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低空经济深度报告:eVTOL,下一个出行风口(附下载)



需要下载本报告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圈,5万+份报告,3000+会员,高清原版,无限制下载,持续更新

(公众号资源有限,仅能展示部分少数报告,加入星球获取更多精选报告)


(精选报告来源:报告研究所)




需要下载本报告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圈,5万+份报告,3000+会员,高清原版,无限制下载,持续更新

(公众号资源有限,仅能展示部分少数报告,加入星球获取更多精选报告)


(精选报告来源:报告研究所)


概述:电动化加持垂直起降,打开低空空域广阔空间


eVTOL:无需跑道、高安全性、低噪音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eVTOL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指采用电能驱动方式并且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飞行器。AAMAdvanced Air Mobility)先进空中交通是一个广义的利用新型航空器在各种区域提供客货运输的愿景。相较于传统直升机、无人机等,eVTOL具有起飞无需跑道、高安全性、低噪音、零排放、易维护、规模运营化后低成本等优势。 有望打破传统交通运输工具的市场边界,成为高铁、地铁、长途巴士、出租车、私家车的重要补充和替代,甚至有机会成为未来的交通出行和运输的主流方式之一。可运用于城市短距离空中旅客与货运输、医疗救援、军事等领域。

➢ UAM(Urban Air Mobility),即城市空中交通。根据美国NASA定义,是指“在城市中用于客运或货运的、安全高效的有人驾驶/无人驾驶(空中)交通工具系统”。就目前正在研制和演示验证的飞行器来看,UAM专注于城市区域内或城际中短途运输(3~100千米),在高度100米以下的超低空或100~1000米低空空域飞行,有人驾驶飞行器的驾乘人员在1~2人或5人以下(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城市内飞行基本采用电池(锂电或氢燃料电池)供电的纯电推进,城际飞行则可能选取混合电推进。

低空空域:垂直高度在1000m以下,延伸至<3000m

低空空域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围内。根据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低空”是指“垂直范围原则为真高1000米以下,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具体划设高度范围”的空域。2016年中国民用航天局《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低空空域范围由真高1000米提高到3000米。

➢ 低空经济是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围内,以垂直起降型飞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业态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

eVTOL发展历程:2009年概念首次提出,2021年后商业化加速

eVTOL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幻”概念到逐渐实现商业化的过程。eVTOL概念最早于2009年出现于NASA的一则动画视频中。2009年eVTOL先驱企业 Joby 成立。2011年世界直升机巨头August Westland正式提出eVTOL概念。2014年,美国直升机国际协会和航空宇航协会正式引入eVTOL概念。随着2016年Uber提出Uber Elevate城市空中出租车计划,全球范围内开始掀起eVTOL的热潮,eVTOL也逐渐从概念开始转变为实际的商业化产品。2017年,美国垂直飞行协会VFS发布业内第一份eVTOL目录。2019年,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针对小型eVTOL的适航认证做出规定。2019年,中国亿航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eVTOL第一股”。2021年之后,美国Joby、德国Lilium、美国Archer等eVTOL研发企业也陆续上市。目前,国内峰飞、小鹏汇天、沃飞长空、亿维特等企业也在积极推进试飞及适航认证进程,产业进展加速。

技术分类:复合翼和倾转旋翼未来成为主流,寻求新构型技术突破

eVTOL的技术路线可分为多旋翼、升力和巡航复合(复合翼)、矢量推力(倾转旋翼)和倾转涵道4种。

➢ 目前eVTOL尚处于研发阶段,并不存在占全面优势的技术构型。具体技术方案选择应考虑应用场景。具体技术方案选择应考虑应用场景。从性能上看:多旋翼型不适用于长航程、航时的任务,飞行速度较慢、阻力较大,通常载重也较小(一般在600kg左右,仅有1-2座)。而大载重、长航程任务,复合翼及倾转旋翼在速度、航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般可以做到2000kg,容纳4-5座)。

➢ 从设计难度上看:倾转涵道>倾转旋翼>复合翼>多旋翼。目前推出申请适航的案例较多使用倾转旋翼构型和复合翼构型,较容易实现商业化。

政策梳理:顶层设计 定调,地方响应积极

各国空中交通监管体系

各个国家的空中交通监管环境略有不同。

• 中国:民航局、人民解放军空军、当地政府分别负责城市空中交通航空飞行器的适航审定、空域审批和交通运输管理。

• 美国:联邦航空局则全权负责这3个环节。

• 欧洲:欧洲航空管理局是负责适航认证的监管机构,空中交通管理则由各国的空中航行服务提供商、EASA、欧洲空中航行安全组织网络管理机构(EUROCONTROL)共同负责。

适航规定:专用于eVTOL的适航审核规则尚待完善

目前中美欧尚未形成专用于eVTOL适航审定的系统性规定。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针对eVTOL飞机制定了新的适航规章,并在2019年至2021年间陆续发布了专用条件和适航符合性方法(MOC)。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正在建立eVTOL飞机的适航认证框架,结合现有的航空规章,并已为某些eVTOL飞行器发布了专用条件。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对eVTOL的适航审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参考国内外相关条例和条件,并已为亿航智能、峰飞颁发了型号合格证。

eVTOL相关适航取证规定:TC、PC、AC三证全方位监督

 以中国为例,CAAC对于eVTOL的审定采取每个项目一事一议,根据其具体设计和预期用途来单独制定专用条件的原则。一般来说,eVTOL型号首先要取得型号合格证TC,然后申请生产许可证PC,才可进行批量生产。由于eVTOL的审定需要不同的专用条件,所以目前TC的申请周期较长、耗费较大。PC可以在TC申请过程中提交,也可以有TC后提交。航空器投入运营则需要申请适航证AC,如果在持有PC的情况下申请AC,则只需要递交一些材料。如果航空器在仅有TC的情况下申请AC,则不仅需要递交文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适航检查甚至试飞。

行业配套不足:空中交通管理、地面基础设施、适航及监管规定尚未完善

eVTOL行业内目前产业配套仍不成熟。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城市低空空中交通管理的复杂性,需要建立统一的数字管理系统;地面基础设施如垂直起降机场的规划与布局尚不成熟,缺乏系统化解决方案;及适航认证和监管法规标准的空缺,需要国际合作建立全新的监管体系。

中国政策:顶层设计强调低空经济成为新增长引擎

中国在eVTOL相关领域,从中央、试点地区都给出了政策支持和管理方案。例如,民航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联合印发的《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中提出到2025年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eVTOL实现试点运行。政府会议、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引擎作用,强调eVTOL作为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的地位。

进展:全球主机厂加快开发,进展超预期

产业化进展:产业化进展加速,积极探索商业化

eVTOL研发市场在近几年增速可观。垂直飞行协会(VFS)于2017年4月推出世界权威的eVTOL目录,当时只有十几个eVTOL项目正在研发中。而仅2023年就增加了近200种新设计。截至目前,该目录已对来自世界各地400多家公司和创新者的979种不同的eVTOL概念进行了分类。

➢ 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eVTOL设计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英国和德国。中国亿航(EHang)、峰飞、小鹏汇天、美国Joby、德国Lilium、英国Vertical Aerospace、美国Volocopter、美国Archer Aviation等企业的进展较快。其中技术较为成熟的机型以Joby-S4、亿航EH216-S、Vertical Aerospace-VX4、Volocopter-VoloCity等为代表。各公司都还在进一步进行技术研发,提高产品成熟度,并对已有机型推进适航审定申请进程。

中国:亿航取得TC、AC,峰飞取得TC,多企业布局商业化

中国eVTOL领域不仅有拥有汽车制造背景的小鹏汇天、大众中国,还有具有航空背景的初创企业御风未来、时的科技、沃兰特等,以及无人机背景的峰飞航空等。构型主要以多旋翼及复合翼为主,时的科技、小鹏汇天等关注倾转旋翼技术。

• 亿航:“全球eVTOL第一股”,于2023年10月取得全球第一张TC。

• 小鹏汇天:小鹏汽车旗下。旅航者X2已于2023年10月13日取得TC,于2023年12月21日取得AC,预计于2024年量产。

• AutoFlight峰飞航空:产品有载人航空器盛世龙、载物航空器V2000CG 凯瑞鸥和信天翁。于2024年2月完成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线的公开首次演示飞行(深圳-珠海)。

空间 :应用场景丰富前景广阔,产业链降本可期

完整报告下载:因篇幅限制,本报告完整版PDF已分享到报告研究所知识星球,扫描图片中二维码进圈即可下载!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欢迎加入报告研究所知识星球社群,入圈后您可以享受以下服务:

1、报告持续更新,分享最新、最专业、最深度的行业研究报告、投行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公司研报等。公众号发布的报告可同步下载;

2、海量研究报告均可下载PDF高清版,无限制;

3、会员可以提问方式获取具体报告需求;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星球


业务咨询、商务合作:136 3162 3664(同微信)

温馨提示




应广大粉丝要求,「报告研究所」成立了报告交流群,欢迎各位公司企业、投行、投资机构、政府机构、基金、创业者及金融资本圈朋友加入!


这里能且不限于:“行业交流、报告交流、信息交流、寻求合作等......”


入群方式:添加助理微信touzireport666,发送「个人纸质名片」或「电子名片」审核后即可入群。


关于我们

我们是报告专业研究机构及知识服务平台。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热点专题报告、调研分析报告、白皮书、蓝皮书等。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知名研究机构,覆盖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并涉及医药生物、金融、互联网+、医疗大健康等众多行业及细分领域。目前报告已累积近50000+,并持续更新。


报告涵盖但不限于:

1、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

2、互联网、新媒体、短视频、抖音、快手、小红书;

3、元宇宙、5G、区块链、人工智能;

4、房地产、金融、券商、保险、私募;

5、零售、快消品、餐饮、教育、医疗、化妆品、旅游酒店;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报告均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报告研究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