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人工智能大爆发之年?Apple、Google、Facebook都放大招了|红杉汇内参

2017-01-11 编辑/洪杉 红杉汇

[ 编者按 ]2016年《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应该授予AlphaGo,而不是特朗普——其连续战胜30多名人类围棋高手的意义,不仅是宣示了人工智能的科技进步程度,更重要的是,让整个社会都开始关注和思考这些进步到底将意味着什么。


去年12月,美国白宫发布了一份名为《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的报告,详细评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既有益处,又有代价。尽管众说纷纭,但大公司已经不管不顾地真正行动起来了,Apple、Google、Facebook和微软等科技巨头的一系列动作已经释放出强烈的信号:2017,我们将看到人工智能在多个行业领域的应用发生。


一个新纪元开启了。


每期监测和精编中文视野之外的全球高价值情报,为你提供先人一步洞察机会的新鲜资讯,为你提供升级思维方式的深度内容,是为[ 红杉汇内参 ]


***

【本期悬念】

1.欢迎进入人工智能大爆发元年。不过,它会出现发展失控吗?

2.传统行业越来越难以守住领地了。2017年,这5个行业到了被颠覆的边缘

3.IBM权威预测:将在五年内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5个重大技术突破

4.那些挽狂澜于既倒的白衣骑士是如何炼成的?这里总结了9个关键行为。


***

【每日金句】

大多数人试图

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

但你所不知道的才是关键。

聪明者会主动询问别人

来发现自己的“愚蠢”。


***

【内参】

2017,人工智能大爆发之年

Apple、Google、Facebook都放大招了

综合编译/洪杉



工智能已经取代大数据,成为科技行业中“闪耀的新星”。当今世界上领先的科技公司均将投资目光投向机器学习的未来发展上,并且在可预知的未来一段时间内,他们纷纷计划在该领域发力。


然而,虽然机器学习在整个行业内掀起了如此大的热潮,但是该领域的研究进程与实际带来的有效价值始终有一条跨不过去的鸿沟。事实上,可能只会有一小部分公司拥有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进程的资源,并最终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遥不可及,还是触手可及?

 

苹果、Facebook、谷歌以及微软等公司均在最近放出了大招,比如对外公开源代码,分享各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发研究成果。上个月,苹果公司就宣布不再一味遵循以往严格的保密制度,第一次允许公司内部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对外公开其研究论文。库克接受采访时称,现如今智能手机的技术相对来说还不太成熟,人工智能对iPhone的未来革新而言,将会取得惊人的成就。


谷歌的进展已经证明了机器学习将如何整合进入各种受大众欢迎的应用软件中,例如拥有数以亿计用户的Gmail。原本属于谷歌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如今已独立出来,这家叫做Waymo的公司的未来发展就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


近日,扎克伯格对外公布了一项详细的个人挑战计划,那就是为他自己的家庭花了差不多100个小时研发一个名叫Jarvis的人工智能系统。但他说,即使他再花上1000个小时,也没办法让这个系统能够自学新技能。扎克伯格这次的挑战经验再次证实了他之前的预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工智能看起来是触手可及的,但似乎又那么遥不可及。”


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负责人Yann Lecun说:“人工智能并不是魔法般的存在,但是,我们早已见识到它带给我们如魔法般神奇的进展,特别是在科技领域。不仅如此,它还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奇迹,例如帮助我们识别照片上的物体、识别声音、驾车、在线翻译几十种语言。”


他还表示,这项技术将会成为“未来许多最具创新性应用软件以及服务的支柱力量”,医疗卫生服务以及交通运输将会成为第一个被人工智能改造的行业


Lecun说,Facebook将设下目标,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进一步研究人工智能。“这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方面的挑战,而是一个关于科学的问题,”他写道,“什么是智能?我们要如何把它应用到机器里?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仅能够帮助我们开发智能机器,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人类的思维和大脑是怎样运作的。慢慢地,人类的智力活动将和机器的智能操作同时发挥作用,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正是人类的智慧造就了我们人类本身,而人工智能也是这种智慧的延伸。”


人工智能在2017年行业中的影响力程度如何?Forrester Research近日对612家企业以及技术专家进行调查,有58%的受访者表示其机构正在研发人工智能,12%的受访者表示相关技术正在投入使用。“这个差距反映了各机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差距正越来越大,但是就目前而言,实效性差别还不大。”在这份关于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潜力的报告中,Forrester Research称。

 


人工智能会出现发展失控吗?

 

“终结者”式的场景是关于人工智能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常见桥段。这其中,有几分能成为真正的现实?Sundown AI公司CEO法比奥•卡德纳斯(Fabio Cardenas)认为,“人工智能失控”或许会成为2017年的一种新现实:“小型的网络不法团伙出于欺诈机构或个人的恶意目的,也许会创造出另一种人工智能,将能够入侵到曾经被认为固若金汤的系统。”


卡德纳斯也认为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败坏现存的人工智能来发生。他表示:“如果人工智能的训练遭到破坏,黑客可以引入偏差或豁免值以改变人工智能的预测能力,为自己从中谋利。”其中一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途径就是,“研发出能让其他的人工智能变得更聪明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检查训练数据中的盲点来进行自我完善和调整,将有助于优化人工智能。


路易斯维尔大学网络安全实验室主任罗曼•亚普尔斯基(Roman Yampolskiy)也认为人工智能“失控”是2017年的一个趋势:“在人工智能中,最有趣和最重要的趋势看点以及我现在密切追踪的是:人工智能失灵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将与人工智能的能力成比例增长。”


换言之,当我们从中获益时,我们也加大了出现“恶意”人工智能的可能性。

 


如果人工智能犯错……

 

专家们担忧的是人工智能所引发的伦理后果。毕竟,人工智能犯错误的方式是显而易见的——从强化偏见到使用种族歧视语,再到在极端情况下不能预防致命事故的发生。


杜克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文斯•康尼茨(Vince Conitzer)表示:“计算机科学中的传统人工智能社区将越来越多地着手解决他们工作中出现的社会和道德问题,但我们只是处于探寻如何沿着这些思路来作出具体的技术贡献的初始阶段。”


莱斯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摩西•瓦迪(Moshe Vardi)也认为这是2017年的一个趋势:“围绕自动化对劳动岗位、致命的自主武器、算法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等等的影响,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问题将继续引起人们的关注。”


价值观对接的问题——也就意味着我们如何才能确保人工智能会以与人类相同的价值观来运行,不再被视为关于超级智能的问题,而是被视为一个我们当今所做的算法和机器学习程序所面临的问题。


***

【情报】

 

#传统行业越来越难以守住领地了#

2017年,这5个行业到了转变边缘


用户体验差、几十年来商业模式没有改变、产品过剩和创新不足……这些正是某些行业需要彻底被颠覆的几个标志——

  • 手机银行。我们已习惯于无纸货币和无卡货币的交易,如果还想进入无银行时代,也仅仅只是时间问题。移动银行创业公司Gobank、Moven和Simple等都在呼吁消费者使用“无银行存储”。

  • 体育直播。它通常被称为“传统付费电视的最后阵地”,但像亚马逊、Twitter等都开始切入这块市场。

  • 房地产。以大数据算法,使用电脑来运作购房这样复杂的业务,并将其简化到最短的时间范围内,已被证明可行。

  • 可再生能源已经达到一个爆发点,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商业性的可行选择,更是绝对让人无法抗拒的投资机遇。

  • 体育用品。保护运动员免受伤害的体育装备市场正在兴起。

 

#这不是科幻小说#

IBM观点:将在五年内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5个技术突破


以下是IBM最新的年度5-5规划——对未来五年的五大预测:

  • 人工智能将成为一个诊断工具。机器学习技术,该技术将结合成像技术,帮助医生通过语音分析诊断精神疾病。

  • “超像”:看到过去看不见的东西。比如使用普通相机以更宽的波长范围观测可见光谱,在野营中使用智能手机确定小溪中的水能否饮用。

  • “巨镜”:理解复杂的物理生态系统。

  • “芯片上的实验室”:症状出现之前检测疾病。

  • 智能传感器将更及时、更低成本地检测环境污染。

 

#救火队长不是那么好当的#

解决问题的高手有9个关键行为


  • 停止猜测,而要以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找到问题是怎样发生的。

  • 不要埋头于大量的数据,学会查询这一具体问题的相关问题。

  • 正视自己的无知。大多数人试图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但你所不知道的才是关键。优秀的问题解决者不会努力保护自己作为一名专家的声誉,而是主动询问别人来发现自己的“愚蠢”。

  • 如果你不知道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你就无法解决。

  • 了解问题产生的机制,包括它背后的基础科学。

  • 把专家们当成合作伙伴而不是救世主,要亲自寻找解决方案。

  • 相信简单的解决方案。

  • 以意见、投票、权威或其他主观系统为基础的决策实际上并不能解决问题,只需基于事实。

  • 关注使问题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排除尽可能多的变量,以此有效跟踪问题并突出重点。


***

【往期回顾】

红杉汇内参第 015 期

什么是2017科技创新的新赛道?


红杉汇内参第 014 期

2017,每家公司都要成“数字消费公司”


红杉汇内参第 013 期

创业者必须思考的20个终极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