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份图鉴里,藏着绿色发展的密码

上海奉贤 2023-09-13

“节约用纸!”


看到这句话,是不是瞬间忆起了老师亲切的念叨,梦回学生时代参与的植树活动?


如今,人们愈发重视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主动参与植树、资源循环利用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节约用纸贯穿了多数人的成长轨迹?下面这组估算数据,足以体现节约用纸对保护树木、减少碳排的重要性。


以办公用纸为例,微软Windows部门相关管理者曾表示,2013年一年间,用户共使用Office系列产品撰写了5000亿份文档。


试想,5000亿份文档如果都被打印出来,即便每张只占据1页A4纸,1张A4纸的标准厚度约为0.1毫米,5000亿张A4纸堆叠起来,也将超过50,000,000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约7.8倍多。这个数据放在十年后的今天,只会更加庞大。


从碳排放数据来看,一棵树每年可吸收并储存4-18千克的二氧化碳。节约用纸,等于“节约用树”。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节约用纸这件“小事”,将成为推动“绿色中国”愿景实现的“大事”。


然而,纸也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如何在节约用纸的同时,保障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呢?一项大家都很熟悉的技术帮了大忙,那就是:扫描。


每多一份文件被扫描,意味着纸张生产、印刷、运输、处理等至少4个环节的碳排放被降低。


今天,扫描仪、手机已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工具,但历史上,扫描也曾是一项消费过万的“奢侈”选择。在进入中国的数十年里,扫描仪器设备在不断迭代,高分辨率扫描仪、光学字符识别(OCR)的应用,使得扫描的成本在不断降低。


从2013到2023,回望过去十年,扫描技术在中国实现了从“移动化”到“智能化”的飞跃性进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普及率大大提高,国内研究者们将AI技术与光学字符识别、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让扫描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口袋,为绿色发展创造了更广泛的落地空间。


现在,一起通过下面的图鉴,看看扫描在中国是如何成为“节约用树”神器的吧。



绿色中国的宏图里,扫描或许只是一个细微的注脚

扫描设备、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历史

映射出科技对于人类生活方式、生产力解放的重要影响

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人民对低碳生活的投入

将为时代画卷绘下最美丽的绿色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鹏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