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丰子恺:人生的至高境界不过是活得像个孩子

每日8:00時 如学传媒 2023-06-27

▲ 音乐与美文的跨界混搭,你有调,我有谱。

人生的至高境界不过是活得像个孩子


丰子恺


原本我们初生入世的时候,最初并不提防到这世界是如此狭隘而使人窒息的。


我们虽然由儿童变成大人,然而我们这心灵是始终一贯的心灵,即依然是儿时的心灵。只不过经过许久的压抑,所有的怒放的、炽热的感情的萌芽,屡被磨折,不敢再发生罢了。


这种感情的根,依旧深深地伏在做大人后的我们的心灵中。这就是“人生的苦闷”根源。我们谁都怀着这苦闷,我们总想发泄这苦闷,以求一次人生的畅快。


艺术的境地,就是我们所开辟的、来发泄这生的苦闷的乐园。


我们的身体被束缚于现实,匍匐在地上。然而我们在艺术的生活中,可以暂时放下我们的一切压迫与负担,解除我们平日处世的苦心,而作真的自己的生活,认识自己的奔放的生命。


我们可以瞥见“无限”的姿态,可以体验人生的崇高、不朽,而发现生的意义与价值了。



艺术教育,就是教人以这艺术的生活的。知识、道德,在人世间固然必要,然倘若缺乏这种艺术的生活,纯粹的知识与道德全是枯燥的法则的纲。这纲愈加繁多,人生愈加狭隘。

 

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把创作艺术、鉴赏艺术的态度来应用在人生中,即教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出艺术的情味来。


倘能因艺术的修养,而得到了梦见这美丽世界的眼睛,我们所见的世界,就处处美丽,我们的生活就处处滋润了。


艺术教育就是教人用像作画、看画一样的态度来对世界;换言之,就是教人学做孩子,就是培养小孩子的这点“童心”,使他们长大以后永不泯灭。


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种“趣味”。培养童心,就是涵养趣味。

 

大人与孩子,分居两个不同的世界。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即对于人生自然的“绝缘”的看法。


哲学地考察起来,“绝缘”的正是世界的“真相”,即艺术的世界正是真的世界。

 

人类最初,天生是和平的、爱的。所以小孩子天生有艺术态度的基础。

 

世间教育儿童的人,父母、老师,切不可斥儿童的痴呆,切不可把儿童大人化,宁可保留、培养他们的一点痴呆,直到成人以后。


因为这痴呆就是童心。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种“趣味”。


培养童心,就是涵养趣味。小孩子的生活,全是趣味本位的生活。



我所谓培养,就是做父母、做老师的人,应该乘机助长,修正他们的对于事物的看法。


要处处离去因袭,不守传统,不照习惯,而培养其全新的、纯洁的“人”的心。


对于世间事物,处处要教他用这个全新的纯洁的心来领受,或用这个全新的纯洁的心来批判选择而实行。


认识千古大谜的宇宙与人生的,便是这个心。


得到人生的最高愉悦的,便是这个心,赤子之心。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所谓赤子之心,就是孩子的本来的心,这心是从世外带来的,不是经过这世间的造作后的心。


明言之,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纯洁无疵、天真烂漫的真心。使成人之后,“不为物诱”,能主动地观察世间,矫正世间,不致被动地盲从这世间已成的习惯,而被世间结成的罗网所羁绊。


常人抚育孩子,到了渐渐成长,渐渐脱去其痴呆的童心而成为大人模样的时代,父母往往喜慰,实则这是最可悲哀的现状!因为这是尽行放失其赤子之心,而为现世的奴隶了。



【如学传媒】今日阅读推荐 

《雪漠诗说老子》  雪漠最新力作


※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评论



 热门推荐阅读 
⊕ 若你有缘遇见我,请别让我错过你⊕ 那些年,我们曾与多少人互道晚安?⊕ 加缪: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 木心:至少,每天要看书⊕ 梵高:没人懂我的孤独⊕ 柴静:一个国家应该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 野夫:在路上⊕ 柴静:野夫带我看江湖⊕ 黑格尔: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哈佛大学推荐的20个快乐的习惯⊕ 你的生活,会塑造你的容貌与气质⊕ 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陈丹青:真有出息的青年不做这类事⊕ 西北偏北,愿你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如学传媒】人文丨艺术丨阅读丨深度丨文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