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铁西是什么

海东青与傻狍子 东北知识局 2021-10-03

一个关注东北人文、地理、历史的公众号↑


铁西简史

文 | 海东青


2004年3月23日清晨5点58分15秒,沈阳市铁西区,“轰轰轰”三声闷响,原沈阳冶炼厂内的3根百米高的大烟囱在爆破声中轰然倒地。
(沈阳冶炼厂是一座拥有近70年历史的老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伪满洲国创办的“国立金矿精炼厂”,他为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后因污染被关停破产,很多铁西工人在此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爆破当天很多老工人自发送行,黯然落泪。图为铁西工业区鸟瞰图)


作为铁西的地标性建筑,这三根烟囱见证了铁西从兴起、衰落到转型的变迁,是铁西经济史和文化史的缩影。
(三根烟囱建造于三个不同的时代,最高的122米,基础直径20米,建于1938年,称“铅大烟囱”;第二的高120米,基础直径18米,建于1958年7月,称“铜大烟囱”;第三的高100米,建于1974年9月,称“制酸尾气烟囱”)

 
作为大工业时代的样板,铁西从轰轰烈烈走向悄无声息,完整的演示了在经济和政治强大力量的席卷之下,一座城市物质面貌会以怎样的速度顷刻建成又顷刻颠覆。而这一过程中,个体和集体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又经历了多少沧桑巨变。
 
本期让我们走进铁西区,一睹他的雄壮风采。
(歌手葛巍歌曲MV《老铁西》)

 
一、初生
 
铁西区,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沈阳市的中心城区,老城坐拥一环二环繁华地段,新城位于三环四环地区。北临皇姑区、于洪区,西接辽中区,东与和平区、苏家屯区接界。总面积484平方公里,人口114万,享受市级管理权限。是改革开放4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入选“新中国60大地标”。
(铁西区行政规划图)


在近代以前,铁西地区并不是沈阳的城区,主要是耕地和一些散落的村屯。
(奉天附近村落略图,图片@中国工业博物馆)


在清代,做为盛京西行的必经要冲,揽军屯地区逐步繁华起来,聚集了大批手工作坊,能够制造铁器制品和简单机械,但仍未摆脱农耕社会的模样。
 
到了晚清,沙俄强迫中国签订《中俄续订东省铁路支路合同》,修筑了哈尔滨(点击查看《什么是哈尔滨》)至旅顺的铁路,铁西地区开始有了近代工业化的影子。
(铁路铺经沈阳地区时,俄国人修建了一座四等小站,取名Mukden站,这就是沈阳站的前身。2012年改造时候新增了西站房,乘客可以直接进出铁西区)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在该铁路西侧修建了用于检修火车机车的奉天机关库,这是铁西地区出现的第一家使用现代机器的工厂。
(1908年清政府修建了用于修理京奉铁路机车的皇姑屯检车段,是铁西民族工业第一家使用现代机器的工厂。图为奉天机关库旧址,建国后为沈阳机务段使用)

 
日俄战争后, 战败的沙俄将南满地区的各种权益转让给日本。
 
为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掠夺资源,日本于1906年11月成立了大名鼎鼎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将铁路用地改为附属地,主导附属地内一切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
(“满铁”名义上经营铁路,实际上是为侵略东北服务的特殊机关,拥有铁路附属地行政权、铁路沿线矿产开发权等。图为位于沈阳的满铁奉天公所,为便于监视张氏父子,选址距张氏帅府仅数百米远。后曾被辟为沈阳市少年儿童画图书馆,图片来自豆瓣,摄影师@刘荣浩)

 
日本人随即开始在附属地内建设工厂。在铁西地区,奉天窑业株式会社、大连机械制品置场奉天支店、满洲制糖株式会社、满蒙毛织株式会社、满洲制麻株式会社等相继成立。
(除了在附属地内开办企业,日本人还无视中国政府限令,向附属地外扩张。曾于1920年4月,在非满铁附属地的铁西地区设立从事粮油加的大矢组株式会社。图为满铁附属地沈阳站前的悦来栈旅馆,原由中国人创办,后被满铁霸占,改建成与沈阳站一致的建筑风格,该建筑现为医药大厦商务宾馆。摄影师@Burton Holmes

 
在日本人开设工厂的同时,东北民族工业也在艰难抗争中兴起。冯庸大学校办工厂、大东炼瓦场、祥记工厂等民族工业企业相继出现。
(冯庸是冯德麟之子,他心怀工业救国的信念,举全部家产在铁西创办了冯庸大学,致力于培养工业人才,发展民族工业。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将冯庸大学改建为滑翔飞机训练场,这就是滑翔地区名字的由来。图为中东路事件爆发后,“冯庸大学歼俄义勇军”在冯庸大学礼堂前誓师典礼<点击查看中东铁路事件全景考>


到九一八事变前(点击查看《究竟是谁下达了九一八不抵抗的命令》),铁西地区建有29家日本工厂,10家民族工业企业,这些中日企业及中小型手工业作坊共同构建了铁西区的基本雏形。
(20世纪30年代的沈阳站地区,可以看出铁路以西地区还比较荒凉)


二、兴起
 
全面控制沈阳后,日本开始着力对沈阳进行规划改造,加大了对铁西地区的投资力度。


1932年11月,伪奉天市公署成立都市计划委员会,开始与关东军、满铁共同组织编制《奉天都邑计划》,将南满铁路以西地区规划为工业区。
(“奉天都邑计划”是1932年至1945年间,伪满洲国政府对沈阳市的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设计,是沈阳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计划图于1938年完成。图为1940年将地铁纳入了规划的《奉天都邑计划图》)


1934年,《西工业区平面图》制成,将东起安福街(现兴工街东侧),西至兴华大街,南起建设大路,北至北三路的区域划为工业区以现在建设大路为界,南部为居住、商用、文化用地,北部为工业用地,并成立“奉天工业土地股份有限公司”垄断经营铁西土地。
(日据时期的铁西,严格按照“南宅北厂”与方格形道路网的规划模式进行建造,与此对应的满铁附属地内K字形道路结构道路交叉路口的圆形转盘,这一切如今依然在沈阳市的城市地图上清晰可见,成为沈阳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沈阳站东广场原铁路附属地内的K字形道路。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摄影师@Checkmate_42)


为了达到长久占领的目的,日本政府与伪满政府签订了《日本中小工业企业迁移满洲对策纲要》,允许日本企业向满洲迁移。
(由于投资铁西的日本企业以大阪地区的财团居多,因此日本经济界把铁西工业区称为“大阪别动队”,这些企业留下的工业遗产成为新中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铁西迁徙企业的同时,日本还向铁西大规模移民。图为日本向铁西移民情况统计表,图片@中国工业博物馆)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将东北改造为军用物资供给基地,开始重点发展满足军需的重工业企业。成立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接手满铁的重工业及化学工业,日本对铁西工业区的投资也进入高潮期。
(1936年沈阳满铁附属地及铁西工业区的位置示意图)


随后,满洲电线株式会社、满洲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奉天工场、满洲日立制作所、三井株式会社奉天制作所、协和工业株式会社、东洋制粉株式会社奉天工场等一大批日本企业相继成立。
(1940年代的铁西广场,附近遍布工厂)


1938年1月1日,伪奉天市政公署正式实施《奉天市区条例》,奉天市设立11个区,铁西区第一次以一个区的名字出现,因其在铁路西部,故名铁西。当时的铁西区东起南满铁路,西至保工街,南起沈辽路,北至沈山铁路。

在日资企业蓬勃发展的缝隙中,民族工业也在艰难的生存,但规模小、设备劣、技术差、竞争力弱。其中较大的有太阳烟草公司、成发铁工厂、正记铁工厂、中国实业、三星铁工厂、同合铁工厂、大东炼瓦厂等。
(奉天太阳烟草公司广告宣传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实行战时经济,加紧对民族工业控制,使其逐渐沦入日人之手。

到1945年,铁西区共建有日资企业334个,民族企业82个,成为当时亚洲城市中最大、最发达的工业区。
(图为日本战败前,铁西民族工业与日资企业对照表,可点击放大观看。图片@中国工业博物馆)


日本战败投降后,苏军于1945年8月20日进驻沈阳,接管了铁西区的日资企业。
(为纪念攻打沈阳而阵亡的士兵,苏军在沈阳站东广场修建了苏军阵亡将士纪念碑。2006年,因影响地铁规划,被整体迁移至城北的苏军烈士陵园。图为1946年刚刚建成的纪念碑)

 
苏军以收缴战利品为由,拆除了铁西企业的主要设备,并连同原材料及产品一起运走,多数企业完全丧失生产能力。
(据记载,被苏军带走的设备及原材料占80%以上,铁西区工业几乎遭灭顶之灾。图为美国记者拍摄的被苏军洗劫后的铁西工厂)


1946年3月12日,苏军撤兵沈阳回国,苏联政府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将沈阳移交给国民党政府。13日,国民党军凭借优势兵力进占沈阳。
 
南京政府接收铁西区后,将企业划归国有,一些官员趁机变卖苏军拆卸剩下的设备器材,遭到工人们的抵制。
(国民党治下的铁西,企业复工率极低,产品产量甚至不及1943年的20%。内战时期,南京政府在东北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曾下令企业南迁,遭到工厂工人的反对。图为国民党统治沈阳时期的沈阳警备司令部)

 
1948年11月1日下午4点,东北野战军攻占铁西区,进而解放整个沈阳市。
 
三、共和国工业之母
 
人民政权接手沈阳后,立即组织企业复工复产,第二天就修通了沈阳至四平的铁路,到11月25日,绝大部分工厂已经恢复了生产。
(铁西区工人正在进行工厂工程安装)


铁西区复苏后,成为解放战争的物资供给基地,大量工业制成品被从车间直接调拨到关内和江南地区,承担起为前线“供氧输血”的任务,为全国加速解放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国家需要什么,铁西区就生产什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铁西区作为后方基地,又加足马力满足前方志愿军军需。图为1950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为天安门城楼铸造的第一枚金属国徽,至今仍在悬挂)

 
到1952年,经过三年多的恢复建设,重新奠定了铁西区的工业发展基础。
 
到了1953年,全国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一五”、“二五”时期,国家把铁西区列为重点改造工业区。
(在“一五”、“二五”时期,新中国将大量财力投入到铁西区,铁西区也不负使命,成倍的回馈了国家的投资。图为铁西企业利税与国家投资统计表,可点击放大观看。图片@中国工业博物馆)

 
在“一五计划”期间,铁西区新建大中型企业12家,投资超过百万进行改造的企业有40多家,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中有3项落户铁西区。
(辉煌时,沈阳市99家大中型国企中的90家集中在铁西区,上下班职工组成的自行车大军,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图为1950年代的铁西区,林立的烟囱是它强势的象征)

 
到“一五”末期,铁西区有主要工业企业650多个,其中20多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技术水平位列全国行业之最。
(1957年铁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情况。图片@中国工业博物馆)


到建国十周年时,铁西全区拥有1000多家工厂,其中大型国企212家,县团级以上企业103家,有57条铁道专用线。这些工厂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
(铁西区“共和国第一”部分名录。图片@中国工业博物馆)

 
经过不断的建设,铁西区逐渐发展成为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大,技术力量雄厚的工业区,形成了以机电工业为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涵盖机械、化工、制药、冶金、轻工等行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下面列举铁西区的部分工业成就:
 ▼
(在输变电行业,铁西拥有全国生产最大容量、最高等级变压器的工厂,第一个研究制造高压开关的工厂和最大的综合性电线电缆制造厂,是国家变压器制造中心和全国最大的网络断流容量试验站,铁西生产的大型变压器、互感器、电线电缆、电器零件等产品占据了全国输变电行业的半壁江山。图为沈阳变压器厂设计制造的5000千伏安变压器)


 ▼
(在冶金工业方面,沈阳冶炼厂是新中国最早进行电解黄金生产和率先采用湿法炼锌的企业,其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产量一直位居同行业首位,并为全国输送了众多技术和管理人才,成为中国有色冶炼工业的孵化器。图为沈阳冶炼厂铜精炼炉)

 
(在重矿设备制造方面,开创了我国铸造大型机械部件、生产大型轧钢机、制造矿山采掘设备的先河,填补了重矿制造业的多项空白,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急需的重型装备。图为沈阳重型机器厂生产的超大型设备,准备外运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
(在通用机械行业方面,拥有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水泵厂、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等一批新中国通用机械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参与制定了全国风机行业大多数技术标准,试制成功一大批填补国内空白的泵类产品,成为全国压缩机科研实验基地,通用机械产品种类和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图为沈阳鼓风机厂制造的20米塔式轴流风机)

 

(在农机制造方面,拥有全国农业机械制造领域多家骨干企业。1958年4月,沈阳拖拉机制造厂研制成功18马力蒸汽拖拉机,开创了我国拖拉机生产的新纪元,为国家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图为沈阳农业机械厂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18马力蒸汽拖拉机,被当时市委书记命名为“创造号”)


 ▼
(在机床行业方面,铁西机床行业的规模、技术和产品水平均居全国领先地位,被誉为“机床的故乡”。其中,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C620-1车床被用作1960年版2元人民币图案。沈阳第二机床厂生产的钻床、镗床和沈阳第三机床厂生产的多轴自动、六角车床在产量和质量居全国同行业主导地位。图为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机床以及1960年版2元人民币图案)


 ▼
(在医药化工行业,铁西生产的维生素、氯霉素等产品扭转了我国原料药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烧碱、涂料及橡胶制品享誉全国,高压钢丝编织胶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航空轮胎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90%。图为沈阳化工厂,始建于1938年,创造了多个新中国第一)


 ▼
(轻工日用业方面,轻工日用业也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以沈阳毛织厂、沈阳自行车厂、沈阳味精厂为代表的轻工行业领先企业,使铁西成为我国轻工日用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图为沈阳毛织厂生产车间)

 
与大工业同期成长起来的是铁西区的产业工人群体,工人们以厂为家,自豪感十足,不断发起生产运动,形成独特的“劳模文化”,其中涌现出大批的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
(在上世纪国家困难时期,铁西工人阶级发动了技术协作、蚂蚁啃骨头等一系列技术革新运动,极大的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涌现出大量的先进典型。截止2010年,铁西区共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106人。图为铁西全国劳动模范一览表,可点击放大观看,图片@中国工业博物馆)


工厂也回报工人们以优厚的福利待遇,打造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体系。这些企业投资创办医院、学校等来满足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建造文化宫、俱乐部、图书馆等来丰富职工精神世界,还分配住房和生活物资等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为解决职工居住问题,铁西集中建设了大量工人村,这些建筑都是“三层起脊闷顶式”住宅,住宅楼呈街坊围合结构,中间是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楼里配套幼儿园、小卖铺等服务设施。当年能入住这样的房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丰富的物质基础培养了铁西人“平等、朴素、充满理想”的人文氛围,做一个铁西工人,是那个时代令人神往的一件事。
(工人村的周末舞会)


在完善自身建设的同时,铁西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主动承担起国内援建的重任,为新中国形成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从1950年部分工厂北迁,到六七十年代开发内地、支援“三线”,铁西向全国各地进行了大量的援建,足迹遍布29个省(市)和自治区的121个市县。
(铁西援建国内企业所在地分布表,图片可点击放大观看,图片@中国工业博物馆)

 
援建形式有:包建工厂、车间,生产线整体划拨,提供成套设备、关键设备,输送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提供整套产品工艺图纸等技术资料,代培人员等。
(铁西不仅支援国内省份,还为国家承担起援助外交的任务,先后为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和亚非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援。图为铁西援建国内企业案例,图片可点击放大观看,图片@中国工业博物馆)

 
经过铁西的援建,很多企业已发展成为涉及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骨干企业,部分已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在建国的前30年里,除却“大跃进”和“文革”时期,铁西区的工业生产受到部分影响之外,其余时间一直持续稳步的发展,为共和国的计划经济产业基础的奠定起到支柱性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8年,沈阳重型机械厂,职工与家属“土法炼钢”成功。摄影师@蒋少武)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发展方向从计划经济调整为市场经济,铁西区受到新经济模式的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铁西区探路者的姿态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企业厂长负责制、租赁经营、资产经营承包、破产倒闭股份制改造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国家后续改革积累经验、寻找道路。
(80年代铁西区的一系列改革尝试,在今天看来也是勇敢而悲壮的。铁西人已经找到了问题根源,并展开壮士断腕般的自救,但仍被的历史车轮无情的碾碎。图为1986年沈阳市防爆器械厂破产,厂长石永阶抽着闷烟看工人们领救济金。这是中国第一次打破“大锅饭铁饭碗”,被外媒称为超过八级的改革地震)


为了适应市场发展、摆脱困境,从80年代开始,铁西区开始加速推进技术改造和总体改造,向内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向外引进外资、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搞活了企业,实现了工业区升级的目标。
(为了拓展发展空间,铁西区在老城西侧建设了出口加工区,提请国家批准享有与14个沿海城市同样的对外开放权。这个出口加工区后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开发区,更名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但计划经济模式下,铁西企业没有自主的权力,承担的大量调拨物资、上缴利润的政治、生产任务,透支了发展潜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推行价格双轨制、分税制等一系列不利于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激化了存在已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铁西企业留利水平低,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导致没有资金更新老化设备,甚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设备依然在用。图为沈阳化工厂被腐蚀的设备)

 
进入90年代,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铁西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冗员债务、和企业办社会成为压在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特别是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失衡的产业结构,使铁西逐步陷入举步维艰的发展境地。
(铁西企业给工人提供了优厚的福利待遇,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图为沈阳机车车辆厂小学的孩子们。图片来源见水印)


部分国营企业开始出现亏损,到1999年末大部分工厂陆续停产、半停产。500多亿元国有存量资产闲置,企业负债率高达90%。13万产业工人被下岗抛向社会,很多人仅能领取最低的生活保障金,处于破产的边缘。
(铁西产业大军的兢兢业业,完成的是建国后国家工业的原始积累,到最后下岗并轨的时候,被以每年300至550元不等的价格一次性买断工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的最后剩余价值,也全部被奉献给了国家。图为香港媒体对铁西下岗的报道)

 
短短10年间,铁西区由昔日的热闹坠入一片沉静,高大的厂房及他们巨大的阴影笼罩在苍凉破败的气氛当中,宛然工业时代的城市废墟。
(破败的厂房)


导演王兵手持普通DV深入工厂和工人之中,拍摄了长达9个小时的纪录片《铁西区》,片中展现出的那种粗犷、砥砺与沉重,带给人们强烈的冲击。正如王兵所说:曾经有一群人,为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而付出了一切,他们最终失败了

1996年2月6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文章《沈阳不相信眼泪》中写道:
号称大工厂的沈阳过去为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中国建设的前30年里,沈阳市向全国输送了近40万中高级人才,提供机床20多万台,变压器2亿多千伏安、冶金设备60多亿元,是国家投资的3倍。
30年过去,沈阳留下了50万退休工人和数目巨大的富余人员,却没有留下相应的积累。养老基金没有,失业保险基金没有,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这一切换成了钢厂、铁路和油田,换成了我国出具规模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改革的方向没有错。但对改革需要付出的巨大成本却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过去几十年来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忽视,使工人群体不得不背负起改革的巨大成本,国企改革举步维艰。
 
奄奄一息的铁西区似乎将死,但终究迎来了转机。
 
四 、涅槃
 
在“东北振兴”的大背景下,2002年6月18日,沈阳市政府宣布将铁西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并授予市级管理权限,而后又与细河经济区重组,形成了一个既有政策又有空间的铁西新区。
(当年两区合并的文件)

机构重组的同时,铁西区开启了历时多年的“东搬西建”改造战略,数百家企业从老城区搬迁至开发区,对置换出的土地进行商业开发,优化营商环境、引入外部资本,借助土地财政和级差地租解决了职工安置、新厂重建、和设备购置等问题的资金,从而推动了产业和企业转型。
(在东搬西建过程中,铁西区整合集中了优良工业资产对企业进行了重组改造,做大做强了数控机床、通用石化装备、重矿机械、输变电装备、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农业机械、环保装备九大产业。图为铁西世界一流代表性产品图,可点击放大观看。图片@中国工业博物馆)


置换出来的老城区临近繁华市区,成了商业资本青睐的对象,大批开发商和商业综合体纷纷入驻,老铁西彻底实现了从重工业区向中高端商用住宅区的蜕变。2008年,铁西区获得“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
 ▼
(房地产和商业迅速“填充”进北二路和附近的几条街区,成为推动当时铁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沈辽路上的金牛拖拉机厂厂址上建起了家乐福、万达广场;北二路上沈阳机床厂的厂址上建起了红星美凯龙、宜家、星摩尔广场;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兴华街、北二路被打造为汽车4S店集群;兴工街、云峰街、建设大路等距离市区较近的区域则成为万科、金地等知名地产商开发的高档住宅区)

 
“东搬西建”保住了铁西的工业种子,壮大了产业配套能力,吸引来了宝马、米其林、普利司通等众多外资优质企业入驻,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中法生态城相继成立,铁西制造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区人口、GDP、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铁西仅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德国鲁尔、法国洛林等著名老工业区历时三十多年得以完成的任务。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了包括宝马在内的众多公司落户铁西并一再追加投资。图为宝马铁西工厂生产线,这是宝马全球最先进最环保的工厂,不仅生产整车,还生产最新型的发动机并建有海外唯一的研发中心)

 
2016年,有78年历史的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迁入开发区,成为最后一户从老城区迁出的大型企业,这标志着“东搬西建”工程全部结束。
(图为铁西区北二路地区2002年5月与2017年5月卫星地图对比,可见一个工业区已彻底转化为居住区。图片@Google earth)


至此,始建于1905年的老铁西工业区彻底成为历史。
一些未被拆除的工业遗迹被作为工业遗产加以保护和改造利用,这是对当年工业文化的怀念和追忆。如以沈阳铸造厂车间为基础改造的中国工业博物馆;以沈阳重型机械厂车间为基础改造的1905创意文化园;以红梅味精老厂区为基础改造的红梅1939文创园;以沈阳飞轮厂老厂区为基础改造的奉天记忆文化创意园。图为中国工业博物馆铸造馆)


老铁西工业区随着他所目睹的沧桑与荣耀,永远的从这片土地上消失了,但工业的记忆深深的刻在了这片土地上。振工、兴工、爱工、保工、圣工、奖工、卫工、启工、肇工、重工这些街道的名字依旧散发着大工业的气息。
(铁西街头小品,持钎人,位于兴华街与北一路路口处)


与老铁西工业一起凋零的还有当年奋战在这片土地上的工人们。

他们还好吗?

他们迎来新世界了吗?

他们成功了吗?

他们释怀了吗?

铁西的故事没有终点,他还仍在继续。。。

参考文献:
1.《建国前沈阳铁西工业区的形成》 庞红
2.《沈阳市铁西区,一座城市能够以怎样的速度变迁》 何如
3.《沈阳铁西:中国工业大遗产》 初国卿
4.《老工业基地兴衰历程中城市文化的变迁——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 李昊
5.《沈阳铁西区十年发展回顾与反思》

——The End——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东北知识局”

专注于东北的

人文、地理、历史


点击探索东北地理历史

东北从何而来|清代长城——东北柳条边

鸭绿江上的小岛究竟是谁的|谁是东北的塑造者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是牡丹江

什么是吉林|什么是抚顺

什么是辽阳|什么是哈尔滨

东北为什么衰落


点击探索东北美食

烤冷面简史|酸菜罗曼史|抚顺人的乡愁


东北知识局

专注于东北的人文、地理、历史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