸣》2019年7月新刊

|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

 一个人的四十年

从“佛系”到“油腻”:青年的自嘲和嘲他

“马云爸爸”:数字时代的英雄崇拜与粉丝加冕

| “狂人日记”百年祭

重识中国与世界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 城市与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