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答复关于继续加大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和试点两元制职业教育的建议

问津学术 2021-09-15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680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字〔2019〕164号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加大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和试点两元制职业教育的建议”收悉,经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现答复如下: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作出的重要决策和部署。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举措,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一、关于塑造“劳动关荣、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氛围

一是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设立为“职业教育活动周”,自2015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活动周期间,各地通过“开放校园、开放企业、开放院所、开放赛场”等形式,使社会各界深入了解职业教育、体验职业教育、共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近距离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先争优的劳模精神。

二是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由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有关行业、人民团体、学术团体和地方共同举办,是一项公益性、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大赛是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竞赛内容中更加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求比赛选手技艺更加精益求精、操作更加严谨规范,同时强化创新创意综合能力考核,注重团队合作和细节过程,将更多工匠素养纳入考核范围。大赛自2008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二届,累计获奖人数超过5万,其中有的获奖者已经成为全国各行业企业的技术能手、技艺大师和大国工匠。

三是开展“劳模、大国工匠进职校”活动。教育部会同全国总工会等部门,自2010年以来,指导各地各校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和各行业领域技术专家、领军人物走进职业院校,以开展先进事迹报告、学习劳动模范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设立大师工作室等形式,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领会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模精神,在与劳模和工匠的交流学习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收获成功。

四是不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2018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中办发〔2018〕16号),以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领军人才为重点支持对象,通过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有利于激励广大技术工人提升技能水平,对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氛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五是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全面宣传。广泛利用多种渠道营造育人氛围,鼓励和引导各类媒体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作有力度、有深度、有维度的宣传报道,深入宣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成就,宣传职业教育领域的先进模范人物和事迹,宣传职业教育重大改革举措,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推进活动育人,打造更多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选择正确的努力方向,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社会道德的良好品质,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成就更多“大国工匠”。

二、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培育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决策部署,教育部通过健全职业院校教师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选聘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等举措,推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规模不断扩大,“双师”素质持续提升,“双师”结构逐步优化,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是健全职教特色的教师管理制度。印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教师〔2012〕14号)、《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教师〔2016〕3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3〕12号)、《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教师〔2015〕2号)等文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化。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教师〔2018〕13号)等项目,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表彰项目中,向职业院校教师予以倾斜。

二是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业建设。支持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中的本科院校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师范)学院,每年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2.4万人。由同济大学等高校牵头,实施10个卓越中职教师培养综合改革项目,建设23门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资源。支持北京理工大学等50多所高校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养试点工作。

三是开展“双师型”教师国家级培训。实施新一周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18年中央财政投入13.5亿元,设置300多个专业培训项目,累计组织14.4万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和企业实践。

四是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截至2018年,各地省级财政列支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兼职教师聘用,累计投入8.2亿元,支持中高等职业院校1.6万个专业点聘请4.4万名兼职教师,一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任教。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创新团队建设,聚焦“1+X”证书制度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打造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三、关于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近年来,教育部借鉴“双元制”优点,狠抓教学、教材、教师改革。一是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教材,倡导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二是推动校企全面深度合作,落实好国办《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和《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三是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加大财政引导力度,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四是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抓培养,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专业建设;一方面抓培训,组织选派骨干教师海外研修,推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

下一步,拟开展调研并召开现场会,推动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把中国本土化改造工作做好做实。

四、关于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

河南省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经过2008到2012年的5年建设期,具备了较好的工作基础,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近日,国办印发通报对河南省等6个2018年落实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省(区、市)进行重点激励,明确把河南省优先纳入2019年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指导河南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借鉴“双元制”优点,狠抓教学、教材、教师,开展1+X证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培养等,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

五、关于推动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

199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和依法治教提供了基本制度支撑。随着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要素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完成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需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作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十一届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列入立法规划。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2016年初,教育部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草稿,并征求了国务院各部门及地方的意见。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再次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项目。

下一步,教育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全力配合全国人大工作,继续完善修订案有关条文,进一步明确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内容,全面准确反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新要求,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教育部将开展新一轮职业教育试点试验等,指导地方用好立法权,加强制度标准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19年9月30日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2358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字〔2019〕185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服务质量兴农战略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坚持公平共享的发展理念,支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教育部将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点,按照《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1〕13号)的工作部署,努力完善多部门、多渠道推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机制。教育部及时出台文件,组建专家组,指导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水准,按照省内自我示范、全国相互示范的工作要求推动创建工作,目前全国共遴选了五批261个县(市、区)入围创建名单。教育部已经联合多部门分四批确定创建成功的示范县共202个;第五批还在创建过程中,拟于2019年完成抽查复检和认定工作。

据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作为第三方提供的示范县创建工作报告显示,参与创建工作的县(区、市)已经建立起基本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络体系,并能够发挥县级职教中心和乡村(农村)成人文化学校的作用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示范县在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职成教育培训网络,协助地方培养人才,加强县级职业学校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成绩,涌现出一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典型。

教育部统筹推动各地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落实好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重点放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上。国家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主动向中等职业教育方面倾斜,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补助资金181.9亿元。

为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8年中央财政通过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安排20亿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用于:一是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二是支持各地建立培育对象数据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遴选一批培育示范基地、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建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院所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元培育机制。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要求,2019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9〕24号),拟通过5年的努力,培养100万名接受学历职业教育、具备市场开拓意识、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高素质农民培养方式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采取全日制学习形式,施行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经过几年的努力,国家支持农民就读职业教育工作有了重要进展。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完善招生机制,建立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积极招收农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残疾人等接受中职教育,广泛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受教育年限。

二、关于优化农村职业教育布局结构

教育部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一是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积极推进县级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对口合作,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教育部已经支持全国县级职教中心联盟组织了四次全国性活动,发布了一批适合县域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的研究课题,共有400多所县级职业学校加入了联盟。2019年初教育部继续支持全国县级职教中心联盟开展活动,通过现场观摩、交流信息、邀请专家和县委书记、县长讲座等形式,推出先进经验和典型。这些活动对于明确县级职教中心和县域各类职业学校的定位,促进县域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起了推动作用。二是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抓好国家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的创建工作,通过县级人民政府的工作,统筹各县域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覆盖城乡的教育培训网络。下一步,教育部将以200多个示范县作为试点和样板,适时组织全国性的交流推广活动,推进和带动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关于持续加大农村职业教育投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要求,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与人才支持。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安排资金237亿元,比2018年增加约50亿元。一是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支持各地巩固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水平,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落实职业教育改革相关任务等。积极支持改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等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落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高职院校扩招任务,针对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单列计划。二是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向农村学生倾斜。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三是提高保障水平。优化布局结构,建好办好一批县域职教中心,加强职教中心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支持连片贫困地区每个地市至少建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鼓励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举办或者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方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建立完善中职生均拨款制度,加大省级统筹力度,完善免学费和资助政策,落实中职国家奖学金;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产教融合工程等重大工程,到2022年实现中职办学条件基本达标。

四、关于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

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农民的重要载体,具有系统性培养优势,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都十分重视,并将此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加以推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2014年,农业农村部联合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职业教育。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加强专业建设,参与中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设置优化调整;搭建交流平台,每年举办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抓好基础研究,组织编写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年度发展报告。三是推进职教集团化办学。农业农村部联合教育部组建并发挥中国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现代农业装备和都市农业五大农业职教集团作用,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创业能力。四是加强涉农干部培训。紧贴中央关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有关“三农”工作战略部署和国家关于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确定主题,每期培训班均安排预备会、开班式、涉农部委专题报告、专家讲座、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分组研讨、经验交流、成果交流、结业式等10个环节。培训班共举办10期,学员超过2000名,为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干部保障。

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多次组织培训宣贯活动,多个省市已开始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并出台配套政策。尽管由于财政体制问题,教育、农业系统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农民学历教育项目资金,但仍支持鼓励地方试点。河北、河南、福建、广东、内蒙古等十余个省份已经出台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实施方案,并自己筹集经费启动相关工作。

五、关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部始终高度重视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育。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教职成〔2014〕14号),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评价等方面对开展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做出了全面设计,提出了明确要求。将“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等确定为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要求各地各校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体现“精益求精、专业敬业”工匠精神内涵的职业道德素养。开展学习、签署、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活动,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引导学生做到应知尽知,将公约内容内化为自觉行动,倡导“爱劳动,图自强”,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坚定学生职业理想。

二是形成崇尚技能浓厚氛围。充分运用全媒体传播优势,宣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成就、职业教育领域的先进模范人物和事迹、职业教育重大改革举措,有力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形成了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国务院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周为“职业教育活动周”,通过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进一步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进一步增强技能岗位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和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同感。

三是强化活动育人成效。连续举办十五届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有机融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展示中职学生和劳动者的职业礼仪、职业素养和职业形象。组织开展“劳模、大国工匠进职校”活动,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和各行业领域领军人物走进职业院校,开展先进事迹报告、学习劳动模范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设立大师工作室,带动职业院校形成弘扬工匠精神、崇尚劳动光荣的长效机制。

下一步,教育部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推进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各行各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一是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法律体系,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重要办学主体培育工匠精神的主体责任,健全社会教育和企业培训工匠文化教育机制。二是研究制订加强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意见等,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德育教育体系,将工匠精神融入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大力推进劳动教育。三是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中职毕业生进校园”等活动,将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和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四是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各阶段各类型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的传承教育。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19年9月5日

关注延期毕业博士生,教育部这样说!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教育部答复关于调整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分布格局的提案
教育部答复提高女性学人才培养规格、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关于遏制人才恶性竞争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体系建设的建议

你是在高校还是科研院所读研读博?

关于放开研究生招生计划指标,教育部给出如下6则答复!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关于医学人才培养,教育部给出如下2则答复
关于关注、扶持“非名校”非“双一流”高校,教育部答复如下
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教育部答复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大对西部省属高校支持力度
教育部答复遏制学位泛滥,提升高学历人才服务社会能力的提案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关于加快扩大我国博士招生和培养规模的建议,教育给出如下7则答复!
教育部答复加强西部高等教育改革支持力度的建议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部有话说!
教育部大力支持贵州省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直博生比例增幅达到4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女生比例已远超男生,教育部答复女博士招生问题(附考博经验交流群)

教育部答复支持西部地区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推进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完善研究生激励制度

教育部关于支持广西、宁夏博士培养工作的答复

关于直博生,你知道多少?

教育部答复教育经费保障,中央高校生均拨款翻倍

教育部答复关于改革研究生招生中英语考试的提案

教育部答复支持贵州省、江西省高校新增博士授权点建设

致敬园丁:1998-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全国累计培养4万名法学博士,当前正常毕业率降至30%!22年数据分析报告出炉!

点赞中国高等教育:1998-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

奋进的自考生:1998-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

校均规模翻5倍:1997-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

不可或缺的成人高等教育:1998-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

1998-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统计分析(900多万研究生)

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据:1998-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

2019年新当选两院院士名单出炉,各高校新增两院院士人数统计

15个问题直指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方式!

2019年新当选两院院士名单出炉,各高校新增两院院士人数统计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一期留给法学师生的十个问题

最新最全!全国600余所法学培养院系的简介都有啦!

2020年全国各高校博士招生简章汇编

非招生简章类信息汇总!

考博经验交流群

请扫码进入,严禁发广告

违者必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好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