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学研究生195.4万人,占全国58.7%

问津学术 2023-03-25

数说“教育这十年”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数据记录历史,数据见证成就。从数据看“教育这十年”,我国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一、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十年来,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

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与2012年相比,学校增加6300余所,在校生增加2800余万人。

全国共有幼儿园29.5万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805.2万人,毛入园率88.1%,十年提高23.6个百分点,实现基本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7万所,在校生1.6亿人,已实现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校2.2万所,在校生3976.4万人[1],毛入学率91.4%,十年提高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学校3012所,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十年增加1100余万人,毛入学率57.8%,十年提高27.8个百分点,翻了近一倍。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

2021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比2012年增加1.0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24.9%,比2012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国民素质不断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

十年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全国2895个县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为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覆盖,十年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还有许多惠民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明显变化。

普惠性幼儿园更多了。2021年全国有普惠性幼儿园24.5万所,占幼儿园总量的83%。普惠园中一半是公办园,有12.8万所,比2012年增加7.2万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87.8%,比2016年提高20.5个百分点[2]。

在流入地上学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更多了。实施“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规模达到1372.4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比例达90.9%。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更多了。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30万以上人口县均设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共有在校生9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54.1万人,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

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孩子上好大学的机会更多了。实施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每年从全国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安排部分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招生。通过国家农村和脱贫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录取到重点高校的人数累计达95万人。

农村地区的孩子营养状况改善了,个头更高了。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2.38万所,受益学生达3.5亿人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别增长4.2cm和4.1cm,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了不起的计划。”

三、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

十年来,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助力人人出彩、人人成才。

义务教育音体美劳等课程建设明显加强。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3]和劳动技术课程教师分别达到67.4万人、83.0万人和10.9万人,相较十年前,分别增长55.4%、52.3%和18.3%。全国95%的学校能保障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建立96个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示范带动各地中小学蓬勃开展劳动教育,实现每周不少于1课时要求。

基础教育大班额问题有效破解。2021年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十年来,小学大班额比例从14.0%降至0.7%,初中从28.3%降至0.7%;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从47.8%降至4.8%,下降了43个百分点,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校外培训治理取得明显成效。90%以上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学校课后服务基本实现“5+2”全覆盖,有92%以上学生自愿参加了课后服务,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明显加快。《职业教育法》首次修订,明确类型教育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三年扩招413.3万人,2021年高职(专科)招生552.6万人,是十年前的1.8倍。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2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

高层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全国共有在学研究生333.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近一倍,其中,在学博士研究生50.9万人;“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学研究生195.4万人,占全国58.7%。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基计划”累计招收1.8万余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四、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十年来,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日益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源源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中高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十年累计培养毕业生7900多万人,为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供给了70%以上的新增从业人员;高等学校(未包含成人高校)十年累计培养了高素质专业人才7700多万人,持续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形成了布局清晰、层次合理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

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支持设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各类研究项目3.6万余项,布局建设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5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30个,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共评选出获奖成果3277项。高校牵头建设了38%的国家高端智库,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教育部直属高校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各校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44.4亿元,帮助引进企业663个,引入企业实际投资额151.6亿元。累计培训教师11.64万人次。累计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77.8万人,帮助制定规划类项目1352项,落地实施科研项目1949项。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到了80.7%,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7%,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重要贡献。

五、教育条件保障达到新水平

十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规划、优先投入、优先配置资源,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关心最支持的事业。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

学校校舍条件明显改善。十年来,幼儿园生均校舍面积从5.8平方米增至10.2平方米,生均活动室面积从2.4平方米增至4.0平方米;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从3.7平方米增至5.1平方米,生均室内体育用房及运动场面积从7.3平方米增至8.2平方米。通过实施“全面改薄”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学校面貌有了根本改观,中西部农村地区“最好最安全的建筑在学校”得到群众公认。

教学设备配备达标快速提升。2021年普通中小学五项设施设备配备达标均超过90%(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体育器械、音乐器材、美术器材、数学自然(小学)/理科实验(中学)仪器)。从生均仪器设备值来看,义务教育学校2285元,是十年前的3.1倍;普通高中4968元,是十年前的2.3倍;中等职业学校8082元,是十年前的2.6倍;普通、职业高校17091元,是十年前的1.7倍。

学校信息化配置水平显著提高。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学校互联网接入率接近100%;义务教育学校多媒体教室比例超过70%,较十年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全国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数字终端数分别为14.9台、21.0台,较十年前增加8.4台和10.6台。

六、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教育系统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师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844.4万人,比2012年增长26.2%。长期以来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推进师范生公费教育,在部属师范大学示范带动下,全国28个省份实行地方院校师范生公费教育,每年约5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国培计划”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投入超过200亿元,培训教师校长超过1800万人次。“特岗计划”累计招聘103万名教师,覆盖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乡村学校,有力支撑了中西部农村地区教育。

教师素质显著提升。2021年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任教师中受过专业教育的比例均超过85%,比2012年分别提高24.2和39.1个百分点。小学、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70.3%、90.1%,比2012年分别提高37.7和18.4个百分点。普通高中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从2012年的5.0%提高至2021年的12.4%。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普通、职业高校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比77.5%,比2012年提高15.1个百分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分别为42.4万人、13.2万人,比2012年分别增长19.5万人和6.3万人。

七、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十年来,教育系统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推动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请看下面这一组主要数据。

——2021学年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学历教育学生占比达76%,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同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

——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在国(境)外建设了25个鲁班工坊;

——与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华设立了10个二类中心;

——设立了12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和姊妹大学网络;

——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共举办37场会议,签署300多项合作协议,达成近3000项具体合作成果;

——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回首十年,中国教育取得辉煌成就。面向未来,中国教育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目标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注释:

[1] 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数。

[2] 2016年开始统计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

[3] 艺术教师包括音乐、美术和艺术课程教师。

外国教授线上讲座引发舆情!高校回应!
《地方立法研究》2022年第5期要目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商研究》2022年第5期目录
第二届清廉学校建设论坛征文启事
关于举办清华大学智库论坛暨第五届计算法学国际会议的通知(12月2日-4日)
关于召开“变革时代国际经贸法律规则发展与改革”研讨会的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法学论文要目
“首届海南自贸港廉政法治论坛”征文启事
看了这份判决书,我才明白法官毕业后只是换个地方继续写“论文”!
武汉大学法学院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公布2023年推免生接收工作的通知
中山大学法学院2023年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办法
第二十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诚聘“领军学者”和“青年人才”招聘公告
吉林大学法学院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直博生复试录取实施办法,含名单
北京又有99名实习律师办理更换指导老师的手续
母亲读了博士,却成了儿子的“学妹”……
巨额博士研究生申请开始啦!300个名额!
全国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大全,附最新学科排名!
清华大学2023年推荐免试直硕、直博生履行正式报名手续的通知及资格复审要求
浙江工业大学2023年学科交叉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华南理工大学-鹏城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接收2023级推荐免试研究生(直博生)报名通知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清华毕业生当保姆?罚20万!
一学生校内坠楼!高校通报
这12人,每人悬赏50万缉捕
防疫人员将居民大米倒垃圾桶,官方通报
教育部答复对这类大学生免费教育的提案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第六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遴选结果的公示
上海政法学院2022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揭秘
中国政法大学2022年度拟招聘人员公示(第十六批)
教育部答复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
教育答复将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名称更名为“地球科学”的提案
教育部答复设立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教学人员教育培训资格证书,实现持证上岗的提案
最高检发布第四十批指导性案例(检例第162-165号)
越级进京访、极端上访、缠访等违法犯罪行为会影响子女等直系亲属考学、入党、入伍、报考公务员、就业!
最高5541元!北京这项费用标准调整
一中学老师言语骚扰女学生!处理情况通报来了
关于2021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和优秀学校的公示
教育部:大力支持河南高等教育调整优化提升!
教育部答复降低英语教学比重、考试中占分比重的建议!
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已完成全部建设点认定,全面转入专业建设阶段
教育部答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推动校外教培机构人员再就业
教育部答复加强高等院校安全科研管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将中国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体验式学习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建议
2023研招统考预报名的23个细节值得你们关注
70岁以上执业律师可申请领取“深圳律师常青树”纪念牌
教育部答复重视加强社会治理中人文素养导向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快推进养老院建设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进一步明确政策推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构建航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国家高端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中高本课程衔接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快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完善现代学徒制制度建设高质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破解青壮年就业难题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强体育、美育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强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落实双减政策持续深入开展隐形变异培训问题治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修改义务教育法将双减政策上升为法律规范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快制定校外教育培训管理条例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持续深入开展隐形变异培训问题治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支持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申办无障碍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构建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畅通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通道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在高等学校开设家庭家教家风必修课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减负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进一步推进校外培训依法监管的建议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林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农业工程、核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兵器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冶金工程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艺术学理论、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美术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戏剧与影视学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护理学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