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命的力量》众筹出版,助力野生动物保护者

张雨晨 中国国家地理BOOK 2024-07-17

▲ 青海三江源,摄影师隐蔽在远处拍摄到雪豹妈妈用舌头为孩子洗澡的罕见场景。在小雪豹出生的早期,雪豹妈妈每天都会用很长时间用来哺育和照顾孩子。图/《生命的力量》,摄影/奚志农


让影像成为信使,将自然的灵魂和人的善念相连

 

你看过野生动物的照片么?你知道,为野生动物摄影的人,都是战斗在一线的保护者么?

 

拍拍照而已,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也只是看看照片,难道也能保护野生动物?



照片中的野生动物,是什么样子?

 

与大熊猫有关的微博号,往往都特别火,比如“ipanda”,再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等。在这些微博推送的图片和视频中,生活在“圈养”环境中的大熊猫,有时像球一样来回打滚,有时向工作人员不停撒娇,有时又旁若无人的憨憨地爬上爬下,好像每天的任务就是吃和卖萌

 

但是,对大熊猫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它可不是猫,而是熊,它不光吃竹子,还吃肉。野生的大熊猫,并不会在人类面前“放松地表演”,而是小心翼翼、不敢接近,它们也没有成堆的食物摆在面前,生存的机会,全要靠自己争取。 

 

▲ 野生大熊猫“珍珍”在营地找吃的,被科研人员抓拍了个正着。图/《生命的力量》,摄影/乔治·夏勒

 

这是一张定格于1981年的照片,那只露出一副令人怜爱表情的大熊猫,名叫“珍珍”,作为一只生活在卧龙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她从研究人员的帐篷里,好奇地探出头来,紧盯着对准了自己的镜头。

 

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研究人员用食物将它们引诱进诱捕笼,再给它们装上无线电追踪项圈。聪明的珍珍很快就发现了这些人类并不会威胁自己,于是时不时就造访研究团队的营地找寻食物。但是即便知道这里没有危险,珍珍依然表现得小心谨慎。

 

▲ 秦岭野生大熊猫摄影。图/《生命的力量》,摄影/向定乾


除了城市中常见的小动物外,野生动物大多离我们很远。 在那些人类难以到达的地区——高山、荒漠、高海拔无人区、原始森林、湖泊、河流、湿地,还保留着地球生态环境原始的样貌,那里才是野生动物的乐土。野生动物在这些地方顽强地生活着,假如有人类进入它们的领地,它们也不会卖萌,而是展现出恐惧或凶狠的样子,这才是野生动物应有的样子。

 

在风雪中,野生的川金丝猴被冻得瑟瑟发抖,它们互相依偎在一起取暖,在它们心里,是不是在盼望着食物丰富季节的早日到来?

 

▲ 川金丝猴。摄影/奚志农 

 

在雨中的森林里,一只羚牛好奇地探出头来:“远处拿着长筒的动物是谁?它为什么要看我?我现在有危险么?”又或许,它根本没有在意摄影者,而是看到了远处的美味植物。

 

▲ 羚牛。摄影/奚志农


当藏羚羊扭过头来时,你又能从它的眼神中读出什么?是艰辛跋涉后的疲倦?还是对盗猎者枪口的余悸?或是对明天生活的盼望?野生动物的心思,我们猜不透,但我们一定能看到它眼中满溢着生命之力。

 

▲ 藏羚羊。摄影/奚志农 

 

这些不加修饰、自然展露出的原生态的美,远比“萌、Q、融化了、可爱到爆……”为主题的照片更耐看、更吸引眼球,当目光汇聚在照片中的动物身上时,你甚至能感受到它们呼出的气息吹在你的脸上,也能听到雨滴落在地上的“沙沙”之声。

 

凝视良久,你会发现,人类才是自然中的闯入者,我们的姿态,应该放低。



影像带来的改变 


我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个关于大熊猫挨饿的电视节目。

 

在节目里,一只大熊猫标本被摆在演播厅的正中央。主持人告诉观众,大熊猫没有竹子吃了,但这只死去的大熊猫不会再挨饿,因为它的肚子里已经塞满了棉花,全场观众当时就已泣不成声。

 

从那时起,保护动物的理念,一直印刻在我的心里。


野生大熊猫的毛往往不像养殖大熊猫那样白。摄影/李晟 北京大学         

 

相信很多人与真实环境中的野生动物的第一次“接触”,都和我一样来源于影像。1981年,一档名叫《动物世界》的节目开始在央视播放。对于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来说,生活的重心还是衣食住行,至于动物乃至野生动物,在我们的眼里还在扮演“经济角色”——吃肉、取皮、采茸,它们是产品,而非生灵。


▲ 动物世界中拍摄的北极熊母子。图/《动物世界》

 

但是,《动物世界》里的野生动物,给人们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每一集《动物世界》中的主角都有故事,这些故事或惊心动魄,或哀婉动人,它们不再是被观赏、猎奇的对象,而是和我们一样有生活、有感情。人们与野生动物,第一次产生了共情,我们对于野生动物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


▲ 狮群,总有故事可讲。图中是雌狮马尔基亚和她的狮群。图/《动物世界》

 

照片,虽然与视频不同,但同样能给人带来震撼。              

 

看见,才懂得珍惜。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人们经常接触流浪猫,所以才会有很多人愿意救助、保护流浪动物;中国不缺有爱心的人,中国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也不计其数,但是在他们中间缺乏一个沟通的桥梁。


▲ 雄性盘羊生有巨大弯曲的角,使它们成为战利品狩猎的目标。图中为生活在帕米尔高原边境地区的马可·波罗盘羊。摄影/奚志农

 

影像,就是这座桥梁。镜头中的野生生物,将生命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面对着盛宴与饥荒、危险与机会时,它们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适应能力,无论在何种恶劣严酷的环境条件下,大自然里的生灵一直在旺盛地成长,一代代生生不息。


▲ 羚牛。摄影/奚志农   

 

影像,拉近了我们与野生生物之间的距离,也激发了人类与其它生命间的共情,进而帮助野生生物们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



影像中生命的力量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幅员辽阔的国土为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提供了赖以为生的家园:海南岛云蒸霞蔚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的长啸在清晨回荡;吉林白雪覆盖的林间,雄壮的东北虎匿踪潜行;寒风凛冽的可可西里荒原上,成群的藏羚羊奋蹄奔腾;南海温暖的碧波中,中华白海豚逐浪前行;黄海的滩涂为数以百万计的迁徙候鸟提供补给,川陕甘的山林给了大熊猫最后的荫蔽……  


▲ 神山圣湖的藏原羚。摄影/程斌            

 

中国的野生动物摄影师,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些野生动物大量珍贵、动人的瞬间。优秀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好像天生就拥有一种未泯的野性。野外环境里满是尘土和泥泞,往往饥一顿饱一顿、跋山涉水、露营野外;他们却对这些不舒适习以为常,而是把精力集中在野生生物上,耐心等待和观察,以一种几乎透明的姿态融入到自然里。


▲ 《生命的力量》主编之一奚志农,2010年被英国户外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四十位自然摄影师之一。图/《生命的力量》


在真正的野生动物摄影师眼里,动物与人类是平起平坐的;也只有这样用平等和同理心对待它们,才能捕捉到动物们最真实、也是最独特的瞬间。他们不是为了找刺激和炫耀自己的野外生存能力,而是为了回应冥冥中来自荒野的呼唤。

 

所以,这些静态照片里的动物,仿佛都活了过来,我们忍不住要脑补出那一个瞬间前后的故事,也因此对它们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但是,大量野生动物摄影师风餐露宿多日所拍出来的照片,却大多被埋没在小小的保护圈子内。人们渴望接触自然,但很多时候却不知道去哪里才能看到优秀的作品。


▲ 在野生动物摄影作品中,也有一些广为人知,比如这幅生死对决。摄/鲍永清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用了两年的时间,收集了百年来大量珍贵的摄影作品,编制出了一本名为《生命的力量》的摄影集。书中所收录的照片,既有近些年来在国际大赛中获得金奖的野生动物作品,也有几代动物保护者,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巡逻时的工作照。通过时间、地域、物种三条线索,《生命的力量》将中国丰富的动物资源和不为人知的野生动物保护故事,通过一张张照片,完整、生动地呈现出来。


 可可西里的反盗猎队伍——“野牦牛队”。图为1998年元旦,奚志农采访和拍摄野牦牛队,与队员在巡山过程中的合影。照片提供/奚志农


看见,才会珍惜;众筹,参与保护

 

在这本图书即将出版之际,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与中国民间最大的环保组织阿拉善SEE携手,借助摩点众筹平台,将《生命的力量》售卖的部分收益用于支持野生动物保护。


在众筹期间,每售出一本书

都将有30元的善款,通过阿拉善SEE基金会

送达到给如今依然奋战在一线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手中

(捐助项目会在之后的项目更新中为大家做具体介绍)


▲ 《生命的力量》宣传视频。

▲ 《生命的力量》拟书封。

 

如果人类自己的行为不改变,再多的保护工作也无法挽救那些生灵。所以,野生动物的保护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千千万万的普通志愿者和捐助者,才是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希望


几张照片,一个影集,如果能够让你想起第一次看到野生动物时的那种感动,又能为闷头深耕的草根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那我们就十分满足了。


注:本书的众筹将在5月22日正式开始,现处于创意阶段,大家可以在众筹页面点击看好项目,助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点击阅读原文,可登陆摩点网站查看《生命的力量》众筹详细信息。




- END -


文丨张雨晨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击下方图片,跟随图书君去别处转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