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师语录】生命能源从静来

南公怀瑾先生 淨明學苑 2021-01-22





|生命能源从静来|

辑录:南怀瑾先生著述


…………………………


-  生命能源从静来 -


生命的能源从哪里来的?是从静态来的,从空来的。所以我们在妈妈肚子里十个月的生命,是静态的。


为什么我们白天忙碌,到夜里要睡觉呢?因为需要静态。脑筋不休息不行的。


以前的宗教,人跪在那里祷告一下,或者坐在那里,心里宁静一会儿。再譬如人病了,必须要去医院,为什么呢?不是医院的医生药物把你治好,是靠自己休息过来的,药物只是一种帮助。所以说,很多很多的道理,都说明静态的重要。


先说一下为什么我自己有这样的记忆力,因为小的时候受训练,喜欢看什么书都要记得,背来,都不靠本子记。这个就是宁静的修养。大家记忆力的衰退,因为事情多了,不宁静了。这是就我本身的证明告诉大家。


不静默还好,一静默下来,这里痛,那里酸。等一下吃饱了,上面“呃”,下面“扑”,好像静是非常不好。其实刚才讲的现象,就是生命的现象,等你静下来,它都给你清理干净,可是自己习惯上不知道。——南怀瑾《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  静能归根复命  -


这个原理中国几千年前有个人,讲得最清楚,就是道家的老子。


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老子这个意思是说,天地万物的生命,“芸芸”表示大地上的草木非常多,数不清,用来比方万物。草木的生命力在根根上。为什么生长那么快、那么多?因为根根吸收了天地间正的力量。根是什么?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回归根才是静,能静才回归生命。这是讲静态的重要。


可是人的生命忘记了这个静,反而尽量用动态去消耗自己,等于世界上人类拼命消耗能源,早一点消耗完,就死亡了。


老子同时告诉你道家的修养方法,有八个字:“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把自己身体活动的功能宁静下来,完全恢复到婴儿状态,脑筋是清楚的,是快乐的,当然是指非病态的婴儿。——南怀瑾《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所以老子…,以及后来所出的道家《清静经》等道理,乃至曾子著《大学》,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等等观念,都是观察自然的结果,效法自然的法则而作此说。甚至佛家的禅定(中国后期佛学,又译为静虑)也不外此例。——南怀瑾《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  学问智慧由静生  -


所以昨天讲到生命的来源,保持健康长寿,甚至想健康长寿,必须要学静。世界上每个宗教,学问家、哲学家甚至科学发明家,都是在静态里不知不觉发明东西。所以说,不静是不行的。


譬如刚才我讲,我的处罚要他静,受罚的人就很痛苦了。因为大家习惯了动态,自己忘记了生命的那个静态,更忘记了必须要把脑筋静下来,思想情绪完全静下来。一切的智慧,如果不是在静态中,是发挥不起来的。所以刚才提到老子的四句话。——南怀瑾《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  遇事纷繁心需静  -


譬如你们都是当领导的人,你们都是菁英,经常在办公室里想一个问题,其实问题没有那么复杂,但就是要东想西想,都是在乱想,这是浪费精神、浪费生命。


譬如你们都有做事的经验,有时候处理一件困难的事情,一件复杂的事,忽然自己的思想说,这样做可解决问题,那就是静态的作用。那个决定是静态来的,就是刚才讲的“确定心”。

所以你处理复杂困难的事,就要静下来什么都不想,你越想越把自己的脑子转了起来,所有的神经都转起来,最后不死就病。因为这个思想,这个意念很难使它静下来。——南怀瑾《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  学静的最高原理  -


世界上这些宗教、哲学或者是一般做学问的,求静态是很难得的。所以我晓得诸位今天要问,为什么要学打坐?打坐是学静态最好的一个根本的方法。


打坐,是修禅定的方法,禅定是宁静的深入,禅定的目的是开发智慧。譬如一杯水,乱搅动的时候,是看不清楚的,沉淀下来就看清楚了。


静涵盖了很多无穷的力量。印度学瑜珈,中国学武功的,学到最高处,就要练静功了。这是介绍了静。打坐的姿势那么多,我们大家要修养要学静,最高的原理,不靠别的方法,就是反省观照自己,乃至不加任何判断地观照观察自己。——南怀瑾《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  真正的静态  -


真的静态是宁静下来,没有思想,也不是睡眠。要绝对身体健康的,才达得到那个程度。所以你静下来觉得思想很乱,尤其年纪大的要注意,你已经进入病态的状况了。


刚才提到老子讲的,生命的根本是在宁静中恢复的。我可以告诉大家,静态到了极点,能知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事都知道。


但是有一个条件,是要真的在静的状态,那时所有的快乐痛苦,所有的感觉都忘了,没有了身体,人和宇宙合一了。所以世界上讲先知啊,什么预知,什么神通,不是假的,都是真的,那是由静态来的。


但是真的能够静,有先知有神通的很少,多半是假的。世界上很多有预知能力、有神通的,我给他一个绰号,是“神通二号”,中国话叫“神经”,就是精神病状态。因为他没有真达到静的境界,达到真静,智慧开发了,如果学科学学哲学,求学问,统统不同了。因为生命的本来,原本就是与过去、现在、未来相通的。我昨天已经把这个原理告诉大家了,你们没有注意。——南怀瑾《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  智慧成就的捷径  -


在精神状态而言,静是培养接近于先天“智慧”的温床。人类的知识,都从后天生命的本能,利用聪明,动脑筋而来。“智慧”,是从“静”中的灵光一现而得。所以佛家戒、定、慧的三无漏学,也是以静虑——“禅定”为中心,然后达到“般若”智慧的成就。——南怀瑾《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第六意识昼夜都在不停地流动,连睡眠时也不停,仍在做梦。不过也会有短暂的停止。


这一刹那不是只有在打坐时来到,行住坐卧,任何姿势都有可能发生这个第六意识之流被切断的情形。这像是把流水一样的知性从中截断,是很不容易发生的。下次碰上了千万不要错过,就定在那上面,越久越好。


铃木大拙讲了很多这种境界,但不要搞错,这完全不是开悟。这仅仅是个提供开悟的机会,也不要认为是开悟之门。历史上很多祖师,就是在这意识之流突然被完全截断的时候,爆发出开悟的。


这个境界在一般人大喜、大怒、大哀、大乐的时候,也可能会产生。你能在它来临时认得它,多保持在这个境界,迟早可以开悟的。


禅宗祖师说过“截断众流,顿然而悟”,那个时候才有顿悟的可能。截断众流是定的境界,顿然而悟是慧的境界,这叫定慧等持。一切众生随时都有截断众流的情况,只是认不得。——南怀瑾《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选 稿 编 辑

惟  微

 美术编辑

多  米

 特别说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文字为'净明学苑' 编辑组辑录

    请勿转载,欢迎分享、

   转发、加关注




推荐阅读

南老说本师

南师说迁怒

南老说学问

日理万机如何静

生活的教育最重要







淨明學苑

淨,淨心

明,明性

學苑

乃學問學人薈萃之處



【凈明學苑】

以傳遞中國文化為己任

以南懷瑾先生所倡導之實修為基礎

與現代學知識區隔

回歸中國文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