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康之|资源、财富占有与风险社会

张康之 探索杂志 2023-08-28

本文刊载于《探索》2022年第2期。

引用格式张康之.资源、财富占有与风险社会[J].探索,2022(2):128-139.



摘要资源、财富不仅在经济学的视野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财富的分配和保有构成了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在工业社会中资本成了人与资源和财富间关系的中介资源在资本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向财富的转化而财富则在私人占有中转化成了财产。从资源到财富再到财产的不断转化构成了社会运行的重要机制。也正是在这一社会运行机制中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了社会风险并使得社会风险持续积累而将人类引进了风险社会。虽然我们说风险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的结果但资源的资本化、财富的财产化以及通过组织而开展的利益争夺则是风险社会产生的根本性原因。

作者张康之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在探讨风险社会产生的原因时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可以提供充分解释的“原点。这是因为在人类走进风险社会之前工业社会是一个整体它的所有构成要素都处在相互影响和互动中。也就是说工业社会在整体上构成了风险社会的原因。我们为工业社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骄傲但我们也不断地反思这个社会的资本主义运行逻辑批判其带来的诸多问题。可是即便我们在对每一个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时都能指出其根源但就风险社会这一社会形态来说必须在整体上将工业社会指认为原因。或者说工业社会的发展后果就是我们当下置身其中的风险社会。其实人类历史上每个阶段的社会都应当被看作一个整体。

在农业社会由于交通、通信的不发达社会更多地表现为地域性的封闭系统。就每一个地域性的社会都能够被称为系统而言无疑是一个整体同样可以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构成的整体。不过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尚未分化为不同的领域。在工业社会虽然在抽象的理解中我们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但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发展成了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的领域作为整体的社会是由不同的领域构成的每个领域也可以被当作一个系统看待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当然我们也经常使用“社会构成要素的表达方式但那些被称为社会构成要素的因素其实是分属于不同领域的是在间接的意义上作为社会构成要素而存在的往往需要在其所在的领域中加以认识和理解。一方面这个社会是分为不同领域的各领域是相对独立的另一方面这个社会又是由各个领域共同构成的整体。

根据贝尔的看法“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文化复合系统。经济上它建立在财产私有制和商品生产基础上文化上它也遵照交换法则进行买卖致使文化商品化渗透到整个社会。民主则是一种社会—政治体系它的合法性源出于被统治者同意下的管理。只要政治舞台上有不同团体的竞争自由就有了根本保障。正是不同领域间的差异甚至矛盾才使它们发生关系并能够构成完整的社会。这个完整的社会就是风险社会的根源。然而我们又不得不对这个社会加以分析以求指出哪些方面直接生产出了社会风险并积累起来而造成了风险社会。这样一来资源、财富的占有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资源的资本化

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经济学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正是在经济学这门科学中包含着更为典型的资本主义文化观念。在经济学家的眼中不仅自然界中的资源会被作为资本、资产来看待而且社会和历史中的各种文化、道德因素也被要求作为资源看待并认为这些资源可以像资本和资产一样加以利用和经营。由于经济学的影响我们不仅有了“社会资本这样一个提法甚至伦理学也认为“一套建立在合理的伦理准则基础上的组织价值体系也是一种资产它可以带来多种收益。这些收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功效、市场关系和社会地位。事实上不仅知识、信息、数据、时间等都被作为可以进行开发和加以利用的资源看待而且在对每一类人们所认识到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都发展出了相应的技术体系。在一切技术可控的范围内不仅都接受资本的支配而且大都成功地转化成了资本实现了资源的资本化。

麦金太尔干脆把人的德性也看作是一种可以“生利的资产。他说“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在关于信任以及文化等的研究中学者们在“社会资本的概念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经营策略总是教导人们以更少的投入来获取更大的收益。比如我可以对你、对社会作出一点点信任投入然后在赢得了你信任的时候从你那里得到百倍千倍的回报。资本的观念已经如此普及资本的征服能力也在这种普及中不断地开辟出了各种各样的新的资源并再度将它们转化为资本。这就是工具主义经济学构造出来的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不仅在经济活动中而且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所看到的都是资源和工具。几乎所有的资源都可以转化成资本而所有能够为资本增殖的东西又都被看作可以加以利用的工具。

在工具主义的经济学视角中一切都实现了“资本化”,一切都从属于营利的谋划和算计。结果只能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因素庸俗化为从属于经济利益实现的因素不用说“人的全面发展会在这种视角下成为空想就是人在人类中的当下尊严也完全丧失了。这构成了资本主义文化模式并规约着人的行为让人的一切行动都从属于资本逐利的要求在破坏了自然以及一切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破坏了人际关系以及人的存在自身使人失去了成为人的那些东西导致了人的异化。因为在每一个人都将他人当作自我的资本增殖工具时自己也成了工具而在所有人都成了工具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做人所应有的一切。在人失去了做人的一切时本身就是一种风险不仅生产了风险而且也像梦游一样走进了社会风险之中。

既然各种各样的资源都被当作资本来看待也就成功地将资源形塑成了资本并从属于资本的运行逻辑。特别是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仅仅看到了它与资本相一致的方面对其进行折价而不再考虑其对于人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价值。虽然我们并不清楚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社会明确指的是什么即社会在何种意义上是单向度的。但是由资本主义精神所形塑出来的这个社会让人在每一处所看到的都是资本。是资本驱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每一个人都受到了资本的支配而为了资本的增殖奉献自己的肉体以及时间这也许就是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既然人的道德、人际间的信任等都被冠名为社会资本了那么还有什么不再是资本呢?就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看正是因为资源资本化了加速了“自然社会化的进程自然界中一切被发现了的资源都接受了资本的控制转化成了资本。随着经济增长以及人口增长的加速化对自然资源的攫取造成了生态平衡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反映在社会系统中就是以风险的形式出现的。资本在自然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资本的强大征服力而将自然改造成了社会成为社会的构成要素。由于自然的社会化使得自然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与社会系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自然已经成了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所以生态平衡被打破本身就是社会风险的根源所在。所有这些又都是资源的资本化带来的。总之资源的资本化促使自然社会化而自然社会化又意味着原先相对于人的自然风险在性质上转化为社会风险。

二战后各国的社会治理相继从以维护秩序为中心转向了就业导向。为了扩大就业甚至达到充分就业扩大再生产以及创造新产业就成了各国政府都积极鼓励和努力尝试的事项。显然这与资本增殖的要求是一致的。因为资本所需要的也是在扩大再生产中去实现其赢利追求而且资本的征服本性也会不断地将视线投向任何一个可以开拓的新产业上。为了就业就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刺激手段去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取决于消费的带动。所以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本对利润的追求一道把人类引入了“消费社会”,即通过激发消费而引导生产和再生产。为了让人们的消费欲望持续地处在亢奋状态就需要在外观、形式上具有强大的感官刺激力为了最大可能地消化更多的产品就必须首先把产品制作成一次性消费品。“这个社会的增长建立在说服尽可能多的人去购买他们想要但没什么用的东西而没有这种被诱惑起来的需求就不会有增长来播撒人们真正需要的亚当·斯密的‘舒适和进步。我们需要我们的低级无聊的垃圾产品经济来为我们的人民创造可算是工作的就业机会。“为了生产这些东西我们耗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破坏了乡村、弄脏了一个个小城镇和大城市。正是在这种生产和消费构成的循环中有了就业人们能够挣得工资等收入并能够进行消费从而使得经济以及社会都处在良性运行之中。但所有这些造成的资源消耗都需要由地球来承受在仅仅几十年的时间里就把地球破坏得千疮百孔。不仅这个地球的自然方面对人实施着报复而且这个地球的社会方面也变得危机四伏以至于人们陷入了风险社会。

18世纪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航海发现人们认识了地球发现有无限的资源可以开发。在随后的岁月中直到20世纪的中后期人类都一直在开发空间存在形态的地球资源。一处资源枯竭了便转向另一处一类资源枯竭了便发现另一类资源人们现今甚至向往着到其他行星上去延续这种资源开发的行为。但在作为空间存在形态的资源存量让人感到不安的时候开发时间资源的行动也就付诸实施了。实际上开发时间资源的行动早就潜滋暗长在人们有了自觉的管理意识并致力于效率追求的时候对时间资源的开发就已经开始了。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对时间资源的开发成了技术进步的新标志只不过社会科学的研究在此方面显得迟钝了一些。可以认为不仅对时间资源的开发反映了资本主义精神而且在时间资源开发技术得到应用的每一处也都可以看到资本于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应当说对时间资源的开发在1617世纪就已经有了积极表现。就拥有了分工-协作体制的组织模式的出现来看其中就包含着对时间资源的利用。近些年来学者们认为是“时钟而不是“蒸汽机可以作为工业化的标志主要理由就是时钟在雇佣劳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钟的发明能够使雇佣劳动得到准确的计量从而为雇佣合同的履行提供使资本家与劳动者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或者说有了用时钟计量的标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间的博弈大大地减少了。不过我们也发现用时钟来标识时间具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是对自然时间的度量即人为地赋予自然时间以量另一方面在这种标识和度量一开始的时候就包含着自然时间社会化的隐喻即提供了时间管理的基础性条件让人们形成了时间是资源的意识并根据合理的安排去节省时间和创造出更多的时间。总之在时钟所包含的隐喻中给予人操纵时间和制定时间利用策略的可能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时间获得了主观的属性。更主要的是在人们有了时间意识并开始利用时间的时候也就有了效率意识。

效率追求是受到了资本利润追求驱动的或者说资本的利润追求落实在生产上以及其他社会活动中转化成了效率追求。随着效率追求被形塑为一种文化也就辐射到了整个社会。就效率追求中包含着时间隐喻而言反映了时间作为一种资源而得到开发和利用的状况。但在效率追求中社会时间总是被感受为稀缺的。为了改变时间稀缺的状态人们发明和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并用之榨取自然时间。比如对分工-协作方式的安排、提高运输速度以及人的行动节律等都是榨取自然时间从而增加社会时间的途径。但是从实践上看无论在榨取自然时间方面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功都一直没有使社会时间的稀缺状态得到缓解。

就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而言虽然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但对之开发和利用的后果是一样的那就是愈加开发和利用也就愈稀缺。不同的是人们在应用省时技术时往往会形成节约了大量自然时间的假象。正是这种假象促使人们努力去发展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技术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了时间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以组织体制的改善以及通过组织的方式去获得社会时间的技术在20世纪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这样做的结果是把整个社会推上了高速运行的轨道使整个社会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从我们的日常经验中就不难看到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其速度都是与风险一道增长的。一旦速度达到了某个临界点的时候风险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社会亦如此。当各种各样的时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发明出来使得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的加速化进入高速轨道也就将人类带入了风险社会。总之在资源的资本化过程中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风险但在更为根本的意义上是将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推向了加速化的轨道上这可以说是人类堕入风险社会的基本原因之一。




财富的财产化

人们往往把“财富与“财产两个概念混同起来不加区分地使用。其实财富和财产是不同的。如果说财产是一种实体性的或可以在意象中实体化的存在物那么财富则有着更多虚拟的特征。因为财富的所有者不是特定的人、群体、组织而是社会而且社会本来就是一个虚拟性的存在物。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社会是什么样子或者说社会是包含在各种各样的实体性存在及其关系之中的一种虚拟形态。当我们说财富是归属于社会的时候正是将社会的虚拟性赋予了财富。不过财富是可以向财产转化的只要财富为人们所占有就会成为占有者的财产。人们之所以会有占有的要求是与财产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是因为人们有了财产观念才会产生占有的冲动并将那些为一个社会所有的财富转化为个人以及组织的财产。

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摩尔根认为“财产的观念在人类心灵中是慢慢形成的它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处于初萌的薄弱状态。它萌芽于蒙昧阶段并需要这个阶段和继起的野蛮阶段的一切经验来助长它使人的头脑有所准备以便于接受这种观念的操纵。对财产的欲望超乎其它一切欲望之上这就是文明伊始的标志。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摩尔根是带着早期资本主义的意识而做了他的“田野观察甚至可以认为很多人类学的研究以及历史教科书中的描述都存在着用现代性的观念去框定原始社会的问题所以都能够在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中解读出财产观念。如果我们不认为这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相信了他们的描述也同样可以看到正是人的财产观念引发了财富占有的要求从而将财富转化为财产。不过我们必须看到正是资本的出现才激发了人的占有欲将人引入一种疯狂的占有冲动之中以至于不得不制定出一些规范占有的原则和规则。

既然财产无非是对财富的占有那么蒲鲁东说“财产就是盗窃也就是合理的了。虽然在财富转化为财产的过程中不一定采用了盗窃的形式但这种指认还是揭示了财产的本质。在“财产权的意识得以建构起来后特别是18世纪的启蒙思想从财产权中引申出普遍人权后占有财富并将其转化为财产的做法就合法化了以致蒲鲁东所说的这种“盗窃得到了法律的保障。不过我们必须看到财产占有以及其他的所有权都是人为的规定并不是天然地就有所谓财产。也许人们可以从人的占有欲望中去寻求解释以为归结为人的欲望也就有了自然根据但为什么人会有这种欲望抑或这种在人类早期获得的那种类似于动物的欲望为什么在人类文明化的过程中得到了肯定甚至通过法律的形式而加以肯定。也许人们会说这是一个道德理想主义者才会提出的问题是一种不尊重现实的做法。托克维尔认为在市场经济与专制相结合的社会中“没有底线可言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地位上升生怕下降。而金钱已经成为把人归类或者区分人与人的主要标志它不停地波动起伏不断地易手决定着个人的等级让家庭的地位升高或降低。每个人都削尖了脑袋去攒钱或者赚钱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财富及对商业的热衷、对索取的热爱、对舒适的追求和物质的享乐就成了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情感。这种情感弥漫到了所有等级甚至那些对它们一无所知者也不能置身事外。如果它们不被制止整个社会都会萎靡和堕落。现在专制在本质上却助长和促进了它们。虚弱的情感是专制的天生盟友它们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公众事务上移开让革命的名声变得非常可怕。只有专制能提供让那些贪欲之心感觉自由自在的隐秘和黑暗鼓动他们用不道德的举动获取不义之财。如果没有专制这些情感也会很强大有了专制就让它们至高无上了。对于高歌美国民主的托克维尔来说对法国的民主体制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这里所使用的“专制一词实际上所指的虽是法国政治的状况但表达了他对财富的私人占有是如何导致了社会堕落的看法。本来市场就是人的原子化的促进机制加上专制将人隔离使每个人都只专注于个人利益的实现从而埋下了共同体衰落的引信。

卢梭在思考财产权的问题时关注的是财产权的功能。所以他提出的要求是没有一个人富得足够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人穷得需要出卖自己。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均富社会的理想。对于资本主义而言如果按照卢梭的想法去做就不会有雇佣劳动资本也就没有了在生产和再生产中增殖的机会。就资本是工业社会最具活力的因素而言至少在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前资本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而卢梭所建议的无疑是一种与工业社会所取得的全部成就相反的社会状态。或者说如果卢梭的建议得到了实施那么人类在今天也许还徘徊在农业社会后期和工业社会早期的那个阶段上。不过在卢梭的这一设想中是存在着受到财产权的牵引而去思考社会关系应当是什么样子的问题。虽然人权理论是受到财产权的启发而提出来的但就卢梭能产生这样一种观点来看又说明人权中包含着一种否定财产权的逻辑。如果强调人权高于财产权的话从逻辑上而不是从实践上看就会提出对财产权加以限制的要求。然而人权是一种理念、一种理想而财产权则是在现实的经济社会运行中不断膨胀的社会性权利。正是财产权比人权更具有现实性致使人类在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中从来也不可能解决人在财产占有上的贫富分化问题。一种荒诞的说法是把财富比喻成“沙漏中的沙或水认为如果富人更为富有的话那么财富就会渗漏给穷人。资本主义的社会治理实践就是根据这种认识而进行财富分配安排的。事实证明这样做只会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财富渗漏而使穷人受益的状况从来也未出现过。如果让穷人的财产也呈现出增长的状况只有两条途径可选择。其一在民族国家的对外掠夺中获得更多的财富让富人的占有方式未能及时地收纳这些财富而转化为其财产才让穷人感受到一时的财产增益。其二是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自然资源的意义上就是破坏性的开采资源而在社会资源的意义上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资源类型。这两条途径都必然会引发社会风险。

回到财产增长这个话题我们看到20世纪后期的世界各国都努力消除绝对贫困问题但相对贫困依然存在。这意味着财富分配是让富人财产的增长建立在穷人财产增长的基础上的不是像沙漏一样让财富从富人渗漏到穷人那里而是因为穷人有了一定的财产而让富人能够集中更多的财富而使其财产增长。所以人们可以看到富人的财产处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而那些穷人也告别了贫困。这样做也使得富人的财富增长更具有可持续性。这就是20世纪后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倡议反贫困的原因。事实上反贫困也能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和拥护特别是富人在反贫困的行动中看到了财富增长的巨大机会。实际上撇开公平、正义的原则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消灭了贫困而让穷人有了一定的财产不仅对于社会财富的增长而且对于富人财产的不断增长都是一幅美好的图景。可是我们也看到美国对外掠夺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而欧洲在这方面则变得不太顺畅了他们只能通过市场的方式调动起各种力量去对自然界中的资源进行破坏性开采。这样一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就呈现出加速的态势。特别是那些采用福利政策的国家一旦其来自传统的“食利国难以为继的话也必然会加入直接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采之中。

财产是对财富的占有但就占有来看往往赋予了占有物以某种不正当的意义。比如我面前的这张桌子它本应有的意义是在我使用它的时候才获得的在我不使用它的时候它没有什么意义。然而私人占有则在我不使用它的时候也有了意义即有了我的所有物的意义。这种意义其实是一种虚假的意义是本来不应有的意义尽管现代社会赋予其合法性但它永远不可能具有正当性。私人占有的制度化使得许多事物都有了合法却不正当的意义因而破坏了这些事物的本性这也可以称为一种异化。这种异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异化是人的关系的扭曲。因而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社会风险并最终使整个人类陷入风险社会。总之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只有当人与物之间有了交互作用的时候才会使意义呈现出来而一切建立在非交互作用之上的意义都不具有正当性。所以通过占有而附加在物上的意义必须被消除只有这样才能还归物本来就有的意义。我们相信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虽然私人占有并不会消除但当人的共生共在成为基本的社会主题后关于私人占有的观念会淡化保护私人占有的制度会松动。

当然我们所关注的并不是要不要对人的占有行为给予形而上学的解释问题而是要考虑一种行为在何种场景中具有正当性以及合法性。也许在需要通过划定人际界限、群己界限来建立社会秩序的时代占有行为的排斥性能够在护卫边界方面发挥作用从而使得维护社会秩序的行动有所凭依。但在人际界限、群已界限丧失了积极意义的时候通过把财富转化为财产的占有行为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就是一个需要加以审思的问题了。所以对于一种行为来说需要在具体的场景中来看它的意义和价值。在某种场景中一种行为可能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和不被允许的而在另一种场景中同样是这种行为则会被认为是有意义的是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社会的。在工业社会的资本主义语境下财产占有被认为是人类财富增长的主要途径但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财产与财富的界限也许就应划得更为清晰一些。财富应当被看作是共同体所共同拥有的是支持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的保障因素而财产虽然也是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它无论是由群体还是个人直接占有都是可以最终归属于个人的因而是作为个人存在的基本保障因素而得到承认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财产占有的合法性依然得以维系却不被认为是财富增长的主要途径在某种意义上反而会在人们为了共同体的事业而行动的过程中成为某种障碍。因此我们设想在我们开始自觉地对风险社会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安排的时候所保留的将是最低限度的财产权。

上述可见如果对财富中的人际关系很难作出判断的话那么财产的界限则是清晰的财富的占有是与私有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反过来说正是因为人们有了私有观念才会通过对财富的占有而生成财产。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私有观念不仅反映在个人对财产、资源的占有上也反映在组织的行动中即组织对资源作出排他性占有。无论是生产资料、办公设备还是人力资源都被看作组织的财产并遵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总之财产权的问题根源于私有观念也正是因为对资源、财富等的私人占有的无限扩大致使几乎所有可以定义的和可以厘定边界的因素都成了私人占有的猎获物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知识产权概念的出现。在工业社会中考虑到资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驱动作用产权明晰是有利于资本的投入和发挥作用的。但在风险社会中特别是在应对危机事件的行动中私人占有会严重阻碍资源的调动和使用。所以当我们陷入风险社会时当人的共生共在的主题被突出后私有观念的合理性可能需要接受拷问。虽然在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私有观念依然对保有财产、资产等具有积极意义但出于人的共生共在的要求社会共享的问题又是不能不加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组织间的利益争夺

斯科特和戴维斯显然是充分意识到了我们的社会已经实现了组织化所以才看到了“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集合其中有的过程延续现有的行为模式有的则挑战、颠覆、抵触或者改造当前的常规。个人行动者既受制于现存结构也利用和修改它……当组织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结构时了解组织如何运转无疑会极大地帮助我们解释其参与者的行为与经历。总之组织是一个非常合乎我们这个社会客观实际的观察和研究视角。如果人类在总体上有着认识上的进步那么对历史上曾经为人类认识史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科学研究和思想建构我们是不应迷信的而是要对它们作出反思特别是对那些曾经运用过的研究视角需要进行新的审查。我们敬仰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伟大成就但我们不能形成对那些成就的依赖而是要在探索中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

从社会建构的角度看社会这种虚拟性的存在是在18世纪的启蒙时期被发现的。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发现而言因为发现了社会而实现了思想建构的视角转换。但在其后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虽然理论叙事每日都展现出新的景象而在研究视角上要么从人出发续写文艺复兴的传统要么从社会入手沿着启蒙思想开辟的道路前进要么将人的视角和社会视角统合起来。这就是近代以来涉及社会建构问题的几乎所有理论呈现给我们的一幅图景。然而在我们的社会实现了组织化的时代从组织视角出发开展研究也是能够开辟出一条社会建构思路的。不过目前看来持有这一思路的研究者少之又少更不用说获得话语权了。其实从组织的视角出发去开展研究恰恰是重建人文科学的正确道路也是合乎社会发展要求的一次新的研究视角转换。斯科特和戴维斯就通过例举社会分层这样一个社会学问题去说明组织视角的价值这是富有启发性的学术创新。斯科特和戴维斯认为“对于为什么有的人年薪千万而另一些人却失业为什么有的人享受医疗和子女抚养保险而另一些人却享受不到为什么有的人能晋升到高层管理职位而另一些人却被‘玻璃天花板阻挡等现象的解释都离不开对组织的雇佣、薪酬和晋升政策的考察。底特律、芝加哥等地的汽车厂和其他制造业的雇佣政策推动了第一次也是世界大战前后美国黑人开始从南部乡村向北方工业城市的大规模移民。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民权运动及联邦平等雇佣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促进了有色人种进入企业高层。组织高层中的美国黑人则影响着其所在组织的雇佣政策以及对待艾滋病蔓延等社会事务的态度。换句话说如果不了解组织的雇佣实践就无法理解当代社会中的群体移动。表面看来斯科特和戴维斯所描述的是存在于组织中的财富分配问题但在社会组织化的条件下存在于组织中的这一问题也同样是社会问题。事实上在社会组织化已经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我们拥有了一个组织的视角。在组织的视角中社会的每一处呈现给我们的都是组织。

昂格尔认为自由主义国家的经济组织特征只有在资本主义大生产中才能得以发现。也就是说“自由主义国家是工业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它独特的经济活动模式就是为消费群体所进行的工业生产。其经济组织的典型种类是私有财产。国家是组织所以国家也像一般性组织那样把占有作为增强国家实力和促进国民富足的手段。国家占有不仅激发了国家间的竞争甚至会通过战争去掠夺他国的财富而且其掠夺方式也是无限多样的。在世界体系中人们往往艳羡中心地带的社会繁荣和经济富足会因此而联想到这些地带的国家有着不同凡响的优良社会治理。其实如果看到这些处于中心地带的国家是如何窃取和占有边缘国家所创造的财富如果看到了边缘国家的优质人力资源如何流入和汇聚到这些中心地带的国家也就能体会到边缘国家生存之艰难。

事实上在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中那些未加深思的浮光掠影、那些作为感性创造物的“神话往往会将边缘国家引向更加不利的地位凭空在边缘国家中制造出更多的动乱。因为人们往往并不深究中心地带国家财富的来源而是仅仅看到了它的富足。特别是中心地带国家的代言人在边缘地带国家中不断地煽起某种舆论引导人们对中心地带国家的向往。即使边缘地带国家中的人在这种舆论煽动之下没有兴起骚乱也会为了自己而选择向中心地带国家移民。国家作为一种组织是有边界的因而国家也意味着一种相对封闭的系统。世界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使得移民动机得以滋生。因为发达国家通过世界范围内的财富掠夺而使本国的生活显得较为富足这对于边缘地带的欠发展国家和地区的人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也就是说在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中处于中心地带的国家对边缘地带国家的长期剥削和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财富过上了富裕生活使得边缘地带国家的人们希望通过移民而改善自己的处境。事实上这也是中心地带国家掠夺财富的一种方式。这个过程也在国际社会生产出大量风险。

在工业社会资本不仅是一种经济要素也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要素。所以一些人可以声称资本只追求利润而没有国界。即使我们认同资本没有国界的说法但资本家有国界是无法否认的。正是这一点决定了资本的受益者总是资本拥有者的国家即资本所得的利润被带回到了资本家所在的国家。不过资本没有国界这一假象却在国际社会得到了制度安排一个明显的事例就是美国在全世界操弄资本而操弄资本的行业又是利润最为丰厚的。因而美国从操弄资本中取得了很大的收益然后再用这些收益去建设军队和豢养媒体甚至在边缘地带的国家中通过资助、收买等方式寻求代言人。这样一来它就总能凌驾于整个世界之上拥有着相对于其他国家的霸权以自己的需要去决定何时维护或破坏世界秩序。也就是说美国是从非国家因素(资本)中获取了资源和力量并用这些资源塑造出一个强大的国家也用这种力量去武装国家。它只允许资本这一种非国家力量存在。之所以“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声音在美国显得更为高调就是因为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中包含着更多的不是资本的非国家因素或者说各种各样的不同于资本的非国家因素纷纷出现。对于美国来说只有既有的世界中心-边缘结构得到维系才能保证它在资源、财富的争夺中永远处于优势地位而资本就是它不需要运用武力来维护世界中心-边缘结构的有生力量。除了维护一个对美国有利的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之外既有的世界体系以及资源、财富的分配方式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风险从来都不是它考虑的问题。




财富分配模式的问题

“亚当·斯密不仅写了《国富论》这本资本主义的圣经还写了按他本人的说法更重要的著作《道德情操论》在书中他指出‘同情—人性固有的对他人的关心—是文明的社会基础。以财富和效率为取向的市场需要以文明为取向的同情心来加以平衡。当然你并不需要同情那些你不认识的从未谋面的人。我们需要除掉那些和我们不同的人正像我们为了和谐安全而需要与我们的同类团结合作一样。富人聚居区和穷人聚居区一样都该除掉我们应该重建我们的城市和组织应当说服富人向穷人投资否则他们自己也会变穷的。但是这种道德说教能有多大力量从现实来看并无任何一种说教能够打动富人贫富分化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尽管绝对贫困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我们必须看到福利国家的出现使马克思时代的那种剥削现象出现了变化。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那个时代资本家阶级作为财富的占有阶级对无产阶级实施着残酷的剥削总是使贫者变得更加赤贫。然而福利国家则使剥削的表现形式变得复杂化了。那些相信勤劳致富而且事实上也总是辛勤劳作的人一方面受着资本家的剥削另一方面在福利政策的制度安排中他们担负着养活无产者的责任。当然在“食利国的福利体系中他们所担负的养活无产者的责任只是辅助性的。马克思面对当时的情况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对剥削而在福利国家中无产者却用行动去宣示剥削有理。这就是工业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嘲讽韦伯的所谓“资本主义精神的现象通过这种嘲讽对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构成了某种否定。

如果说福利政策在解决平行存在的贫困问题方面是有效的那么在代际之间人们往往看到诸如家庭中的财产继承、社会层面的发展成果特别是一代人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为下一代人享用很少考虑到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采以及环境污染的累积效应。直到20世纪后期当自然界对人们行为后果的容纳能力达到了极限的时候才开始将诸如“代际平等的问题提出来。但既有的制度、人的生活和行为模式等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形成了制约以至于对自然界的破坏有增无减。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在社会差异扩大化的条件下与财富的两极占有相反的情况是富有的一极遭受着时间贫困的困扰而贫穷的一极在时间上总是太过富有以至于不知如何消费自己富足的时间往往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庸俗的、低级趣味的消遣上。财富占有的不平等与时间占有的不平等构成了一幅扭曲的画面但在这两种不平等之中共同之处就是都孕育着社会风险。也许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财富占有不平等带来的社会问题而时间占有不平等带来的社会风险很少有人注意到。

我们已经指出20世纪后期以来各种各样的福利政策使得绝对贫困的问题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决但相对贫困一直是驱之不去的梦魇。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贫富分化也是风险社会得以生成的原因之一。应当说18世纪启蒙前后的学者以及思想家们是心怀道德情愫的他们思虑社会的健全也创作了诸多可用以进行道德说教的典章名句但工业社会的运行和演进是拒绝道德说教的即便人们进行道德思考也会根据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及其利益追求而更愿意接受边沁的功利主义道德理论。所以在这个社会中道德说教是无力的。在自我利益追求中富人所在乎的是当下的利益实现、当下的生活状况而不是去考虑长期的利益以及社会全局更不用说考虑什么代际平等的问题了。对于富人来说不用说未来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们能够精算自己未来的生活并有着抵御不确定性的计策也总是将视线放在当下的投资回报、挣更多的钱和作出更多的积累上。所以贫富之间的距离才会变得越来越大。更何况这也一直是被人们所称颂的理性化的个人主义是得到国家与社会主流意见支持的。

不过进入风险社会后这种情况从理论上说肯定会发生变化。虽然财富占有的情况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得到纠正但人们在风险面前的“消极平等已经可以感受到了。只要人们意识到了风险社会中的这种消极平等不需要道德说教也会改变行为方式以及对社会、对他人的态度。当然工业社会中的个人主义和私有观念所形塑出来的人即使看到和感受到了这种消极平等也不愿意改变自己对待财富和财产的态度。不难想象的是如果人们能够消除不确定性或者能够把不确定性扭转为确定性那么财富占有的热情就不会衰减反而会得到增强。相应地贫富差距的扩大仍将继续下去。可是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不确定性是不可能逆转的无论是共同体还是个人的任何努力都不可能消除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正是这个原因将迫使人们改变自我的私有观念和财富占有方式转而将人的共生共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虽然走到这一步是非常艰难的但人类没有选择的权利。

在人类历史上交换是构成性的有了私有财产的占有不均衡有了生命和生活上的需求交换行为也就自然地发生了。但市场不等同于交换因为市场是建构性的。市场并不能简单地被认同为交换的地点而是包含着交换规则、交换行为方式等内容的是需要通过主观建构去加以确立和完善的体系化交换活动空间。市场规则的建构显然是基于自由、平等的理念做出的但仅仅在市场的范围内体现了自由、平等对于社会的不公正、非正义问题的解决而言可能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相反因为财富的私人占有而造成的贫富差距一直处在不断扩大的状态。这样一来就在社会的不公正、非正义之中产生了妒嫉和怨恨。一旦妒嫉和怨恨需要得到发泄的话就会演化成破坏性的社会事件。即使妒嫉、怨恨隐而未发也是包含着社会风险的。

妒嫉和怨恨无疑是生成于社会差异化过程中的或者说在人们不愿意尊重和承认差异的情况下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妒嫉与怨恨。关于妒嫉与怨恨之间的联系舍勒是这样描述的“妒嫉并未绷紧而是在放松获取意志的弓弦。但是当妒嫉按怨恨的本性而涉及无能获取的价值和财富时它才导致怨恨的形成然而当这些价值和财富处于比较范围(同别人进行比较的比较范围)时妒嫉就更加导致怨恨的形成。最软弱的妒嫉同时也是最可怕的妒嫉。因而导致最强烈的怨恨产生的妒嫉是指向他人之个人本质和此在的即存在妒嫉。“存在妒嫉就是一种不承认如果付诸行动就是否定妒嫉指向的那个对象。在所有的人群中作为个人心理状态的妒嫉都是普遍存在的。中国人甚至用“羡慕—妒嫉—恨这样一个表达式来表示这种心理负向增强机制。也就是说羡慕是一种尚属健康的心理状态但在负向增强中则会向妒嫉转化。如果妒嫉继续沿着负向增强的路径走下去就转化为怨恨了。对于个人来说宗教、良好的文化氛围、正确的心理疏导等都能够发挥阻断负向增强的作用。

如果怨恨在某个族群、地区中积累成势的话就会寻求各种方式去加以释放。这个时候宗教、文化等不仅无法发挥疏导作用反而会为怨恨所裹挟成为怨恨释放过程中的某种助力。一般说来在族群、地区等超越了人的层面上并不明显地存在着从羡慕到妒嫉再到怨恨的负向增强机制而是个人的怨恨汇聚成了族群或地区性的怨恨。但是族群、地区性的怨恨又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个人怨恨的聚集状态而是在族群、地区间的压迫和剥夺中产生的。如果说在个人那里心理攀比会导致“羡慕—妒嫉—恨这样一个负向增强的过程那么在族群、地区那里主要是压迫和剥削导致了怨恨。所以在工业社会的财富占有方式中是极易产生妒嫉和怨恨的而在国际社会上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和地区的财富掠夺也必然诱发妒嫉和怨恨。

面对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笔者构想了一种新型的行动体系并将其命名为合作制组织。在合作制组织里将会极力淡化组织对各类资源的排他性占有而是把组织资源放在一个社会共享体系中。这个时候合作制组织将会因所承担的任务需要从社会化的资源共享体系中随取随用那些组织运行必需的资源至于如何进行核算则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即便需要建立起相关制度也是一个并不难解决的问题。我们之所以构想合作制组织资源的社会共享体系主要基于两点考虑其一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合作制组织的任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意味着它无法预知承担任务所需资源的类型和数量无法实现组织资源的预先占有其二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组织自身也处在变动之中对资源的占有也许会成为组织背负的负担迫使组织必须把很多精力放在维护和处置资源方面。这两种情况都意味着组织对资源的占有变得难以执行财富亦如此。然而从社会的角度看合作制组织是合作社会中的组织我们相信风险社会必然会迫使人类去建构起合作的社会。在合作的社会中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合作体系组织间也处在合作关系中。这就决定了合作制组织无需实现组织资源的排他性占有不用担心在组织需要某类资源时而无法从社会资源的共享体系中获得。如果说资源、财富的私人占有方式在工业社会中具有合理性的话那么在风险社会中这种合理性将完全丧失从而为合作制组织的资源、财富利用方式所替代。




 往期回顾 



彭庆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城市社区设置的困境生成与优化路径

安永军|应用强度:技术治理效率悖论的一种新解释——基于B市“12345”热线的实践分析

杨嵘均|韧性城市建设:不确定性风险下“技治主义”城市治理范式的转型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