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春走基层丨【防城港】何葵的甜日子从“蔗”里来


1月10日早上6点40分,啾啾鸟鸣唤醒了防城区滩营乡那林村村民何葵。他一骨碌爬起来,穿衣洗漱,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便带上农用工具,开车前往自家的甘蔗地。

何葵在搬运甘蔗。

平坦的硬化村道蜿蜒铺开,何葵驾着车不一会儿就到了甘蔗地。放眼望去,地里的甘蔗长势喜人,一根根甘蔗挺立在风中,叶子随风飘摇、沙沙作响,一派丰收喜人的景象。

地里的甘蔗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春节临近,黑皮甘蔗备受市场欢迎。何葵昨天卖了105公斤甘蔗,这让他满心欢喜、干劲十足,今天早早就来到地里采收甘蔗。砍蔗、削叶、捆绑、搬运……不到3个小时,一捆捆甘蔗便装上了车。

今年50岁的何葵,前些年在广东深圳务工,负责工厂生产的技术管理工作。近几年,何葵发现身边很多工友开始返回家乡发展,搭上乡村振兴的“顺风车”。何葵在外辛苦打拼多年,虽然工资待遇不菲,但是家里的老小无人照顾,加上家乡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他决定不再外出务工,留在家乡发展。

何葵在蔗林间忙碌。

“回家做点什么好呢?”何葵咨询了村干部和一些朋友,得知黑皮甘蔗种植的成本低、回报快,经济效益十分可观。2022年早春,他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在自家的自留地种植了1亩黑皮甘蔗。

何葵说,他种植的甘蔗是从上思县引进的种苗,裂口少、色泽好、生长能力强。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他在种植过程中还是碰到了不少难题。由于没有经验,种得太密,肥料给得不够,甘蔗长势不是很好,当年产量只有4吨。“甘蔗市场行情不错,也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第一年的种植经验,何葵慢慢摸出了一些门道。他上网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自学,还向上思县的种植大户请教种植技术,2023年扩大种植甘蔗到4亩。

得知这份“甜蜜”来之不易,他像照顾小孩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一株甘蔗苗,按农时做好除草、施肥、打虫、回土等田间管理。

有付出就有回报。今年何葵地里的甘蔗长势不错,亩产5吨左右,市场行情也比较好,很多客商都直接来地里收购,有时候他会拉到平旺街上卖。

“不仅在线下卖,线上也有销售渠道。”去年12月,村干部找到何葵,说可以帮他在“滩营农幸园”小程序推广销售农产品,顾客在线上自行购买。

“有了这个小程序,现在我的甘蔗可以卖到全国各地去了。”何葵喜滋滋地匡算了一下,笑着说:“到现在我已经卖了3500多公斤甘蔗了,这批甘蔗收成还是可以的,保守估计有3万元的收入。”尝到了甜头,他打算今年租地再多种一些。

甘蔗丰收,销路不愁,何葵脸上挂满了笑容。

何葵口中提到的“滩营农幸园”小程序,是我市第一个成功注册的集体商标。“滩营农幸园”小程序的推广使用,加快了农产品流向大市场的脚步,有利于打造乡村集体特色农业品牌,推动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价值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

自“滩营农幸园”小程序上线后,那林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走村入户向村民宣传推广,把符合条件的优质农产品推荐进入“滩营农幸园”平台上线销售,联农带农成效明显,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村集体增效。

何葵的情况,在那林村并不是个例。“我们村的红姑娘红薯、黄心红薯、黑皮甘蔗、黄皮甘蔗在‘滩营农幸园’小程序上都卖得不错。”那林村驻村第一书记唐海莎说,现在很多村民主动找到村委,把他们自家种植的橙子、甘蔗、砂糖橘、香蕉等农产品放到线上销售。顾客下了单,他们在家供货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来源| 防城港市新闻网

记者| 李雪妮 黄艳芳

编辑| 卢镰太
校对| 覃银华
审核| 丁   蕾
值班主任| 时   楠
防城港日报社全媒体出品
精彩推荐

● 防城港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 【防城港】盘点2023 | 用忠诚热血绘就边城“枫警线”

●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刘宁主持 蓝天立作政府工作报告

●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防城港市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