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政课 | 她的事迹被写成歌,一唱就是30多年!

北中医胡兵的公号 读读马原著 2022-09-14


昨天(10月4日)

是世界动物日

每年这一天

世界各地都会举办

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呼吁人们

善待生命、尊重动物


保护动物,刻不容缓

有人漠视

也有人将这项保护工作

看得跟生命一样珍贵



徐秀娟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大家都叫她娟子
徐秀娟与湿地中的鹤
她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嫩江从这里宛转南流,河之东岸有一块夏如翡翠、冬如白玉的大湿地——扎龙自然保护区。这里栖居繁衍着自然的精灵——丹顶鹤


1975年建区之初,丹顶鹤总数仅140只左右,处境濒危。这种情况,在徐秀娟一家到来之后,有了改善。

徐秀娟的父亲,在邻居们眼中是个“身怀绝技”的人。

丹顶鹤极其敏感,人们难以接近,但徐铁林每次遇到受伤的丹顶鹤,都能帮鹤养好伤又放飞。

“老徐一家与鹤相邻相依,索性就请他参与了管护工作,最初保护区的牌子就借挂在他家。”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说。

扎龙第一代养鹤人——徐秀娟的父亲徐铁林工作时的场景。新华社发

老徐和伙伴们慢慢发现,“人工孵化+野外散养”“半野化”保护方式效果很好,丹顶鹤的成活率最高,野性保持最好,而且幼鹤自然地就跟着成鹤南飞了。

当时他们还不知道,后来多个国际组织试图人工重建鹤类迁徙均告失败,扎龙这个“土办法”会成为唯一成功范例。他们不知道的还有,这与老徐一家后来的悲情遭遇,会有一种隐秘的联系。 


娟子的传说


徐秀娟作为徐家长女,从小就跟着老徐在火炕上孵鹤。她呵护的鹤,每年都会飞往江苏盐城越冬。

1986年5月,徐秀娟接到邀请,前往江苏盐城参与创建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娟子怀揣着3枚丹顶鹤蛋向南出发。她一路用体温暖着,奔波了3天3夜,终于来到黄海之滨。

徐秀娟与湿地中的鹤。新华社发

当时,丹顶鹤人工孵化还属世界前沿课题,即使在亲鹤的羽翼下,温度稍有变化,也会胎死壳中。我们今天难以想象,娟子究竟付出多少情感,才有了世界首次在越冬地人工孵化丹顶鹤的成功。更令人惊奇的是,小鹤格外强壮,比正常周期提前20多天展翅飞天。前来考察的中外专家都说,这是“爱生奇迹”

徐秀娟与湿地中的鹤。新华社发

徐秀娟有多爱鹤?她当年在一张照片背后写道:“我愿意为我所热爱的事业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没想到,竟一语成谶。 

这种“半野化”保护方式注定伴生着难题,淘气的幼鹤玩高兴了,很容易“走失1987年9月15日,又有幼鸟飞走未归。徐秀娟整整一天在芦苇荡中蹚水寻找,心力交瘁。 

第二天一早,娟子听到“宝贝”的鸣叫后,没顾上吃饭就出门了。不想从此永别,她终因疲劳过度,淹没在沼泽里。

那个美丽的女孩,终年23岁,被追认为我国环保战线的第一位烈士。于是有了这样一首歌: 

走过这片芦苇坡 
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 
她留下一首歌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b05230nutrz

从此,徐家人每年过年,都会摆上一副空碗筷、一把空椅子。 


不幸再临

弟弟徐建峰又殉沼泽


老徐夫妇忘不掉娟子,更放不下这群鹤。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叫徐建峰,小名“峰儿”。当时,小伙子已退伍转业进了齐齐哈尔市的大型国企。1997年,峰儿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扎龙,接过了接力棒,一干就是18年。

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场景。新华社发

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场景。新华社发

命运能有多悲情?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

2014年4月,又是丹顶鹤繁育孵化的关键期,徐建峰发现湿地核心区内有个鹤巢,小鹤马上就要破壳,但那个春天异常干燥,附近时有“荒火”。“可别把鹤巢给烧了。”徐建峰扔下一句话,只身前往看护。4月18日,领导接到了徐建峰的请假电话,说可能赶不回来开会了。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徐建峰因摩托车失控,一头扎进了沼泽。 

在徐秀娟牺牲27年后,徐建峰又献出了生命,年仅47岁。 

在整理遗物时,同事蓦然发现,他的工作证里,原来珍藏着一张姐姐娟子的照片。

徐秀娟烈士的旧照(中)。新华社记者 梁冬 摄

他留下的日记里,也点滴记录着工作,今天为哪只鹤打扫了圈舍,明天给哪一群鹤做了防疫……

于是,徐家每年过年,桌上又多了一副空碗筷和一把空椅子。 


侄女徐卓:

“我一定要把它续写下去”


信念能有多执著?徐建峰的女儿徐卓同样响应冥冥中的召唤,告别繁华都市,回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她说:“只有在这里,我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徐建峰牺牲的那一年,徐卓正在东北农业大学学园艺。她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转学到姑姑曾就读的东北林业大学,学习野生动物保护。学校有意保送她读研,然而,徐卓却放弃了。大学毕业后,她毅然回到了扎龙,再次接过接力棒。

 “我一定要把它续写下去,这样我们一家就仍然相守。”徐卓说。 

徐秀娟烈士的侄女,徐家第三代养鹤人徐卓接过了爷爷、姑姑、父亲的接力棒,毕业后回到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新华社记者 梁冬 摄

徐秀娟的父母和侄女追忆徐秀娟。新华社记者 梁冬 摄

徐卓总是说:“鹤是充满灵性的动物,它们有情感。” 

工作人员野外作业时,常遇鹤从天降,“扑嗒”一声落在身前。他们知道,那是他们的老朋友,在以特有的方式致意。

徐卓的笔记本。新华社记者 梁冬 摄


老徐夫妇说
他们一生只在做两件事
十月送它们离去
春天迎它们归来

每当残雪消融
每当丹顶鹤
“呦呦”鸣叫着飞过村庄
两位老人知道
他们的娟子,他们的峰儿
他们的孩子们,又回来了


来源:新华社、盐城宣传、时代楷模发布厅

相关链接:
16年异地恋的一对白鹳,让全世界相信爱情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