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書+講座|還原一段難以追溯的張愛玲香港往事:《緣起香港》

港中大出版社 不激不随 2022-07-16

值班編輯說

//丁小瞎


總有這樣的時刻,仿佛遙不可及、「橫躺在那裏」一動不動的大時代突然呼嘯而來,不由分說,無可抵擋,躲也沒處躲。


女學生張愛玲遭遇這樣的時刻,是在香港大學文學院唸三年級時:正是大考前夕,最擔心的科目是歷史,惶惶不已,「那慘淡的心情大概只有軍隊作戰前的黎明可以比擬」。這當口,真的軍隊來了,日軍大舉進攻香港。一顆炸彈掉在港大的女生宿舍聖母堂隔壁,學生們被舍監碧翠絲修女督促著逃下山去。


黃心村考據出張愛玲從前居住的港大女生宿舍——位於寶珊道八號的聖母堂。這是在成為女生宿舍之前的建築樣貌。攝於一九三〇年代。Alec Cooper私人收藏


張愛玲當然也就被赦免了考試,卻不得不習慣於炮火隆隆、飢餓、無家可歸、傷員的蝕爛症和呻吟,與「窮人的青紫的屍首」。又敬又怕的歷史老師佛朗士參了軍,不久被己方的哨兵誤殺,「他死了——最無名目的死。…… 一個好先生,一個好人。人類的浪費……」這是張愛玲筆下罕有的悲憤,留在了散文名篇《燼餘錄》中。


然而這只是香港和戰爭所帶來的諸多「切身的、劇烈的影響」之一。五個月後,張愛玲回到上海,開始以「香港傳奇」為題發表一系列作品,橫空出世,從師妹印象中那個「戴牛角框眼鏡,鏡片很厚,齊肩長髮有點凌亂」的「很普通」的學生,一躍而為滬上紅人、摩登女作家。文章、服飾、談吐、舉止,令人一新耳目。此後漫長的創作中,香港成為張愛玲割捨不去的一個文學起點,甚至是「key to her character——高度的壓力,極度的孤獨與self-centeredness」(1977年4月的書信)。


張愛玲港大學籍登記照片。香港大學檔案館藏


張愛玲文學的起點——香港,也正是黃心村新著《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展開敘述的起點。她以香港大學檔案館所藏資料為基礎,遍訪與張愛玲求學時代相關的人、事和記錄,結合書信、作品等文本材料,從張愛玲的歷史課、中文課、英文課、日文課、紅樓課、電影課出發,「以有情之筆」還原模糊的歷史影像,釐清一段戰亂時期的人文經驗,帶領我們靠近歷史的幽微之處。


如黃心村所說,「張愛玲的香港是起點也是路程,是途徑也是框架,曾經埋下的每一條線索,都將提領起一個繁複的世界。」




李歐梵  作序  

董橋、黃子平、王德威、林青霞  推薦


還張愛玲昔日本色,給老香港一個公道:這部《緣起香港》從老香港擁有過張愛玲推究張愛玲放不下老香港。在文學的襟懷裏,上海時麾女作家張愛玲始終眷念香港大學那個戴厚眼鏡的女學生張愛玲。老香港是張愛玲寫作的資料寶庫,幾乎連老港大幾位老師的謦欬和學養都引申成她的歷史感也造就了她的世界觀。黃心村教授梳理大量原始材料勾勒塵封的故事展示新穎的結構,敍述澄靜,文筆光麗,處處細細綉織出張愛玲生命中綿亙的私語和深邃的惘然。

——董橋(作家)



一本期待已久的力作,一個作家的誕生、再生和衍生,世界主義人文視景中的張愛玲,躍然呈現。

——黃子平(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中山大學〔珠海〕講座教授)



香港成就了張愛玲傳奇。黃心村教授鉤沉史料,精讀文本,以有情之筆重現一座城市與一位作家的半生因緣。從《燼餘錄》到《小團圓》,從港大校園到宋家客廳,香港的人與事千迴百轉,註記張愛玲前世今生。兩相對照,既酷烈又溫柔,既世故又蒼涼。本書為張學及香港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突破。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緣起香港》緣起於我和黃心村在太平山頂的行走,走了兩年,兩年的話題都是張愛玲。我狂讀張愛玲,她狂寫張愛玲。她嘔心瀝血地寫,我一個字一個字地看,文章很長,我卻邊看邊擔心,生怕很快會看完。向所有喜愛張愛玲的讀者推薦這本書!

——林青霞(著名電影演員、作家)



 內容簡介 


一九三九年,未滿十九歲的張愛玲入讀香港大學文學院,兩年半後親歷了香港之戰和淪陷。帶著香港經驗「切身的、劇烈的影響」,她回到上海開始寫作,以一系列「香港傳奇」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新銳女作家。


本書聚焦張愛玲與香港的淵源,以檔案資料為佐證,還原模糊的歷史影像,釐清一段戰亂時期的人文經驗。張愛玲貫穿一生的世界主義視景源自大學時代的基礎人文教育。港島山上或澄澈或濃烈的視覺印象,砲火下密集的閱讀經驗,多語言和多文化參照系的匯流,殖民現代性的紛繁呈現,以及戰後從香港重新出發的漫長的漂流生涯,都刻在她寫作生命的基因裏。張愛玲的香港經驗直指內心深處的清冽和柔軟,更有一種尖銳和酷烈,構成她文字中最震撼的靈魂。


 

目 錄


小序——黃心村筆下的張愛玲(李歐梵)

一 溯源:張愛玲的香港大學

二 尋找佛朗士:張愛玲的歷史課

三 我師落華生:張愛玲的中文課

四 與斯黛拉·本森同遊:張愛玲的英文課 

五 東洋摩登:張愛玲與日本

六 隔世看紅樓:文字家園與離散敍述

七 改編張愛玲:銀幕上的香港傳奇

八 滙流:世界的張愛玲

後記

英文書目

中文書目



作者說


上世紀九〇年代我的博士論文題目是張愛玲和淪陷上海的通俗文化。在洛杉磯跟從李歐梵老師研習現代文學和文化研究的那些年裏,整天在西木區晃悠,怎麼都不會想到,我未來的研究對象就在幾步之遙。九五年秋天張愛玲逝世的消息鋪天蓋地在美西的華文報刊中出現時,看到那個經過不知多少次的熟悉的街名,我的腦袋裏轟的一下。我連與她錯過的機會都沒有,真的擦身而過,也是兩條永不交叉的平行軌道。她是歷史,我註定了是歷史的學生。


十二年前中文版的《亂世書寫:張愛玲與淪陷時期上海文學及通俗文化》付梓後,我本以為從此告別了張愛玲研究。五年前暫別北美學界,移居港島,在她曾經的大學母校又找回了這個課題。想來這又是命運的安排,讓我在對的時間和對的地點再次回到張愛玲研究。唱不完說不盡的張愛玲從來就不是目的,也不是終點,而是一個窗口、一套方法、一條蹊徑,從張愛玲重新出發,我想看看她還能將我們帶到多遠。

(摘自本書後記)




 新書預售中

八折優惠

《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

平裝 · 裸脊 · 全彩印刷,448頁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2年7月

點擊「閱讀原文」跳轉



 講座預告 


本週四(6月30日),黃心村教授將在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在線開講,詳細介紹張愛玲與香港的「半生因緣」,歡迎收看。


张爱玲与世界主义的人文视野


时 间:2022年6月30日(周四)15:00

主讲人:黄心村

    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

主持人:吴晓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与谈人:黄子平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王 风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一九三九年夏天,張愛玲從上海聖瑪利亞女校畢業,因為歐洲的戰事無法去倫敦上學,轉到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英文和歷史,輔修中文和翻譯。兩年後港戰爆發,香港淪陷,五個月裏的親身經歷又帶給她更加「切身的、劇烈的影響」。一九四二年五月張愛玲回到上海,以摩登作家的姿態一躍成名。之後幾十年的遷徙,生命裏發生的種種,都有文字刻下的深深的烙印。


在港大唸書時的張愛玲,是標準的好學生,「戴著牛角框眼鏡,鏡片很厚」,考勤近乎完美。那時的港大恰逢一個空前自由和澄明的時期,人文知識體系趨向開放,課程設置走向國際化。未滿十九歲的張愛玲來到這樣的環境中,從諸位師長那裏繼承了一種世界主義的史觀和文化視野。


張愛玲的歷史老師是如今已不為人知的佛朗士,他研習歷史、教授歷史,卻在盛年被「打上門來的現代史」吞噬。但他將「一點歷史的親切感和扼要的世界觀」教給了張愛玲。從《燼餘錄》開始,直到《易經》和《小團圓》,他在張愛玲筆下始終留有一個溫情的身影。


張愛玲的中文老師則是鼎鼎大名的許地山。許地山受胡適舉薦、港大校長康寧爵士邀請,自燕京大學南下主持港大中文部的重組。他的學術體系裏有傳統國學的素養,更有西方人類學、民俗學和社會學的理論框架,再加上印度語言、文學和文化的過濾,呈現出一種雜糅的面貌。他對於青年張愛玲的影響,需要更微妙的梳理。


除此而外,英文課堂內外的廣泛閱讀、意料之外的日文課及日本文化的衝擊、中國傳統文學的烙印,社會變遷,大流徙與即將到來的大破壞,戰爭動員、教育改革、新文學的流變和復興等等,共同給予張愛玲一個多語言、多文化的豐富的文本參照系統,形成獨特的小氣候。沒有完成學業的女學生張愛玲,此後帶著這個小氣候遷徙,開始了她漫長的寫作生涯。


直播地址:

https://meeting.tencent.com/live/15231134968510335595


也可掃描以下二維碼直接進入會議室



黃心村


香港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系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亞語言文學系博士,曾長期執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任東亞語言文化系教授及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涵蓋二十世紀華語文學和視聽文化研究。與張愛玲研究相關的著作包括 Women, War, Domesticity: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of the 1940s(《亂世書寫:張愛玲與淪陷時期上海文學及通俗文化》),Written on Water: A Collection of Essays by Eileen Chang






➤ 購書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發送電郵到cup-bus@cuhk.edu.hk➤ 轉載或合作請聯絡微信後臺
近期推送:➤ 緬中泰的鄰域效應:一國的失敗往往是他國的成功造成的 鍾叔河:五十歲才開始編輯生涯,用炬火照亮了一代讀書人➤ 封面入選設計展!許倬雲先生說「但願有一日,書的內容也被認可」➤ 出版社的小書店重開啦! 金耀基:身逢大時代,我的幸與不幸|新書《有緣有幸同斯世》


你還可以閱讀更多……

在後臺輸入以下關鍵詞,提取過往精彩內容



紅色工程師 | 中國與周邊

駱駝祥子 | 與中國打交道 | 彌敦道懷舊

上山下鄉 | 佛教改革 | 左翼文學研究 | 報業改造

鄧小平 | 臺灣社會 | 垃圾 反行爲 | 張愛玲

女性與戰爭 | 釣魚島 | 小王子 | 魯迅 | 楊振寧


以及:

傅高義 | 北島 | 錢穆 王賡武

周有光 | 孔飛力 | 夏濟安 | 韓南

狄培理 | 汪暉 | 李歐梵 | 何浩

周耀輝 | 周保松 | 朱麗雙 | 閻小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